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克强访港发表演讲提出中央支持香港6点新措施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9日09:30  CCTV《新闻1+1》

  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2011年8月18日播出《中央再挺香港》,以下为节目实录:

  解说:

  中英文双语演讲,今天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香港大学百年校庆典礼。六大政策三十六项措施,力挺香港未来,北平招招给力。

  同期:

  跟内地的紧密合作要新的措施,新的政策和落实。

  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 梁爱诗:

  他带来了跟多有利的消息。

  解说:

  看望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问暖香港义工阿福家属,探望香港普通市民,三天访问,了解、鼓励、支持、期许、立港、立国,《新闻1+1》今日关注——中央再挺香港

  主持人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今天下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结束了三天对香港的访问回到了北京。这三天的行程可以说非常非常的满,内容也很多,媒体都有报道。如果让我用不那么新闻的语言去概括一下这三天行程的话,我愿意用推开并且拓宽“五扇门”来做一种形容。

  哪五扇门呢,首先是校门,香港大学的百年校庆。接下来是家门,走进了一些香港居民的家庭去进行沟通,并且关注民生。还有就是心门,通过中央带去的一些“大礼包”,包括跟各界人士的沟通,更有助于香港回归之后心的回归。那么世界之门的可以说不是打开,而是拓宽并且更加强化,香港作为金融、贸易、还有航运的中心这样的一个地位。最后不用说了----“未来之门”,其实不仅仅是内地帮助香港更好的发展,而是互惠互利共创未来。

  首先还是让我们先去推开香港大学的校门。

  (播放短片)

  解说:

  今天上午,香港大学陆佑堂。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的陪同下,出席港大百周年校庆典礼。

  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

  百年港大,文明积淀,薪火传递,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在此,我代表中央政府对香港大学百年校庆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港大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美好的祝愿!

  解说:

  李克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革命酝酿新的突破,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无论是巩固和增强香港竞争力,还是促进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需要发展和提升教育。相信港大和香港教育界一定能继续发挥特色、融汇创新,为香港和国家的发展多育人才、多出成果、多做贡献。

  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

  今年的、现在的香港大学,已跻身国际高等学府前列。这是香港的光荣,也是国家的骄傲。

  解说:在这篇演讲的最后,李克强引用了徐立之校长在港大百年校庆前夕致辞中的一句话,并用英语说:

  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

  我想引用徐立之校长在港大百年校庆前夕致辞中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英文:我想香港大学是香港、中国及全球的大学。而刚才,徐立之校长再一次强调,香港大学是为香港、中国及全球而建立的。我重述徐校长的观点。

  解说:

  李克强说,港大是香港的大学,是中国的大学,是面向世界的大学,我坚信在下一个百年里,港大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

  让我们共同祝福港大,祝福香港,祝福祖国,谢谢大家。

  (鼓掌结束)

  白岩松:

  33年前,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始之年。那一年李克强考入北京大学就读。33年之后,这位北京大学的文科毕业生,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参加了香港大学的百年校庆。这是内地和香港著名大学之间一种很奇妙的缘分。其实最值得关注的,还不是北大文科毕业生这样的一个身份,我们还要关注他作为政治局常委访港这样的一个身份。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从1997年7月1号香港回归祖国,到现在14年之间,这是政治局常委第15次访问香港。可见中央对香港的重视。不过对于媒体,包括民众今天格外的一个点,就是李克强副总理在香港大学百年校庆上讲话的后部分。不短的篇幅再用英文讲话的这样的一个细节。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入乡随俗。体现着对香港特色的一种尊重。因为香港官方的语言是英文和中文。其实这样一种尊重也是用另外的方式,表达了对一国两制的尊重。不过我们还是要关注一下香港人、香港大学人,如何看待这样的一场中英文的讲话。接下来我们要连线一下亚太中心站这俩天一直在采访的记者沙晨。沙晨,你好。

  沙晨(本台驻香港记者):

  你好,岩松。

  白岩松:

  其实刚才的问题我已经问了,因为这次中英文的讲话的确引起了媒体很多的关注。香港人怎么看,香港大学人怎么看?

  沙晨:

  首先说一下细节吧,我想最能体现他们态度的应该是在现场的掌声了。当李克强副总理今天的演讲发表完了之后,获得了很多次热烈的掌声。其中一次就是你刚才提到的,李克强副总理在后半段的演讲当中,用英语演讲,引述了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的观点获得了掌声。另外一次掌声就是他说出来,送给香港教育界的一个大礼。中央政府每年会支持1000名香港大学师生来内地交流,学习、考察和科研。当然这个收益的面推而广之,到香港整个的教育界。这是现场的一些反应。

  说到双语演讲,我想不仅仅是李克强副总理个人的一次“英语秀”。我想在香港大学这样一个以学术和民主自由著称的一个高校里面,用这样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来表达这样的观点,港大不仅是香港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是想透露一种信息,可能是用一种世界的眼光来看港大,看香港,看中国。而世界的眼光无疑要包括全面、理性、客观、包容。毕竟现在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以这样的态度来看香港、看中国。

  白岩松:

  沙晨,其实今天还有一个细节发生了,但是很多的媒体可能并没有特别的放大。那就是李克强副总理给香港大学赠送了百年校庆的礼物,叫《中华再造善本》,这里礼物你了解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在里头?

  沙晨:

  这个礼物确实有它特殊的含义。李克强副总理在参加今天港大百年校庆庆典活动之前,其实还见了一位人物,这位人物是在香港学界非常有名的饶宗颐先生。他是一位国学大师,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李克强副总理和他的见面很短,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不过两个人还是谈了一些有关两人的渊源。比如说您刚才提到的,李克强副总理作为北大学子,也是季羡林先生的学生。学界有“南饶北季”之称,两个人聊了一些话题,包括互赠了礼品,饶宗颐先生赠送给李克强副总理一些他新出的书籍。那么说到这个《中华再造善本》,应该说是李克强副总理赠送的礼物之一了。还有一件礼物,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支持香港教育界和内地的交流。这两件礼物我概括了一下,一个是送万卷书,一个是行万里路的机会。

  这两个礼物应该说是和李克强副总理这次访港的三个重点有关系。第一个经济民生关注当下,第二个是着眼未来,推动两地深化合作,那么着眼未来的根本就在与人,而人又落到了第三个重点就是教育和青年。

  现在又回到了香港教育界目前普遍的一个关键词叫做——“向北看”。就是北望神州和内地的关联。因为现在在香港社会形成一个普遍的共识:内地基本就等于机会。

  岩松:

  好,非常感谢沙晨给我们带来的报道,谢谢。接下来还要给大家陈述一些细节。香港大学它的这种学术的地位,其实是在全世界大学的排名当中,在亚洲的大学里头排名第一,超过了东大。这个地位还是相当高的。2009年的时候,它在内地招了273名学生。其中有13名状元。2010年的时候招了284名学生,有10名状元。今年更猛,招了291个学生,17名状元。

  说到今天演讲的礼堂,我的同事闾丘露薇也介绍了一个背景。在1887年的时候,孙中山

  1887 年,孙中山先生入读了香港大学前身----香港西医书院,第一届毕业生。五年的习医生涯,自由开放的环境更让他感受到西方文明社会优于当时中国封建帝制之处,从而思考救国救民之路。1923 年春天应港大学生会之邀,在大礼堂进行题为《革命思想的诞生》的演说,就是今天百年校庆的地方。所以这也有助于我们去了解港大的历史。不过我们的编导还专门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片子,更详细的去了解一下香港大学。

  (播放短片)

  解说:

  香港大学,这所近几年屡次在国际大学排名榜上摘下亚洲第一的著名学府,内地人也越来越熟悉。这个夏天,更是如此。因为它今年在内地招生数字达到了291人,其中包括了17名省级第一名,26名市级第一名,可以说是大丰收。

  刘楠(本台驻香港记者)

  我现在所在的是香港大学的本部大楼,它也是香港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一幢建筑物,大楼于1910年奠基。我现在触摸的这面红砖墙,也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

  解说:

  100年前,时任香港总督卢嘉支持在香港建立一所英式大学。而当时的两广总督和省港工商界则期待成立大学能有助于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科技,使中国自强。

  100年来,港大的命运,从来都与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1941年,二战战火蔓延到香港。港大师生有300多人返回内地,在医疗、水利、铁路等方面支持抗战。

  刘楠(本台驻香港记者)

  在本部大楼中,最著名的就要算香港大学的大礼堂——“陆佑堂”了。这里可以同时容纳450人,是香港大学最重要的集会场所。1923年,孙中山先生造访母校的时候,就曾在这里发表公开演讲。

  解说:

  从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中国现代美学奠基者朱光潜,到著名实业家何鸿燊,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带头人到香港政界、工商界、医疗界的中坚力量,香港大学为香港、为国家培育输送了大批人才。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到2003年的SARS阻击战,也能够看到香港大学研究团队与内地科研人员并肩协作的身影。

  白岩松:

  任何一所好的大学,不在于大楼也不在于大门,而是在于大师和更大的境界。其实香港大学以及香港一些的其它大学,近些年来在内地给内地的一些大学带来了一定的竞争。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像一面又又一面镜子一样,也可以照出内地的很多大学需要更多进步,以共同进步的地方。

  好了,如果说香港大学的百年校庆,是今天媒体关注的李克强副总理访港的一个重要行程的内容的话。在昨天。很多媒体都在关注的是中央政府挺港的政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六点三十六招,招招给力。香港媒体用这样的字眼,报道着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措施。8月17号,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并发表演讲。

  新闻正文:

  李克强说,进一步发挥香港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优势,发挥香港在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

  解说:

  在这篇题为《协力求发展,合作促繁荣》的主题演讲中,李克强说道,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中央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了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与香港经贸金融合作若干新的政策措施。

  新闻正文:

  主要内容包括:大幅提升内地对香港的服务贸易开放水平;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支持香港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内地与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发挥香港在粤港澳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解说:

  六个方面,包含36条具体的措施,涉及经贸,金融,民生旅游等多个方面。这被香港各界看做是中央政府惠港送出的大礼。

  梁爱诗(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

  关于“十二五”规划,这次来的是最高领导人来给我们讲解,而且他带来了很多有利的消息,特别是怎样发展人民币离岸服务中心。

  解说:

  香港文汇报也引用香港立法会议员林健锋观点,指出此次论坛“首次正面肯定香港离岸中心的地位,有效稳定香港民心。而且此次宣布的新措施,例如容许人民币回流投资,投资者无需在内地借钱,令银行积存的人民币流通,解决了香港金融风险危机。”

  解说:

  而香港媒体也纷纷盛赞36条对提升、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大力支持。

  白岩松:

  香港今年上半年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其实也遇到了很大的一种挑战,有一些机构也不断地在下调香港GDP增长的速度,比如说从5.4调到5.2,还有人会认为可能只能完成4.0多,因为这种海外经济的不确定性,包括一波又一波的这个危机,或者说那个危机对香港这样一个非常国际化的经济发展的很快的城市来说,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它的这样的GDP的速度也会进行下调。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包括香港媒体以及内地很多的媒体,也把这次李克强副总理所带来的这种中央的政策,依然当成一个“大礼包”来看,不过这个“大礼包”是双向的,但是我们首先会看到它给香港带来了好处。那我们要听一听,身在香港的时候如何去看待这样的一个带有“礼包”性质的一个政策呢?我们来听一下中银国际高级研究员,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顾问王春新对此的分析和看法。

  中银香港经济研究员 王春新:

  我认为这次中央支持香港的六个方面,三十六条措施对两地合作来讲,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这里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开拓了两地高端服务业合作的新的机缘,1978年内地开放以来,跟香港的合作主要是商品贸易,2004年应该是一个服务贸易的开始,这次应该是高端服务重要的一个阶段。另外一个是对香港的金融合作是一个新的突破.2007年香港有经济高峰会,那个时候提出来香港要发展成为一个世界金融中心,但是要发展成为这么一个中心的话,需要在人民币方面的一个突破,特别是要建立人民的离岸市场。第三个方面,这些措施对中产阶层,特别是基础能源来讲,是开放了技术的服务,对基层来讲是中央保证供应香港的煤气、自来水跟电这方面的情况,所以应该说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关心,对香港解决民生问题是有好处的。从总的来讲,这次的措施对香港非常有针对性,一方面针对香港优势发挥,另外一方面对香港必须改善的领域进行操作。

  白岩松:

  用“大礼包”这样的一个词汇,特容易让人理解成一个内地给香港带来的一种特别的优惠,其实在这次的所谓“大礼包”上你也恰巧能够看到是双方都会得利,双方都会有好处,这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这样一种相互支持的逻辑。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说关于人民币的问题,我们现在都知道,你揣着人民币到国际上,到其他国家去旅游的时候你没法兑换,但是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但是它不能一口就吃成一个胖子,它需要一步步去走。那么目前这种新的政策,有助于人民币在迈出国境的过程当中,香港已经提前去扮演着这种桥头堡、桥梁的角色。等于说中国人民币、大陆人民币、内地人民币的这样一个可自由兑换又向前迈出了一步,这其实对内地的发展来说,当然也是有好处的。

  当然也不仅仅如此,我不能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关于服务贸易这方面的领域,你看香港的薛凤旋他认为,服务贸易涵盖的金融、经济、医疗、物流、律师等范畴,随着中国崛起是全球最新发展,意味中国并非单一工厂,需要多元化的服务走向世界,也欢迎世界的服务业走入中国,而香港恰好拥有国际网络资金企业,在“一国两制”优势下,进一步踏入内地的市场。

  你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在这个政策当中,其中就涉及到医疗的时候,就会允许更多的香港的这种,包括独资的这种机构来内地的一些地方去办治疗、医院等等,你想想会不会对我们这种医疗产生一种竞争,而是一种良性的竞争,让我们有一种更好的进步。

  好接下来会谈到人民币等等,我觉得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这里涉及到的政策当中的民生性,它并不仅仅高端的政策有,但是涉及民生的也有,比如说,确保向香港稳定供应粮食、肉类、蔬果等等,加强粤港供水、供电、供气等等网络合作,让更多内地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都表达了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关心。其实对于内地的这种发展来说,也同样是有好处的。

  这就涉及到了这一次李克强副总理访港的民生的特性,见人谈事,关注民生,了解一下。

  解说:

  今天上午9点15分,在参加香港大学100周年校庆典礼前,李克强先来到香港大学陆佑堂一层休息室,为的是会见一位国学大师饶宗颐,所谓“北季南饶”,所指的正是季羡林老先生和饶宗颐老先生,饶先生已经94岁高龄。

  备受瞩目的李克强副总理香港之行,每一次会见都格外引人关注,昨晚特区政府欢迎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晚宴上,走到一位女士身边时,突然停下了脚步,主动穿过人群与她握手,这位女士就是黄福荣的姐姐黄月秀。

  黄福荣大家更习惯于亲切地称呼他“阿福”,曾经是香港的一位货车司机,一直热心公益事业,2010年他来到青海玉树的一所孤儿院做义工,地震发生后,为了营救三名被困的儿童,不幸罹难。

  孤儿院副院长 阿周:

  就是挖出来一点的时候,我就说阿福,你坚持一下,我马上救你了,他却说,孩子和老师救出来了没有……

  解说:

  昨天,李克强与黄月秀倾谈了一分多钟时间,这一分多钟也是感动了全场,事实上李克强在16号中午刚刚抵港时就曾说,希望与香港各界人士和市民进行接触交谈,尽可能多走走、多看看、多听听,而当天在九龙地区的半日行程,都留给了普通市民。

  (小片中声音)

  记者:

  李克强由曾荫权等陪同前往东华三院黄祖棠社会服务大楼考察,在长者地区中心及护理安老院,李克强饶有兴致的观看老人们的手工制作,高兴地接受他们赠送的小手工艺品。李克强特意前往观塘平田村探望居民,在退休工人杨修举家,李克强同他们一家人愉快地拉起家常。

  在蓝田丽港城,李克强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工程师郭桂明的家,详细询问他们一家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解说:

  而这天下午,李克强还专程前往香港房屋委员会展览中心,了解香港公屋、居屋的建设,运转和资金保障等情况,受访的香港市民对记者表示,他的友善让我印象深刻。

  白岩松:

  过去曾经有一个评论说,说到香港的文化的时候说除了“金庸”就是“平庸”,我们今天知道这显然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学界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仅仅就有一个饶宗颐您就没人敢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可见他的地位,那么李克强副总理去见他体现着更多的对香港非常清醒的认识以及尊重,更值得关注的是跟很多普通人这样的一个交流,套用《环球时报》这样的一个评论来说,可能中央没有愿望把香港变成第二个深圳,或者说上海,但是香港的未来关键要靠香港人自己。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 央视新闻1+1

更多关于 香港 访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