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国宝级文物疑为赝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0日14:36  CCTV《新闻直播间》

  【壶王真相调查】1 国宝级“壶王”受质疑 陶瓷专家称系赝品

  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南宋官窑博物馆是一座颇具知名度的国家二级博物馆,也是第一座在南宋官窑古窑址基础上建立的陶瓷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筹建于1986年,1990年11月对视频: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国宝级壶王真相调查来源:CCTV新闻频道外开放。这里展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历代古陶瓷数百件,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黑陶直至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彩绘瓷,种类繁多,目不暇接。讲解员告诉记者,这里的很多展品并非出土,而是征集来的。

  展品绝大部分都是从一个安徽淮北的文物爱好者手中征集而来,展品经过了权威专家的鉴定,其中多件被定为二级以上文物。在展厅,一个长沙窑的大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讲解员说,这个壶因为体型大,少见,目前在馆里被称为“壶王”。

  长沙窑的“壶王”和一大批目前被定为珍贵文物的瓷器均来自安徽淮北。但是正是这些馆藏文物,受到了业内专家的质疑。杨静荣,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资深陶瓷鉴定专家,从事陶瓷文物研究、鉴定数十年。在多次参观南宋官窑博物馆后,对于展品的真假提出了质疑。对于其中的宋白地黑花鼓,杨老先生说,恐怕全世界只有南宋官窑博物馆里的这一件,但是因为他专门做过专题研究,他知道唐代、宋代有多少件花鼓传世,他很肯定的告诉记者,这件花鼓是假的。

  官窑博物馆里引以为豪的壶王,杨老先生认为它是一件90年代后的仿品。理由有二,其一,窑质里面没有出土过类似的器物,第二从实用功能说来讲,这个这么大的尺寸壶应当是在古代的时候装酒或者是装水用,如果装水和装满酒以后,你抓起来的话,壶把肯定承受不了这个重量。

  对于这些有争议的藏品,杨老先生认为,南宋官窑博物馆里不宜展出,因为在他看来,赝品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相反还能混淆视听。

  【壶王真相调查】2 造型釉面存疑 民间征集程序有漏洞

  在文博界,很少有专家会如此直接了当对别的专家鉴定过的藏品发表决然不同的意见。杨老先生虽然也是鉴定专家,但是他的话是否可信?杨静荣老先生告诉记者,对于南宋官窑博物馆里展品的问题,并不是他一个专家这么认为,不过是很多专家碍于情面不愿意揭露而已。为了验证这些说法,记者联系了一位鉴定界业内的资深专家。这位专家肯定了杨老先生的看法,也明确指出了壶王的可疑之处。

  从杨静荣老先生和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说法来看,目前在南宋官窑博物馆里展出的“壶王”在造型上和釉面均存在较大疑问,而白地黑花鼓则明显画工粗糙,与南宋风格不符。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批展品的真相,记者采访了南宋官窑博物馆的现任馆长邓河颖。邓馆长介绍说,这批文物一共六百余件,均征集自安徽淮北,征集时间为2005年。当时为了完成鉴定工作,他们请了国内顶级的专家一件一件上手鉴定,而且签订书都有专家亲笔签名。

  邓馆长介绍说,当时南宋官窑博物馆一共邀请了四位专家。这四位专家分别是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张浦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伯谦、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冯小琦,扬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朱戢。四人中张浦生、朱伯谦为学界前辈,2005年时冯小琦为故宫副研究员,朱戢则没有学术职称。邓馆长介绍说,四位专家对每一件藏品都一一上手鉴定。按照规定,每件藏品必须得到四位专家的一致肯定才能得以征集,每位专家都有一票否决权。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向记者出具了专家鉴定书,记者注意到,杨静荣等专家质疑的磁州窑白地黑花鼓和长沙窑大壶均一致通过了四位专家的鉴定,其中专家甚至建议馆方将“长沙窑大壶”向国家文物部门推荐为一级文物。不过,鉴定书的签字日期居然是2007年3月,而不是实际发生鉴定时间的2005年。

  对此,邓馆长解说说,2007年完成鉴定书也只是为了让签订过程更加完善而已。按照时间推算,博物馆2005年完成全部文物征集工作时并没有专家的鉴定报告书。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专家签名只有三位。故宫博物院的冯小琦老师并没有签名。对此,馆方无法解释。

  【壶王真相调查】3 曾组织两次鉴定 参与专家承认有疑点

  当年参与鉴定的四位专家张浦生、朱伯谦、冯小琦、朱戢,其中朱伯谦老师已经过世,张浦生老先生则远在海外,记者一时无法联系上。经过辗转联系,记者拨通了冯小琦老师的电话。冯老师讲,当时去鉴定就是去看一下东西,并没有签名的事情,而且事后也从来没有人要求她签名。

  记者通过线索寻找另外一位鉴定专家,朱戢老师,扬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现在扬州市佛教博物馆担任馆长。他说,当年鉴定时,专家对磁州窑白地黑花鼓确有不同看法。他说,:磁州窑类型的东西,应该请河南的,或者河北的同志来看,因为就他本人而言,他只能判断是金代磁州窑系,但是具体是哪个窑口生产,或者什么这个东西没有把握。朱戢老师称,他认为磁州窑白地黑花鼓确实画工粗糙,不够精细。

  在朱戢老师看来存疑的磁州窑白地黑花鼓,但是事实上仍然顺利通过了鉴定。这与馆方所称的专家对每一件藏品的意见高度一致的说法并不吻合。

  【壶王真相调查】4 捐赠人:壶王并非出土

  原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馆长张振常当年组织了此次鉴定会,他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对于这批淮北藏品还有过一次鉴定。

  据介绍,安徽淮北民间收藏爱好者丁仰振捐献给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的藏品一共600余件, 2004年五位专家对其中的140余件进行了鉴定。在2005年杭州馆方又邀请了四位专家对剩余的400余件一一上手鉴定。在南宋官窑博物馆,记者看到了2004年五位专家的鉴定证书。这其中,文物流出地的文保部门负责人,时任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李广宁研究员的身份尤为特殊。

  据了解,2005年杭州市政府对捐献者丁仰振给予了1500万元的奖励。这笔奖金无疑是对这批藏品的一个肯定。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批藏品,记者赶赴安徽继续调查。在安徽省文物鉴定站,记者见到了目前已经退休的李广宁老师。李老师说,他不仅对这批来自安徽淮北的藏品非常熟悉,对捐献人丁仰振先生也非常了解。他说,丁仰振作为老板收东西,被古董贩子欺骗收假货很正常,“因为他只是一个企业家,一个文物收藏爱好者”

  李广宁老师说,由于工作关系的原因,他很早就接触到了淮北这一批藏品。对于长沙窑壶王,李广宁老师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鉴定的专家未必权威。尽管张浦生、朱伯谦都是学界前辈,但是并不是看长沙窑的专家。“比如说张浦生先生,鉴定元明青花那绝对是非常权威的。但是鉴定这些高古的东西,我们不能讲张先生没看过长沙窑,但是至少不是像他鉴定青花是最拿手。”

  李广宁老师认为,目前在南宋官窑博物馆里展出的部分展品确实存疑,专家鉴定的结论也未必可尽信。离开合肥之后,记者前往淮北,寻找这批藏品的捐献者丁仰振。在淮北,老丁的名气很大,专门收藏淮北运河出土的瓷器。在他家里,记者看到了到处堆积的瓷器残片,一些完整的瓷器也随处可见。老丁告诉记者,他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收集运河出土的文物。而且因为不懂文物,当时是来者不拒,所以收了很多假货。“收了有10年,回头一看,60%是假的”。

  老丁告诉记者,长沙窑壶王也是从老百姓手上收过来的,并非出土。当时收集时,有人告诉他这是从运河里挖出来然后传到了老百姓手中。对此他深信不疑。不过,当年长期从事安徽古运河挖掘工作的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李广宁研究员却并不相信这样的“文物传奇”,他说,国家在运河挖掘了很多地方,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大的东西,这么完整的。

  【壶王真相调查】5壶王早做过科学鉴定

  尽管面对专家质疑,但是老丁始终相信壶王是真品。在采访中,老丁告诉记者,其实南宋官窑博物馆的长沙窑壶王并非唯一一件,在他手上还有一个半同样的壶王,而且品相更好。老丁说,在南宋官窑博物馆里展出的壶王其实在釉色上比他手上的这件要差,除此之外,其他的一模一样。

  又冒出来一件“壶王”,这让记者吃惊不小。老丁说,当初四位鉴定专家上淮北时都曾经见过他的另一件壶王。经过再三考虑,他捐出了其中一件品相稍差的长沙窑大壶,也就是目前正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里展出的壶王。说到自己手上的大壶,老丁充满自信,他甚至告诉了记者别人根本都不知道的秘密。原来,几年前,他听从了一位老专家的建议,带着自己手上的壶王到北京的一家鉴定机构做了现代科学鉴定,但是鉴定结果他很不满意。据老丁自己说,当时给出的结论是一二百年内作品。但是他压根就不相信现代科学鉴定的结论。

  尽管老丁不愿意透露是哪家鉴定机构进行的鉴定,但是鉴定结果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期。对于这次鉴定结论,老丁坦言,杭州市南宋官窑博物馆并不知情,四位专家也不知情。

  壶王之外有壶王,两件同样的壶王到底是真是假?南宋官窑博物馆是否毫不知情?科学鉴定是否真实可信?鉴定报告目前又身处何方?围绕着壶王我们有太多的疑问。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壶王 官窑 专家 赝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