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男子强奸少女杀死男童案改判树立舆论监督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5日12:48  法制周报

  李昌奎案再审的积极意义

  来源:湖南广播电视台-《法制周报》

  杨涛/检察官 知名评论员 专栏作家

  8月22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昭通市开庭,对李昌奎故意杀人、强奸一案依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并当庭宣判:撤销原二审死缓判决,改判李昌奎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这样一个再审结果,绝大多数网民都表示了赞同,尽管这一再审结果要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核准,李昌奎最终会得到怎么样的处罚,我们还不能完全知晓,但就云南高院目前的再审结果,如果能一直延续到死刑复核程序的核准,我以为它能树立这样几个标杆。

  首先,它树立了舆论监督的作用。特别是在今天司法公信力并不高,司法腐败和行政干扰司法频频的今天,舆论的监督尤其重要。李昌奎案的再审不应当视为是“舆论审判”,而是一个舆论监督司法的典型。

  其次,告诫司法者要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来适用法律,法官不宜充当立法者,根据自己对于法律的理解来审判。在这次再审中,一些学者以国际上废除和限制死刑的趋势来为李昌奎二审判决结果辩护,也有学者主张维护二审判决不宜再审,因为这违背了国际上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但我要指出的是,尽管我们也赞同刑罚轻缓化,赞同逐步限制死刑的适用,但毕竟我们国家并没有废除死刑,在现行法律下,法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同时,“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并没有在我国确立,法院仍然赋予了法院依职权再审的权力,上级法院对于判决明显不公的李昌奎案当然应当提出再审。

  再次,法官对于自首、积极赔偿和所谓邻里、家庭矛盾纠纷引发的案件进行从轻、减轻要更加慎重,不能任意通过这些情节来上下其手,为罪犯法外开脱。法官应当结合罪犯的动机、目的和他所犯下的罪行,来决定是否从轻、减轻。最后,提醒法院特别是最高法院,对于死刑案件的适用应当统一规范,避免同案不同判。李昌奎案之所以引发人们争议一个重大焦点还在于,他的罪行比药家鑫更严重,药家鑫判处死刑了,而李昌奎却还活着,这不免让人感到司法同案不同判、法制的不统一。总之,不是李昌案二审死缓的结果在十年后会成为标杆,而是如果再审改判死刑的结果如果能得到最高法院的核准,将成为舆论监督司法公正的标杆。(本报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李昌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