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校外补课班利益迷局:培训机构与学校利益分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8日08:01  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9月7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近日,广东省纪委等部门通报了10大教育乱收费典型案例,其中超过一半是与“补课”有关的乱收费,引发公众热议。

  从2009年至2011年,教育部等部委连续发文,严禁学校和教师有偿举办或参与各种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新华视点”记者近期在湖北、广东等省调查发现,表面上被刹住的补课之风,变相“刮”到校外“培优班”,背后是培训机构与公办学校的利益“合谋”。

  有偿补课:由内转外 公私“合谋”

  广州凌骏培训学校是一所办了10年的社会补课机构,该校有关人士坦言,近几年教育部门年年下达“禁补令”,但中小学培训市场反而越做越大。主要原因是公办学校借着民间培训机构的“掩护”暗度陈仓,校内不补,校外“恶补”,与培训机构合作办班,利益分成。

  这位负责人说,“好老师”是社会培训机构赖以生存的“法宝”。所谓“好老师”,就是能带来“稳定生源”的公办学校兼职老师。

  2009年,通过一位公办学校退休校长的牵线,凌骏培训学校有关负责人认识了广州97中校长,后者正为升学率发愁,想“补”不能“补”,有了培训班做“幌子”,“补课”从校内转移到了校外,补课费收取也可不经学校之手,双方“一拍即合”。

  据广州市教育局纪检组组长谢鸣介绍,2009年至2011年两年间,广州97中初中部教师几乎是成建制到凌骏培训学校兼职补课,教的也还是本校学生,补课费向学生收取。作为回报,老师除了有最低350元/80分钟的补课收入外,培训机构更是转让20%至25%的丰厚利润给公办学校。这笔钱没有进入广州97中的大账,而是进入总务处主任的私账,成为该校“小金库”,由校长审批使用。

  “社会培训班‘傍’公办学校,已成为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在湖北襄樊市,一位知名培训机构的代理商窦先生说,他最初入行时举步维艰,后经同行指点,找到几位重点中小学校长,没想到校长们直接提出分成、回扣等问题,最终以“每推荐一名学生,给校长10元、给老师40元”成交。在公办学校暗中支持下,窦先生的培训机构迅速扩大,如今赢利可观。

  “以前是招一个学生给老师提成50元,现在已经涨到80元。”武汉一家培训学校负责人称,现在培训机构的商业性越来越浓,竞争手段也无所不用。“特别是对于新兴的培训机构,由于品牌知名度低,其招生主要靠贿赂学校领导和老师来换取生源,因为很隐蔽,查起来也难。”

  择校费:教育腐败的温床

  新学期开学了,年年“开战”的“小升初”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小升初”择校问题很严重,平均择校花费高达8.7万元;另据媒体的最新报道,因为择校费等潜规则盛行,北京一位中小学校长可支配上亿元的资金,教育腐败悄然滋生。

  “小升初”择校问题,已不仅仅是对家长和孩子心力的煎熬,它所形成的庞大而锐利的利益块垒,已经戳伤了社会公平、背离了义务教育的本义。而在某些城市,教育与权力的联姻,更让“小升初”择校如脱缰的野马,难以管理。

  “小升初”择校问题有多严重?本报记者深入一线,倾听家长、学生的声音,记录“小升初”的怪现象;

  “小升初”的经济包袱有多沉?本版联手武汉大学课题组,翻看居民的教育账本,感受烧钱热度;

  “小升初”如何走向公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专家有自己的看法:打破利益共同体,倒逼教育天平重归均衡。

  “小升初”,病了很久,病在了中国义务教育的关键处。如何医治这个痼疾,人们期待理想的答案。

  ——编者

  “88.6%的网友认为本市‘小升初’问题严重及非常严重”、“家长平均为‘小升初’择校准备阶段的花费为4.4万元,北京地区高达8.7万元”,21世纪教育研究院日前发布调查报告《北京市“小升初”择校热的治理:路在何方?》(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出现的这一串数字,表明了“小升初”这座大山的重量,更直指中国基础教育的顽疾和痛处。 >>>详细

  台北家长:“择校费是什么?

  “择校费是什么?”6日下午,台北博爱小学门前,等着接孩子放学回家的一群家长听到新华社记者嘴中蹦出这个词时,都对“择校费”表示不解。

  博爱小学位于寸土寸金的信义计划区,与台北市政府和台湾第一高楼——101大楼隔马路相望。这一带豪宅林立,是台北市最贵的小学学区之一。

  师资优良的博爱小学,是台湾的“明星小学”,但入读这所学校的门槛,仅仅是户籍在该地区满3年。“如果不符合设户籍条件要‘择校’,再多的钱我们也不敢收。”博爱小学一名老师告诉记者。

  台北市针对公立小学和中学划分学区,孩子们依据户籍所在学区上学,想换学区必须先将户籍迁入。择校门槛的筛选标准,一是在该学区内的居住事实,二是设籍的先后顺序。

  为了孩子上学效法“孟母三迁”,这种情况在台北市同样存在。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长曾灿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如果学校比较抢手,家长可能就要提前布局,迁入户籍,“我们称为校门口排在摇篮边”。

  资料显示,目前台北市房价所得比(房屋价格与家庭年收入的比值)平均已经高达14.3倍,也就是说必须不吃不喝14.3年才能如愿购屋。而在明星小学周边购屋,房价所得比则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出不少,博爱小学所在的这个学区就被台湾媒体戏称为“孟母痛苦指数”最高的学区。

  不过,如果选择租屋,那么痛苦指数就会大大降低。凭借经法院公证的租房契约和水电单,家长们可以顺利排上择校队伍,并不一定要买房。

  “台北市教育资源较为均衡,大多数民众还是选择就近入学。额满的学校少之又少,上学没那么难啦。”曾灿金说,台北市今年仅有4所小学额满需要排序,但也绝对不需要掏一分钱赞助学校。

  现状 为“占坑”,4年花费竟超10万元

  “小升初就是把孩子变成‘小牲畜’!”面对记者,一边心疼孩子辗转在各“占坑班”、“补习班”的辛苦,一边又不得不逼孩子上“战场”,在北京市某政府机关工作的田先生冲口而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我国35个主要城市进行了2010年度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88.6%的公众认为本地中小学择校问题“非常严重”、“比较严重”,而这一数据在北京地区接近100%。

  在北京,“金坑”、“银坑”、“土坑”、“粪坑”,这些旁人看来不知所云的词汇,对经历过“小升初”的孩子家长来说却“门儿清”。所谓“坑”,即“占坑班”,是指公办重点学校自办或与社会机构合办、面向小学生的学科培训机构,可从中选拔优秀学生升入本校初中。“金坑”,即与最顶尖中学关联性最大的培训班,不上该培训班就不可能通过“点招”被录取;“银坑”、“土坑”次之;“粪坑”则是需提防的陷阱。为了扩大被重点中学录取的几率,家长们往往要让孩子同时占好几个“坑”。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占坑班”家长每年花费在8000元以上,有的家长4年实际花费可达10万元甚至更多。

  费钱的是家长,受累的是孩子。调查数据显示,孩子小学阶段参加奥数班培训的累计时间平均为2.6年,每周用于“占坑班”的时间平均为4.3小时。有数据显示,从9岁开始,北京小学生视力下降明显增加,身体力量素质下降,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其直接原因是升学压力过大、课业负担过重并缺乏体育锻炼。?

  原因

  有令不行,择校费不降反升,行情看涨

  “想不择校都难!”一位爸爸,从孩子一上学,就开始研究择校问题。他分析道:“为什么宁愿花钱也要择校呢?还不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均。”他感慨,“平民百姓要想让孩子享受相对较好的教育资源,必须掏钱择校。”

  对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小升初”困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有令不行,政府管理难度大。报告指出,在“小升初”择校竞争中,政府、学校和市场、家长和学生是三个主要的利益相关方。一方面,主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意志、法律规定非常明确,一方面,市场推动和家长的择校需求十分强劲。在这一过程中,真正软弱被动的是政府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多元择校架空免试就近入学。在90年代,“小升初”政策明晰而简单,即考试入学为主和极少数的择优入学,保送生不足5%。随着“占坑班”、推优、特长生、条子生、共建生等择校途径的增多,通过划片、电脑派位免试就近入学这一“小升初”最基本的入学方式逐渐萎缩,参与电脑派位的人群已从起初的80%以上降至不足50%。

  在“小升初”的升学竞争中,少数重点学校为提高升学率抢挖优秀生源,人为地将好学生集中在一起,形成重点学校教学质量高的假象,进而可以得到更多的择校生生源和高额择校费。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马太效应”日益严重,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怪圈:择校费收得越多,名校资金就越充分,师资队伍就越雄厚,教学设备就越充足,教学水平就越高。学生愿意来,家长就更得掏钱……

  2010年底,教育部发布“禁令”,要求各地3到5年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但是,广州、北京、南京等地中小学择校费不降反升。在一些城市,收取赞助费是合法的、甚至“明码标价”,各地捐资助学择校费都看涨,有的已超过10万元。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关于 补课班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