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扶起下一个
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凌军辉王骏勇
老人倒地,扶还是不扶?这一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在21世纪的中国,却成为一道哈姆雷特式的难题。从2006年的“彭宇案”开始,到今年的“殷红彬案”、“许云鹤案”,这一道德命题加入法律因素后,变得面目斑驳,令人难以适从。9月6日,卫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来自行政部门的技术性指导出现后,话题不仅没有盖棺定论,反倒愈演愈烈。
西谚有云,“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面对“倒地老人无人扶”的法律和道德困境,也许最好的方法就是“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待国人重塑核心价值观念。
异哉扶人问题
8月26日,江苏南通汽运集团飞鹤快客分公司驾驶员殷红彬在行驶途中,看到前方一位老太被压在三轮车下,便下车去搀扶老人,后来却被老人和她的儿子诬告为肇事者。幸有大巴上的车载录像还原真相,殷红彬最终洗清冤屈。倒打一耙者道歉,助人者获得官方授予的“助人为乐好职工”荣誉。
道歉和荣誉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抚慰殷红彬受伤的心灵,但从舆论看来,公众的“受伤”,久久未能平息。大量新闻报道和网上跟帖似乎都在强化这样一个认知:不扶倒地的老人可能只受道德良心的谴责,而扶起倒地的老人则面临巨大的法律和经济风险。有人开始担忧:在这样的社会心理暗示下,谁来扶起下一个倒地的老人?
担忧很快变成残酷的现实。9月2日,距“殷红彬案”发生一周后,武汉市一位88岁的老大爷在菜场门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竟然无人敢上前搀扶。老人一个半小时后才被送医院救治,最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大成网日前发起的“看见路人被撞伤,你该怎么办?”调查显示,1.5万余名参与调查的网民中,有17.8%的网民选择“以后再也不去救助被撞的路人了”,23.8%的网民选择“想去帮忙救助,但是又害怕自己揽祸上身”,只有2.9%的网民选择“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去立即救助”。
5年前“彭宇案”发生后,有人说该案让社会道德水平倒退了10年,那么如今退到了哪一年?
道德不是天生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扶人者都是天使,倒地的老人都是恶魔。从几起相关案件的具体情况看,有的确实是做好事被诬告了,有的则是由误会造成的,有的“助人者”本身就是肇事者,理应承担责任。
道德不是天生的,总是社会生态的反映。综合分析,近年来之所以形成“老人倒地无人扶”的道德困境,不难看出三方面的潜在原因:司法机关处置欠妥、新闻媒体“倾向性介入”和地方有关部门应对不力。
首先,有的地方司法机关在处置此类纠纷案件时,缺乏必要的重视和经验,不乏欠妥之处。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等等,或证据缺失,或真相不明,之所以引来巨大非议和公众的质疑,与法院判决表述方式、推断难以令人信服有很大关系。
其次,部分媒体“倾向性介入”,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公众,对放大舆论负面效应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对类似事件,一些媒体在没有弄清楚事实真相的情况下竞相报道,动辄冠以“××地彭宇案”的标题,加剧了人们对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担忧,陷入“不论是否真是诬告,一概谴责受助者一方”的怪圈。
地方有关部门反应不及时、应对欠妥当,也成为导致“小事件引发大热点”的重要因素。包括“彭宇案”在内的多起类似事件发生后,鲜见地方有关部门及时介入化解疑虑,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类事件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简单地采取冷处理等方式应对,错失良机,放任社会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
社会齐努力
突破一条道德底线或许只需要几天,但重塑道德底线可能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对于倒地老人扶与不扶的问题,需要的不是简单的道德批判,而是更多有针对性的举措,以及每个人的身体力行。
真相是一切力量的源泉。相关部门应深入调查,最大限度还原相关事件真相,并将结果公之于众,必要时可考虑使用测谎仪等科技手段。对涉及道德、公平等敏感问题的“影响性诉讼”,司法机关事先应作充分评估,对适用法律、判决文书等仔细推敲,审慎判决,详细阐释,避免因为判决本身存在的问题加重公众的信任危机,造成负面影响。
更重要的一点是,应探索完善相关保障制度,让受助者不能随意诬陷,让助人者不背思想包袱。受助者大多是弱势群体的老人,高额的医疗费和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其诬告冲动。对此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但对那些恶意讹诈的行为,应予合乎法律的惩罚,遏制其侥幸心理。同时,也要通过科技、信息化等手段,采取必要的证据固定措施,让助人者能更科学、更放心地施救。
每个人都会变老,都有可能成为躺在地上的无助老人。在谴责不诚信者的同时,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各司其职,重建诚信体系,重塑助人为乐、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