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湾石化因生蚝业抵制发展艰难 可能向福建转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4日13:43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201137期封面 新民周刊201137期封面

反国光石化行动吸引大量台湾年轻人关注环境问题 摄影/台湾环境部落客Munch 反国光石化行动吸引大量台湾年轻人关注环境问题 摄影/台湾环境部落客Munch

因台湾社会的坚决抵制而流产的国光石化,原计划兴建在世界最大的化工园区台塑六轻旁边 摄影/台湾环境部落客Munch   因台湾社会的坚决抵制而流产的国光石化,原计划兴建在世界最大的化工园区台塑六轻旁边 摄影/台湾环境部落客Munch

近在眼前但记录不良的台塑六轻成了国光石化的巨大障碍 摄影/蔡嘉阳 近在眼前但记录不良的台塑六轻成了国光石化的巨大障碍 摄影/蔡嘉阳

  要生蚝,还是要石化

  石化,是“石油化工”的简称。在网络上,它的意思是被突然雷到了,惊讶、呆傻而不能行动,瞬间停止思维——也就是希腊神话中不幸撞见美杜莎的下场。

  在漫长海岸线上的不少地方,“石化”的这两个义项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当人们发现庞大的石化项目离他们的家只有咫尺之遥,他们瞬间石化了。

  周刊记者在台湾地区采访发现,石化工业的黄金时代已被环保潮流彻底终结,一个个巨无霸在小小的生蚝面前败下阵来,原有项目难以扩建,新项目更不可能上马,于是,它们飘洋过海,寻找新的乐园。

  要生蚝,还是要石化?轮到我们来做这道选择题了。

  生蚝战石化

  记者/汪 伟

  环保组织挑起了一项关于台湾石化业和台湾经济未来的争端。这场争端的结论是,石化业在台湾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

  大城湿地位于台湾海峡东岸,在大肚溪口和浊水溪口之间,是一片2000公顷的滩涂,这块滩涂从河口地区向海峡延伸,足有6公里长。日本福岛地震引发海啸之后,当地环保人士说,如果这一带发生类似海啸,有这块滩涂吸收地震的冲击波,浊水溪这条台湾的母亲河,包括两岸的粮食产地——习惯上被称作“台湾粮仓”,就不至于遭受那种沧海桑田式的破坏。

  当地的环保组织为我们播放了一部纪录片。纪录片的片名叫《退潮》——在浊水溪口北岸,潮水退去之后,沿着一条蜿蜒深入台湾海峡的水泥路,两边滩涂上露出密密麻麻的蚵架。蚵,就是生蚝,也叫做牡蛎。这些蚵架上吊挂着无数蚝壳,牡蛎就寄住在这些看上去让人有点肉麻的贝壳里面。这是大城湿地特有的养殖业,规模在全台是最大的。据统计,生蚝养殖为周边两个乡镇创造了5万个就业机会。

  在这片滩涂上,台湾人养蚵的历史超过300年。只要台湾人对传统美食蚵仔煎不感到厌烦,蚵架似乎会永远存在下去——但这只是初来此地的人一厢情愿的想法。三年来,石化业的扩张一直威胁古老的养蚵业,大城湿地里随时可能开进填海造地的大型机械,把滩涂变成国光石化园区的地基。

  国光石化的大股东为台湾“经济部”下属“国营事业”中油公司,计划在此兴建台湾第八套轻油裂解设备。规划中包括一座日炼30万桶原油的炼油厂、年产120万吨乙烯的轻油裂解中心、年产80万吨的对二甲苯芳香烃中心、23座石化中下游工厂、14套汽电共生厂以及含13座码头的工业专用港。

  国光石化项目预计直接投资超过6300亿新台币,附加价值每年大约2800亿新台币(约占台湾GDP2%)。据台湾“经济部”测算,项目一旦上马,除了能直接和间接带动25万人就业,每年还可为政府贡献448亿新台币税收。

  支柱产业、超大规模、大型“国企”领衔投资——顶着这些光环的国光石化还未面世,已俨然有巨无霸的气势。在陈水扁、马英九两届政府任期内,国光石化都被列入“国家重大投资计划”。然而,在小小的生蚝面前,巨无霸败下了阵来。这个计划最终受挫于地方居民和环保组织长达数年的抗议。

  石化败阵

  去过浊水溪口的人,都会被入海口南北两侧迥然不同的景象吸引。涨潮时,北岸一片汪洋,退潮时露出密密麻麻的蚵架,而在一水相隔的南岸,潮汐只能在填海围墙外起落,围墙内是一个占地巨大的化工园区,林立的烟囱和巨型罐体占满了海滩,也挡住了南方的天际线。

  这个化工园区属于“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生前构筑的台塑集团,是台湾第六套轻油裂解厂,因此被称作台塑六轻。台塑六轻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园区——台塑控制着其中66家工厂,覆盖了石化业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2010年,台塑六轻的产值占台湾GDP的10.6%。而根据环保人士计算,台塑六轻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6755.7万吨,占台湾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6.57%。

  在8月的午后,台塑六轻的烟囱里缓缓冒出袅袅白烟,与台湾海峡上空的白云纠缠在一起,但这种恬淡的画面下,这个石化巨无霸正深陷在麻烦之中。2010年7月以来,六轻已经发生了7次火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现在部分工厂还在停产整顿。

  不断有新发表的研究提到,周边乡镇高于通常水平的癌症发病率,与台塑六轻的排放有关。台塑六轻的第五期扩建计划因此一拖再拖,迟迟不能通过环境评估。

  同样因为无法通过环境评估而陷于困境的石化巨头,并不止台塑六轻一家。国光石化的选址与台塑六轻隔河相望,一旦上马,两个化工园区连成一片——正如台湾政府希望的那样——将进一步提升台湾石化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

  但这些并不足以动摇反对者的决心。“这样的项目只有短期的收益”,当地环保人士、彰化环境保护联盟的蔡嘉阳博士说,“长期而言,对地方是很大的伤害。”

  为了说服村民反对项目上马,环保人士从台塑六轻附近请来工人现身说法——六轻曾经带来工作机会,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但疾病最终夺走了一切。环保组织认为,这些工人(和他们的家庭成员)所患疾病与六轻的排放有关联。

  近在咫尺且记录糟糕:台塑六轻成了国光石化上马的巨大障碍。尽管当地不乏支持国光石化项目的居民,但支持者的声势根本不能和反对者相比。在一个频繁爆炸的石化园区旁边,谁能够心平气和地讨论兴建另一个石化园区呢?

  环保组织所做的当然不止于此。围绕大城湿地和国光石化的去留,那种抗争的方式是台湾特有的。每次台湾“行政院”召集环评会议,就会有数以千计的抗议者集中在凯达格兰大道上。这条正对着“总统府”的街道上,是台湾抗议政治的中心。几年前,施明德召集百万人在此集会,抗议陈水扁执政期间的贪腐行为。大规模政治集会给了台湾人极好的训练,他们熟练地利用集会表达政见,却不会因此造成社会动荡。这种高度的公民素养为人称道,只是一般人很少知道环保组织为此付出的努力。

  在大城湿地所在的彰化县,小学生源源不断地给马英九寄去表达抗议的明信片,2000名当地中学生为此静坐。4月,国光石化项目的环评结果即将宣布,抗议者利用一台投影设备,在“总统府”建筑外立面上打上了抗议口号:“石化亡国”。环保组织还发起一个信托基金,在全台湾募集股份,准备把大城湿地买下来,以保持其现有的生态。

  马英九一开始并没有对这场争论表态。2011年年初,他因为提名了一位有争议的“大法官”而深陷舆论漩涡,亟需转移舆论的焦点,他开始频繁地介入国光石化案:参加反国光集会、视察大城湿地,听取蚵农和环保人士的意见。

  “总统府”发言人在自己的Facebook上发现了一位医生的留言。那条留言讽刺马英九在国光石化案中应对失措,马的幕僚随后在“总统府”约见了这位医生。在此后召集的正式评估中,医学界提供了关于化工厂排放影响居民健康的证据,马英九表示,自己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资料,相当“震惊”。

  2011年4月21日,台湾“行政院”召集第五次环评会议,成千上万抗议者集结在凯达格兰大道上,但长达11个小时的评估并没有做出明确的结论。第二天,也就是今年的世界环境日,反对者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答案:环评结果有条件通过,全案驳回二案并陈,送交环评大会决议。这意味着国光石化的环评必须从头再来。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当天下午,愤怒的抗议者向“总统府”进发时,马英九宣布,国光石化停建。

  产业链危机

  对国光石化的环境评估持续3年之久,许多环保NGO(非政府组织)在这个时间点,加入到了对石化业的抗议之中。有些环保组织如反国光自救会是本地的居民发起的,代表了蚵仔养殖户的利益,而更多的环保组织参与进来,则是出于环境生态方面的考量,也代表了台湾民众对石化产业的疑虑。

  环保组织反对国光石化的理由无所不包。这些组织——大多数规模很小,既分工又互相协作,表现出很高的效率。地方环保组织负责动员和组织当地的乡民,专业人士较多的机构为他们提供环境污染、医学和政务方面的咨询,一个致力于环境资讯传播的机构——台湾环境咨询协会,则持续更新着他们的信息发布平台,将事态的每一个进展公布在网站上。

  尽管和石化产业相比,单个环保组织的规模和影响力微不足道,但他们联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台湾的环保组织一开始就是在与石化业的对抗中发展起来的。1987年台湾“解严”之后,NGO开始出现,到1990年代,台湾的环境保护运动在环保NGO的推动下有长足发展,它们首先和台湾大规模发展石化业的产业取向发生了激烈碰撞。

  1990年代的抗争大多以环保组织抗议失败而告终。台湾五轻、六轻、七轻上马前,都经历了激烈的争论,但这些争论难以动摇台湾政府发展化工业的决心。

  政府不惜动用警察保证政府投资的化工厂顺利施工。台湾“中油”五轻选址的后劲地区,于1990年5月举办了台湾首次公民投票,尽管六成以上民众反对兴建,但当年9月22日,大量全副武装的镇暴警察开进工地后,五轻仍然强行开工。

  相比下,民营企业投资的台塑六轻虽然早在1987年已经动议,选址却几经变化,从宜兰县到桃园县再到宜兰县,在环保组织的抗议下,一直无法确定投资地点。5年后,经台湾“经济部”协调,并给予多项优惠措施下,台塑六轻才最终确定落户在云林县。

  随着政治格局的变化,台湾政府日渐淡化了在产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与此同时,环境保护运动却巩固了自己在台湾社会中的影响力。

  从1980年代末反对台湾五轻到近几年反对国光石化,环保组织反对大型石化项目的理由并没有新意,但经过20多年的坚持,石化业高能耗、高水耗、“三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对生物多样性和地方产业文化的伤害,已经变成台湾社会的普遍共识。

  1994年,投资商规划台湾七轻,计划在台南县七股乡滨海地区开发兼化工和炼钢业为一体的“滨南工业区”。工业区选址的地方为台湾一处重要湿地,观光和渔业资源丰富,还是濒临绝种的黑面琵鹭的觅食区,环保组织的抵制非常坚决,并提出要在此地设置“湿地国家公园”。工业区方案的环境评估“有条件通过”,但由于抗议激烈,加上投资商的资金不能到位,七轻至今仍未开工建设——时间流逝,石化业在台湾的处境已经今非昔比,在国光石化流产之后,七轻开工的希望也愈加渺茫。

  原有项目无法扩建,新项目不能上马,台湾石化业的产能已经绷到极致,随时可能发生违约。台大经济系教授林建甫在台湾《工商时报》的评论文章中说,台湾石化产业链随时可能“分崩离析”。

  他唱罢,我上场

  通过反国光石化,环保组织挑起了一项关于台湾石化业和台湾经济未来的争端。这场争端的结论是,石化业在台湾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

  台湾石化业从60年代开始飞速发展,现在仍是台湾的支柱性产业。石化业产值在台湾制造业中的占比超过30%,塑料制品是台湾出口的大头,占比在60%以上。台湾石化业人士一直为产业链完备、技术先进而骄傲,加上这个产业对台湾经济腾飞所做出的贡献,很容易理解台塑这样的石化业巨头为什么会在台湾社会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但王永庆的离世是一个不好的兆头,台湾石化业的黄金时代似乎也随他一起消失了。台湾民众对石化产业的污染忧心忡忡,在反对国光石化的过程中,医学界发表的报告几乎都提到了对台塑六轻不利的证据。

  大量台湾制造业已经在过去20年间迁移到了大陆。高能耗、高水耗、污染严重的石化业“登陆”步履之所以比较慢,一是因为台湾对轻油裂解技术的管制还未解除,二是因为石化产业在台湾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但台湾民众日渐高涨的环保意识将迫使台湾的石化业重新考虑投资的方向。石化业人士不时表达出对台湾石化业前景忧惧之心。在今天的台湾,几乎所有大型石化项目都受制于环保人士的抗议。除了国光石化(八轻)胎死腹中,已经上马的石化项目如四轻和台塑六轻,都因为环境评估迟迟无法通过,原定的扩建计划不得不推迟,已经影响到台湾石化业的产能,甚至可能导致合同违约,加上五轻即将关厂,台湾石化业的前景变得很不确定。

  在那些对环境的担忧没有影响对GDP的渴望的地方,石化业仍受到热烈欢迎。国光石化在台湾受挫后,东南亚各国和大陆地方政府随即表示了极大兴趣,纷纷争取国光石化项目落户,其中包括与大城湿地隔海相望的古雷半岛——2007年厦门PX项目终止后,正是搬迁到了这里。

  距离高雄港不足200海里的古雷半岛隶属于福建漳州。当地一份宣传材料说,古雷半岛正在兴建台湾石化产业园区,目标是与台湾石化业实行“无缝对接”。台湾对轻油裂解技术的投资管制已经受到了现实的冲击——4月以来,媒体一直在讨论国光石化落户古雷半岛的可能性。上述台湾《工商时报》评论文章的标题直白地说:“石化的未来在古雷”。

  和台湾相比,那是石化业梦寐以求的地方:土地和水都很便宜,很少听到抗议的声音。没有环保组织干预,环评可以很快通过,而不是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永远拖下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1)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台湾石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