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辛亥百年:广东巡警道台的隐秘身份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1日10:09  金羊网-新快报

  ■文:杨林 陈嘉祥 统筹:记者 汪再兴

  将清王朝送上黄泉路前,无数革命党人已经先走一遍。

  是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也决不是只有哈姆雷特想过。

  历史总是这样,走投无路,绝无生门的那一瞬,又给一些人送去了柳暗花明。

  1911年4月28日,广州起义失败的第二天黎明时分,一个叫但懋(音mào)辛的年轻人从黑暗的广州城北门走了出来,他在黑暗中摸了摸自己的光头,擦掉上面的露水脱下了鞋袜,慢慢向池塘中央走去。

  两分钟后,他放弃了,转身上岸,因为另一个同他一块自杀的同盟会会员沮丧地骂道,“干他妈,水太浅了,刚没了脚面。”

  现在听来十分搞笑的桥段但在当时却实实在在成了当年革命者的亲历,心情如何?但懋辛在回忆录中没写,但一定很紧张,一定很绝望,估计“没死成”的他还会有一丝对上天不满的抱怨。

  但历史也没给他太多抱怨的时间,因为自杀不成的他又被抓了。

  这一次又是生、死考验,此刻死在但懋辛前面的已经有林觉民、喻培伦、饶国梁……人称黄花岗72烈士。

  那个年代,对于革命者来说,生死就像吃饭一样,一个月里几次稀松平常。看来想要革命,首先心理素质要好。

  一只手暗暗地伸了过来

  起义第二天,在天快亮的时候,起义宣布失败了。

  城内督练公所总办李湛阳看着城头还没有散去的硝烟,心里一阵阵发紧。离广州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开始,这已经过去了10多个小时。

  作为城内主管军事学校的官员,李湛阳迅速拿出纸笔,写了一封短信,匆匆赶往邮局……

  信上写着,“同盟会昨晚广州发生起义,已失败。四川同盟会那边有无动静?速回。”

  就在他焦急等待家中回信的时候,刚被广州巡警抓住的革命者但懋辛还在蹲大狱。

  时任广东巡警道台的王秉界是成都人。

  或许是出于爱才,或者是因为同乡,总之,圆滑世故的王秉界并没有对革命党人但懋辛大开杀戒,而是选择网开一面。

  5月初一天,但懋辛还没有完全习惯自己的牢狱生涯。那一天,他先是被押送到广州的督练公所,水师提督李准拿出一堆尸体照片,让他指认,起义牺牲者里面有无黄兴的尸体。

  还没有从一堆烧焦的尸体所带来的恶心中缓过神来,紧接着,但懋辛就看到那厚实的铁门被人推开,陆军学堂总办李湛阳就这样走了进来。

  “好同乡,你们干得好,把我们的脚都振(整)跛了。”李湛阳一只大手暗暗地伸了过来,并紧紧握住但懋辛的手。

  这一举动显然让但懋辛始料未及。

  李湛阳和他一样是四川人,这他是知道的,但是他不懂,为什么一个清朝四品官员要对着他这个敌人说出这样的话。紧接着,总督张鸣歧进来,房间里顿时陷入一片沉静。

  不过,但懋辛已听说,李湛阳即将升任广东巡警道台,主管自己的牢狱命运。

  “他为什么要对我说那样的话?仅仅因为我们是同乡么?”希望,带着一丝的莫名,突然在但懋辛的心中升腾开来。

  敌人?同乡?还是?

  1911年8月25日,在牢里被关押了88天的但懋辛又重见天日。

  一大早,道署管带李某就送来一套合体的衣裳,催了他换上。早饭是藕和肉,吃完这一餐,但懋辛就要被打回原籍。

  这多亏了李湛阳,他升任广东巡警道台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送革命者但懋辛回四川老家。

  从广州取道上海,然后到万县(现为重庆万州区),这一路走了足足50天。没有资料可以证明他一路经历了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被“押送”回原籍的但懋辛在李湛阳的关照下并没有吃多少苦头。

  而且最重要的是,回老家的他赶上了好时候,回到四川后,当地的保路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快成都宣布独立,彻底推翻了清朝在四川的反动统治。

  但懋辛很快获得了自由,并在重庆起义后,当上了蜀军政府参谋长。

  这里面,他的老乡广东巡警道台李湛阳有极大的功劳。

  就在但懋辛重新踏入四川境内时,此时在广州的李湛阳也收到了老家的回信。

  这个时候,李湛阳的父亲李耀庭的生命也只剩下一年时间了,不久前,他花费了30年苦心经营的西南最大票号天顺祥因为内讧原因基本宣告破产。

  当务之急,就是召回在广州做巡警道台的长子,李湛阳。

  那时候武昌起义的枪声刚刚打响。

  回到重庆,已身为清朝三品官员李湛阳恢复了他不为人所知的一个身份,袍哥。

  袍哥是清末民国时期活跃在四川一带最大的帮派组织,推崇反清复汉。四川地区七成以上的成年男子都加入了袍哥帮派。

  当时有事干的、没事干的,乃至政府公务人员,除了技术身份外,都另有社会身份:某会某堂的老几,这个身份是稳定工作的保障。

  1853年小刀会进攻上海县时,遭遇的唯一政府军是40名道署亲兵,就这点人中17个还拒绝开枪,因为他们首先是“三合会”,然后才是公务人员。

  所以,对于同是袍哥一员的但懋辛,李湛阳不是敌人,是同乡,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属于袍哥帮派。

  他们理应信仰共同的教义,“义气为大,同生共死”。

  歃(shà)血为盟

  和辛亥革命几乎就在同一暮春光中,在四川,袍哥公口林立,七成以上的成年男子都纷纷拜公口成为袍哥一员,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家两位公子为了融入社会自然也不能免俗。

  为了家族票号的发展,他们需要更强大的势力,而袍哥帮派,作为一个团体,自然是背后更有利的因素。

  当时革命党人加入帮派,因为有孙文的表率变得时尚起来(190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加入洪门),同盟会、共进会的骨干们多是袍哥、洪门等各堂“大爷”。宣言以“平均地权”不好对会党解释为由,改成“平均人权”。

  也不是所有人对这种江湖义气都看得下去,但此刻反对的人偏偏是之前就曾开山立堂的老教师谭人凤。他认为,“帮派反文明而野蛮”,但此时的共进会革命党人壮大势力要紧,执意推行。

  农历的五月,不到一米高的陶瓷关公塑像被摆在香堂的尽头。几排长木凳分成两边整齐地占据了堂内的大部分空间。

  那是袍哥领袖和代表们坐的位置。

  就在那一天,李湛阳兄弟加入了袍哥帮派。

  阳光灿烂的农历五月,一只猪和一只鸡,它们的鲜血被当成了歃血为盟,见证了这一切。

  不仅仅是黎元洪没想好

  《辛亥革命》电影中,当演员房祖名拿枪逼着黎元洪上位时,胆小狐疑的黎元洪无奈地说,“你们何苦为难我呢,我可以不当清朝的官,但也不想当革命党人的官。”

  那个时代,在体制内中众多官员的想法是,当一切没看清楚的时候,混官场的习惯是再等等,再看看。

  当了袍哥后的李湛阳为了家族的发展,很快走上了仕途。

  因为父亲的溺爱,他被家里用大笔的白银捐了一个“候补道”,加之与两广总督岑春煊有金兰之交,不久又出任广东劝业道台,以后又派往日本学习警政。

  回国后他才被改任两广巡警道台,受委重任。

  那期间,他的爱国老爹李耀庭不断将大把的银子投向四川同盟会和参加革命的袍哥团体,而且他的弟弟李和阳干脆亲自加入了同盟会。

  一边是清朝要员,一边是同盟会家属和爱国袍哥,爱国家到底是不是爱清王朝的发问总是盘旋在李湛阳的脑海中。

  回到四川后,李湛阳很快在父亲和弟弟的影响下加入了同盟会,并成为其中骨干。一边筹备同盟会的革命运动,一边不断针对清朝政府“反水”。

  他以清朝官员的身份,受川汉、粤汉铁路督办端方之邀担任新巡防军统领,同时又以袍哥和革命党员的身份,将这支新军彻底掌握在四川同盟会的手里。

  那一刻,革命党人和袍哥的气质在他身上呈现压倒性的局面。

  重庆起义前夕,重庆同盟会支部在拟定重庆蜀军政府都督人选时,杨沧白等拟请李湛阳出来担任蜀军政府都督,李湛阳却婉言谢辞。

  当人站在历史的岔路时,向左还是向右,革命弄不好就是叛国,这种决定,恐怕不仅是黎元洪会迟疑。

  携手度暗夜,天亮就散伙

  另一个吊诡的事情是,李湛阳回到重庆这种“反水”举动,曾经给孙中山留下一个长达9年的念想。

  如今在重庆三峡博物馆馆藏的文献中,可以看出革命党人对李湛阳“反水”的欣喜若狂——“党人多投身其间”,“是为党人得握兵柄之始!”

  此后,李湛阳兄弟似乎正式成为了孙中山最坚实的追随者。

  1915年,李湛阳之弟李和阳又代表他们兄弟,将一张三万元的银票通过杨沧白交到孙中山的手里,作为孙讨袁运动的经费。

  而《辛亥革命》电影中,孙中山在南洋天天开革命信仰会的结果也只是不到7万港元。

  这笔川中富豪送的巨款让孙中山兴奋得立即手写横幅“高瞻远眠”,送给李家作为勉励。

  这也给孙中山一个信号,重庆有他可以信赖的人,最关键是,对方富可敌国。

  1920年一个夜晚,孙中山接到一封电文后,眉头紧锁的他兴奋地来回踱步,他重新燃起了在重庆再建民国的热情……

  之前讨袁护法运动失败后的孙中山避居上海,十分苦恼,但革命之心并没泯灭。

  这时的四川,经历风云变幻后,政局暂时稳定,川人纷纷电请孙中山入川。密友杨沧白更是坐镇重庆,占据地利、人和之势。

  这些也让他重新回忆起了李家的两个兄弟追随者,这让兴奋的孙中山曾经一度决定,将国会迁往重庆,继续为走向共和而奋斗。

  但当时的革命党人与袍哥帮派的关系已经不如从前。

  1920年,川中战局发生变化,军阀熊克武退出成都,孙中山又对重庆建立民国重新燃起了希望。

  随后,在他的指示下,非常国会参议院议长等70余人进入重庆,拟开国会。

  没想到的是,熊克武等人卷土重来,重新占领成都,并很快包围重庆。非常国会代表只能在仓促中离开重庆,再找开会地点。

  成也袍哥,败也袍哥。革命党人和帮派的关系犹如“携手度暗夜,天亮就散伙”。

  孙中山试图在重庆重建民国的最后努力,也只能昙花一现。

  ●参考文献:

  《中国汉流三百年》(稿)陈兰荪、陈嘉祥著

  《朱提文史》

  《自流井名人》但懋辛

  《重庆蜀军政府资料选编》

  《孙中山曾想在重庆重建民国》何方

  《广州起义亲历记》但懋辛著

  《被遗忘的中国工党——党员多达40万人覆盖16个省》顾佳赟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1)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