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描述公共事件中弱势临时工群体生活状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1日10:41  新快报
小蒋素描。 小蒋素描。

央视大火案中的“押运员”彭堂忠 央视大火案中的“押运员”彭堂忠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2010年12月20日下达的不起诉决定书(部分)。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2010年12月20日下达的不起诉决定书(部分)。

我们都是临时工 我们都是临时工

 

我们都是临时工?我们都是临时工?

 “临时工”一个愤怒的字眼

  ■文/周至美

  临时工,亦称“抄更”,一般是指企事业单位临时聘用的短期工人,也包含垄断行业里的非在编人员。

  一般来说,临时工是用人单位降低企业成本的举措,这批人不需要完善的福利保障,也不享有和正式工一样的薪资待遇,比如代课老师。

  如同“有关部门”一样,我们这个国家的临时工处处存在,且潜伏于各个部门。但并非所有的临时工都是弱势的,比如拿文件怒砸百姓的女警临时工,脚踢孕妇的法院临时工,打人的城管临时工。在平日里,纳税人一点也分辨不出他们和正式工的区别,但在出事后,他们冷暖自知般的身份才被拎出来,大白于天下。

  甚至,临时工大有蔓延全球的趋势。日前,英超豪门曼城队主教练的儿子因为罢赛,竟然也被宣布为“临时工”。只是不知道这是否是我们输出的价值观之一?

  但,中国的“临时工”显然有着更为广阔的涵义。百度百科关于“临时工”的第三层涵义是:“每次事故的替罪羔羊”。与其说是网民延伸了这层涵义,倒不如说是“有关部门”赋予了这一群体如此重大且尴尬的“使命”。

  相比较“强势”的临时工,公共事件中的这些弱势临时工也引人侧目,如央视大火中的押运员,上海大火中的电焊辅助工等。

  当然,“有关部门”没有说错,他们的确是临时工。但“有关部门”却从未认真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临时工”这个词引起网民如此大的愤怒?为什么在每一起公共事件发生后,网民总会猜测“是不是临时工干的呀”,而且命中率如此之高?

  就在截稿之际,这个群体又增加了40名保安同志,他们在合力打死一名少年之后,马上就被昆明方面宣布临时工。对此,我们无话可说。

  江西女警“发飙”后,其他临时工也被炒了

  “他们好比壁虎的尾巴,有风险就甩出去,回头还能再长出来。”

  ■新快报(微博)记者 曹晶晶 发自江西修水

  “这个世界病了。”

  这是离家出走的女警小蒋在人人网上的日志标题。

  9月19日上午9时,一篇题为《修水县城南派出所女民警发飙打人,丑态被拍!》的帖子出现在“九江论坛”上。发帖者称,自己的朋友梁女士在给小孩子办理户口时,“女民警服务态度不好。朋友抱怨了一下,结果警察开骂了。”

  这段时长20多秒的视频显示,“发飙女民警”两次奋力将桌面上的文件朝梁女士掷去,边扔边骂,随后被其他民警劝离现场。在场的小朋友被吓得哇哇大哭。这一视频很快被一些论坛首页转载,引起网民热议。

  仅仅两个小时后,修水县公安局回应,已将“发飙女警”、义宁派出所户政员蒋某予以辞退。更引人关注的是,“蒋某为聘用人员,并非在编警察”,也就是说,又是一名被辞退的“临时工”。

  “如果没出这件事,小蒋考过公务员后,就能当正式警察了。”小蒋的前同事遗憾地说。

  当这一处理结果公布时,公众的视线敏感地集中到了“临时工”的身份上。

  临时工是个一度被边缘的群体,拿的工资福利最少,干的活最多最累。如今“临时工”的释义更多了一条:“每次事故、灾难的主人公。”大火是临时工放的,暴力执法是临时工干的,“中华脊梁”费用是临时工收的……

  有网友说:“他们好比壁虎的尾巴,有风险就甩出去,回头还能再长出来。”

  为什么出事的总是“临时工”?

  为了找寻答案,记者近日走访了江西修水县。

  “伤害和打击早已结痂”

  在修水县公安局宣布辞退小蒋的当晚,小蒋哭着离家出走了,至今不知去向。

  她曾经的同事说,有人在九江见过她。

  9月21日,小蒋的消息从人人网上传来,她发表了一篇日志。标题是:“这个世界病了。”

  “2011年9月21日,离事发已经一个多月了,心中受到的伤害和打击早已经结痂。我深知我的亲人,朋友,领导,同事,接到这样的诬告心都在滴血。”

  “我对他们感到抱歉,我的领导,他也为难,他最清楚我和小余(当时在场的同事)一天上班的状况。一边是上级对他的压力,一头是舆论的压力,他是所长,他要说公道话,不幸的事,整个事件受伤的好像是我们。我家人,给我打电话,说所长去找了他们,他说着说着,眼眶都红了。这件事情,上上下下伤了多少人的心。”

  “我们都是受害者”

  而事件的另一方梁女士在此前的采访中曾告诉新华社记者,发帖人并没有征得她本人的同意。

  直到19日,梁女士才得知小蒋被辞退的处理结果。

  她说:“我其实早已经不在乎这件事了。”

  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反复说:“其实我们双方都是受害者,希望这个事情尽快过去。”

  对于小蒋的出走,梁女士也有些担忧,她说:“我不希望她有什么事,如果那样,自己也会过意不去……”

  但被单位辞退的小蒋显然没有办法平复下来。

  她在日志里写道:“我和我的家人已经做好了起诉的准备,你们最好带着你们那段剪辑好的视频来对簿公堂。”

  偏离的职业轨道

  被全民网络人肉,被舆论指责,被单位辞退,只有23岁的小蒋在想些什么?

  记者在人人网上联系上了小蒋,小蒋婉拒了采访。

  不过,她并未将自己与世界隔绝。

  9月30日,她更新了人人网的状态:“我很随和。很骄傲。很容易情绪化。会为一部电视剧,一篇文章泪流满面。我不美丽。不倾城。不温柔。不淑女。我只是个平凡女孩。我会有任性发小脾气的时候。也会斤斤计较。也会小心眼。我也会哭……”

  打开她的相册,里面多数是她留着短发,俏皮的单人照。时而做“90”后标准的“卖萌”状,时而对着镜头温柔一笑……

  小蒋就读于江西司法警官学院。在学校里,漂亮的小蒋可算得上是风云人物。

  根据当时的资料显示,小蒋于2007年9月加入院团委广播站,任广播站播音组组长。警院之声《音乐故事》节目创始人。2008年,主持过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挑战主持人》总决赛。

  带着这些荣誉与风光,毕业后的小蒋于今年2月到修水县义宁派出所工作,职务是户政员。

  义宁派出所的一名警官说:“如果没出这件事,小蒋会参加公务员考试,等过了考试,就会成为正式警察了。到时,就算不是在我们派出所,也应该会在九江市的公安系统里了。”但“发飙”事件,让她意外偏离了职业生涯的预定轨道。

  事发当天,这位警官也在场,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

  他说,情况并非和视频上的完全一致。“在小蒋扔东西以前,那个办事的女子因为办理的材料没带齐,已经骂了快半个钟头了。因为在头一天,为了完整地准备好所需材料,她已经专程到派出所向小蒋咨询过,因此,梁女士认为是小蒋工作没做好。”

  其他临时工也被辞退

  9月19日上午10时,发帖后仅1个小时,修水县公安局紧急召开会议,决定对视频中的“女民警”予以辞退,对当时在场的民警进行通报批评。

  修水县公安局局长刘松表示,以后各派出所和服务窗口一律使用正式民警做户政员,临时人员只做辅助工作。同时,在全局户政员中开展教育整顿活动。

  而身处事件漩涡中心的义宁派出所更是不平静。

  事件波及到义宁派出所的其他几名“临时工”。

  在辞退小蒋之后,派出所还将所内其他几名临时工也辞退了。这几名临时工也都是做窗口服务工作的女性。

  “为什么女性临时工都做窗口服务?”

  义宁派出所的警官说:“在窗口服务的警察每天面对很多不同的人,人一多,事情一急,总会有一些矛盾产生。之前,派出所招的好几个临时工,都是女性,一般认为,女性会更耐心一点、温和一点,所以,就让女临时工做窗口工作。她们的待遇不高,比如小蒋,每个月只有500多块。”

  几百块的工资

  不利于保证临时工的服务质量

  “段郎说事(微博)”,江西警方赫赫有名的微博王也说起了小蒋。

  “段郎”名叫段兴焱,是江西省九江市公安局(微博)纪委副书记。小蒋的视频上网后,很多网友在微博上转给段兴焱看。段兴焱也连发了4条微博评论此事。

  近日,记者就“临时工”的话题采访了段兴焱。

  段兴焱说,公安确实有部分工作人员是非在编人员,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协警。出现这个情况主要是因为警力短缺。协警不具备公务员的身份,所以,单位的用人成本就比较低。

  “有一种说法,正式警察不愿意去干辛苦的基层服务工作,所以才会派大量的临时工去面对一线老百姓?”

  对此,段兴焱说:“我不能否认某种程度上,呆在机关里的警察多了点,也就是大家说的机关里‘人浮于事’,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我们的警力不够,基层警察的数量偏低。”

  比前一种说法更为严重的指责则是:“现在社会上出事的都是‘临时工’,政府部门有推脱责任之嫌?”

  对于这种说法,段兴焱说:“是协警出问题就是协警的问题,是正式警察出问题就是正式警察的问题。之前,也有很多警方的负面新闻,也是正式警察造成的,警方也不会否认。我的理解是,事实求是,不能为了掩盖问题,就将正式工说成是临时工。”

  不过,段兴焱也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做一些改进:“要加大对公安部门的投入,现在很多基层派出所经费保证不了,正式警力的编制又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只能使用协警。但协警的待遇比较低,很多人都只有几百块的工资,这种工资水平确实不利于保证他们的服务质量。”

  他“押运”的烟花,烧了“大裤衩”

  央视大火案中的“押运员”彭堂忠:一个货真价实的临时工

  ■新快报记者 周至美 发自湖南浏阳

  每个人的第一次都是值得回味和铭记的。家住湖南浏阳的乡下人彭堂忠在他短短26岁的人生中,有一些第一次却是他不愿意回忆的:

  他第一次乘坐飞机是2009年5月底,目的地是北京的看守所;

  他第一次当“押运员”是送烟花,那车烟花却烧掉了“大裤衩”(央视新址)。

  听说元宵那场大火时,彭堂忠只淡淡地说了四个字:“关我屁——事。”

  但他还是被抓了,并被关了近九个月。

  临时上任的“押运员”

  彭堂忠也记不清楚到底是几号了,大约在2009年正月初八、初九那两天,作为湖南省浏阳三湘烟花制造有限公司的员工,他原本是准备去廊坊执行燃放烟花任务的。

  他在这家公司的股东之一刘发国(央视大火案中的一名被告,目前在长沙服刑)手下多年来一直担任着勤杂工的角色:销售、下单、跟单、检查,以及所有老板吩咐的杂活。

  他从十五岁就开始在烟花公司工作了,浏阳这座有着1400年烟花历史的城市,将这个优势一直牢牢保持着。这里的很多产业都和烟花爆竹有关,这里每年的烟花爆竹销量达200亿元以上。像彭堂忠这样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干的活或多或少都会扯到烟花上。

  烧掉央视新址的那车烟花载着浏阳市三和物流公司的司机和彭堂忠首先抵达河北廊坊永清县。官方文件称,“没有危险货物运输押运员资格的彭堂忠对该车进行押运”。

  彭堂忠的确没有押运证,因为他本来就不需要做押运的工作,他甚至连“押运任务应该是由烟花厂还是物流公司执行”这个问题都搞不懂。他只知道,只要不违法,应该听老板的话。

  “刘发国说,你反正要去廊坊,干脆和一辆烟花车一起去吧,这样也能省下一张火车票。我想也是这个道理。你说,我不听老板的,我听谁的?”彭堂忠说。

  他带上一张运输证就搭上了这趟开往廊坊的顺风车。他坐在驾驶室的最大理由是:可以省下一张火车票。

  后来,他把货物送到廊坊,就留下来准备执行其他的燃放任务了。他跟车的那批烟花最终被运进北京。七里八里(湖南方言,意思是啰嗦,也可指一堆七七八八的事情)之后,这批烟花“超额完成了任务”:在元宵节的夜空下光彩夺目绽放后,烧掉了“大裤衩”。

  “‘大裤衩’被烧,关我屁事”

  “大裤衩”被烧时,彭堂忠当时在廊坊为客户燃放烟花,这是他此行的正经事。他的哥哥告诉他“出事了”。

  “关我屁——事。”彭堂忠事后回忆此事时,淡淡地说。

  在家乡话中,“屁”这个字要拖一个长长的音,使用阴平声调读出来,最后一个“事”字要使用平舌音读出来,然后轻轻放下,戛然而止:“关我屁——事。”

  不过,这差点关他“屁事”。

  接下来几天,他依旧在廊坊为客户燃放烟花。对他来说,百里之外北京发生的事情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要说他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倒是有。他感觉刘发国要出事。

  他猜对了这头,没猜对那头:他自己也被抓了。

  “到了5月底,公安打电话要我去浏阳一家酒店,我就去了。晚上就坐飞机去了北京,直接进了看守所。”彭堂忠说。

  那是他第一次坐飞机,连机票钱都没付。当初为了省钱,没有买一张火车票,选择了搭顺风车去廊坊,现在不用花钱就可以乘坐飞机了。

  他下了飞机就直接进了看守所。他的哥哥此前在看守所住了21天,彭堂忠也做好在里面吃住二十天的准备。

  但显然,这次他不走运。到了年底,彭堂忠已经住了七个月了。他觉得,“完了,我要坐牢了。他们关了我六个月都没放我出来,我肯定要被起诉,然后肯定要坐牢。”

  记者诧异于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彭堂忠怎么会了解这个法律知识。

  “关在一个屋子里的,有几个经常进来的,还有律师。我们天天聊天,就知道了。”彭堂忠身体前倾,摊开双手。

  尽管每个进看守所的理由各有各的不同,但进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愿望——走出去。“什么发财啊、住高楼啊,都不想了。一个人在看守所的唯一愿望就是走出去。”

  后来他没有被起诉,一同幸运的还有浏阳三和物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唐智勇。作为央视大火案的难兄难弟,他俩至今维系着不错的关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更多关于 公共事件 临时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