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借此契机,让民间力量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8日17:29  南都周刊

  借此契机,让民间力量崛起

  微公益的发展会给大慈善机构带来压力,一方面推动国家在立法和相关政策上支持民间公益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大公益机构也是一个促进。两者存在竞争之后,你做得不好,大家就不给你捐款,这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实习记者_ 温雅琼

  “微公益”是全民公益

  怎么看待这个“微公益”的“微”字儿?

  黄浩明:“微公益”是微博兴起之后人们创新式地提出的组合新名词,2010年还被评为10大公益新关键词。虽然“微公益”是个新词,但“微公益”行为并非刚刚出现。其实很多传统的公益活动并不像现代公益那样强调组织行为,更多的是公民的个人行为。事实上,微公益就是鼓励大家去发掘微小的社会需求,做一些爱心的行动,做一些有益社会公益的事,“微小的事件”才是我们所倡导的核心理念。

  这个“微”字在我看来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公众参与,公益和每一位公民都有密切的关系;第二层是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从而形成社会的公益运动或公益力量;第三层是说公益是由每一个微小的公益需求组成的,所以从供应和需求的角度讲,做起来相对简单和容易操作,并且强调行动导向和执行力。

  刘洲鸿:我觉得“公益”简单来说就是公共的利益,“做公益”是出于人们公共利益的考虑,解决社会的问题。“微公益”是随手可做的事情、自己身边的事情,然后采取一些行动,是普通百姓都可以做的,可参与的。这个“微”有利于大家直接参与,全民公益,比较简单。

  李华芳:微公益主要是指通过“网络”利用个人绵力做好事,这种网络可以是Internet,也可以是一个线下的关系网。其实“公益”概念已经涵盖“微公益”,如果回顾公益史,就不难发现微公益存在已久,但这并不妨碍继续使用“微公益”。

  有哪些是人人都可以践行的“微公益”?

  刘洲鸿:很简单,比如环保。再比如发生重大灾难时,你也许很难亲身参与救援,但是可以捐款。还比如一些公益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时,你也可以投入时间去参与。有时间还可以去农民工子弟学校助学、去孤儿院看望孩子、带孩子们出来看看他们所在的城市……很多很多,只要你留意就会发现随处都是。

  师曾志:现在也有很多成功的微公益例子,像邓飞的“免费午餐”,再比如说我们平常对陌生人的关心、关怀、支持,在路上遇到老人或者什么事儿的时候可以帮一把,这些都是公益。这个社会需要一种团结,需要一种信任,需要一种共同体的利益。

  李华芳:壹基金的“每人每月一元钱”就是一个不错的理念,也不构成对捐款人太大的负担,又比如说微博上的“免费午餐”活动,每个人的负担也不太大。还有我发起的“1人1月1书1评”活动,同样是很小的负担,甚至是个美好的包袱,可以将知识传递得更远。

  公益与商业不冲突

  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公益”是有钱人、政府以及一些NGO的事情。

  张立:的确,现在社会还是会有人说公益是吃饱了没事干的人才去做的事情,其实公益的活动不一定要有钱才去做、才能做。当身边有些事你必须要做的时候,就已经跟你的切身利益、感受结合在一块儿了,不管你是有钱人还是没有钱的人,都会愿意去做,也应该去做。

  师曾志:这和公民的意识有关,从“国民”、“人民”向“公民”转变是需要过程的,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每一个人不仅有权利,也有责任和义务。公益是一个社会应该倡导的理念,公益应该还给社会本身。

  李华芳:我的看法是公益慈善人人可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当然也可以钱力齐出,取决于个人能力和意愿。但零敲碎打的个人行为,可能交易费用比较高,如果有专业的NGO组织来处理,就会提高效率。政府行为或许在重大的救灾等应急性活动中,能短时间集聚资源,但同样面临繁文缛节和不透明等问题。所以公益是需要个人、企业、NGO甚至政府一起合作来解决的事情。

  公益能否与商业扯上关系一直是社会争论的热点,尤其是近期的几个涉及官方慈善事件背景下。如何看待商业和公益的关系?

  黄浩明:商业企业首先需要盈利,否则就不可能去做公益,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此外,企业在对外做公益之前,其本身必须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比如:关心员工福祉、身心健康、工作环境和员工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我们在评判一个企业是否具备责任感的重要指标,还有遵纪守法、按章纳税、企业的生产行为不对社区造成不利影响、不污染环境、产品安全等等。

  我认为这些都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责任感的重要标准,而不是只看现在其是否拿钱去做慈善。我觉得如果企业面对前面所提的这些标准时是零,那么其后面再做慈善也是伪慈善。

  李华芳: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公益项目,因此凡是涉及商业的行为,都应该排除在外,以撇清关系。这种想法可能过于极端,甚至对于公益项目而言,也未必是好的建议。因为公益慈善活动也需要资金支持,如果没有钱就办不成事,办不成事也就意味着没有人群受益。

  对于公益慈善领域而言,企业能做的并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捐钱捐物,还有其他的作为。首先,企业有很多经验是可资借鉴的,比如公益组织可以向企业学习管理以便提高效率,尤其是项目管理和营销方面,这也是目前中国公益组织的普遍短板;其次是创新,用企业方案解决传统上被认为是公益组织应该去解决的问题,比如小额贷款。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日益发展的跨界合作,将公益慈善活动与商业活动结合起来,使得双方都获得增益。商业企业能获得营销和强化品牌的机会,而公益慈善业能获得捐赠。

  最大困境是资源难获取

  在很多官方的慈善机构忙着重塑信誉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微公益的意义以及散落在民间的公益力量?

  刘洲鸿:我希望借此契机,民间的公益力量可以真正地崛起,来逼迫官办的基金会更加公开透明。大家都相信透明度高、效率高的机构,如果民间公益机构没有发展起来,那老百姓也别无选择,只能继续给官办机构捐钱。

  张立:首先,微公益的发展会给大慈善机构带来压力,一方面推动国家在立法和相关政策上支持民间公益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大公益机构也是一个促进。两者存在竞争之后,你做得不好,大家就不给你捐款,这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李华芳:民间公益一来能减轻财政负担,二来能解决社会难题,为政府分忧。

  目前限制民间公益团体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刘洲鸿:最明显的是资源很难获取,像民间公益组织都没有公募的资格,很多的捐款和资源都被大慈善机构吸收走了,所以我们一直呼吁更多的企业能支持民间公益组织,也呼吁政府多购买民间公益组织的服务。

  张立:我觉得阻碍现在民间公益团体发展壮大的主要问题是在接受社会捐赠方面缺乏相关的政策、法律的支持,比如在抵税和鼓励捐赠方面,现在国家只允许某些大的基金会接受捐赠、开具抵税发票,也就是说在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公益需求和民间公益团体的成长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是滞后的。在不少国家,公益组织只要合法注册之后,就可以展开公募,向社会筹集资金,但在我国很多民间机构不能开展公募活动。另外,如果我向一个民间公益组织捐赠的话,也得不到相应的纳税抵扣。我认为政府应当在立法上推动公益组织发展。

  李华芳:官方背景的公益机构垄断着大量资源,这导致了即便逐步放开民间公益,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还是相当缓慢。

  我们在肯定微公益的同时,当下兴起的微公益行为是否有需要改进的诸多地方?

  刘洲鸿:专业能力和组织化水平还很需要提升。特别自愿的行为有时候比较业余,效果和效率都比较差。还有一个是诚信,比如网络上的公益活动如果规范性出了问题,很容易对公益造成伤害,因为很多网上的东西你没有办法核实。

  张立:现在很多从事微公益行为的群体只是一个暂时的志愿者团体,从长远来看这样是不利的。但是如果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和好的筹资环境,临时的团体可以组成稳定的草根机构的话,那么未来就有助于公益发展。

  李华芳:微公益本来就是一个已经存在很久的行为,其所遇到的问题,也肯定不是什么新问题。例如微公益的专业化问题、规模经济问题、公开透明和问责性问题等,这些问题换成其他公益所遇到的问题,也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1)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