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共产主义样板房命不该绝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1日16:46  南方周末

  相关新闻

  最后的“共产主义样板房”

  标签

  共产主义样板房

  “共产主义样板房”该遗弃,还是作为文物进行保护?德国柏林给出借鉴样本,亦是对中国城市大拆大建的警醒。

  2011年9月29日《南方周末》写真版介绍了一座有趣的建筑——安化楼,被称为“最后的‘共产主义样板房’”。让我深感遗憾和悲伤的是,安化楼所呈现出来的现状与其所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相差甚远。此刻的它,更像是一台被时代遗弃的“机器”,时针对它来说永远停留在了50年前。

  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和思考:它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之所以将其比喻成一台“机器”,是因为它与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于上世纪初所提出的“居住的机器”的住宅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柯布西埃在其著作《精确性》中曾对远洋客轮所提供的居住功能赞叹不已。他提出,现代建筑的设计就应该在功能上尽可能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需要,例如运动设施、购物配套、文化服务等;除此之外,还要提供某些统一的服务,例如洗衣房、餐厅、清洁员、托儿所等,来集中处理个人生活中的琐碎事物。这样在提供更多就业的同时,把人从繁琐的日常生活中彻底解放出来,能更有效率从事生产劳动。他的理想就是希望把轮船上的生活变成陆地生活的常态,这就是他所谓“居住的机器”理念。

  1952年法国马赛的马赛公寓、1957年德国柏林的柯布西埃住宅都是这种住宅理念的完美诠释,这两座住宅都早已被收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保护起来。五十多年来,它们一直按照大师最初的设计在完美服役,居住其中的住户都能享受到文化遗产所带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而且,如今都成了现代住宅建筑博物馆,每年都会吸引着大批的建筑爱好者来此朝拜。

  安化楼,是与以上两座住宅同时代的建筑。无论它的设计是否参考过柯布西埃的建筑理论,我们都应该肯定它在新中国住宅建筑史上的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可是,它的现状却令人尴尬,前景也令人堪忧!

  安化楼可能更多参考了前苏联板式住宅的设计理念,这在当时前苏联阵营的国家中非常流行。直至今日,在前东德地区的各个城市中还是随处可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当然就是柏林。

  两德统一后,新柏林市并没有拆除以前东柏林那些扎眼的大型板式住宅,反而视这些丑陋的大家伙们为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政府和民间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对其精心加以维护和改造。直到今天这项工作依然还在继续进行。高质量的改造和翻新,并没有改变柏林的城市结构和城市记忆,却大大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整座城市的内涵和节奏也跟着变得焕然一新了。

  这种对待城市结构和历史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新与旧、现代与历史应该在一座城市中和谐共存,但同时又必须保持其各自间的边界,这种边界不是指看得见的地域界限,而是指那种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尊严和精神界限。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城市建筑的改造和翻新要远比大拆大建来的合情和合理,而且也更加符合历史、文化和经济的规律。

  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似乎还没有达成重视城市建筑改造和翻新的共识,所以才有了安化楼今天尴尬的现状,这虽然与我们对城市历史记忆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有关,但这与现行的土地政策、法律法规和房地产政策却有着更为重要的关系。安化楼的产权归属于房管局,每一家住户拥有的都只是使用权却非所有权。可以想象,在现有的政策法规下,把该楼拆除并将其所属地块拍卖,是城市改造最简单,也是最粗暴的处理方法。我们不仅缺少能够限制政府不去这么做的办法和途径,而且也找不出鼓励政府或个人对它加以保护的理由和动力,除非安化楼被认定为国家或省级(北京市级)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经查询,我并没有在北京市文物局目前所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目录里找到它的名字。寸土寸金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其如此破败的现状,使安化楼随时都面临着被拆除的危险。

  另一种危险也同样需要警惕。那就是如果安化楼被幸运地认定为文物的话,它是否还会属于普通的市民阶层?

  我们还是来看看柏林的做法。在柏林,与上文提到的柯布西埃住宅类似的住宅遗产或遗产群还有很多,翻修和改造后,如今无论是居住环境、交通配套还是房屋质量都得到了质的飞跃,可它们的住户结构并没有因此而发生重大的改变,依然以工薪阶层为主,这正是当初它们被设计时所面向的目标人群。

  在中国今天的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是拆迁还是改造,对人文环境保护的考虑似乎被压缩到了最少。更多的目光被投向到了城市、街区或建筑这些物理环境而忽略了其背后孕育繁荣的文化环境。我们常说要救活一个街区或救活一栋建筑,这里的“活”,自然是指其中的人文环境来说的。所以安化楼如果在改造的过程中将它们进行了人为的价值分割,那这种保护也就成了空谈和怪谈。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 南方周末

更多关于 样板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