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缩贫共富”涞源见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31日10:43  瞭望

  “缩贫共富”涞源见闻

  涞源县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加快山区移民计划,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投入,真正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胡俊凯杨守勇王昆

  地处太行山北部的河北省涞源县,是一个革命老区,一个全山区县,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里285个行政村中竟包含了1076个自然村,28万人口中贫困人口占了7.8万,部分群众曾处在水、电、路、医、学“五难”的恶劣生存环境中。然而,近五年来,涞源有8000多人走出了大山,3.56万人越过了贫困线,农村4万多剩余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涞源实地采访时,心存一个最大的疑问,是涞源县如何破解近些年通过矿业开发加快了经济增长步伐但贫富悬殊有所加剧的局面?采访中的一个个镜头,或多或少地解答了这个疑问。涞源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山区移民计划,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投入,创新社会管理,科学破解贫穷密码。

  “转”出生机

  在涞源县东,一片荒山上,一排排猪舍错落有致,各个猪舍由水泥砌成的固定走廊连接,生猪繁育室均配有消毒设施和暖气,便于猪场猪群周转实现封闭生产。这是由江苏雨润投资13.5亿元的华北地区最大生猪养殖和畜禽加工项目。项目经理李铁柱说:“企业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民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以降低养殖户的经营风险,带动周边县市的养殖业。”目前,一期工程涞源纯发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即将投产运营。

  在涞源县南,雄奇的白石山到处都是红桦林,树干深红,秋色宜人。景区内工人们忙着铺设栈道,搭设护栏。“白石山旅游开发一期工程尚未完工,但一些游客还是迫不及待来到景区游览白石山的秀丽风光。”涞源县旅游局局长刘春阳说。他介绍,涞源县在“十二五”期间还将投入数亿元,把白石山打造成河北山岳旅游的第一名片。

  在涞源县北,本刊记者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蹒跚前行,几经辗转来到在周村光伏发电站。这里属太阳能资源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长达2800个小时。河北建设投资公司谋划投资2.8亿元建设的1+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2010年底1兆瓦光伏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130万千瓦,产值近150万元。

  涞源县的矿产资源以铁、铅锌、铜、花岗岩、石灰岩等为主,被称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宝藏。矿业开发加快了经济增长步伐,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仍排在河北省末位。涞源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旅游、农产品加工、新能源等富民产业,加快矿产开采集约发展,增加居民增收渠道。

  涞源县县长高文才表示,农业、旅游、新能源、食品加工和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兴起将重新调整涞源财政收入的结构比例,实现协调发展,增加持久动力,提高整体实力,提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上个世纪90年代,涞源的矿业投资多为几十万和几百万元的小私营业主,采矿企业没有规模,选矿企业以小碾子为主,深加工项目为零,主要出售原矿、富粉、精粉,因为这些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很低,所以全县财政收入不过7000万元。

  “地方民企的粗放式开发利用,不但给安全生产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带来了较大影响,而且采掘活动形成的废石、尾矿对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据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副总经理田泽军介绍,河北钢铁以组建合资公司为前提,按资源占有量确定股权比例的方案,与政府、民营企业合股成立锌钼矿业有限公司和独山城矿业有限公司,稳步推进资源整合,计划投资150亿在涞源建设钼铅锌深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基地。

  涞源县委书记赵志栋说,本地的奥宇钢铁公司也将与河北最大的民营钢企河北德龙联手,投资150亿元,建设300万吨的特钢基地,大集团的加盟将把涞源矿业从粗放经营带入一个集约发展的黄金时代。

  “移”出贫困

  在通往白石山的路上,有一个白石口移民小区。这是沿仓自然庄整体搬迁建成的。沿仓自然庄原先地处涞源西部的深山峡谷中,村中无学校、医疗室。近年来,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村民吃水十分困难。耕地挂在半山腰大都是“手帕田”,而且处在地质灾害高发区,村民生活十分困难,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仅为986元。

  现在,搬迁户大部分已迁入了新居,移民小区内实现道路硬化,家家户户通自来水,不少村民在自家的小院种上了时令蔬菜。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涞源扶贫局在新村投入15万元建立互助资金合作社,帮助拆迁户搞运输、养殖、农家院等。

  沿仓自然庄移民仅是涞源县山区自然村整体搬迁的一个缩影。受地域条件所限,与沿仓自然庄情况相似的村庄面临着同一个难题:脱贫难,扶贫更难。周转畜、互助金、小额贷款等扶贫款物和项目,在这样的深山中很难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搬迁成为了消除贫困的捷径。

  “十一五”期间,涞源县财政收入从4亿增加到9个多亿,但老百姓人均收入最低时却是河北省的倒数第一。如何消除贫富差距成为摆在涞源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严峻课题。赵志栋说,涞源县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山区移民计划,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投入,提升城乡生活质量。自2002年以来,涞源县通过向主村、城镇、产业集聚区等地搬迁的方法,共搬迁8000人,建起移民小区5个。

  谢爱军是奥宇钢铁公司的一名工人,他不仅搬出了大山,而且实现了就业。谢爱军告诉记者,“原来居住在涞源县最偏远的东团堡乡,打工一年不足万元,当上炼钢工人以后,月工资收入3000多元。”

  “保”出效益

  涞源镇的卢秀莲老太太前不久刚刚胰腺炎病愈出院。这次住院花去了15000元,但报销了10000多元。她说:“从去年开始领上了养老金,今年住院还报销了这么多,现在的这些保障,真比养个儿子还强。”

  从2006年开始,涞源先后出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党支部书记比照公务员管理享受待遇、75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各项政策,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参加农作物保险,“十一五”期间涞源一口气给农村百姓的生活上了“8套保险”。

  五年间当地政府累计在农村投入两个多亿,相当于每人每年政策性直接增收210多元。社会保障政策的健全和落实,让百姓手里的积蓄多了,压力小了,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2011年7月份,涞源县推进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至此,社会保障体系在涞源实现了制度全覆盖。

  涞源一中高一新生罗雅昕,来自白石山镇大草甸村,家中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妹妹,外出打工的父亲不再为她的高中学费而发愁了。罗雅昕说:“高中每年免除的1000多元学费,对家里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他们知道上高中不要钱了,都很高兴。从今以后,爸爸可以安心在外地打工赚钱了,我也能够全心地学习了。”

  从2011年开始,涞源县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确保不使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涞源县也成为河北省率先实现高中免费教育的县市之一。涞源一中常务副校长王凯表示,高中阶段的免费教育缓解了家长的压力,让学生安心读书,对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它的长远效益远远超出了财政投入的本身价值。

  “帮”出岗位

  在上庄镇一家为美国某品牌生产成衣的来料加工企业,本刊记者看到,车间里有的年轻妇女一边剪裁衣料,一边带孩子,上了年纪的大婶在对半成品服装进行简单修补。经理张新立说:“北方农村妇女没有外出打工习惯。当初,面对订单的持续增加,即使在家门口,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都招不到人。”

  上庄乡政府得知情况后,立即派乡镇干部到附近村庄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留守的妇女到企业试工。“我现在也是挨家挨户地转,今年要解决2000名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女乡长张香燕说。

  涞源县正积极推动一项“亲民爱民星星产业计划”,通过大企业和政府部门帮扶农村小个体、小企业的形式,鼓舞农民的创业热情,拓展就业渠道,带动农民就业。

  “充分就业才是社会最大的福祉。”赵志栋说。在涞源农村,一批投资几万或者十几万、几十万的小企业、小个体,在发展中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不同方面的困难,难免遭遇发展速度慢或流产夭折困境。但他们养活了几户、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人家。

  于是,涞源县筛选出60多家小企业和个体户,涞源县纳税前100名的企业和政府各部门作为帮扶主体,按照1+X的模式,推动农村种植、养殖、来料加工等星火产业的发展壮大。

  “谢党恩争做绿色产业排头兵,逢盛世敢当农民致富领路人。”今年7月1日,涞源六旺川桃木疙瘩土特产专卖店隆重开业,这是张贴在门口的一副开业对联。“一个十多平方米的小店发展成了360平方米的大店,成为涞源最大的土特产品经销店,多亏和河北建投新天风能有限公司结成帮扶对子,公司才能发展得这么快。”经理孙二东颇有感触地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1)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