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今日观察》专题 > 正文
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节目2011年10月31日播出《猪肉价格的拐点?》,以下为节目实录: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批发市场的生猪价每斤跌了将近两块钱,本来应该是240斤出栏的猪,在200斤就牵出来宰杀了,而随着生猪价格的下跌,市场上猪肉价格也随之松动,现在的肉价已经比国庆节前的“顶峰时代”跌了两到三块钱。为什么一涨再涨,如此坚挺的猪肉价格会调头跳水?猪肉价格几年来不断地起起伏伏是否存在着一个“猪的周期”?如何才能让猪肉、蔬菜等相关食品价格更加趋于稳定呢?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特邀评论员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马宇、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猪肉价格再次搅动社会神经,有些散养户开始抛售生猪,猪周期这种涨跌循环该如何去化解?
猪肉价格降了,在重庆国庆节后部分超市猪肉价格开始下降,部分品种猪肉每斤最多下降了4元钱左右。
重庆超市工作人员:猪肉在国庆节期间开始下降,下降最凶的是后腿肉,原来我们卖的是20.8元/斤,现在是16.8元/斤,整个降价幅度达到4块钱一斤。
在北京新发地市场的猪肉价格比一周前降价近一成,白条猪29日的平均批发价是,每斤10.05元,比上月同期的每斤11.38元,下降一成多,以往来说进入冬季是生猪的需求旺季,猪肉价格一般会有所上涨。在山东部分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也是呈现下跌趋势,当地有些散养户开始抛售生猪。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认为,近来季节转换,生猪呼吸道疾病可能多发,一些养殖户争先将生猪提前出栏,市场供应量增大价格因此下滑。
刘戈:2008年猪肉价格急剧下跌的现象不会重演
(《今日观察》评论员)
按照我们平时的判断,年底通常不是一个猪肉价格下降的时候,反倒因为接近年底,需求量会增加,最后价格会上升。那么为什么现在有变化了?现在有很多专业的分析表示,这和大家对于未来猪肉供应的判断有关系。在2008年的时候,从2008年的4月份起有过长达四五个月时间的猪肉价格的剧烈下跌。再往前推,在2008年的2月份,我们的CPI达到了8.7这样一个最高值。现在有人按这样一个周期来判断,是不是在今后几个月也会有一个猪肉大幅度下跌的时间?现在有一部分人基于这样一种判断,把本来准备12月份或者明年1月份出栏的猪,现在就把它杀掉,规避一些风险,这样就导致了市场供应量增加,最后导致价格下跌。
但是现在看来,应该不会像2008年的下半年跌得那么狠,因为现在有一个指标,就是母猪的存栏数显示,它在整个猪里边占的比例还高于10%,那么在专业的计算方法里,如果母猪存栏数高于10%,说明猪后期继续下小猪的能力是存在的。
马宇:市场判断和需求导致目前猪肉价格短期内的下降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前一段时间涨有内在的原因,首先通货膨胀一直是居高不下,这实际上也推动养猪成本提高;另外,前一两年猪的生产由于疫情的问题,或者价格比较低的问题,供应减少,这两个因素导致今年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里,猪肉的价格一直处于上升通道。目前来说,猪肉价格的下调有一些偶然因素,可能是由于短期的对猪肉价格可能会下降的一种判断。另外可能还有需求问题,因为持续的价格上涨,最后导致市场对猪肉的需求在减少,这样两个因素就决定了现在短时期的猪肉价格比较急剧的下降。
马宇:目前的猪肉价格还有回升 明年不会再有这样急剧的上升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从我国的生猪价格走势来看,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猪周期”,这个周期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有一个变化。2004年以前基本上属于一种短周期,差不多一年左右,半年上升,半年下降;后来变成一种长周期,差不多三年左右,两年上升,一年下降;现变成一年上升,两年下降。在政策上来说,我国有养猪政策,对肉价是尽量削峰平谷,让价格比较平稳。但为什么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的生产模式以散养为主。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规模化养猪已经超过60%,这个规模化养猪基本上指的是有百八十头猪的存栏,实际上这些还是属于散养户。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养猪,它的存栏量得要一千头左右,应该是一个企业,而不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因为整个饲养模式,包括他对市场的判断和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散养户还占很大的比重,相对来说,对市场的判断和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就很弱,这样就导致一个时期的大起大落。最近一个月的猪肉价格下跌,可能还是调整期,按照前边几个价格周期来看,这一次的猪肉价格可能还会在一定的高点上停留一段时间,或者平稳,或者下降一点,调整了以后可能再有一个回升,明年应该不会再有这么急剧的上升。
刘戈:经过11月份的小幅下滑 猪肉价格可能会往上回升
(《今日观察》评论员)
从最近几年来的这几次波动来看,有两个巨大的波峰还是跟猪的病有关。从现在来看,前两次的周期我们是确认的,现在这一次的周期我们无法确认,就是刚过去的10月份是不是最高点,也许经过11月份的小幅下滑,它还会往上升,到最后,在明年的某一个时候是不是还会有一次大幅地下滑。因为在上一次下滑的时候,政府有很多鼓励的政策,在那时会不会有很多猪集中出栏,从而造成价格另一次大幅的下滑,现在很难判断。
猪肉价格见顶,蔬菜农产品也相继进入下跌通道,专家如何把脉下一度价格和CPI走势?怎样保持重要民生产品的价格平稳?
眼下大白菜开始集中上市。日前,记者走访了大连金州新区七顶山街道的一些白菜种植户,在七顶山街道梅家村成片的白菜长势喜人,从这个月25号开始秋菜上市。
王世利(梅家村菜农):价格不算太高,价格两毛钱。去年五、六毛钱。
每年秋末是大白菜集中上市期,价格会有所下浮,但是今年的价格比去年大幅走低。
杨洪凯(中央农产品市场协会副会长):一个是今年菜量充足,第二是种植面积加大,再一个就是主要的大白菜产地今年大丰收。
马宇:政府应该顺势而为尽量不要人为地干预这个市场过程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市场角度,一个是政府角度。从市场角度来看,无论是什么产品,在市场里都有一个基本规律,就是供需变化,价格会有变化,有一个基本的市场价值规律在起作用。从政府角度来看,怎么样去认识这个问题,怎么样能相对让市场更稳定?我们现在可能觉得这些重要农产品,比如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对整个社会影响比较大,对于民生影响比较大,所以我们特别关注,一有了问题,就会去调整,这样实际上是干预了市场力量的调整,反而不利于市场发挥作用,导致市场有些时候失调。
比如猪的问题,以前我们说是短期的,那个时候更多的是散养户,现在是长周期,这意味着我国规模化饲养提高了,规模化饲养提高以后了,对市场的判断和承受能力也会提高,这样周期会延长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顺势而为,一方面尽量让市场去调节,尽量不要去人为干预这个市场过程,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点。还有,政府的基本判断和一些政策选择是可以调整的。比如原来我们在调节的时候,更多的采用短期政策,少的时候,就补贴养猪,多的时候,政策就撤出,但这样反而加剧了市场波动,如果是这样,能不能做一些长效政策?比如做产业化养殖降低生产成本,比如在税收角度,比如农业生产资料角度,在这些方面长期采取一些政策。
刘戈:CPI并不完全受控于猪肉价格因素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有人开玩笑,把中国CPI叫做中国生猪指数,说明这确实对CPI的影响非常大。如果我们现在抱着这样一个思路,比如为了降低CPI,就大力的推广养猪,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让这个波峰和波谷变得更加尖锐。幅度变得更加大。因为它其实有很多因素,比如疾病、粮食价格的因素,还有劳动力价格的变化,收入的变化等等这些都各自有自己的周期,所以用简单的测算,难度太大。
徐小青:猪肉价格的逐步回落必然影响CPI往回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最近几年猪肉价格波动影响比较大,波动幅度也非常大,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供求关系来决定。猪肉多了,价格就跌下来了,跌下来以后,猪肉少了,价格高了,就增加饲养的数量。但是最近两年,其他因素影响也比较明显,比如成本的因素,饲料、人工价格都比较高,市场资金比较多,有一些资金投向大宗农副产品,也推动了价格的波动。从前几个月看,CPI一直在高位上运行,食品价格对CPI涨幅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猪肉权重也比较高,所以猪肉价格逐步回落和一些其他农产品,包括蔬菜、水产品价格的下跌必然影响CPI往回走。
李国祥:提高农民的市场驾驭能力是避免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的有效手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关键的是我们不能通过价格调控这种手段来解决,还是要把长远的手段和当前的措施结合起来。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产销衔接、产销对接,建立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关系。农民在布局农产品生产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市场价格的波动,提高农民市场驾驭能力,也是我们避免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非常有效的手段。
刘戈:有一个托底的政策进行后端的损失的弥补
(《今日观察》评论员)
在农产品生产上,希望通过一种引导把波峰波谷给削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只能是在猪肉价格涨的太厉害的时候,我们给低收入人群一些补贴,猪肉的价格跌的太厉害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有一些对农民有一些补贴。这样在后端对它进行一个损失的弥补,有一个托底的政策,而不是试图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这是解决不了的。
马宇:建立长期的农业补贴政策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从政府角度来说,实际上是可以做一些事情,比如对消费者来说,要避免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社会保障,类似于物价补贴这样的。另外还有一个就是长期的农业补贴政策。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