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车遭遇巴西“倒春寒”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1日16:58  《环球》杂志

  9月15日,巴西宣布将对进口车大幅提高税收,在巴西大举扩张的中国车商遭遇灭顶之灾。巴西学者说,增税背后是因为中国车销量增幅太大了,必定会损害到某些巴西集团的利益

  新兴发展故事:中国车遭遇巴西“倒春寒”

  《环球》杂志驻巴西利亚记者/刘彤

  南半球国家巴西的9月中旬,天空的浓云正在聚集,隆隆的雷声预示着漫长、干燥冬季的结束,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即将开始。

  以往每到这个季节,商家们也总是跃跃欲试,为年末的大促销尽力一搏。然而,在今年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巴西政府却突然宣布,将对进口汽车实施大幅增税,这对刚刚在巴西站稳脚跟、并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拓展市场的中国汽车企业来说,无异于遭遇了一场凛冽刺骨的“倒春寒”。

  中国汽车曾有春天

  在2010年,巴西总共销售出轻型汽车330万辆,成为继中国、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汽车市场。此外,作为主要新兴经济体之一,巴西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2010年汽车销量增长了11%,是世界汽车销售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

  如果按照这个增长速度,今年巴西的汽车销量将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如此庞大的市场,如此迅猛的发展前景,对国内竞争激烈并急于“走出去”的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来说,实在太有吸引力了。

  与一些国家崇拜发达国家产品不同,巴西人购车只看重质量、性能和价格,不存在对外国汽车的歧视。在巴西的公路上,你可看到世界各种品牌的各种汽车。外国汽车品牌,只要国产化率跨过政府规定的“门槛”,即可被视为国产汽车,巴西也基本上没有自有品牌汽车。

  长安汽车2008年首次试探性地进入巴西市场。当时,巴西人非常好奇地观察这一款来自经济迅速崛起的中国的汽车,讨论着它未来是否会像日本、韩国一样著名。只是由于长安的品牌(Chana)与葡语的一个不雅词谐音,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继长安汽车之后,受惑于巴西优越的市场条件,许多中国品牌汽车也纷至沓来。它们也随即在巴西市场打出一片新天地。

  按照巴西汽车经销商联合会的统计,今年前8个月,江淮、奇瑞、力帆、哈飞等7个品牌的中国汽车,在巴西共销售出汽车43782辆。量虽然还不太大,但其实已是“跨越式”的增长了。因为数据还显示:2008年,长安等3个品牌首次进入的当年,中国企业共在巴西市场销售汽车1031辆;第二年,随着另外两个品牌的进入,销量增加到出2940辆;2010年,销量则骤增至17277辆。

  若与2008年的销售量相比,2011年中国车在巴西的销量达到3年前的16.75倍,这也被巴西同行称之“销售奇迹”。

  据此,多家中国企业确定了以巴西为重要的战略销售对象,并为之投入了大笔资金。以江淮为例,2010年该企业与当地著名销售商SHC公司结盟,斥资2亿美元在巴西全国建立了50家4S销售店。

  巨额投入带来了良好的回报,使江淮得以后来者居上,在今年中国品牌汽车销售量中,江淮以14481辆高居榜首,在巴西进口车排行榜上排名第二。

  保护主义寒风凛冽

  中国汽车在巴西市场之所以走红,主要靠的是良好的性价比。以江淮J3(国内称同悦)为例,该车属紧凑型轿车,外观为意大利设计师的时尚设计,性能在当地测试中也有多项领先,而且质量保证达6年之久,售价为3.99万雷亚尔(约合2.3万美元)。

  江淮同悦在国内售价仅6万人民币,为何在巴西变得如此昂贵?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巴西市场保护的严重,由于当地生产的汽车竞争力低下,因此中国车即便在缴纳了高额进口关税后,仍可体现出明显的价格优势。

  9月15日,在世界经济可能二次衰退的背景下,巴西宣布将对进口车征收的工业产品税提高30个百分点;同时也大幅提高了国产车的门槛,将国产化低于65%的汽车等同于进口车。然而,该举措却赦免了产于阿根廷和墨西哥汽车。此间学者分析说,由于这两个国家的车已占进口总量的50.5%,而占21.2%的欧盟、美国和日本进口车多为高档豪华车,因此增税对这些国家的影响不会很大。该措施显然只是针对占市场份额28.3%的来自韩国和中国的廉价车。

  增税对于中国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仍以江淮J3(同悦)为例,在缴纳了新增税收之后,该车售价将为4.76万雷亚尔(约合2.9万美元),涨价幅度高达26%。

  巴西江淮公司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说,涨价将使其市场优势荡然无存,甚至可能无法售出一辆车。

  可以说,增税对于中国车来说如同“灭顶之灾”,尽管巴西政府声称此措施仅为期一年,但中国企业面临的出路只有两个:一是从巴西市场退出,让前期的投入付之东流;二是收缩规模坚守待变,但谁知还会出台什么新措施?

  对增税举措,巴西政府的解释是,此举是为保护本国工业和限制进口车无度增长。但是,就连巴西人也发出了“严正抗议”。一名巴西网民在跟帖时指出,政府此举是在保护懒惰、毫无进取心的巴西汽车业,并且剥夺了公民购买优质廉价车的权利。

  巴西汽车进口企业协会则发表声明称,进口车在全部市场销售中仅占5.8%,根本不会构成多大影响。同时,此举违反了世贸组织的原则,犯下了贸易保护、消灭竞争和歧视的三宗罪。

  政策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作为一主要新兴经济体,巴西经济近几年增长迅速,但它终究还是一个不太成熟的市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过去,不少中国企业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以下三种风险:一、税赋高,巴西税收负担占GDP总额的36%以上,用以维持国家庞大的社会福利体系;二、劳工法严厉,工人享有发达国家水准的各种权利,但这也使得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三、环保规定严格,投资成本较高,以至于许多项目(如开矿、化工、钢厂等)根本无法投资。

  但对不少已在巴西的中国企业来说,巴西市场的最大风险还在于政策风险,因为政策有时最难预料且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综合巴西外企的反映,这种政策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政策不稳,经常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如为了抑制热钱流入,对两年期的海外贷款也征收6%金融交易税,导致企业融资困难;二是市场开放意识差,受过去“进口替代”模式的影响,时常会推出保护本国某产业的政策。

  针对此次政府对进口车增税,许多巴西学者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也坦承:中国车的销量增幅实在是太大了,必定会损害到某些巴西集团的利益,限制政策出台也就顺理成章。

  他们也提醒:巴西市场确有许多特殊的“国情”,如果没有了解和吃透,赚巴西人的钱会很难。在他们看来,中国企业和政府也不妨做出回应并展开谈判,因为巴西政府的一贯做法是先“漫天要价”,然后在谈判中“坐地还钱”,为本国企业争取利益。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中国企业也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寻找各自的自救办法。

  奇瑞从巴西地方法院申请到为期90天暂缓执行令;力帆则增加其设在乌拉圭工厂的产量,谋求以南美共同市场产品身份免税进口……但这可能都是权宜之计。一些巴西学者表示,要从根本上规避上述风险,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设厂是上策,而且国产化率越高越好。因为本地化以后,即使巴西政府再次出台不利的政策,工厂里的巴西工人也不会答应。

  作为先行者,奇瑞在巴西的汽车装配厂已于7月在圣保罗州的雅卡雷伊市动工,该项目总投资4亿美元,年生产能力为15万辆,预计2013年9月可建成投产。江淮也于10月7日公布了5亿美元的新投资计划,年生产能力10万辆,预计将于2014年投产。作为“本地化”的表现,这笔投资80%的资金由其巴西合作伙伴SHC公司出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1)

 

相关专题 《环球》杂志

更多关于 中印关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