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管住手机灰色短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7日11:08  瞭望

  管住手机灰色短信

  文/阿源

  国人爱讲段子,遂有黄段子流行,也有红段子竞赛。还有一种段子,不黄不红,姑且名之灰段子。灰段子兴起,尤其在手机上传播,已有年头了。在一些高知和干部中间,灰段子还挺有市场。

  不少灰段子,传播的大都是一些负面信息,散布的是一种悲观调侃情绪。像重视网络论坛、博客、微博一样重视灰段子,做好舆情研判,阻止悲观调侃情绪蔓延,应是有关部门的一个新课题。

  在当代媒体业态中,手机也是媒体,这一点已经是共识。中国是世界上手机拥有量最多的国度,手机的信息传递,不让网络。手机信息的即时性、机动性、贴近性,受众对手机信息的重视程度,超过网络信息。在境内外的一些群体性事件,甚至是极端事件中,手机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有时甚至是主角。灰段子在手机上无边界传播,须引起警觉,并找到治理善策。

  一些灰段子缺乏善意,似乎恶意昭然。归纳起来,这类灰段子大抵有下述类型:借题发挥,把中华民族贬为劣等民族,什么都比别人差,散布一种民族挫败感;含沙射影,把个别事件上升到政治体制、基本社会制度的高度来肆意“调侃”,刻意讽刺甚至否定体制、制度;捕风捉影,把个别公职人员的失误、失足普遍化,刻意丑化公职人员,煽动阶层对立情绪;小题大做,把个别富人、富二代的夸富、炫富、笑贫行为无限放大,挑动社会仇富情绪……这样的灰段子,往往是缘事而发,社会上一旦出现公众事件,灰段子就不请自到,给“围观”者的情绪火上浇油,让不冷静的“围观”者更加出离愤怒,直至做出不理智的个体甚至群体行动。这类灰段子“出笼”之迅速,“匠心”之独运,火候拿捏之精纯,颇具“专业水准”。其导向性,实在令人生疑。其居心何在,就更加不可不察了。

  是哪些人在编这类灰段子?“首创”是谁,“发源地”何在?是个人“独舞”,还是“集体舞”?是境内自产,还是境外“进口”,抑或是境内外“合资”?对于这些问题,现有的技术手段能否“挖”出来也未可知。但在保障公民通讯自由这一宪法前提下,如何确保手机短信健康,有利社会和谐,无害世道人心,采取科学措施,有效屏蔽这类灰色短信,不让其在手机上“野蛮生长”,应是有关各方需要共同对待的大问题。

  对于“创作”发布这类灰色短信的个人或群体,应有劝诫、罚则和惩处机制。对屡教不改,甚至因其行为导致不良后果者,理应依法制裁。□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1)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