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报道汶川大地震:新京报记者最早进入映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0日16:14  新京报
新京报汶川地震报道版面 新京报汶川地震报道版面

新京报汶川地震报道版面 新京报汶川地震报道版面

2008年5月17日15点左右,从马尔康经理县进入震中汶川途中,出现山体滑坡,幸而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王申 摄   2008年5月17日15点左右,从马尔康经理县进入震中汶川途中,出现山体滑坡,幸而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王申 摄

震后70个小时李月被救出,左腿截肢。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震后70个小时李月被救出,左腿截肢。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性格决定命运,风骨决定报格。以天下为己任,是知识分子的良心,亦是报业大厦的脊梁。

  选择担当重任,就要历尽考验。8年时间,不长不短;一路坎坷,有利益集团的诱惑干预,更有人情社会的托付关照。偶有妥协,但不会动摇,朝着光明,蹒跚前行。因为有那份与生俱来的社会责任,因为有那缕割舍不断的理想情结。

  路上有风雨,心中有阳光,鲜花在前方。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境地,责任不变,风骨永远。因为我们知道,有了责任,才有品质。

  ■ 报道档案

  〖2008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新京报从2008年5月13日至6月,整个采编团队密切合作,推出汶川地震特别报道400多个版,连续8天刊发号外,制作《逝者》、《活着》两期特刊。

  2008年5月19日,新京报刊登北川芭蕾女孩李月的照片《腿没了,芭蕾在》。残奥会总导演张继刚深受感动,为她在残奥会开幕式上,量身设计舞蹈。

  同样是那天,新京报首次报道,北川农行职工龚天秀锯腿求生的故事。她成了2008年感动中国候选人。

  2008年5月28日,新京报报道唐首才“救囚犯,舍妻女”的故事。北京女老板肖月霞看了,哭了,给唐首才写信,表达敬意。后来,他们有了爱。

  故事还有很多,三年过去了,被改变的命运还有很多。

  “汶川地震报道是新京报创刊8年来,最能体现新京报办报理念,最能凝聚新京报人团队精神,最能展现新京报人气质的一场报道”,新京报执行总编辑王跃春如此总结。

  现场!现场!

  地震当天,新京报立即派出四组记者,奔赴灾区

  和许多远离震中的人反应一样,深度报道部主编刘炳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最初的反应是“头晕”。

  18分钟后,新华网发布消息: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

  新京报4楼的整个时事新闻中心顿时忙碌起来。记者编辑们开始查阅震情。刘炳路立即想起正在西南采访的两名深度记者:在成都的吕宗恕和在重庆的杨万国。

  孙献韬,时任新京报分管时事新闻的副总编辑。他指示,派这两路记者立即赶赴现场,同时加派摄影记者。

  15时55分,新华社发布消息,温家宝已率多位部长赶赴灾区。

  孙献韬意识到事情重大。他同意胡杰和摄影记者赵亢为第三批特派记者。

  赵亢已提前预订晚间7时飞赴重庆的机票,那是最后三张。胡杰冲回家往包里塞进几件衣服,赶赴机场。

  晚8点,公布了数千人死亡的数据。孙献韬决定,再派第四批记者,文字记者崔木杨和摄影记者王申出发。

  报社更多的记者想奔赴一线,“李天宇、耿小勇、吴江等赖在我办公室不走”,王跃春回忆。

  13日,新京报又派出记者李天宇和耿小勇,摄影记者韩萌、吴江。司机王成良载着他们驱车赶赴四川。

  深度记者李增勇是重庆人,和驻渝部队熟悉。13日晚11:30,李增勇飞赴重庆,和部队会合。次日搭军车赶赴都江堰。

  至5月13日,新京报已先后派出6批记者共11人。此时,正在缅甸采访的视觉部主编陈杰也转头,向汶川灾区进发。

  “对于这样重大的历史性灾难,体现媒体的作为首先是抵达现场。当天就先后派了四组记者,这在全国媒体里面也应该是最多之一。”现为《光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的孙献韬回忆时,依旧显得激动。

  最早进入映秀

  记者像战士,第一时间进入孤岛映秀、茂县

  地震发生时,吕宗恕在成都焦急地联系后方。

  当天下午2:30,他看到街上突然跑出很多人,惊慌失措,一些人甚至穿着睡衣。他一把抓住身边一个妇女,问“怎么了?”妇女喊着,“地震了!”

  吕宗恕给刘炳路打电话,手机无法拨出。他在街边公用电话亭,排队半小时,打通电话。刘炳路说,立即做地震报道。

  吕宗恕从背包掏出相机,逆人流冲上一座楼梯已有裂缝的楼房,拍下街道上人们慌乱的全景。然后,打车奔向汶川。但道路中断,他折身回到都江堰采访,晚上10点多,他不死心,租了辆车,再次驶向映秀。

  5月14日上午,吕宗恕抵达紫平铺水库岸边,乘船穿过水库,抵达阿坝铝厂,随后向映秀徒步走去。

  他走了4个多小时,当日中午,抵达映秀,成为全国最早进入孤岛映秀的记者之一。

  灾民遍地,一片空地上,躺满了老人和小孩。废墟,流血,哭泣。吕宗恕不断拍照,采访,忘记了饥饿。

  晚上,吕宗恕用部队海事卫星,打通刘炳路电话。

  三年后,刘炳路还清晰记得,当晚11时许,他突然接到这个陌生的号码,是吕宗恕!他激动得当场向周围同事宣布,吕宗恕进入了映秀!最早的记者。

  电话另一头,吕宗恕一边口述前方情况,一边抽泣,“我旁边都是尸体,还有互相搀扶的群众,身上满是泥,还流着血,我的巧克力都分完了,他们还在不停围过来。”

  5月13日,北川死亡万人的消息已经传出来。杨万国决定赶赴北川。他找了一位黑车司机,连哄带骗地让他去北川,靠近辕门坝时,看到大量塌方,巨石下面是变形的汽车,残缺的尸体。司机不再前进。

  5月14日一早,通过抗震救灾指挥部,杨万国联系到绵阳市野战俱乐部的志愿者——两个退役武警,乘坐他们的越野车,挺进北川。

  后方,刘炳路在一张四川地图上标着各地记者分布情况。“像指挥打仗一样”。

  汶川、北川、绵竹,……新京报记者已先后挺进这几大地震极重灾区。但茂县尚与世隔绝。

  5月16日晚,李增勇联系上成都军区驻渝某集团军,乘坐直升机,成为最早进入茂县的记者。

  5月17日下午,距理县5公里的一个叫高家庄的小山村,遭遇余震,飞石倾斜而下。

  “声音非常大,是一种吼叫的轰鸣声,随着声音传来,那面山变黑了,整个山体被烟尘笼罩”,摄影记者王申回忆说,他拿着相机,扭身就跑。奔跑过程中,他本能地扭头把相机对准崩塌的山体,按下四次快门。

  王申冒死拍下照片《生命线“惊魂”》,因其惊险和鲜活,获得2008年度新京报突发新闻摄影金奖和该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铜奖。

  “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战地摄影师卡帕的名言,是对这张照片最有力的注解。照片背后,是摄影者生死一线间的恪尽职守。”现为新京报副总编辑的何龙盛这样评价。

  发先声,建议举国致哀

  评论刊发3天后,中央宣布设立“国家哀悼日”

  震后3天的5月15日,新京报刊发评论,建议“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

  “我们也担心被指责添乱”,评论部主编王爱军说,在15日正式刊发此评论前,评论编辑还专门查阅《国旗法》,找到相关法律条款。“我们认为,国旗往往成为联系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国家通过采取一种庄重的仪式来纪念遇难者,既体现国家对生命的尊重,也更能激发生者面对巨灾坚强生活的勇气。”

  王爱军介绍,新京报是首家刊发评论,建议“汶川情况查实后政府能通令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电视媒体最好减少或取消娱乐节目,慈善机构和民间组织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组织民众为灾区哀悼祈福。”

  新京报这篇评论刊发3天后,18日,中央宣布5月19日到21日设立“国家哀悼日”,国旗首次为平民而降。

  纪念“逝者”,祈福“生者”

  30个小时赶制特刊《逝者》,又制作特刊《活着》彰显生的力量

  中央突然宣布的“国家哀悼日”,打乱了新京报制作特刊的节奏。

  报社原定于5月23日刊发特刊《逝者》。这是新京报副总编辑王悦最先提出的想法,延续新京报首创的“逝者”栏目,通过一组人物报道,纪念地震中,那些普通的遇难者。

  王跃春展现她雷厉风行的风格。她提出,立即调整计划,赶在21日,全国哀悼日最后一天出版特刊。对于一份新闻纸,没有比抓住时机和热点更重要的了。

  这时,从做出调整决定,到距离签片还有30个小时的时间,这是一场看起来完不成的任务。深度报道部副主编李素丽统筹特刊。

  刘炳路则开始不断给前方近30位记者群发“煽情”短信,鼓励记者。

  19日当晚,很多记者彻夜不眠地采访,写稿。20日早上6点多,许多人只睡了两三个小时,就纷纷爬起来,分头去采访“逝者”。

  20日下午截稿,前方稿件陆续传回编辑部。

  这一晚,整个新京报社4楼和5楼灯火通明,许多人匆匆扒拉下几口盒饭接着投入做版,“跑版”的身影穿梭编辑大厅。除了A叠采编力量全员发动外,经济、文娱等其他新闻中心的编辑也主动请缨,几乎所有的采编中层均参与了编辑特刊。

  每个人都在战斗!王跃春形容,“当晚,新京报的采编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次日,32个版的《逝者》特刊,顺利见报。

  《逝者》出版后一天,王跃春在电视上偶然看到一个故事。

  地震后,一男子骑摩托车回家见妻子,路不好,他不断的摔跤。一天一夜后,有身孕的妻子,见到胡子拉碴的丈夫,说,你变丑了。丈夫说,你变胖了。妻子说,那你还要我吗?两人说完抱在一起。

  王跃春说,当时看到这个故事就哭了。“我在BQQ上告诉大家,我们应该再做一个特刊,就叫《活着》,在这场灾难中生存下来的人们,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力量值得记录于历史”。

  李素丽再次统筹特刊。5月28日,《活着》顺利见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力丹,保留着《逝者》、《活着》。她认为,这是中国新闻工作者成长的记录。

  “地震报道中,新京报整个采编团队密切合作,配合默契,达到一个高度,它是一个里程碑。”王跃春说。

  本报记者 杨万国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