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空探索线路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9日02:43  瞭望

  深空探索线路图

  “我们搞载人航天,就是希望最终能在宇宙里找到新的人类家园。我们这一代应该看不到了,但总有人会看到”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泽伟

  实习生胡晓君

  11月11日,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的办公室里,《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总设计师张柏楠。

  此时,离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还有三天时间,紧张的工作仍在继续,采访张柏楠的时间在多次调整后才最终确定。当他出现在本刊记者面前时,脸上有着明显的疲惫神情。

  “张总工作非常非常认真,一贯如此”,张柏楠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可以说,搞载人航天,既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爱好。”这位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从1987年毕业便进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担任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副总设计师、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总设计师,直至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总设计师。二十余年时间,一直与载人航天工程同行。

  交谈中,张柏楠说话音调不高、语速很快,语言条理分明,逻辑严密,正如人们想象中科技工作者的样子。他从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交会对接谈起,最终谈到载人航天的终极目标:“时间,从天文的角度是很有限的;太阳、地球都是有寿命的,终归有消亡的一天。在宇宙中为人类的延续寻找新的家园,这就是载人航天的终极目标。我刚开始搞航天的时候,这个目标很模糊,后来越来越清晰。这是我最喜欢的事情,是最值得研究的领域,也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事可能我们这一代人做不了,可能下一代人做不了,但是一代代的人往下走,总有那么一天能够实现。”

  突破两大技术难题

  “交会对接的成功,从大的方面来说突破了两个技术难题,一是交会对接技术,二是组合体控制技术。这两个技术的突破,为未来空间站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张柏楠说。

  “交会对接技术说得很多了,容易忽略的是组合体控制技术。实际上这是未来空间站的一个关键技术。对接成功之后,神舟八号停靠关机,转由天宫一号控制两个飞行器飞行,这时就要考验其组合体控制技术。以前,卫星、飞船上天之后,都是自己管自己;而对接之后是多个飞行器连在一起,必须纳入统一的体系一起来管理,不能各管各的,这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张柏楠说。

  例如,在能源方面,对接成功后,天宫一号要为神舟八号供电,起码满足500瓦的供电能力,以补充飞船能源不足的问题,这同时也是对将来空间站整个能源系统统一调配、统一管理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在姿态控制方面,整个组合体的姿态和轨道也都要由天宫一号来统一控制,控制重量翻了一番,等于从轻装上阵到负重前行,无论是指令还是遥测,双方都要重新适应。

  目前来看,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上了,交会对接基本上突破了;从组合体这方面来看,对接之后运行了很长时间,姿态、能源、信息这些统一管理的事也都解决了。“干成了一次,我们算是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是这次还是无人的,载人环境保障和控制,就需要神九和神十来解决了。”

  “在以往既没有技术基础也没有在轨试验的情况下,交会对接一次成功,我觉得是非常非常难的,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更为可贵的是,一步一步走下来,我们的飞船、火箭,技术上不依赖别人,都是自主知识产权。”张柏楠说,在此之前,美、俄两国已掌握了这项技术,并多次进行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其对接形式也多种多样。但美国和前苏联早期在实施航天器交会对接任务时,都有故障发生,造成任务失败。

  但张柏楠也坦言,在交会对接成功之前,也对诸多问题忧心忡忡:一是操作流程十分复杂,一件事接着一件事,一件事做完就要把下一件事要做的评估参数做好,准确度要求高,而且时间间隔非常短,做到没有瑕疵是很困难的。

  二是空间操作难度很大。因为一般卫星是自己独立飞行,但交会对接是两个飞行器的配合,要控制得十分精确,相对速度要非常小,这也是一个担心的问题。

  三是天地差异的问题。比如说我的精度很高、控制很准,但这都是在地面理论条件下仿真的,你想得到的问题是可以仿的,但是想不到的东西是没法仿的。天上的实际情况,比如太阳光很强、电磁环境很复杂,还有很多动力学问题,都是和地面的情况不一样的,这就存在风险。

  此外,美国在交会对接之前,就做过各个飞行器编队飞行等试验。俄罗斯礼炮1号到礼炮7号,前后反复试验,不断进行空间站技术验证,并最终完成和平号空间站的建设工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的交会对接,没有做过飞行试验验证,是要一次成功,这也是比较担心的。“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还是比较理想的,这说明我们前期对环境的分析和判断是比较准确的。”

  载人航天中国道路

  “1986年3月,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出台。‘863’计划中中国载人航天探索的后期论证,当时是屠善澄、闵桂荣等老一代航天人主持,我作为年轻人也参加了,论证的共识是中国要从载人飞船起步;再到1992年9月21日,‘921’计划确定,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步走’。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几十年时间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些计划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少花钱多办事,每次发射都解决一个重要问题,用最小的试验样本突破关键技术,并获取最大的试验成果,以比较小的代价缩短了和国外在航天领域的差距,这是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之路。”

  张柏楠分析说,从速度上来说,我们并不是很快,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八号、天宫一号,我们用了八年,但只用了五次发射,就突破了发射和返回技术、多人协同工作、出舱活动、交会对接四大难题。而美国、俄罗斯,解决这么多技术问题一般要十几次发射。例如,俄罗斯搞了三代飞船“东方”“上升”“联盟”,到“联盟”才解决交会对接的问题;美国是两代飞船“水星”“双子星”,到“双子星”的时候才解决交会对接的问题,而真正的对接是到“阿波罗”才解决的,还是非常简易的交会对接。“而我们的特点是,第一,用最少的投入,一个飞船解决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时间虽然不是最短,但是发射成本少很多。第二,以实用为目标。像国外的对接,开始都是方案性的,还得再搞一代,而我们是一旦解决了,就可以直接用于空间站。”

  在这个持续平稳发展过程中,中国载人航天不仅收获了技术上的飞跃,同时也解决了制约中国航天发展的诸多问题。

  “载人航天工程起步之初,面临的困难比较多。一是在当时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才流失严重;二是技术基础很薄弱,多年没有什么投入,一些关键技术没有太多的积累;三是基础设施规模小,又分散,条件很差。没人才、没技术、没设施,当时的情况根本不能支持大型航天器的研制和建造,所以当时困难是很突出的。”张柏楠回忆道。

  因此,载人航天工程项目在立项之初,就存在这样一个思路——通过一个项目,凝聚人才,平稳过渡,完成新老交替,同时把基础设施建立起来,以此为基础推进技术突破。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老的老、小的小,中间存在一个很大的空当。除了老同志,就是我这样基本上什么都不了解的学生。而现在,我们的队伍都是三十岁出头的,这是国外非常羡慕的一点。比如俄罗斯,当年我们去学习时教我们的老师们,现在还在谈判桌上和我们谈判,还是一批人,基本没有换;再看美国,航天飞机一下马,估计又要走很多人,人才流失也很严重。而我们通过载人航天工程,顺利完成了人才的新老交替。”张柏楠说,“还有就是基础设施大有改观,当年五院就是在中关村的一个小院子。现在你再看看我们的环境,没有载人航天工程,哪会有现在这个规模?”

  寻找人类新家园

  “下一步,天宫一号将和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对接,应该说,很多技术还在验证,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张柏楠说,例如,此次交会对接,我们选择了难度最大的自动控制,但人的控制是怎么样的,现在还没有验证。再例如,交会对接是一次成功了,但可靠性的问题还需要在后续一到两年进行验证。

  “再往长远看,我们要继续完成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最终实现‘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大型空间站’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如果仅就技术问题来讲的话,下一步亟需解决的是推进器补加问题和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问题,可能在后续的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上解决。”

  首先,解决了补加的事,空间站就可以连续运行下去了,否则能源耗光了就不能继续飞了,美国一个100吨的天空实验室飞行时间很有限就是因为补加跟不上。

  其次,一个航天员每天需要消耗一二十公斤的物资,全靠地面运送,这在长期来看代价太大,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而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可以利用绿色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组分来生产食物、处理废物,同时再生空气和水,实现在一定的密闭空间内人和生物之间氧气、水分和食物的循环再生利用,从而大大减少长期空间活动中的地面补给,并为航天员创造一个更为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张柏楠分析说,实际上载人航天有多个步骤:一是载人往返运输,简单说就是上得去回得来,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

  二是人长期在轨生活工作。这个技术现在我们刚刚起步,即便“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大型空间站”完成,这个问题也不敢说解决了,这条路还很长。

  三是在轨服务。载人航天不能仅仅把人送入太空,转了一圈大家看个高兴就完了,上去是要干活的,包括空间实验、宇航员参与建造、维修维护、补给大型空间设施等。比如,掌握了维修维护这项技术,可以维护一些大型昂贵的空间设施,延长这些设备的寿命。已经有成功案例,例如美国的哈勃望远镜便是通过宇航员做了五次维修并且解决了一些原本设计上的缺陷,使得哈勃望远镜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当然,目前这项技术刚刚起步,现在发一个飞船去修一个卫星,那肯定是代价太大了。但是着眼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的降低,我相信这一定会实现。”

  “在此基础上,载人航天的最终目标,在于使人能在宇宙中自由出入,能够到任何地方去,从而找到一个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这样,人类就可以在宇宙中不断地扩展,不受地球的约束了。”张柏楠这样说。□

  红星照耀“天宫”

  人是要有精神的,只要信仰不倒、思想不倒,中国航天事业就会乘势而上、勇往直前

  文/李开民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从事各类航天器及其应用技术开发研制的主力军,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建院43年来,已成功研制并发射百余颗卫星和2个月球探测器、1个目标飞行器和8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成功交会对接,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关键的一次突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

  回顾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让红星照耀中国航天事业,正是其圆满完成以交会对接任务为代表的型号发射任务的秘密之一。

  “人是要有精神的”

  在交会对接任务研制攻关阶段,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展了以“使命、责任、价值”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各种活动传播“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的价值理念。如何让航天人的精神追求转化为对航天事业的追求、对党的信仰与祖国荣誉的追求,就必须要做好净化“灵魂”这篇文章。

  净化“灵魂”的工作并非简单的一句口号,它体现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飞行试验过程中的誓师动员大会里;体现在全体队员向国旗宣誓,在“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的条幅上集体签名中;体现在一本本“神舟人”宣传手册上试验现场上的宣传条幅、展板、倒计时牌、图片展等等,这些生动的形式和鲜活的内容,营造出了“从零开始、确保成功、决战决胜”的浓厚氛围。大家深切体会到,人是要有精神的,只要信仰不倒、思想不倒,中国航天事业就会乘势而上、勇往直前。

  “党员身份亮出来”

  承担交会对接任务的党员比例高达65%,如何将创先争优与国家重大专项任务紧密结合,研究院党委找到了“交会对接任务成功是创先争优活动最高成果”这个结合点。

  结合工作实际及党员特点,“用行动叫响我是共产党员”、“党员攻关建功”、“发射试验队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责任区”竞赛活动陆续开展。各党支部在型号总装、电测、复核复查等重大节点组织攻关,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发射场试验队通过组织收看纪念大会直播、学习辅导材料、党委书记讲党课、组织宣誓活动、举办图片展等方式使试验队员更加了解党的历史,增加对党的感情,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的身份意识和先锋意识。

  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研制攻关阶段,还是日夜鏖战的发射飞控时期,这支先锋队始终带领着职工群众战斗在工程任务的最前沿,真正做到了“党员身份亮出来、工作质量干出来、关键时刻站出来、先进形象树起来”,为确保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流的人才队伍

  才能创造一流的业绩”

  目前,交会对接任务团队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2岁,80%以上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而且大多是80后的年轻人。人才队伍建设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如何用事业凝聚人,用事业培养人,正是航天事业后续发展的关键。

  针对队伍新的特点,研究院党委举办了多层次、多专业的员工培训,在青年中开展了“三友”工程:

  做青年人工作上的良师益友,引导青年人开展自学、互学,开展业务研讨,鼓励青年队员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新方法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邀请试验队中的技术专家为青年人答疑解惑;

  做青年人生活上的亲朋好友,开展“和乐一家亲”活动,每个团支部成立一个“小家庭”,“小家庭”设联络员,每周到青年人中间走访,关心青年人生活,帮助解决困难;

  做青年人心灵上的知音契友,开展“一周一谈”青年座谈活动,试验队临时党委每周开展一个小时的青年座谈会,话题多样,氛围轻松。

  以老带新、以帮促学,在重大工程实践中,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锻造历练了一支思想过硬、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甘于奉献的队伍,不仅成为研制工作的中坚力量,也为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和人才基础。

  独特的“神舟文化”

  以“两弹一星”精神为核心的理念文化、以“载人航天精神”为核心的行为文化、以“零缺陷、零疑点、零故障”为核心的质量文化,这正是中国航天领域独特的“神舟”文化。

  这种生长在创新事业中的创新文化,既有力地促进了研究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更极大推动了航天事业的技术发展。

  作为“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主要发源地,研究院不断提升、丰富和发展着航天精神,例如,交会对接任务团队凝练形成了“荣誉和使命、探索和钻研、严谨和精细、和谐和奉献、开拓和成功”的文化理念,进一步增强了队员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此次交会对接任务发射场及飞控工作历时百余天,研究院党委建立了大型试验后勤保障体系,发射场和后方联合成立了“爱+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全力帮助解决每个试验队员生活上最关心和不放心的事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缓解任务带给队员的心理压力。组织了“我与天宫齐飞翔”征文和摄影展活动,参观了东方红一号发射塔架和基地历史展览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航天传统教育。积极为试验队员文体活动创造条件,鼓励队员劳逸结合、适度运动,缓解工作压力,保持身心健康。□(作者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更多关于 载人 航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