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娟娟(北京)
“北京的大街上,为什么有那么多戴着没有镜片的眼镜框的年轻人?”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母校有一群外籍留学生来电台参观座谈。席间,一位来自蒙古国的留学生很认真地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北京大街上有那么多戴着没有镜片的眼镜框的年轻人?”
这名留学生到北京刚刚三个月,能有如此细微的观察,我想一来归功于他曾任记者的功力,二来也说明此“时尚”确实风靡北京的角角落落,成了即便是游客也躲不开的风景。
据说,没有镜片的眼镜框最早成为时尚是在日本,时间是上个世纪90年代,但与不少“潮”产品一样,很快便销声匿迹了。从去年某个时间开始,这一潮流又开始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重新抬头,似乎在不经意间,渐渐成为都市里时尚男女首选的装饰品。今年以来,这一潮流有愈演欲烈的趋势。
眼镜在我上中学的时代曾经也是一种装饰品,至少在我心目中是这样。那时因为好友纷纷戴上象征着“博学”、“知性”的眼镜,我“作”了半年,终于也如愿以偿戴上一副。很快眼镜在我的生活中,便成为鼻梁上的累赘,没有它,看什么都不清楚;有了它,却看不到自己原来的模样。于是上大学时,在隐形眼镜出现后,便迫不及待地给自己配了一副。
隐形眼镜一戴就是二十多年,虽有随时携带药水或镜片盒的不便,但鼻梁上没了负担,也不用在热气熏蒸下急着擦拭镜片,心里顿时觉得轻便了不少。后来,随着激光手术矫正视力的流行,身边的同事和朋友纷纷选择了做手术、去除戴眼镜的烦恼。所以对最新兴起的这轮“眼镜框”潮流,我更多的是不解。
当然从女性的角度,我可以理解:如果早上急着上班,来不及化妆,眼镜框可以遮住黑眼圈并缓和疲惫的眼神;如果刷了睫毛膏或粘上假睫毛,空眼镜框绝对不会是挡住风情展示的障碍;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空眼镜框作为装饰品很便宜,十几元、最多几十元就能给自己配一副,颜色款式不限,可以搭不同的头发颜色、服装、手提包和鞋。
来自蒙古国的留学生听完我的长篇大论,又提了一个新问题:“如果是作为装饰品,为什么不配上平光镜片?否则我总想用手指去试试,镜框里到底有没有镜片。”
我摆出一副俨然专家的模样:答案很简单,除了上面提到的镜片在热气中会变得模糊以及长睫毛无法发挥的苦恼外,有镜片就会反光,使眼睛少了不少自然魅力。
还有一个问题是蒙古留学生没有问的:“为什么空眼镜框会在亚洲而不是欧洲或美国成为时尚?”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一些科学数据的支持。据报道,在亚洲特别是东亚社会,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日本和韩国,二十多岁年轻人中眼睛近视的占80%以上;在欧洲和美国的同龄人中,近视比例大约是20%至40%。
换句话说,欧美大街上戴眼镜的年轻人本来就少,如果再有“要戴就戴没有镜片”的,搞怪的成分大概要多过成为时尚的可能。倒是在亚洲,因为近视的人本来就多,戴空眼镜框成为时尚代言人的概率显然更高。
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没有答案:我能理解女性戴没有镜片眼镜的种种好处,可是为什么男性也要戴呢?
如果一定需要答案,我会给两个:一是像电视剧《男人帮》所展示的那样,男性的时尚在向女性看齐,无论是无片眼镜,还是长长的围巾;另外一个就是过去人们戴眼镜是为了看清风景,现在大家戴眼镜,重点是没有镜片的空眼镜框,是为了让自己成为风景。
两个答案,无论你倾向于接受哪一个,有一点是肯定的:流行总是会稍纵即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