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解读颗粒物污染:PM2.5比PM10危害更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6日11:22  CCTV《新闻1+1》

  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2011年12月5日播出《这天气:像雾?像雨?又像霾?》,以下为节目实录:

  (节目导视)

  片中主持人:

  今天华北中南部、长江流域依旧被大雾所笼罩。

  片中主持人:

  今早首都机场部分进港的航班出现了延误或者取消。

  解说:

  北京、天津、新疆、山西、河北、辽宁,今天多地发布大雾预警。

  多条高速封路,多地机场关闭。

  同期:

  呼吸都感觉跟往常不一样,有点不舒服。

  解说:

  交通备受困扰一样难受的还有每一个人的呼吸。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潘小川:

  PM2.5颗粒比较细,更容易进入肺的深部。

  解说:

  《空气质量新标准》开启征集各界意见,PM2.5微小颗粒京津准备联手监测。我们需要搞清,这朦朦胧胧的天气到底是雾还是霾。《新闻1+1》今日关注——天气:像雾?像雨?又像霾?

  评论员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这几天,整个华北以及华东、华南,还有西南的部分地区都处在大雾这样一种状态当中。在这样一个大雾的状态当中,有人就在网络上发表了自己的摄影作品。来,我们来看看新浪网友赵小鸥这张精彩的作品,对,好像什么都没有看见,不过作者是这么说的,“这是我在雾中拍摄的故宫的照片,请指教。”,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当场就急了,因为这也太不尊重知识产权了,这明明是我拍的一张照片,我拍摄的是颐和园。我正在说的时候我的同事差点打我,他说,什么呀,这是他们拍的作品,拍的是北京的长安街。当然,这只是开玩笑了。因为在如此大雾的状况下,恐怕稍微距离远一点,拍哪儿效果都是这样。

  那我们看一个真正真实的摄影作品。来吧,有的时候环境恶化到了一种重新产生诗意的地步。你看这张照片蛮有诗意的吧,这是网友王建国3号早晨到北京莲石路拍摄到汽车从大雾中穿出来的一个画面。怎么样,是不是看着有点后现代诗意的基础?但是如果环境真的恶化了的话,它一点都不诗意而是残酷,来,我们一起关注,这是雾啊?这是雨啊?还是霾啊?

  解说:

  进入12月,大雾似乎成了天气舞台的主角。昨天,我国部分地区又开始笼罩在迷雾之中。今天京津冀等9省市遭遇大雾,局部能见度甚至不足200米。

  (播放小片)

  片中主持人:

  今天上午,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出现了轻雾,其中京津地区、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福建西北部、江西、湖南西南部和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到1000米的雾,局部地区能见度不到200米。

  片中主持人:

  大雾已经笼罩了整个路面,使前方的路面、路牌及车辆行人朦胧不清,许多车辆还没有见到轮廓,就已经能提前听到鸣笛声。

  今天早上7点40分,金丽温高速永康段入口处还没有开通,等待进入高速公路的大货车就排出有一到两公里的长队。

  解说:

  迷雾笼罩,交通首当其冲。今天,全国各地多条高速公路封闭,客运站临时停运,机场航班被迫取消或延误。

  滞留旅客:

  天气原因起飞不了,这是正常的。

  解说:

  在山东德州,持续了两天大雾导致高速公路收费站附近的车辆排起了足足有七八公里的长队。

  记者:

  师傅,您从哪儿来?

  山东德州司机:

  杭州。

  记者:

  准备去哪儿呢?

  山东德州司机:

  去北京的。

  记者:

  您在这路上堵了多长时间?

  山东德州司机:

  已经堵了40多个小时了。

  片中主持人:

  河北省气象台在今天上午也是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信号。那这儿也是自12月1日以来,河北省气象台连续发布第12个大雾预警信号了。

  给说:

  今天雾霾天气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除了在浓雾下令人窒息的感受外,大家疑问最深的就是这像雾像雨又像霾的天气到底是雾还是霾?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副主任 李健军:

  比如像类似的都有一个指标,超过80%的时候或者超过90%的时候它经常把它说成是雾,或者低于80%的时候就叫它霾。

  (声音来源:2011年12月5日央广新闻)

  解说:

  北京市气象台今天4点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我市仍将维持大雾天气,部分地区的能见度不足500米,请大家注意防范。

  白岩松:

  在昨天傍晚的时候,很多关心大雾状况的人们都看到北京环保监测部门来告诉大家,有可能空气的污染达到一个中度重污染的程度。这之后北京环保局的副局长也通过自己的微博提醒,说有可能达到中度的重污染,因此需要像一些有疾病的,比如说肺病等等要格外注意,甚至有些人还在提醒包括孩子们的体育课今天就不要在室外上了,应该在室内做一些保健等等知识的宣传就好了。

  不过今天我们在看到有关报道的时候发现,又不出预料的变成轻度污染。其实针对这样一个变化,不管您信不信,我倒是愿意选择去信,因为今天我在外面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可能是由于下雪或者说是有点像雨这样一种概念,空气的湿度是明显增加了,而且空气当中刺鼻的味儿并不像以前类似这种天气的时候变得那么强烈。

  说到这儿,可能就意味着具体到单独哪一天我们自己的感受和有关方面的数据都有可能犯错,但是如果从几年的时间下来的话,我宁愿相信我们自己的感受,而不愿意去相信数字。为什么呢?因为感受是我们自己的身体直接得来的,你说这几年雾霾的天气是多了还是少了,你可以自己去做判断。

  不过说到这儿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界定一个事实。我们先来看大家关注的程度,你从4号一直到5号在新浪微博上涉及到“霾”这样话题的比例,从4号到5号开始跳着直线向上升。与此相类似,我们看到也是从4号到5号之间对空气的关注也是跳着往上升,曲线似乎相似,但是对应微博的条数可是不一样,明显的关注空气的人们更多。

  我们先不看雾与霾的区别,我们先看全国大雾落区的预报图,这是5号的下午4点。大家可以看,整个华北、华东、华南、西南都是处在轻雾和大雾的状态之中。我们再看霾,轻雾或者霾是浅黄色的,占的比重有多么大。这个时候就涉及到,我们会不会委屈了雾呢?当我们谈论大雾天气的时候会不会是对雾的一种最大侮辱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雾是湿度超过了90%,它往往是由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水滴所构成的,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危害度并不是特别地大,但是说到霾那就坏了,低于90%甚至低于80%大多是由我们肉眼看不到的颗粒以及尘埃的物质所构成的,它对我们的健康的危害就太大了。因此,如果我们把灰霾或者是雾霾的天气都说成是雾,您说是不是对雾的一种侮辱呢?

  接下来,我们拿到了中央气象台两个直观的视频。一边是雾,一边是霾,来,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哪个是雾,哪个是霾呢?

  (播放视频)

  白岩松:

  也许直接用肉眼的感受来说,可能在雾当中,虽然雾气也很大,但显得似乎很干净。但是要说到霾的时候可就没那么干净了,因为数据显示,雾跟晴空的区域有明显的边界,但是霾跟晴空区域就没有明显的边界。这里我再说一个最重要的区别,雾可是由咱们看不见的水滴构成的,但是霾可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颗粒还有飞扬的尘埃物等等构成的,对咱们身体的健康危害太大了,因此总把霾说成雾,那对雾有点太不恭敬了。

  不过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向下关注,因为毕竟这一切都跟我们的身体健康紧密相关,雾霾天气给生活、经济、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解说:

  (电话采访)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郝吉明:

  它的标准应该这么讲,能见度比较低,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空气湿度今天大概是在85%-90%之间,空气湿度比较高,但也不是特别高。第三点,环境空气质量比较差。像北京地区应该说污染比较严重,然后从北京往南一直到山东、上海、浙江的杭州大概都是这个天气质量,按现在国家的空气质量标准来说,大概都是不达标的。

  白岩松:

  这是清华大学环境与工程研究院的院长郝吉明为我们作的一个判断,他相信今天的这种天儿应该更像是一种霾。我还是要强调那句话,具体到哪一天也许是我们的感受错的,也许是有的数据错的,但总的来说我们要去相信我们的感受。那么这样的一种天气多了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

  解说:

  打开北京市环保局的空气质量报告,记者很容易发现,污染的罪魁祸首正是可吸入颗粒物。看看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浓度这个指标,1998年北京180微克/每立方米,去年虽然下降到121微克/每立方米,但还是远远高于100微克/每立方米的国家标准。

  11月3日,北京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杜少中就说,“北京的首要任务是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如果能把这20%减下来,那么北京的空气质量就不是今天的这种状况。”但事实上,目前的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浓度这个指标并不包括PM2.5的可吸入颗粒物。记者获悉,目前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天津市气象局合作,准备在天津的武清建立首个京津区域大型环境综合监测站,建成后将实时在线监测PM2.5、臭氧等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及传输趋势。PM2.5,这个备受关注的空气中超细悬浮颗粒指标也将被纳入监测范围。

  郝吉明:

  PM10和PM2.5就是来表征大气当中颗粒物的两个量,小于10个微米或者小于2.5个微米以下的粒子。

  解说:

  危害大、难防治、难去除,PM2.5被称为灰霾形成的罪魁祸首。它就在今天各地的大雾天气里,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已将其纳入监测并强行限制。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也对PM2.5的年均浓度进行了限值。

  郝吉明:

  这是一个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把PM2.5引入,所以中国也是在讨论把PM2.5引入。国家环保部在征求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的意见,在修订的意见当中已经把PM2.5纳入了视野。

  解说:

  专家介绍,在我们的生活中汽车尾气、吸烟、烧煤以及其它重工业发展等因素都是造成PM2.5数值飙升的原因。其中,柴油车尾气中超过92%是直径2.5微米以下的颗粒,原油燃烧排放气体中2.5微米以下的颗粒更是占到了97%,而工业气体排放和建筑工业扬尘正是城市中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 杜少中:

  因为我们每年的开复工面积比较大,都在1亿多平方米的开复工面积,有人测算过,说是整个欧洲建筑面积总和的3倍。

  北京大学西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潘小川:

  PM2.5,它吸附的一些大气里面的那些毒性物质,各种各样的毒性物质,包括像致癌物,包括致一些生殖系统危害的物质,它进入到呼吸道以后,进入全身吸收了,对体内的影响是全身的效应。

  解说:

  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他发现每当数值增加时附近医院心血管等急诊患者数量就会有着明显的变化。

  潘小川:

  相应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急诊的人数以及因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大概是增加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六到七这样一个比例,高血压的病人在医院的急诊会增加5%左右。

  解说:

  而一份北京市今年11月公布的肺癌发病率报告中指出,2000年-2009年,北京市肺癌发病率增长56.35%,而从2005年起,北京的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跃居众癌之首,而究其原因,大气污染居住环境的空气污染应该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

  杜少中:

  这个空气质量不是监测出来的,它是治理出来的,如果不治理、不减排,空气质量改善,没门。

  白岩松:

  有好多人近几个月来的确开始关注过去根本不会去想PM10、PM2.5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很多人越来越倡议我们提倡用PM2.5这种小颗粒监测去来评价空气质量呢?举一个例子,一个是乒乓球,一个是糖豆,哪个更容易噎嗓子呢?其实显然是糖豆更容易噎着嗓子,乒乓球一般不容易。因此如果测空气中的PM10,就相当于测乒乓球,但是2.5细小的颗粒就相当于糖豆,乒乓球可以被嗓子堵住,进不了我们的肺,但是小颗粒2.5却可能进入我们的肺,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因此,这两年如果要是从监测乒乓球PM10来说,我们的指标是下降的,那显得我们进步了。可是要从PM2.5的角度来说,它的指标却是上升的,也就是说给我们带来危害的指标其实是在悄然上升的。这正是很多人为什么建议应该尽早地在中国用PM2.5的监测标准取代PM10,这样一个重要的背后的思考。

  其实昨天早晨我坐火车去了一趟济南,下午又从济南回来,感受太深了,一路上火车真是好,动车跑的真够快,但是连绵不断的大雾,到下午的时候雾都没有消散。这已经不是哪一个城市变成雾都的概念了,是整个这么大的区域都被这样雾霾的天气所笼罩的概念。

  很多人总要去问,怎么办?到底怎么办?怎么样去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在谈很多技术的数据、技术的方法以及治理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态度。恐怕我们首先要诚实地面对自己,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如何不用面子去建立指标,而是用肺去建立指标,以人们的健康为标准这才重要。前两天中央把贫困县的标准由1200多块钱一下子上升到2300块钱,结果直接导致中国的贫困人口由2600多万又重新变成了12000多万,面子上不好看了,但是所有的人都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那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我们是不是也不能再死要面子活受罪了呢,先诚实地对待自己,诚信地对待自己。同时,不再那么考虑面子才是更有面子的事。

  接下来我们当然要去关注怎么办的问题。

  解说:

  在今天大雾弥漫的背景下,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公开征求意见也到了截止日期,改变已经开始。然而制定了新标准就能解决现在面临的空气质量问题吗?也许雾都伦敦半个多世纪的去雾制度能给我们一些启示。1952年12月,潮湿有雾的空气停滞在伦敦城上空,工厂和住户烟囱排放出的大量烟尘废物不断在大气中集聚,调查数据显示,当时的尘埃浓度高达平日的10倍,二氧化硫则为平日的6倍,浓厚烟雾弥漫全城长达5天,几天内死亡的人数比平时增加了4000人。此次事件后来被成为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痛定思痛,英国政府1956年首次颁布清洁空气法案,对城市传统炉灶进行大规模改造。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在城区设立无烟区,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

  早期的清洁空气法就规定,在伦敦城区的电场都必须关闭,只能在郊区重建。到了上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又推出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等法规,规定污染工业必须采取手段,避免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

  1995年,英国又制定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全国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评价与回顾。

  针对汽车尾气,1993年1月,英国政府规定所有在英国出售的新车必须加装催化剂。同时,公共交通发展提速,居民被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使用低污染汽车,并推广高效清洁发动机技术。伦敦市政府还对进入城市中心区的车辆收取交通拥堵费。

  大致国家级规划,小致区级规划,申请规划许可必须有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既使是伦敦2012奥运会的场馆和奥运村的建设也必须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此外,从申请规划许可一直到形成报告,一切都需要公开,公众有质疑权乃至否决权。

  看看伦敦的成绩,到1975年,伦敦有雾的日子从19世纪末期90天/年左右减少15天/年,1980年只有5天/年,彻底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白岩松:

  我今年去过一趟伦敦,显然跟雾都已经毫无关系了,可能雾都更属于我们中间的某些城市了。现在的老百姓的确对空气的质量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且这种关注度只会越来越向上升。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如何大家一起去努力让我们的环境更好的改善,已经变成与我们的幸福和尊严有关的事情的一部分了。比如说就像今天的《北京晚报》在刊登与雾、与天气有关的消息的时候,在另一个版面我又看到一个评比,昨天揭晓的青年女科学家的颁奖,其中一位研究空气细小颗粒物的科学家当选,报纸上还在说呢,这也反映了公众对空气质量这样的一种关注。

  那么究竟要不要提前中国用更加严厉的PM2.5的指标,也是与我们健康有关的指标来进行空气的检测呢?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郝吉明:

  往前推动PM2.5的减少,这是有条件的。环境质量的改善很需要公众的关注、公众的参与,要真正的公布PM2.5的监测结果,大多数城市硬件上还不满足,但是很多城市要做这件事也并不难,也并不是需要很长时间,也可以比较快的做起来。

  白岩松:

  没错,真想做的话还是挺快的,但关键要改变一个态度,究竟为什么而做,如果是为了面子,那可能选一个地方还不能得到真实的数据。今天很多人可能在媒体当中也会看到一个消息,北京和天津准备联手来监测PM2.5数值,最后选择的地方是在北京和天津之间武清的地区。好事,但是稍微有人会有这样的担心,那可能是这两个城市当中PM2.5指标最棒的一个地方,不一定能够准确地反映生活在这两个城市里人们的健康和身体的感受。

  好了,接下来真正把我们的空气变得更好的话,还有哪些路要走呢?再听听专家怎么说。

  郝吉明:

  要改善我们的空气质量,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一个,中国是一个燃煤大国,燃煤污染没有解决的前提下,我们机动车的污染现在已经凸显。第二个,关于机动车的污染方面,需要在交通规划、机动车的质量,还有油品的质量多方面去努力。第三个问题,北京包括中国不少的城市工地遍地开发,这种这个过程也是空气污染的一种污染源,所以中国的空气质量改善需要做得努力还很多。

  白岩松:

  最后给别人提了很多的建议,是不是也要把我们自己的责任纳入其中。《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说:“各大城市阴霾笼罩,公众都在谈PM2.5和批评大气污染,矛头指向政府治理不力。可是,在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上,我们真的只是受害者吗?难道我们不也都是施害者吗?城市污染是从哪里来的,不是火星人排放的,不只是污染工厂排放的,很多正是来自我们自己。城市空气污染很大部分都来自机动车,都谁是在开车呢?有些人,一边开着大改良高能耗的汽车,一边谴责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这是一种伪正义。”其实我们在说我们自己,我们有责。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 央视新闻1+1

更多关于 污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