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庆市国资委主任解读国企改革密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9日10:46  第一财经日报

  对话重庆市国资委主任崔坚:

  解读重庆国企改革“密码”

  汪时锋

  仅仅用了八年时间,重庆的国有企业从此前的“苦菜花”到“迎春花”再到“牡丹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同重庆市国资委成立之初相比,重庆资产总额翻了三番多。目前除地方金融企业外,资产负债率保持在60%左右的合理范围。

  重庆市国资委实行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重庆市的国有企业不拿政府补贴,这些国有企业体制新特点让很多来过重庆的人都觉得重庆国有资产改革的模式难以复制。《第一财经日报》日前采访了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国资委主任崔坚,让他来解读重庆国资改革能否复制的密码?

  第一财经日报:重庆国资的迅猛发展让很多地方都来重庆学习经验,您认为重庆国资发展改革的关键是什么?

  崔坚:在全国六个老工业基地中,最为困难的曾经是重庆。当时重庆市财政对工业的依赖度比较高,工业企业好,政府就发得起工资,工业企业不好,政府就发不起工资。有很长一段时间,重庆的国企拖了重庆经济的后腿。

  我们就一直在思考,重庆的国有企业为什么搞不好。研究下来的结果是,重庆的国有企业发展不好,体制问题很关键。我们由此实施了三个“一体化”管理改革。

  第一个“一体化”是“管人、管事、管资产”的一体化管理。早于中央十六大的召开,重庆市实施了探索。国资委对企业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市委组织部在国有企业干部提拔、任用中实施监督,让国资委党委直接负责干部的培养、考察和任用。所以重庆企业发展好不好、干部品性好不好、干部能力好不好都和国资委的日常工作高度统一。

  第二个“一体化”是国有经营性资产的“一体化”管理。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将整个国有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全部划给国资委。市属的国有企业,无论是工商还是投融资企业、金融企业全部一体化纳入国资管理。政府日常管理中涉及到国资管理的职能,也都交给国资委管理。

  第三个“一体化”是长期坚持用最优质的资源支持发展。重庆市国资委的党委书记一直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兼任,这种模式,能使国有企业按照出资人的意图更好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日报:很多地方考察重庆国资后,都感觉重庆模式很难复制,特别是体制问题难以突破。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崔坚:我们从来就没有说过有个重庆模式。重庆城市的发展、重庆国资的发展都还处在探索阶段。如果说重庆还有模式的话,就是我们的市委书记一再要求的,每一级的干部,一定要多给老百姓多干点事情,一定要多负责一点。我认为,重庆的国有体制改革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就是坚持并落实了党的十六大精神。

  日报:您如何给重庆国有企业加以定位,重庆国企又应如何反哺社会?

  崔坚:地方的国资和中央国资有分工的区别。中央国资应该把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作为责任,这代表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实力,要帮助国家提升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但如果地方国企也提出搞世界一流企业,这个定位总体而言就不准确。地方国有企业就应该在本地经济中最大发挥带动作用,从而支撑当地各种因素大发展,达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

  但国有企业要去反哺社会,首先一条就是“活”和“强”。如果自己都是危重病人,怎么去救助别人?现在的重庆国资不仅不是政府的困难,而且通过国有企业运作,形成了“上交税金+上交收益+帮助政府投资+减轻财政支出”的“第三财政”力量,对重庆财政贡献年均超过1000亿。增强了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惠及民生的底气,为公共财政转型腾出了财力空间。

  日报:目前全国投融资平台都存在着债务风险,重庆的“八大投”的资产负债情况如何?

  崔坚:现在除了金融机构之外,重庆市其他国有企业负债率原则上控制在60%左右。目前我们考核标准是60%,某一时点偶尔超过三四个点是很正常的,但是不能再超过这个数字,这是总体的负债情况。所以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哪一个机构认为我们重庆的八大投有任何风险。

  日报:那么重庆是如何确保企业既完成政府交办任务又不增加负债风险的?

  崔坚:为了防范风险,我们构建了风险“防火墙”,要求“八大投”必须做到“三个平衡”和“三个不”。

  “三个平衡”,指的是资产负债平衡、现金流平衡、投入产出平衡。“三个不”是指,首先,重庆市财政不直接为八大投资集团融资担保。不能将“八大投”的风险变成了重庆政府的债务。其次,“八大投”之间互相不能担保。因为互相担保,会掩盖矛盾,某个集团的情况很好,就会为别的集团做担保,等到一个集团出现问题,就会把八个集团都拉下水,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要防范。最后,专项资金绝不互相挪用。哪怕这个资金放在账上还有余,也不能交叉混用。

  日报:重庆国有经济这么强势,是否会挤压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

  崔坚:重庆的国资增长并没有像人们所担心的那样与民争利。恰恰相反,重庆的民营企业实际上以比国有企业更快的速度增长。目前重庆非公经济占该市GDP比重由重庆直辖之初的26%提高到去年的60%。

  日报:重庆市为什么都希望国有企业能够整体上市?今年年底的时候重庆国企的证券化率能达到多少?

  崔坚:企业成为通过整体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后,就会有股东会支持、监督我们的改革,这就多了一份国有资产的改革监督力量。

  当然,国有企业是人民的企业,即便没有实施整体上市,也应该用上市公司的规则去促进企业的管理。重庆可能会逐步地实现企业数据像上市公司对全社会提供报表公开。

  至于总体目标,我们确实是提出2015年前后,原则上该上市、能上市的企业,都要整体上市。但因为企业性质不同,应该是逐步上市。今年年底的时候,重庆市国企的证券化率能够达到40%左右。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4)

 

更多关于 国企 改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