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雾霾天因除尘措施不到位PM2.5上升所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9日11:53  国际先驱导报
  12月3日,山东滨州街头雾气弥漫。本报记者 李荣新/摄   12月3日,山东滨州街头雾气弥漫。本报记者 李荣新/摄

  “城市的污染排放这么大,每个人都在贡献,碰上极端天气,全城停车,停止污染,可能吗?能做到吗”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淼淼、程迪、王飞航、贺占军发自北京、南昌、太原、乌鲁木齐“呦!捂得真严实啊,还没下车口罩就戴上啦!”在北京开出租10多年的赵师傅,从没见过这么多没感冒还戴着口罩的人。“就这两天,碰上5、6个。”

  当大雾从河北西扩至京城,淘宝网口罩销量激增,12月4日当天售出3万多只,相比前两周平均销量翻了三倍,其中有2万多只被北京地区的用户买走。

  “空气脏,广播天天说戴口罩好。”正开着车的赵师傅突然扭过头来问本报记者:“在车里不用戴口罩吧?非典我都没戴过!”

  这个冬天,大雾引发了如此强烈的关注,并彻底击中民众的“污染焦虑”。

  让人郁闷的白雾茫茫

  希望口罩能够让呼吸更健康一些的不仅仅是北京市民。6日一大早,记者在太原市迎泽公园看到带着口罩晨练的张春华,“戴着大口罩晨练,很不舒服,但不戴却担心吸入雾气对身体造成损害。”

  望着灰蒙蒙的天安门城楼,再看看戴着口罩站在晨雾中睡眼惺忪的小女儿,来北京旅游的陈文燕又无奈又气愤。“我运气太差了,上周日早上飞来时天挺好的,没想到晚上就起雾了,来都来了,总得让女儿看看天安门啊。”因此,陈文燕打算雾散了去机场前再来一趟,给女儿和天安门拍张清楚的合影。

  而一片白雾茫茫的鄱阳湖,也让江西都昌县的渔民更是犯了愁。12月3日至5日,江西省气象台连续三天发布大雾黄色预警。6日上午11点,鄱阳湖边的大雾依旧没有散去。一眼望去,湖面白雾茫茫。

  岸边,十几艘渔船一字排开,渔民或织网或聊天。“往常这个时候我们都出去打渔了,但这几天雾实在太大,再加上寒潮,不好出航,都已经持续3、4天啦。”一位渔民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今年的大雾特别多”,是记者采访时,很多人多的切身感受。一些地区的医院的运转负荷甚至因为大雾雪上加霜。

  据太原市二六四医院门诊数据统计,受大雾天气影响,12月6日到医院就诊呼吸道疾病患者较一周前增加近两成。家住太原市并州东街的市民李桂芳一家三口全部因上呼吸道炎症到医院输液治疗。“每天一大早骑着电动自行车在大雾里赶着上班,因为吸入雾气过多,到单位后就感到肺很不舒服,接着咳嗽也不断加重。”李桂芳说。

  这些城市的居民因为浓雾大喊“郁闷”的同时,乌鲁木齐的雾天更“吓人”,不少市民和网民戏称:乌鲁木齐,变“雾”鲁木齐了!

  11月以来,多年一直困扰乌鲁木齐市民的冬季大气污染,再次疯狂上演:短短一月内雾霾天气已超过10天,远高于历史均值。特别是11月21日以来,乌鲁木齐竟连续6天浓雾锁城。市民王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心里充满了担忧:乌鲁木齐意思是“优美牧场”,现在千万不要变成中国乃至亚洲第一“雾都”!

  在新疆一本地微博群中,这样的留言并不少见:“我对着蓝天工程大喊:你在哪里,在哪里,究竟在哪里啊?许久,蓝天工程幽幽地回答说:我在这里,在这里,一直在三亚……”

  环境污染,人人有责任

  人们的记忆中,乌鲁木齐是个优美的城市。事实确是如此,但那是在春夏秋三季。冬天,乌鲁木齐会有皑皑白雪,但当地居民最纠结的还是大气污染,更重要的是乌鲁木齐的冬天长达5、6个月。因此许多人将乌鲁木齐冬季大气污染难治的根源,多归结于乌鲁木齐特殊的地形:三面环山的盆地地形,让位于天山脚下的乌鲁木齐雾霾难以消除。

  但是如今频发的雾天恐怕不仅仅是天气造成的。统计表明,乌鲁木齐地处严寒区,采暖期天数超过160天。去年,乌鲁木齐市仅冬季建筑采暖实际供暖燃煤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6万吨、烟尘8.7万吨、二氧化碳663万吨。而据测算,乌鲁木齐市二氧化硫和烟尘的环境容量分别为6.7万吨和4万吨。

  此外,乌鲁木齐是一个没有自行车道的城市。环保部门测算显示,在乌鲁木齐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污染量占30%。目前,乌鲁木齐平均8人拥有1辆机动车,同时每天还有470辆新车上路。在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出现的堵车现象,在乌鲁木齐已经很普遍。

  很多初来乌鲁木齐的旅客,多会惊诧于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耸立的密集高楼。然而,这些风格迥异的现代化建筑,却成为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的另一大诱因。

  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欠账多、包袱重,产业结构“超重”,能源消耗不尽合理,这些城市却还追求不断扩张,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被远远抛在后面,不污染才怪。

  当然,大雾频发在北京也不新鲜。10月末北京连续4天大雾弥漫,由此导致的空气质量超标问题令“环境监测方式、数据”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议题。而“PM2.5”这个用于空气污染的专业词汇,更是在几天之间得到全民性的科普。

  “天气一变差,我们就像人民公敌似的,微博上被骂的一塌糊涂,报的指标都说是骗人的。”北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一边翻看“绿色——北京”的微博评论,一边无奈的摇头,“城市的污染排放这么大,每个人都在贡献,碰上极端天气,全城停车,停止污染,可能吗?能做到吗?”

  “事实上,近些年民众总感觉雾天频发或是变多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霾’天有所增加,大气透明度不好的天变多了,这主要是大气中PM2.5的上升造成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认为,虽然目前在中、小城市,PM10可吸入颗粒物仍然是大气防治的主要矛盾,但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粗颗粒物得到了较好的治理,引起灰霾的细粒子也就是PM2.5,便凸显出来,加上人们对空气质量期望值提高,使细粒子对健康的影响问题更加突出。

  可是北京城每天早晚拥堵得像停车场一样的二环路、三环路甚至长安街上,庞大的机动车保有量、低速行驶,这一切都将造成汽车燃油燃烧不充分,从而导致细粒子排放数量倍增。

  此外,据王跃思介绍,热电厂、石油化工企业和冶金过程等除尘、脱硫和脱硝措施不到位或监管不力,也会造成大量颗粒物和能够生成颗粒物的气态污染物大量排放;房屋装修使用非环保产品、不达标机动车和加油站都会排放大量挥发性有机物,这些物质经大气氧化反应也会生成细粒子。

  蓝天工程需要全民打造

  “要还人们真正的蓝天,乌鲁木齐等城市政府部门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釜沉舟的气魄。”新疆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宁如是表示。

  一些市民建议,要实现真正的“蓝天工程”,还是要从人入手,污染较重的城市还应该学习江苏省江阴市、河南省平顶山市等地的做法,把“幸福指数”纳入到对当地官员的政绩考核中,长春市还将创建“健康城市”作为治疗“大城市病”的一种选择。

  面对近年来城市中不时“长高”的大楼。乌鲁木齐市政府决定,市中心城区为禁建区,原则上只拆不建;中心城区以外的发展区则可拆又可建,以缓解严重的冬季大气污染。同时,为了改善交通结构,乌鲁木齐今年开启了3条快速公交线路,同时放开私家车“油改气”限制。

  山西省气象局气候变化处处长秦爱民表示,大雾天气作为一种气候现象,目前确实缺少应对之法,对于气象部门来说,就是做好雾天的预报,但是也存在不少困难。

  因为虽然雾形成的原因是一定的,但影响雾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风对雾的形成影响很大,当风力较大时,雾就会被吹散,但是近地面的风速风向等预测难度很大。在气象观测上,400米以下的近地面观测手段较少,客观上限制了对雾预测的准确性。其次,在预报天气过程中,以观测整体的大气环流形势为主,雾属于比较弱的天气现象,主要是影响能见度,反映不明显。

  雾霾不散,警示不断,戴上合格的口罩可以较好抵御细粒子的入侵,极端天气下,民众学会了自我保护。但雾霾散去后,摘下口罩后,用自身行动减少污染,比如少开一天车、低碳生活才是长远、积极和负责任的行为。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至010—63073377或发邮件至ihl-market@vip.sina.com)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更多关于 空气质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