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叶海林:从细节处二次入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9日11:55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应该有不少人还记得,在1995年关贸总协定被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之前的几年里,很多中国人都非常担心如果中国不能在1995年以前完成乌拉圭回合谈判,通向未来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就将永远被关闭。而实际上,世贸组织成立后6年,中国才成为这个联合国以外的最大国际组织的第143个成员。经过10年谈判,中国最终还是没能恢复关贸总协定创始成员的身份并由此自动晋级为世贸成员。

  一转眼10年时间过去了,加入“世贸”利弊如何已经不再是人们经常讨论的问题,因为中国以国内生产总值全球第二的成绩证明了当初“入世”的正确。不过回望当年申请“入世”及进行谈判时,中国对世贸组织的规则远远谈不上一清二楚,在政府、学术以及新闻媒体,能把世贸是怎么回事儿说个大概清楚就可以专家自居。

  实际上,当时的中国并不很了解入世将给自己带来什么,只是确信如果不入世将给中国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入世”很大程度上是“不开放无改革”的宏大战略判断先于审慎研究精致推演的结果,也就是跟着感觉走。

  邓小平同志说“摸着石头过河”,中国在经济上摸过的最不知道形状的石头应该就是世贸规则。结果我们不但过了河,过河的结果还很令人满意。即使是后来广为人们所讨论的“入世”谈判中外国人给中国下了多少“套”中国却懵然不知,现在看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一则是后果还不错,二则是当时中国就算看破了诸如“特殊保障”条款里面的明显歧视和其他条款中暗藏的猫腻,又能怎样呢?作为经济弱者的中国,“入世”绝非买票上车一般可以挑选座位。“上车之后再说”应该是中国当年“入世”的最重要心理动机。÷

  那么,现在——十载已过,是否到了“再说”的时候呢?毕竟,中国的实力和地位都发生了变化,而同时,以往很多曾经长期为中国所奉行并为中国提供指导的重大战略判断以及其简单直接的表述方式,正在遭遇越来越尖锐的诘问。

  中国曾相信深化经济合作会淡化地缘冲突,现实却是中国和周边国家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同时,各种各样的争端也随之不断增加,原来好生意伙伴和好邻居根本不是一回事儿。中国亦曾相信只要自己展示微笑,就可以避开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化赢得并延迟发展机遇,结果却是中国越韬光养晦,别人就越要在中国的周边有所作为。中国曾相信全球市场下自由竞争是这一轮全球化的精髓。发达经济体却用不断提升的贸易保护门槛告诉中国“自由化是说给别人听的,保护才是自己要做的”。

  应该承认,中国改革开放的对外活动,很大程度上不是建立在对外部世界的知识性了解上的——至少不是整个世界,往往只是一个美国,而且还不见得是美国的整体面貌;却是建立在对自己信念的坚守上的。中国相信全球化、相信稳定对于崛起的重要作用、相信中国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力量。这些信念当然都各自有其道理,但问题在于仅仅相信这些,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说,足够了吗?倘若中国只是“地球号”的一位普通乘客,或许并无不可。可中国现在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来源。

  “入世”10年后,中国如何还能在大家挤作一团的世界列车上给自己划出清晰的边界独善其身埋首发展?靠为人为善的意愿和不问世事的淡定根本不可能让中国长久地安坐下去。你不去找麻烦,麻烦也会来找你。这是有能力的人的特权,而躲避麻烦,归根结底,只是无能者的行为习惯罢了。

  当中国还不是很强大的时候,稳定和可靠往往表现为对原则的恪守,而当中国日渐强大以后,稳定和可靠却得表现为对细节的关注。原因很简单,中国是弱者的时候,中国的原则对别人不过是细节,而现在中国的细节对别人来说却已经是原则问题。

  “入世”后的10年,中国应该逐步成长为谙熟世事的细节大师,懂得并且善于在细节中维持自己的利益、贯彻自己的信念,活跃又不失分寸,而不能只是在舞台的边缘角落摇摆自己的旗帜。那么什么是中国应该知道的细节呢?中国需要知道巴沙尔·阿萨德信什么教、乍得的首都在哪里、阿富汗人都讲什么语,以及德班开的会是要干什么。——仅仅知道美国人在想什么干什么肯定是不够的。当然,知道华盛顿欠中国多少钱这个细节也很重要。

  中国还不能满足只是知道这些“细节”,更要勇于根据细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说到底,坐进世贸列车10年了,对于车厢内温度的设定等“细节”也应该有所要求,而不是一味顺应了。在提出要求的时候,则应该具体些,再具体些,不能再把自己的想法包裹在重复使用的书面语言中请别人去猜。一些“细节”或许还将会改变甚至把握着这趟世界级列车未来的行驶走向。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更多关于 世贸组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