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乐:
入世十年外资并购内情
“跨国公司是我们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因素”
《望东方周刊》记者张海林、特约撰稿刘阳 | 北京报道
近日,进入中国市场30年的百事可乐,将在内地的24家装瓶厂打包委以康师傅,达能酸奶在上海的工厂则停产进行业务调整,雀巢被传有意关闭国内冰淇淋制造厂。
中国正处于入世十周年的节点上,食品巨头在华谋求转型的现象,使各方对外资在中国市场的状况更加关注。十年间,作为外资进入中国极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外资并购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又面临怎样的问题?对此,本刊专访了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
5年前,王志乐曾公开说,“现在没有一个行业真正被外资企业垄断,中国处于一个半世纪以来经济安全度最高的时期。”这一判断一度使一些担心外资并购影响中国经济安全的人士愕然。
“现在再看这个结论,我还是自豪的。虽然当时有很多压力。”王志乐说,入世十年的磨合使中国不断在实践中修正外资进入中国的政策,越来越依照WTO规则行事,“跨国公司是我们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因素。”
入世之后外资并购历程
《望东方周刊》:入世之前,外资进入中国有怎样的过程?
王志乐:外资进入中国主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9年至1991年,这个阶段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法律制度、投资环境都不太完善,虽然我们出台了《外资企业法》、《合资企业法》和《合作企业法》,但外商对中国还不了解,担心很多。这时进入中国内地的资本并不多,平均每年20亿~30亿美元,并且以香港资本为多,跨国公司很少。
1992年是一个标志点,邓小平南方谈话强调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大的国际背景是苏联解体后,全球市场兴起。之后,跨国公司大规模进入中国,主要是制造业领域。这时的并购和独资都不多,最多的是合资。当年外资进入中国达到一个高峰,有四五百亿美元之多,这样的势头一直持续到2001年入世之前。这十年有很大的发展,主要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当时只有试点,没有真正地开放,比如零售业的家乐福和沃尔玛当时就是试点,而金融、保险业等都不多。
《望东方周刊》:入世之后有了怎样的转变?
王志乐:入世又带来外资进入中国的一个新高峰,现在差不多每年1000亿美元,结构上也变了,服务业越来越多。从引进方式上来说,从前是合资企业多,现在是独资企业多起来。另外就是开始了并购。
并购和它相对的是新建投资,用一块地建一个厂房、引进一套设备,对企业来讲这种方式耗时较长。因此,并购就成了企业扩展可以考虑的方式。
也就是说,入世带来外资进入方式的两个改变:即以合资为主变成以独资为主;除了新建外,并购也成为一种方式,入股是一种中间形式,某种意义上也是收购的一种。
《望东方周刊》:入世十年,外资并购的状况怎样?
王志乐:外资并购的规模还不大,去年中国全年吸收外资约1050亿美元,其中并购方式的外商投资占比为3%。同年,全球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12万亿美元,其中超过70%是以并购方式实现投资。
《望东方周刊》:规模不大的原因是什么?
王志乐:主要是中国国内长时间对于外资并购不太积极。比如,媒体前几年的质疑报道较多,例如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等。这样的认识出发点是好的,同时也有不太了解实际情况的一面。
企业的发展不光是有机成长,也会有并购成长。前者是自身的扩大,新建厂房,增加生产;后者则是通过并购一下子增加一大块。在国际上这是企业发展一个通行的规律,欧美很多企业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强做大的。
国家安全问题虚实
《望东方周刊》:对外资并购的质疑和担忧态度有什么体现?
王志乐:2006年凯雷收购徐工的争议是这种态度的某种体现。当时一些媒体对收购的质疑乃至否定的声音比较多,有人还将这次并购看成了一场捍卫民族工业的国家利益保卫战。
其实,仅仅从这样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也还是有些偏差的。因为,真正的国家利益不是用这样的形式来“保护”的。
《望东方周刊》:凯雷收购徐工最后没有成功。这些并购争议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王志乐:在凯雷并购徐工事件之后,我做了实地调研,和涉及的外国人、中国人以及当地政府都谈过,问中方领导为什么想要接受外资并购,也找了凯雷,还跟当地的国资委主任对话,最后的结论是这次并购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2008年商务部委托我做了一个调查,要弄清楚一些媒体热议的并购事件到底是怎样的情况。我们一共做了22个案例的调查,都到了现场,跟中外方面对话,还没有发现有威胁国家安全的。
《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怎样算是“威胁国家安全”?
王志乐:这个涉及政府颁布的相关规定。
为了规范外资并购,2006 年到2008 年相继发布和实施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等,初步建立了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今年8月26日,商务部发布了《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规定》,规定外国投资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实质规避并购安全审查。
《望东方周刊》:为什么会出现对于外资并购的争议?
王志乐:有时候是中外企业之间的利益之争,娃哈哈事件就是这样。有的是企业内部之间的分歧。也有的是原来企业中有的人觉得合作后个人利益得不到保证了。
另外是对时代的把握不同。现在已经是互利共赢的时代,跨国公司为了赚钱必须要拿出产品和服务,为当地做贡献。一些人的观念和心态可能还没转变过来,有时会把对个别产业和企业的冲击,上升到国家经济安全的层面。
《望东方周刊》:那么你对经济安全性问题怎么看?
王志乐:事实证明,跨国公司是我们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因素。1992年之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各国的资源优势都不一样,逐渐开始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调整。为此,很多跨国公司的海外部分甚至超越了本土,而它们的特点就是要和公司所在国的利益相关联。比如说,在中国的外国公司,它们希望中国稳定,因为不稳定会影响他们赚钱。
另外,它们希望中国与其母国的关系良好。这些跨国公司也在中国营造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中获得发展。它们对于某个企业的冲击,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冲击了国家。
“自主创新”不完全等于自己创新
《望东方周刊》:能举一个比较成功的并购案例吗?
王志乐:苏泊尔被SEB(法国赛博集团,是以发明世界上第一个高压锅而著称的小家电企业集团)收购案例就比较成功。
当时收购的时候,有些同行业者不满,提到了产业安全问题。苏泊尔的老总找到我,我就去调查。我问他们技术部的负责人,合并对他们有什么影响。他们说自己技术不过关,SEB可以帮助改进。另外,SEB收购之后,苏泊尔的产品可以进入SEB的全球网络。2007年商务部最终批准。
2008年我再去,发现外方只来了3个人,但苏泊尔和SEB已经在16个领域全面接轨。我今年又去了一次,看到苏泊尔的增长率大大提高,质量也提高了,成了行业老大。
这对于同行业者也有促进。我去年调研时还去了爱仕达,他们也在进步,还在推动上市。一个企业进步了,也会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望东方周刊》:入世十年来,对于外资企业的政策有怎样的倾向?
王志乐:入世后的前5年,没什么大问题,做得不错,到第6年出现了一些反对意见,有些还影响了政策。
比如,在自主创新上出现过摇摆。最早是2005年左右,变成政策是在2006年,有人认为跨国公司来了以后,没给中国带来技术,我们要自主创新。中央强调的自主创新是完全正确的,意思包括了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但在实践中这个整体的理念,有些时候被误读了,有些时候被变异了,这样就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的“自主创新”,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山寨货”。
曾有过把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标准规定为“商标初始地应为中国境内且不受境外相关产品品牌制约”,意思是只有首次商标注册在中国的企业才能申请自主创新认定。这会把一些外资企业排除在外。
这样的话,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投入技术创新的动力就会受到影响,没有动力将研发部门和创新能力放在中国,中国企业就少了消化外企技术进行再创新的来源。
《望东方周刊》:上述情况什么时候开始改变?
王志乐:近两年来,中央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10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9号文件,强调要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之后,科技部修订了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标准。今年6月,财政部发出通知说停止执行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的三个文件。这些都有利于实现参与型的技术创新。
外资还能起更大作用
《望东方周刊》:入世十年来,外资在国企中的入股状况怎样?
王志乐:这个没有完整统计,很多国企都有外资股,像中海油就有33%的外资股。中国的银行也大多有外资的股份。
《望东方周刊》:外资给国企带来了哪些改变?
王志乐:带来的改变主要是技术上、制度上、企业文化上的影响。
《望东方周刊》:入世以后,外资更开放地进入中国和参股中国企业,最初很多人期待借此可以助推中国更快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你认为这个期待达到了多少?
王志乐:有些人怀疑外资进入中国究竟对中国产业有怎样的影响,实际上中国产业实力大大提高了,很多做到了世界最大,虽然还不是世界最强,但中国产业在世界的地位极大提高了。
外资本来还能起到更大作用,但一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合规性不够,影响了他们所发挥的作用,比如也有行贿行为发生,不按规定实现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等。
总之,像我这种入世之初最乐观的人,都觉得这十年的发展超出了我的想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