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藏在我的生命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4日17:04  环球人物杂志

  “西藏就在我的生命里,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她的样子”

  藏家女儿,修成音乐“天路”

  本刊记者 尹洁

  “唵嘛呢嘛呢叭咪吽……”每次韩红演唱代表作《家乡》的时候,这一段总能引起全场大合唱。这句来源于藏传佛教密宗的祈福语,一直在保佑着韩红的音乐生涯。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

  有人说,唱歌对藏族人来说,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在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生活的人们,肺活量都很大,所以藏族姑娘都是天生一副清亮的好嗓子。这份天赐的唱歌基因,也流淌在韩红的血液里。

  身为歌唱演员的母亲雍西,把唱歌天分和对音乐的热情传给了韩红。父亲去世后,雍西经常要下部队演出,韩红有时托付给邻居照料,有时只能随着妈妈一起“流动”。本来是不得已的事,客观上却开始了韩红的音乐启蒙教育。2001年雍西在电视节目中,回忆过韩红小时候在后台看演出的情景:“到哪儿演出她都跟着我,我表演的时候,她就在后台跟着我学唱。”

  到北京生活后,韩红加入了中国少年儿童合唱团,算是她音乐生涯的前奏。但家人并不支持她走这条路,一个理由是唱歌的都是俊男靓女,韩红不算。“我小时候还挺漂亮的,可是越长越不对了。”成名后的韩红回忆道,“家人想让我干别的,可唯一能让我有感觉的,只有音乐。”

  韩红被“特招”进解放军第二炮兵某部时,还不到16岁。在战友的记忆中,韩红一门心思都在音乐上。她不断参加歌唱比赛,给大赛组委会寄磁带小样,全都石沉大海。韩红说,她当时的外号叫“一口闭”,不管参加什么比赛,都在第一轮之后被淘汰。拒绝她的理由,都是“唱得不错,形象差点”。考官建议她减肥,她就试着一个月不吃饭,但发现晕得没法唱歌了。韩红决定:“我不仅不减肥,还要吃回去,像从前那么胖甚至更胖。但在音乐上要比以前付出更多。”

  为了提高演唱技巧,韩红开始随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邹文琴学声乐,但部队管得严,只能挤时间去上课。韩红战友回忆:“她有时很晚才回连队,怕连长发现,进宿舍楼时把高跟鞋脱下来用手拎着,光着脚沿着墙边蹑手蹑脚地逃回宿舍。”韩红有一把宝贝吉他,每天抱着弹,“有一次连队内务卫生检查,副连长把她床上的吉他没收后放进了仓库,她值班回来发现吉他没了,像发疯的狮子一样冲进连部,对着副连长吼:‘你这是对我艺术的践踏!’”副连长无奈之下,只好把吉他还给了她。

  “虽然前方的路不清楚,虽然依然还会有人阻”

  1995年是韩红翻身的一年,她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李双江,同年还以原创作品《喜玛拉雅》获得了央视音乐电视大赛铜奖。“《喜玛拉雅》是我写的第一首歌,那是第一次拍MV,也是我长大成人后第一次回到家乡。”

  韩红永远忘不了第一次拍摄MV的艰辛。导演觉得她形象不好,不想接这个活,多亏有一个叔叔帮忙求情,“他说这孩子唱歌很好,但家境不好,没有关系没有后台,帮帮她吧”。导演这才同意拍摄,但费用还得自己出。“我们开始了艰难的筹备,说白了就是找钱。那时只要两三万元就够了,结果愣是靠我奶奶卖冰棍攒下来的。一块钱、五毛钱、钢镚儿都有,一部分存在一个塑料存钱罐里,另一些毛票塞到床铺底下、褥子下面,还有一些钱放枕头里面,拿出来时还带着棉花。”

  那部MV拍得非常不理想。因为导演觉得钱少,“就拍成这样吧”。但当MV在央视三套播出的时候,全家是流着泪看完的。“现在想一想,没有这些奋斗的经历,没有这些苦难的挣扎,你不会有今天。”韩红说。

  韩红受到关注,是在1997年,她偶然认识了主持人张越,受邀作为主嘉宾走进了央视《半边天》摄影棚,硬着头皮录完了《不要为你的相貌发愁》那期节目,一下子引起了巨大反响,破茧而出的机会就这样出人意料地来了。

  1998年9月,韩红的第一张个人专辑《雪域光芒》面市。其中充满藏族风情的主打歌《家乡》融合了民谣的曲风,又突破了以往的民族音乐形式,在社会上传唱一时,韩红终于真的“红”了。

  从这张专辑起,人们开始把韩红与雪域高原联系起来,她自己也总是提起对那片土地的感情,尽管并没有在那里成长的记忆,却能像一棵树一样从泥土里汲取养料,她把这归结为一种神奇的力量:“我不用再往返西藏多少次,也不用再描述西藏多少次,因为她就在我的生命里。只要一闭上眼睛冥想,就能看到她的样子。”

  之后一切开始顺风顺水。1998年,《风雨中的美丽》拿了40多个排行榜冠军。韩红登上大陆和港澳台的舞台,1999年9月,她在首都体育馆参加了迎接澳门回归的大型演唱会。韩红独特的高音让同行十分钦佩,曾有一位被归入“实力派”的香港歌手对媒体说:“韩红的高音是我永远也达不到的音域。”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2000年,央视“3·15”晚会导演组拿着一沓材料找到韩红,请她创作一首公益歌曲。韩红选择了这份材料:1999年10月3日,贵州麻岭风景区,行进中的缆车突然坠毁,一对夫妇在生死关头托起了两岁半的儿子潘子灏,夫妇当场死亡,孩子幸存下来……这件事让韩红动容,可她却死活写不出歌来。

  “正好赶上一个春节。我大年初四就去了成都青城山,上上下下一遍一遍地坐缆车,体验失重感和缆车急速下滑时的惶恐无助。”回到北京,灵感没到,导演的电话先到了:“今天下午4点,带着歌到剧组来。”这一下逼出了韩红的“乐思”,歌曲在20分钟内一挥而就,这就是后来红透全国的《天亮了》:“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等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韩红后来一直助养潘子灏,孩子现在住在广西,两人常通电话。《天亮了》被收录在韩红2001年推出的专辑《醒了》里,同样收录其中的还有更具流行元素的情歌《那片海》。这两首歌都登上了各大排行榜的头名,韩红的歌坛地位不断提高。

  2005年春节前,有人建议她在央视春晚上演唱《天路》。这首赞颂青藏铁路建设者的主旋律歌曲,2001年就已经诞生,却始终没有唱红。韩红花10万元得到了演唱权,然后重新编曲、录音,上了春晚。一夜之间,《天路》红遍全国,这首歌成为韩红的一个符号,之后,她在流行歌坛“一姐”的地位再没动摇过。

  2005年初,韩红回西藏拍摄《天路》的MV。距离当年拍摄《喜玛拉雅》的MV已过去整整十年,那个自卑而又自信的小歌手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就像转经筒一样,韩红在西藏走过一个轮回,位置却已是天壤之别。

  不久后,奶奶去世了,韩红一度因过于悲痛中断了演艺事业。复出后,人们发现韩红变得平和、淡定,更关注慈善,“奶奶告诉我要多做善事”。2011年11月,新主打歌《美丽心世界》问世后,人们感受到了韩红曲风的变化。一位歌迷这样写道:“一个人回忆自己沧桑岁月的时候,一首歌的力量,可以拂去笼罩心灵的尘埃……聆听韩红的歌,每一个人的心灵都能得到一次彻底的净化。韩红还原了大千世界的朴实面目,为我们找回了天地之美、人间大爱的纯真颜色。”

  自幼失去父亲,靠奶奶卖冰棍带大

  从“野孩子”到大明星

  本刊记者 张雷

  有人说,韩红是双面的。她用纯粹、宁静、清澈的歌声征服了无数听众,而她背后曲折的成长经历,仿佛是颗颗石子,安静地铺在她的成功之路上。

  妈妈希望她当医生

  很多人认为,韩红是在西藏长大的。事实上,韩红1971年9月出生在西藏昌都,两岁时就随父母到了成都。她的母亲雍西是藏族人,在成都军区某歌舞团做歌唱演员;父亲韩德江祖籍山东德州,是歌舞团的相声演员,师承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

  1977年,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这个普通家庭头上。那年, 韩德江随歌舞团到唐山大地震救灾前线进行慰问演出,被蚊虫叮咬,染上了病毒性大脑炎,两个月后就撒手人寰。那年,韩红刚刚6岁。

  雍西曾凭借着一曲《北京的金山上》红遍大江南北,并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丈夫去世的那段时间,正是她事业的上升期。料理完丈夫的后事,雍西被团里派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一段时间,只得把韩红托付给邻居照料。妈妈不在身边,韩红几乎成了一个无人看管的“野孩子”。个性很强的雍西每次演出归来,看到小韩红愈发淘气,就会用“简单而粗暴”的方式训斥女儿一顿。韩红缠着妈妈教自己唱歌,可雍西却希望女儿好好学习,“将来当个医生多好”。

  “我心里一直都在较劲”

  几年后,韩红被妈妈送到北京奶奶家。刚到北京时,奶奶郑慧权55岁,爷爷曾是制衣工人,很早就去世了。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是韩红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时,韩红在白云路小学上四年级。为了照顾好孙女、贴补家用,郑慧权在大栅栏附近摆摊卖冰棍儿。虽然祖孙俩生活很拮据,日子倒也其乐融融。

  每到夏天中午时分,奶奶就推着卖冰棍的小车来到校门口。一个盛冰棍的保温瓶里放着韩红的午餐。韩红蹦蹦跳跳地走出校门,奶奶就将保温瓶里的饭菜端给她,然后看着韩红大口地把饭吃完。吃完饭后,奶奶继续吆喝着“卖冰棍儿”,韩红则趴在冰棍车的一角写作业,上课铃响再回教室。下午放学了,奶奶的冰棍也卖得差不多了,韩红就坐在冰棍车上,由奶奶推着,一起慢慢地走回家。一老一少相依为命。

  韩红曾这样回忆那段时光:“我对自己身上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但奶奶对我性格形成的影响,却让我特别满意。我奶奶性格非常坚韧,她的行动教会了我,无论面对什么都不要畏惧。”

  刚上学时,外地生韩红一时难以进入周围小朋友的圈子,早早便体会到孤单的滋味。她曾说:“从出生到记事,我心里一直都在较劲。第一是因为从小没有爸爸,怕被别人欺负。第二是因为别的孩子都比我幸福富裕,而我和奶奶总过得那么贫困和落魄。”在这种情绪之下,小韩红对远方妈妈的怨气不断增加。1982年春节,雍西来北京探望韩红和郑慧权,韩红拒绝和妈妈说一句话。几天后,雍西哭着离开了。自那之后,两人多年没见。

  在上高中期间,韩红被特招入伍,成为一名通信兵。

  “她带走了我的全部”

  上世纪90年代,韩红事业有了起色,手里宽裕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北京买了一套大房子,与奶奶住在一起。她对奶奶的孝顺,在整个娱乐圈都是出了名的。

  郑慧权一方面为孙女的成功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如何促成雍西和韩红母女的和解,也成了老人家心里放不下的石头。她对韩红说:“红红,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尤其是你有了事业基础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自己走过的路,还有远方的亲人……”韩红当然明白奶奶的心思。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能理解妈妈当年的无奈。回想起那些年拒母亲于千里之外,韩红的心里也有了悔意。

  2001年5月,韩红推出第二张个人专辑《醒了》,获得巨大成功。借此机会,她第一次主动给远在成都的雍西打了个电话。一声怯生生的“妈妈”,让雍西百感交集,顿时哽咽:“红红……我每天都关注着你……”多年来母女之间的情感坚冰,开始融化了。

  很快,央视《艺术人生》邀请韩红与家人做一期节目,韩红爽快地答应了,随后飞到了成都,亲自将雍西接到北京。在机场,母女俩深情拥抱,彻底和解。在节目中,韩红回忆道:“现在想想,我觉得我妈妈挺难的,记得有一次她演出回来,发现我们家的桌子上趴着一只小老鼠,但是我们母女俩谁也不敢去动,后来只好守着那只老鼠过了一晚上,家里没有了顶梁柱真是挺可怜的。”一席话说得雍西潸然泪下。

  2003年12月,韩红在北京举行首场个人演唱会。她将雍西请上台,母女一起演唱起《北京的金山上》。唱完后,雍西哭了,韩红也哭了。歌声的共鸣,让母女俩体会到了难以割舍的血脉之情。

  2005年3月,郑慧权因肺癌去世。韩红得知后哭昏了过去,醒来后她喃喃地说:“奶奶一手将我带大,她这一走,也带走了我的全部。”雍西也火速赶到北京帮韩红料理后事。在此期间,雍西几乎寸步不离地陪伴着女儿。

  韩红把对奶奶的思念,填词成一首歌《爱的力量》:“总有一天我会站在高山顶上为您歌唱,歌声穿越万千时空乘着光芒飞向您心上;小时候您叫我快乐成长,我就面向大海放声唱;终于有一天天空变晴朗,而您却离开我去了远方……”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