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选举助台湾避免社会矛盾失控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9日17:52  青年参考
蔡英文(资料图片) 蔡英文(资料图片)

  ■21世纪初,台湾地区经历了两次高度的内部矛盾,幸亏四年一次的领导人选举,让这些矛盾在演化成社会结构紧张失控前,得到转化,运动没有演变成群众暴力事件,却转化为选票,使台湾免于内部动荡。

  ■两岸关系,或许是大陆全球战略中的区域问题,民族情感多于现实利益考虑;但对台湾而言,却是最高层级的生存问题。

  ■大陆2008年以来对台湾的友好政策,以及选举期间的克制奏了效。2012年的选举,不但是台湾人民对马英九施政路线的肯定,其实也是他们对大陆对台政策的肯定。

  2012年1月14日晚8点20分,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雨中致谢。几乎同时,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则含泪承认败选,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恭喜马英九连任。台湾地区内部的高度紧张,终于通过选票再度得到舒缓,未来四年的大政方针也得以确定。

  21世纪初,台湾地区经历了两次高度的内部矛盾,幸亏四年一次的领导人选举,让这些矛盾在演化成社会结构紧张失控前,得到转化,形成新的发展路线,使台湾免于内部动荡。

  第一次是2006年8月,民主进步党(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发起政治诉求运动,要求当时领导人陈水扁主动下台。当时的运动没有演变成群众暴力事件,却在2008年转化为选票,令马英九大胜谢长廷,当选“总统”。第二次就是2012年的“总统”选举,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一次,台湾内部紧张不亚于2006年的“红衫军运动”,不同之处在于:2006年台湾内部的矛盾是,陈水扁牵涉进国务机要费案,其亲信及家人亦面临为弊案负责,民众要求他主动下台;而2012年的矛盾是,台湾地区不是每个人都到过中国大陆,对马英九的外交两岸政策存有怀疑,认为他过度倾向中国大陆,于是产生了是否延续“九二共识”的争议,这也正是为何选战倒数两周,选举议题演化成“九二共识”与“台湾共识”对垒局面。

  2012年台湾地区的“大选”,可以解读为台湾人民认可领导人马英九这3年多来“和中、友日、亲美”的路线,以及两岸对话的“九二共识”基础。不过,这次“大选”是三合一选举,除领导人外,还有“立法委员”政党代表同时产生,其投票结果也反应了台湾民意,必须与“总统大选”结果同时解读,才能相对深入地了解台湾民意所透露出来的讯息。

  谨就这次选举对未来两岸关系之影响,分析如下。

  第一:从最高领导人选举结果来看,好的现象是未来四年,两岸友好的情势将持续增温,台湾不会是亚太区的麻烦制造者。不过,有个问题悬而未决:马英九在竞选期间提出“两岸和平协议”的签订,因民进党极力反对而中断。马英九连任后,是否会再度提出这个构想?如果提出,大陆将如何响应?抑或,鉴于这次选举结果其实差距不大,马英九会不会把“先经后政”的进度稍微调慢,让台湾内部先消化歧异,这是值得观察的问题。

  第二:地区领导人选举产生弃保效应:宋楚瑜得票率低于3%,民进党寄望宋楚瑜吸走马英九的选票,不过,选战到了最后,主轴十分明确:“九二共识”或“台湾共识”。宋楚瑜主张的“蓝绿放两边,民生放中间”成了不切实际的空话,这显示,台湾选民很清楚,地区领导人选举与两岸关系的路线抉择是联结的,如果支持与大陆继续友好,就选蓝色国民党;如果选择检视两岸现状,就选绿色民进党;第三个选择等同废票。这可以看出,两岸关系,或许是大陆全球战略中的区域问题,民族情感多于现实利益考虑;但对台湾而言,却是最高层级的生存问题,无怪乎尽管大陆对台湾让利,但台湾居民对与大陆友好的路线仍有疑虑,使2012年的选举如此激烈。

  第三:政党票出现分裂投票的情形:台湾地区的选制,政党必须得到5%以上的政党票,才能依得票比例分配不分区“立委”,该制度不利于小党。人们原本预期,台联亲民党与新党会在此次投票后幻灭,但结果是,台联得到了8.9%的政党票,亲民党得到了5.4%的政党票,两个党各得到3名“立法委员”席次,可以在“立法院”继续主张政党理念。从政党票的得票情形来看,可以推测,许多人将“总统”选票投给马英九,但政党票投了亲民党(或是得到1%政党票的新党)。而另一些人将“总统”票投给蔡英文,政党票却投给了台联。这表明,台湾选民知道地区领导人的选择只能二选一,但却不希望其它声音从此消失,因此事实上,不管是马英九还是蔡英文当选,他们都必须在未来四年内吸纳其它政党主张,转化成自己的法案政策,才有可能在“立法院”得到支持。

  第四:国民党在“立法院”席次降低,民进党席次增加。本届“立委”选举共产生113个席次,国民党得到64个席次(过半),民进党得到40席,亲民党与台联各3席。这意味着,尽管国民党赢了地区领导人选举,但它在“立法院”席次减少,必须在民生经济等议题上与其它政党协商,才能获得支持。这也意味着,从地区领导人层级的选举来看,人民主张坚持“九二共识”,与大陆友好;但从“立委”席次分配来看,国民党无法采取急近的“和中”路线,而必须设法化解绿营支持者的不安,才有可能在4年内顺利推动两岸政策,然后再次面对2016年的总盘点。

  2012年的台湾选举,国际上的关注和迂回表态,是希望“稳定”的力量能延续,这是马英九连任的重要外部因素。其间,美国在台协会前台北办事处处长包道格于1月13日公然表态支持马英九。此外,笔者认为,这是大陆2008年以来对台湾的友好政策,以及选举期间的克制奏了效。2012年的选举,不但是台湾人民对马英九施政路线的肯定,其实也是他们对大陆对台政策的肯定。2008年到2012间,两岸创造出全世界羡慕的和解气氛,2012年到2016年,我们会再创造出什么样的环境,弥补60年前的历史伤痛?这个问题考验着两岸领导人的智慧,可能也决定了2016年台湾地区第14次最高领导人选举的结果。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更多关于 台湾 选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