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有富足感、稳定感、安全感、成就感、舒适感,更有归属感
文/梁希东
曾得过脑血栓病的71岁老人贾志东,如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一年还可以做4次免费体检,“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身体健康就是幸福,能够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我心满意足。”
曾在又黑又冷的土屋子读了四年书的经济开发区抬头寺镇张申小学学生邹婉莹,如今坐到了刚落成的教学楼里上课,她说:“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心里特高兴。”
从老人的“挺满意”到孩子的“真高兴”,“幸福德州”建设启动以来,变化正在发生。
幸福让群众来评判
在山东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看来,建设“幸福德州”,既要发展经济,还必须及时把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社会进步成果,创造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幸福生活。
2011年2月,德州提出建设“幸福德州”,7月《中共德州市委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幸福德州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出台并上网征集意见;8月德州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通过《关于建设幸福德州的决议》;9月《实施意见》正式公布。
德州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陈璞平介绍,“幸福德州”建设一开始就注重民众参与。德州先后召集组织各类座谈会500余场,多次发布调查问卷向市民问计幸福,参与人数突破20万人次。
在《实施意见》中,“幸福”被赋予可以触摸的框架,民生内容被分解成一系列具体的约束性指标体系,时限定到2013年,全部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评。
2011年10月,德州市开展了首次市直部门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我们委托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卫生、环保、教育、文化、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公安8家与群众利益、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开展了电话调查。调查结果将计入市直部门的年终考评成绩,成为衡量各部门工作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德州市考评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卢瑞祥说,这可以让群众意愿在部门考核中得到更充分体现。
将GDP与民生相融合
“产业结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民生幸福的质量。必须尽快推进转型升级,把经济发展上去,增加财政实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德州市市长陈先运说。
德州的目标是:到2013年,包括新能源、现代物流、装备制造、化学工业、生物技术等在内的十大产业累计完成投入5000亿元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万亿元以上,两项指标年均增长40%以上,力争3至5年实现经济总量倍增目标。
2011年“十一”,有亚洲第一之誉的齐河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景区开门迎客,接待游客17.6万人次,旅游收入2300万元。投资260亿元的东北商贸物流城、投资220亿元的汉能光伏产业园、投资116亿元的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等投资过百亿元的重大项目也开工建设,投资150亿元的东盟现代生态旅游城完成选址。
搞“两区”同建同样是改善民生的好办法。平原县建设农村社区,同时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平原各驻地型社区都已建成一处民营园区,发展规模以上企业160家,就地安置农村劳动力万余人。
“生态补课”也在进行。2010年德州关停小火电机组8.7万千瓦。2011年12月,南运河污水处理厂项目启动。同时,德州从源头上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和投资。“十一五”期间,全市万元GDP能耗降低23.07%,超额完成了节能目标。前不久,德州市太阳能利用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德州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审核验收。
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
2011年9月,37岁的齐河县居民穆章青拿到了县永祥小区经济适用房钥匙。当天,齐河县共有152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到经济适用房。这得益于德州市开展的幸福德州·住房城乡建设行动。
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邵自升说,2011年德州市拿出7.37亿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同时,经过开发的岔河、减河、运河的“三河六岸”风景区项目,已成为德州市民喜爱的休闲场所。
“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在德州已成共识。
2011年以来,德州加大财政对社会民生的投入,完成社会民生等重点支出42.3亿元,占总支出的57.8%。特别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0.5%、103.9%和243.1%。新增城镇就业4.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城镇医保参保129.6万人,新农合参合农民430.8万人,覆盖率达到99.77%;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增资168元;农村低保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1400元,城市低保由每人每月220~240元提高到240~260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次均门诊及住院费用降低30%。
“幸福德州”亦从物质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市博物馆落成、大剧院建设启动、市网络图书馆开建、县乡村“两馆一站一室”正在完善,还推出一系列城市名片与品牌,举办了多项节庆。
德州的决策者认为,“幸福德州”是一个动态概念,既要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幸福德州”建设没有终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