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美,正值两国摩擦加剧、互信流失的敏感之年
本报记者/陈墨
美国东部时间2月13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抵达寒风中的华盛顿,开始对美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去年的1月份,同样是冰雪寒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为在新时期加强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确定了方向。
跨越大西洋的又一次高层握手,使得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同时走入国际媒体的视线。路透社的报道指出,习近平此次访美,将夯实下一个10年中美关系发展的方向,尽管这种关系会因为中国的“超预期崛起”而变得更加“难以捉摸”。法新社认为,此次访问不会给美中因叙利亚、伊朗以及中美贸易不平衡等问题产生的摩擦“带来重大突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预测,在中美热络外交的背后,暗藏着更加激烈的交锋。
在一些中国专家看来,美国媒体的看法并非毫无道理。他们告诉《世界新闻报》,进入“不惑之年”的中美关系,由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压力测试期”,但从长远看,这是中美建立战略稳定关系必须经历的过程。
美方热情而谨慎的款待
2月10日,美国白宫一下派出了4名高官向媒体吹风,介绍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美国之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兼拜登的首席外交顾问安东尼·布林肯表示,由于拜登副总统去年在中国受到了极高的待遇,习副主席访问期间,美国也将报以相等的礼遇。据了解,去年8月访华时曾与习近平有过频密接触的拜登,对这次访问十分重视,亲自参与敲定接待细节,力求各项安排万无一失。
负责接待习近平来访的艾奥瓦州州长布兰斯塔德,这几天也是格外的忙碌。他告诉路透社,1985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曾来艾奥瓦州考察和学习当地的农业,因此,他本人一直把习近平视作“老朋友”,而本周的访问更像是一次“久别的重逢”。“在短促的行程中,我要让习副主席全面体会艾奥瓦州人民的热情好客。”据悉,布兰斯塔德特地安排自己年仅5岁的孙女给习近平献花。艾奥瓦州首府德梅因的万豪酒店也早早做好了准备——酒店的电视频道中增加了两个中国频道。
习近平访美行程精妙安排
这趟重游故地的访问被美国媒体当成是铺垫中美友好关系的最佳素材。“美国之音”的记者专程跑到习近平1985年去过的艾奥瓦州的马斯卡廷小镇,寻访当年和习近平有过接触的老人,并找到了一组珍贵的历史照片。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也为习近平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收录了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1980年出访美国时的老照片。
摩擦加剧的“压力测试”
尽管美国国内劲吹暖风,为习近平的到访制造友好气氛,但国外一些媒体却关注到了近期两国关系中传出的阵阵“噪音”。
法新社发表题为《中美经贸冲突在习近平访问前加剧》的报道说,习近平抵达美国后,将会听到有关中国应该开放市场、进行汇率改革等一系列与经贸问题有关的牢骚和抱怨。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奥巴马总统基于大选的考虑,反复强调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中国的经贸政策也因此被卷入了大选之中,成为两党候选人争相发难的对象。与此同时,两国间的经贸摩擦有增多之势,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的“双反”调查涉及轮胎、钢材、新能源等几十种产品,中国则对进口美国鸡肉和高级轿车施以“报复性措施”。可以预见的是,中美之间的经贸冲突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英国《卫报》2月7日的报道说,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久前发表的国情咨文显示出美国在对华关系上正在表现出“更加好斗的姿态”,除对中国施加经济压力外,美国还在地缘政治方面采取了行动,与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扩大了军事合作,并压中国在朝鲜、叙利亚和伊朗问题上采取更负责任的政策。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过去的一年,中美关系相对平稳,但困扰两国关系的一些老问题并没有消除,比如对台军售、人民币汇率问题。2012年,这种潜在的冲突的影子可能进一步扩大,具体来说主要有3个方面:美国总统大选、中美贸易和汇率之争、美国“重返亚太”战略。2012年中美关系面临新一轮“压力测试”,双方必须管控风险,避免误解和误伤。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评论说,当外界正在议论中国龙年邮票上的龙形象“咄咄逼人”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在亚洲的军事调整战略。从高调宣布“重返亚太”,到增加在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的军事部署,美国军事战略现在下的每一步棋,似乎都是在针对中国。而这种布局可能带来中国更加强烈的反应,容易使中美关系出现大的波动。
面上友好与水面对峙
有关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军事现代化加速发展,加之美国遭遇金融危机的重创使得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心态发生改变,中美结构性矛盾近些年变得更加突出,中美关系的风险性也随之增大。
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在接受NBC的采访时说,所有大国的外交政策都是进攻性的,原因是为了追求权力的最大化。“美国就是因为担心中国实力的上升会对自身构成挑战,所以才要打造联盟网络遏制中国的崛起。”他认为,以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用不了几年,中国就会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国家,届时将与美国“分治”太平洋东西两侧。“中美战略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人们会逐渐看到,两国面子上的友好会转化为水面上的对峙。”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控与防扩散中心秘书长洪源对《世界新闻报》分析说,从美国宣布“重返亚太”之后,中美关系就进入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艰难时期”。他认为,过去美国更多地表现为“麻烦制造者”,譬如在台湾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制造一些对中国不利的政治性事件,但现在,美国的对华政策已经转向有系统的围堵和遏制。而这种转向的背后,其实是“美国对中国拒绝与美共治世界的一种报复”。“2009年,美国抛出了所谓的G2概念,希望中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与美国共治全球,却被中国予以拒绝。美国对此感到不解,进而产生不满。”洪源说,未来美国对中国施压的势头会更猛,中国要做好心理准备。
摩擦冲突的正面效应
今年是尼克松总统访华暨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进入“不惑之年”的中美关系,被人们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互信”。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2月6日在上海出席相关纪念活动时表示,40年来,中美关系仍然存在着一些“困惑”,包括能不能建立足够的互信;中美合作是不是双赢;中美能不能在亚太地区良性互动。路透社报道说,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的访问,将有助于通过双方接触减缓美中之间的“信任赤字”。
谈到互信问题,一些美国专家总是以中国“拒绝增加透明度”为由,将板子打到中国身上。但在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张国庆看来,中美互信基础的脆弱有多方面的原因。他在接受《世界新闻报》采访时说,中美战略互信的缺失,一方面是历史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两国价值观、意识形态不同所形成的,再有就是美国在话语权上具有垄断优势,容易居高临下地给中美关系贴标签。还有一个原因,他认为是两国达成的正面共识还不够多。他打了个比喻:“就像两个不太熟悉的人相处,如果共同促进的事情不多,就很难加深相互了解,中美互信关系的增强,需要积累更多的正能量。”
张国庆指出,中美战略互信的建立,可以从很多方面去做工作。比如,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另外两国媒体应当发挥“粘合剂”的作用。他表示,摩擦和冲突不一定是坏事,有可能双方会在竞争中纠正认知上的偏差,促进互信的建立。“中美长期战略稳定关系的建立并无先例可循,要通过磨合来消除矛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