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被害预防”应成为我们的生活常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6日11:53  法律与生活

  龙年春节前,骗子的一个电话几乎将我“打懵”了。

  这是一个工作日的下午,我正在主持一个会议。突然,手机响了。电话那头,一个操南方口音的男子说,我的孩子在他那里“出了点儿事”。“出了点儿事”这几个字如同催化剂,我的情绪顿时起了变化。在“出什么事了”几个字脱口而出的同时,我的脑海里马上翻滚出了孩子突然生病、遭遇车祸等种种可能。“让他跟你说。”这意味着,按程序设定“我的孩子”要出场了。接着,电话里传来一个男孩儿的哭诉:“妈妈,我被他们绑架了,你快想想办法……”与此同时,电话那头还“播放”着“我的儿子”遭受毒打的惨叫声。

  伴随着“我的儿子”挨打的动静,对方向我亮了“底牌”:“我就想要点儿钱?”“多少?”“30万。”在听“我的儿子”说话的时候,我已经洞悉这是一场骗局,因为我的儿子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的儿子”带南方口音。于是,我开始和对方“周旋”:“30万?我哪里能一下子拿出30万?”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对方同意我把自己一张银行卡上“三四万块钱尽快打过去”。但是,在了解到我到达银行需要15分钟的情况后,对方“命令”我在到银行途中要和他保持通话。面对新情况,我一边以电池快没电了为由要求对方15分钟后再把电话打过来,一边用一只手把我家人的电话等信息通过MSN发给同事,让我的家人速与孩子联系——万一孩子在绑匪手中呢?就在这时,对方同意了我挂断电话的要求。于是,在那15分钟内,我和我的儿子取得联系并报了警……

  当天晚上,我向儿子描述“我的儿子”的演技时,他笑得前仰后合。看得出,在校园待了12年半的儿子,远没有骗子洞悉一颗母亲的心。在此之前,我接收过很多“中奖”信息、“老同学”先玩暧昧后展骗术的电话、也有扮演我儿子的人说自己“和异性朋友开房”出事让我往“警官”卡号里打钱……我统统一笑置之,放言“我是一个饿死骗子的人”,因为“天空无处放炉灶,根本无法掉馅饼”。这一次不同,骗子“绑架”了一个母亲爱孩子的心,一个没有贪欲的人也有上当的可能。

  这个老掉牙的骗局还有一种可能,对方从守法者到越过法律底线成为罪犯仅一步之遥,而我成为受害人也是瞬息之间的事情。从电话骗局中走出来之后,我对“防人之心不可无”有了新的理解。如果把这句话换成专业术语,就是懂点儿“被害预防学”,会大大减少落入骗子等坏人圈套的风险。

  “被害预防”这门学问,在日本非常发达,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等学者引进我们国家。如果顺着亡羊补牢的含义来理解,“被害预防”就是扎紧篱笆,把“狼”挡在门外。它其实并非高深的学问,而是日常多积累一些防范坏人的知识和信息,在遭遇骗子时能用这些常识与他们斗智斗勇。

  骗子能准确地找到我,是因为我的儿子曾就读的北京市一家中学的数据库被盗,记载着我们和众多家庭的住址、家庭电话、手提电话等内容的信息成了骗子的工具。在我接到那个电话前,那所学校已经有几百个家长被骗子骚扰过了——我的已经在读大学的儿子竟然认为我“不应该上当”而没有把数据库被盗的信息告诉我。他不明白,作为潜在受害者,那个信息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这次与骗子擦身而过后,让“被害预防”成为我们的生活常识成了我的心愿。(李秀平)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12年2月上半月期)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4)

 

相关专题 法律与生活

更多关于 生活 常识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