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部分在港出生儿童被内地父母送至福利院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1日15:18  金羊网-新快报

  一群特殊的儿童,一段特殊的经历香港人把他们当成内地孩子

  内地人则把他们视作香港儿童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郭晓燕 文图发自香港

  挺着肚子在罗湖火车站转上一圈,不一会就能收到各种各样的小卡片,也许其中一张背面就写着这样一句话,“香港永久居留权,送给宝宝最好的礼物”,对于准妈妈而言,这句话大概能一击即中,直抵内心深处。他们做起了“香港梦”,向往着在这所繁华的城市落户生根,向往着那本“去138个国家不用签证”的护照,向往着“香港人”的各项福利。

  但这真的是最好的礼物吗?根据社会福利署(以下简称社署)提供的资料,从2007年开始,共接获37宗内地父母为他们的“香港”孩子申请入住儿童院舍的“托孤”个案,其中去年一年就有13宗。经社工评估符合条件的孩子,才会被安排入住散落在香港各处的儿童院舍。同年,申请领取综援(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的个案也增至388宗,增幅达53%。

  媒体把这样的孩子称为“双非童”,原意指在港出生、但父母均非香港人的儿童。但民间也流传着另一种解释,这些孩子就和新移民一样,既非香港人也非内地人。他们是内地人眼中的香港人,香港人眼中的内地人,他们或许要一直在这样的矛盾中成长。

  自闭“双非”孩子入住儿童院舍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钟剑华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内地父母把“双非”孩子养育到2岁时,才发现孩子患有自闭症,因内地欠缺教育及复康治疗等配套,只能委托在港朋友照顾。不过,朋友难以长期帮人“凑仔”,最终孩子要申请社署资助的儿童院舍,“双非”父母定期来港探望。

  还有一个个案更为极端,一个身体残障的孩子被留在街上,根据口音判断是一个内地孩子,但父母不知所踪,孩子同样入住儿童院舍。

  钟剑华说,目前为止,内地父母申请入住香港儿童院舍的“双非”孩子数量不算太多,也就30多宗,也说不上有明显增长趋势,“就是去年一年好像有20宗,(实际数据为13宗),但已经构成了一个群体。”

  按照钟剑华的分析,这些孩子大多来自内地的普通家庭。

  在港出生的内地孩童虽有居港权,但在内地没有户籍,若要返内地生活,要承担很大的生活开支。按照香港的法律,若想在港一家团聚,需等到孩子18岁,或父母双方年满60岁,却孤苦无依,这时提出申请才有可能实现。否则,父母亦不会因为港生孩子直接拥有永久居留权,除了不能长期留港外,亦不得在香港找工作,父母在发现无论生活在香港还是内地都无力承担抚养费用时,才会狠心将孩子留港。“有的内地父母还会自我安慰,送子女去儿童院舍,其实和送孩子去寄宿学校没有什么区别。”

  但据部分儿童院舍年报的开支推算,照顾一名孩子的平均开支每年约须11万港元。当内地孕妇来港产子人数递增时,有长期病患或智力问题的孩子会随之增加。

  香港一工会,华员会社会工作主任职系分会主席梁建雄曾估计,需要入住儿童院舍的“双非童”大多为伤残或智障、或其父母不想负起供养责任。

  繁华闹市里的儿童院舍

  创立于1878年的香港保良局是这些“双非”孩子们的其中一个容身之所,它位于铜锣湾礼顿道66号。这座慈善机构看上去像是广州的城中村,被高耸的豪宅、奢华的写字楼以及香港最大的电讯公司包裹下,显得格格不入,但它却没有遭遇城中村的改造命运,始终安静地屹立于这片繁华的闹市。

  攀过一段陡峭的斜坡后,两个颜色鲜艳的儿童游乐场映入眼帘,除了附近的居民偶尔来坐一会外,这里大部分时间被用作父母和孩子团聚的场所。

  采访期间,我遇到了这样一幅团聚的场景。

  简易的滑梯上,一对母女并肩坐着。母亲一直操着一口不太正宗的粤语和女孩聊着天。严格来说也算不上聊天,因为女儿始终低头看着妈妈带来的小礼物,一袋曲奇饼干。“妈妈带了你最喜欢的曲奇回来,你可以回去分给小朋友吃了。”女孩没有回答,开始往嘴里塞饼干,但黑黑的眉毛弯弯地挂在脸上,明显带着笑意。母亲看了一会又说,“还是不好,你食(吃)够才进去!×××(一个小朋友的名字)最中意(喜欢)抢零食,一会把BB的都抢光了。”

  这对母女正对着的白色英式建筑就是香港保良局,两层楼高,远看设计有点像美国白宫。除了一层右侧有一个百来平方米大的保良局博物馆外,这栋建筑禁止陌生人随便出入。步入大门,如果不能目标明晰,一脸淡定地找到博物馆,门口的保安、工作人员会一层层询问陌生的来访者。

  所有生活在儿童院舍里的孩子,必须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清晨起床,小小的洗手间里,挤满了小脑袋,洗脸,叠被、吃早餐,以及承担一定的家务:洗自己的碗筷、衣服等。保良局旁边还有两座分别高8层及5层的育婴楼及小学,孩子可以在这里完成他们的基本学业。

  “双非”孩子儿童院舍里的敏感话题

  穿过博物馆即是孩子们的饭堂,红棕色的长条桌椅一排排摆放着。饭堂出来是一条楼梯,墙壁上贴着醒目的警示:孩子宿舍,游客止步。

  保良局的工作人员说,为了保护孩子,记者绝对禁止与孩子交谈。对于孩子们怎么来到这里,父母是哪里的人这类问题,也被视作绝对隐私不得询问。

  “这里各种类型的孩子都有,对我们而言,他(她)们都一样,不会因为任何背景而区别对待。”保良局里一位梳着齐刘海、戴着眼镜的年轻女老师瞪大眼睛说道。

  社署的新闻署主任黄泳锶对我说,“关于儿童院舍里‘双非’孩子的话题,比较敏感。”被安排入住儿童院舍的“双非”孩子,大多缺乏父母照顾,有的甚至被父母遗弃。对于透过各方努力仍未能联络上其父母的孩子,法庭会发出保护令,委任社会福利署署长作为“双非”孩子法定监护人。经社工评估个案后,安排入住儿童院舍,并等待领养。

  香港居留权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父母均非港人的“双非”孩子,在过去10年间急升45倍,由2000年的709人,大增至今年的32653人。

  香港居留权对宝宝而言真的是最好的礼物吗?香港有什么好?为什么要跑那么老远生孩子?一个母亲,为什么要在香港莫名其妙背上一个“内地孕妇”的骂名?

  一位已经成功在香港产子的内地妈妈说得很朴实:香港当然好一点。上学、看病都可以不用钱,英文也可以学好一点,不用像我在广州这么辛苦。

  中介的宣传单张上则说得更玄乎:“香港永久居留权——高福利、免费教育、健全医疗、130多个国家出国免签;第二胎;优秀的医疗,生产更放心……”

  但有不少内地民众对此仍心存疑虑。豆瓣网“安非”说,之前看《北角》(一部反映内地孕妇赴港产子的电影)的时候我就在想,你说那个大陆夫妇吃饱了撑的来香港生孩子,不是有病吗?就算户口落在香港了,你们又不在香港生活,你不是还得回大陆上学生活吗?以后孩子上学还有各种借读费,这个费,那个费的。生活当中肯定还要办各种繁琐的手续。还不够麻烦的呢。您不是那个金刚钻,您也就别揽那个瓷器活。

  另一个网友跟帖:“人家不欢迎我们,我们就不要去。人家也是辛苦建立的,凭什么你去坐享其成?最后把孩子弄成个‘双非’,双非是什么,不就是非香港人又非内地人嘛?”

  在香港,我遇到了一位10年前从广州移民到香港的阿Yan,如今她已是香港一家媒体的记者,操着一口夹杂着英文的纯正香港口音。

  她说,自己虽然不是“双非”孩子,但和他们的经历颇为相似,也是在成年后,才回到香港:“其实我很理解这些孕妇。香港社会真的有许多比内地完善的地方。比如医疗制度、养老制度、教育制度,还比如一些公共福利。这些对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很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

  但在香港的这些年,她却忍不住常常要回广州,每次都会和朋友感叹一番,“我总觉得要是我留在广州一定能有更好的发展。”如今她正在为买房发愁,月入一万五的她面对香港遥不可及的房价十分绝望。“广州的朋友说,40平方米的房子太小,我真的不能理解,在我们这边可以住5个人了!七八十平方米简直是豪宅。”

  对于这个问题,香港社会福利署新闻主任黄泳锶说,“这是个敏感问题。”但她还是以官方的口吻给出了答案,“其实我们都知道父母的爱、关怀和支持对儿女是极为重要的。所有父母均有责任妥善照顾和引导子女走过不同的成长阶段。希望打算赴港产子的内地父母们,慎重考虑子女的福祉及在港的照顾、养育和监护问题。”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香港 儿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