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梁振英任特首前无公务员背景 呼吁关注贫困民众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8日10:17  法治周末

  从测量师到香港特首,一个没有公务员背景的香港人终成为香港公务员的"老大",这是一部现实版的《狮子山下》。

  法治周末记者 李秀卿

  “你声音在我心里最重要……谁在意就发声,改写那未来,这小岛还需靠着你。你我齐心一意,以后每步更亮更光。”

  3月21日,在香港特首选举进入最后也是最紧张的拉票阶段时,香港旺角、尖沙咀等闹市区的大屏幕开始缓缓地展开一片暖色,1号候选人梁振英与太太唐青仪及一众年轻人在录音棚唱起竞选歌曲《我们的声音》。

  “700万人是一家,大家各有生活,各有忙碌”的字样在音乐声中浅出,到社区开展竞选活动与香港街景镜头相互切换,这首MV诚意切切地希望港人为港发声,“共建一个安乐的窝”。

  就是这首在很多人看来像大白话一样的竞选歌曲,从侧面反映了香港人务实的心态。这种试图拉近与平民距离的基调,也反映在梁振英的竞选纲领上,包括提高雇员和老年人的福利、设立男士待产假、加快公屋供应等。

  3月25日,竞选结果揭晓,梁振英赢得了这场选举。2012年7月1日,也是香港回归15周年当天,梁振英将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

  在全部1200张选票中,梁振英获得1132张有效选票中的689票,支持率不足60%,在历任当选特首中得票率最低。1997年当选特首的董建华有80%得票率;2007年角逐连任的曾荫权得票率也有81%。

  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由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投票选举,本次投票结果揭晓后,梁振英的得票虽然刚过半数,但大幅度领先于另外两位候选人唐英年和何俊仁。

  虽然香港媒体发出不少批评声音,但也有评论认为,香港前三届特首均在商界人士、公务员中产生,而平民出身、从社会底层打拼到成功阶层的梁振英的亲民气质,也许正是香港市民所需要的。

  与内地结缘

  2011年11月,在宣布参加竞选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前三天,梁振英辞去了戴德梁行董事局职务以及亚太区主席一职。

  戴德梁行以“梁”姓命名,是梁振英事业成功的一个标志。这家布点遍及4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房地产服务公司,前身是2000年梁振英参与创建的“梁振英测量师行”,与英国及新加坡两家公司以换股方式合并后,更名为戴德梁行。

  2007年2月,梁振英出任戴德梁行亚太区主席,也是戴德梁行最大的个人股东,此时,离他事业起步刚好30年。

  1977年,23岁的梁振英从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回港,在香港一家英资仲量行得到实习测量师的职位。也是这一年,他作为从事工程预算、项目管理、土地评估等工作的专业测量师,首次进入内地,并逐渐在上海、北京等地讲课,培养当时尚属稀缺的房地产人才。

  1982年,梁振英成为这家仲量行成立200年来最年轻的合伙人,也是该公司第一位华人董事。到了1993年,他已经有能力注册千万港元、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梁振英测量师行”。

  香港回归后,梁振英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成员。除了商界地位使然,更重要的是他在涉及香港回归的一系列问题上,成为中国政府的得力智囊。

  梁振英曾撰文陈述,1984年年初,英国同意于1997年交还香港。当时,新界的全部土地楼房,不论地区、不论新旧、不论用途,地契年期全部在1997年6月27日届满,须由中、英两国共同来解决。由于内地还没有私人房地产,中国政府请梁振英写出意见书。

  “回港后,刚巧搬家,新家具未到,我坐在地上将几千字意见书写好,交给新华社香港分社转港澳办。我的建议几个月后成为‘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三的主要内容,我当时29岁。”梁振英在文章《人生路》写道。

  此后几年,梁振英不断到内地讲课。其间,他身兼数职:上海及深圳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顾问、上海浦东开发领导小组顾问等。

  20世纪80年代末,梁振英帮助上海市起草了中英文兼备的土地招标书,并协助上海、深圳等地进行了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和转让。在竞选特首期间,梁振英特别强调自己没有在内地沾上任何房地产和其他利益。

  为内地提供无偿服务的同时,他与官方联系也愈加紧密。与内地官员并肩工作,使他与政府高层结缘。

  在助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之时,梁振英向政界靠拢的步速加快。1985年,梁振英出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88年任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收集了香港人的大量意见和建议;1993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政务小组港方组长;1996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

  梁振英所在的预委会政务小组,在终审法院、公务员留用及法律适用性等方面问题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有评论认为,梁振英在香港回归过程中提供的智力支持,拉近了他与北京的关系。

  穷人家的孩子

  梁振英对内地房地产事业的支持,很大程度是参加香港“专业人士促进现代化协会”的结果。梁振英通过陈子钧大律师的介绍,加入了这个协会,并与一干知名律师及会计师到内地讲授专业课程。

  陈子钧是梁振英的母校———英皇书院的校友。这所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学的校友名单含金量高,“台长”、“署长”、“主席”等头衔比比皆是。出身平民、没有任何家族背景的梁振英,已经成了校友名单上最醒目的一个。

  梁振英是警察的儿子,父辈从山东威海移民到香港后,1954年生下梁振英。20岁之前,他在七号差馆宿舍及荷李活道警察宿舍住着没有独立卫生间的房子。

  梁有一姊一妹,是家中独子。梁的父亲每月只有300多港元的薪水,紧张地支撑着五口人的生活。他读小学时就开始为家里买菜、烧水,并帮助裹脚的妈妈加工胶花贴补家用。

  梁振英的胞姊梁桂香曾在《三岁时的冷馒头》中写道:“振英三岁,妈妈便送他进学前班,要上大半天,兼自备午饭。因为家贫,妈妈通常蒸一大锅馒头,振英每天早上就带着一个搪瓷漱口盅,一个馒头,径自上学去……我因为读的是下午校,每天可以在家吃完午饭才上学,饭桌上,我常常看到妈妈边吃饭边红了眼,因为大家啖着热饭暖菜,就会想起在外啃着冷馒头的弟弟。”但梁振英从来只是默默承受,“从未埋怨”。

  梁振英从荷李活道警察小学考入英皇书院,后又进入当时的香港理工学院修读建筑测量系。1974年,他带着姐姐卖嫁妆得来的生活费前往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现为西英格兰大学),靠每周打工3个晚上的办法半工半读,1977年拿到估价及地产管理学位。

  梁振英的太太唐青仪曾是香港大律师行股东及合伙人,如同许多成功人士背后的女人一样,她把角色由女强人转换成了照顾丈夫和三个孩子的贤妻良母。

  梁振英对家庭的重视可以在其文章《阿爸的手》中略窥一二:“从西边街警察宿舍到高升茶楼,要过好几个街口,大概要走十几分钟。虽然路上的车不多,但阿爸还是将我的手拖得紧紧的,不完全是怕路上有差池。爸的手很有力,两代人拖着手上茶楼,感觉上特别温馨。”

  梁振英平时坚持与家人共进晚餐。“很难,但你必须作出抉择,除非是十分重要的活动,我很少参与晚上的应酬。”他说。他与孩子有充足的沟通,但并没有苛求他们的学习成绩。

  唯梁振英须迎难而上

  在宣布参选香港特首之前,梁振英担任的公职之一,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任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

  在香港,行政会议是协助特首决策的最高机构,由行政长官主持并任命成员,类似于行政长官的智囊团。

  2007年,曾荫权在公布第三届特区政府行政会议成员名单时,就特别强调,邀请了梁振英为非官守议员(没有担任官职的议员)召集人,维系非官守议员之间的联络和沟通。

  早在1995年年底,梁振英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时,舆论就猜测他会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的热门人选。但梁振英斩钉截铁地表示,他“第N届都不会选”。

  但这个想法在2009年发生了改变。2011年10月,梁振英向曾荫权递交辞呈,开始备战特首选举。

  虽然梁振英为行政会议服务了14年,但作为非官守成员,并没有执政经验。媒体认为,他能否留住人才、开创执政新局,是个大考验。

  竞选也意味着负面新闻缠身。梁的主要对手唐英年因为违法建筑和婚外情等风波使声望下滑,而梁振英也一度被负面新闻所困扰。

  有批评者指出,梁振英是“八万五政策”的发起者。董建华在1997年度施政报告中的“八万五建屋计划”,提出每年供应不少于八万五千个住宅单位,希望10年内解决庞大的住屋需要,但后来亚洲金融风暴来袭,住房需求大减。

  “不要以为八万五是我搞出来的。”面对指责,梁振英曾对特首选举委员会的一位委员表示。

  另一个受到舆论指责的,是2001年的西九设计比赛漏报关联风波。梁振英担任“西九龙填海区概念规划比赛”评审时,没有申报与他有关联的参赛公司。对此,梁振英称,他在该事件中没有获取任何报酬,也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

  除了这些负面新闻,梁振英对弱势群体和贫穷市民的关注受到了正面的评价。他从2006年开始持续关注香港西北部的贫穷地区天水围,并安排该社区的200名学生利用暑假去各大专业事务所“实习”,路费和餐费由他任主席的香港专业联盟和各事务所提供。

  从拮据的童年中走出来的梁振英,愿意为解决贫困发出声音。“老板们,多为基层工友想想吧。”他在博客上为95万处于贫困状态的香港人呼吁。根据2008年的媒体报道,戴德梁行最基层的员工,工资也不会低于8000港元。

  当选特首后,梁振英依然鼓励市民发出声音:“日后,我会一如既往,继续拿着一张凳子、一个笔记本、一枝笔和我的管治团队走进群众,听取你们的意见,只要你们肯说,我就肯听。”

  香港人即将看到梁振英践行“稳中求变”的竞选宣言,未来五年,“撑CY(梁振英英文名字字母缩写),撑香港”。有评论认为,对意气风发的新特首而言,想方设法尽快缓解各种矛盾、释除市民疑虑是当务之急。“唯梁振英必须迎难而上”。

  来源:法治周末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更多关于 梁振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