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乘客拦飞机事件调查:维权缺乏赔偿机制保障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0日16:26  法制文萃报

  拦飞机讨说法:“中国式维权”何以如此过激

  经常搭乘飞机的旅客,或多或少会遇到航班延误的情况,究竟该如何维权,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两起极端拦飞机事件的映衬下,显得如此棘手。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情绪失控的乘客,疯狂地冲入机场跑道,硬生生“叫停”了正在滑行中的飞机……这段惊险的情节不是好莱坞电影中的镜头,而是最近国内机场接连上演的“玩命维权”闹剧中的一幕。

  据媒体报道,4月10日17时37分,深圳航空公司ZH9817航班从深圳飞往南京。途中得知南京机场出现雷雨天气,飞机于19时55分备降上海浦东机场。乘客等待近一小时后,下飞机到候机楼休息;23点02分,乘客二次登机,在飞机上坐了近一个小时,无奈再次到候机楼等待;零点55分,乘客第三次登机,直至凌晨3点09分,飞机仍无法起飞,航空公司宣布取消航班,乘客第三次走下下机。深航有关人员描述说,历经10多个小时的波折,旅客情绪处于失控状态。次日11时11分,深航组织旅客补班飞行,但由于赔偿问题未能达成一致,28名乘客从登机口冲入停机坪,阻拦了一架刚刚落地的阿联酋航空公司的飞机。

  生活中航班延误导致的冲突并不鲜见,但用血肉之躯阻拦飞机前行的“创意”确实“全球罕见”。难怪网友大呼“不可思议”!民航业人士表示,旅客未经许可擅自闯入机场跑道禁区,很容易被飞机发动机吸入绞成肉泥,酿成机毁人亡的惨剧。既然如此危险,是什么原因“驱动”28名乘客铤而走险“潇洒闯一回”?深航有关人士认为“疲惫之旅”导致的“情绪失控”是罪魁,但乘客却将矛头指向了深航的处置失当。

  孟先生是ZH9817航班的乘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深航当晚的处理方式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已经限制我们的人身自由了,你想走走不了,你想飞飞不了,你想退票退不了。”另一位当事乘客说,“航空公司明显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把所有人关在飞机上等,没有人理。如果换你在机场滞留20多个小时,看看是什么感受?我们睡了不到两个小时,一直没有深航的人出来解决问题。”“采取这种极端的行为,只是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镜头前情绪激动的乘客回忆着当时的场景,尽情宣泄着各自心中的怒火。拦飞机事件演绎成了一部“江湖大片”,至于人们常说的法治和秩序,在双方对垒的过程中难觅其踪。两个门派“拳来脚往”,“以暴制暴”,以错抗错,结局是“光脚的”赢了“穿鞋的”,航空公司服了软儿。“根据民航规定,航班因天气原因造成延误,航空公司是免责的。”深航相关人士颇为无奈地表示,即便因其他原因造成延误,航空公司一般最高赔付也就是每人500元。但“这次赔偿的额度是破例的”,给予每名乘客1000元的赔偿,纯属“在没有任何其他办法来平息事态下的无奈之举”。

  “闹事反获高额赔偿”不出意料地引起舆论争议。有民航业内人士直言,不仅深航,国内很多航空公司在遭遇纠纷时,“大事化小、尽快解决”的思维几乎成为定式。民航总局要求的“尽快妥善解决旅客纠纷,防止造成恶劣影响”,往往被航空公司理解为“花钱消灾,能忍则忍”。在这种思维主导下,“刚性”规则也在逐步呈现“弹性化”趋势。而网友则认为,深航的“花钱买太平”开了坏头,很可能会让人错觉“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激发“群起效仿”的不良风气。

  现实被网友无情地言中了,仅仅时隔两天后,如出一辙的剧情就被“拷贝”到了广州。4月13日下午,广州遭遇暴雨袭击,部分地区下起冰雹。白云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海南航空HU7113航班的乘客与机场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16时57分,网友“Miss小白杨”发布微博称:白云机场也在上演乘客冲上停机坪。“有一男性旅客直接躺在地上,阻挡VIP车通行,还脱掉上衣光着上身往停机坪上冲!”据一位飞行员描述,他驾驶的飞机刚落地,就看见一些乘客冲上停机坪阻拦飞机。

  如果说发生在浦东机场的拦飞机维权还让人有些许同情,那么发生在白云机场的“翻版”,带给人们的更多是震惊和反感。

  冲入浦东机场停机坪的28位“勇士”,虽然不像堂•吉诃德挑战风车那般享誉世界,却也算得上“一战成名”。只是怒发冲冠的一瞬间没有人意识到,自己的极端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4月12日,上海市公安局国际机场分局依据治安处罚法对相关人员作出了治安处罚。有律师对此解读,乘客冲上机场停机坪的行为,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违反了《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十六条第(三)项“无机场控制区通行证进入机场控制区”的规定,构成行政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以按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这个结果网友感叹:“原本可以有理有节的维权行为,演变成充满暴戾之气的违法行为,这是一个可悲的结果。”

  比狠斗狠更像“丛林法则”

  连环上演的拦飞机事件,让人们领教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可怕力量,也让舆论关注到中国航空领域中“一直都存在却从未被解决”的痼疾。

  怒闯停机坪的乘客何以变成“神经刀”?在舆论纷乱的争论中,很多人高举“道德大棒”,对照以往乘客霸机、拒绝登机、堵塞登机口、殴打工作人员等过激行为,将板子打在了“中国人素质低”上。果真如此?在中国,乘坐飞机的人群,绝大部分是社会中高端阶层,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何以遇到纠纷“集体崩溃”?这个疑窦,显然不是一句轻飘飘的“素质问题”就能盖棺定论的。

  或许,航空巨头们一贯秉持的傲慢与冷漠,才是点燃28个“火药桶”的真正原因。对于这种推断网友也表示认同,“航空公司长期的强势姿态,是导致群体性冲突多发的重要原因。”以浦东机场事件为例,众所周知,“极端天气”导致的航班延误甚至取消属于不可抗力,航空公司是免责的。倘若工作能够“以人为本”,体恤乘客的焦虑,做好安抚工作,“该解释就解释,该道歉就道歉”,相信绝大多数乘客都不会“无理取闹”。只可惜,理想和现实总是相距千里,在那个滂沱的雨夜,深航ZH9817航班上的乘客,始终没能等来一杯热茶或是一句嘘寒问暖。“不闻不问”制造了“针尖对麦芒”的矛盾,也成了冲突爆发的“幕后推手”。

  在“拦飞机”发生后不久,春秋航空公司董事长王正华设身处地发声,一旦类似性质的事件发生在春秋航空,“我们会立即把这些旅客列入‘暂无能力服务旅客’名单。”铿锵有力的“警告”,将霸道与傲慢的面孔呈现给人们,让人联想起南方航空那位声称“跟央企玩你玩不起”的机长,以及吉祥航空诅咒乘客“坐飞机上被雷劈”的员工。“顾客是上帝”,抑或“企业才是上帝”?这个看似简单的答案,在一些高度垄断的服务行业里,却让人迟疑不决。

  无论是激烈的正面冲突,还是暗涌的情绪对抗,让人感觉博弈双方更像是置身于“丛林社会”,赤裸裸的“肉搏战”既无秩序也无规则,输赢只能依靠比狠斗狠!

  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诉求的乘客,往往只得到一个冰冷的“格式化”回复,而那些“会闹”的乘客,却能得到积极安抚和特殊“优待”。这在ZH9817航班事件中暴露得淋漓尽致——乘客在情绪平静时,长达数小时得不到妥善安置,甚至在深夜还被锁在登机口门外淋雨半个小时。但讽刺的是,当28名乘客“忍无可忍”冲上跑道后,仅仅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赢得了相关部门的安抚,还获得了“破格赔偿”。让人无语的现实,证明了“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吊诡。

  当然,板子一味打到航空公司头上也有失公允。可以说,目前航空公司与乘客之间的利益博弈和矛盾调节,基本上还处于一种自然人的谈判状态。而规则的阙如,对于双方来言,并没有固定的赢家,利与弊只是相对而已——对乘客而言,赔偿机制的缺乏导致维权缺少制度保障;对航空公司而言,指导意见的模糊,导致调解纠纷上缺乏制度支撑。由此看来,面对眼下这个恶劣的范本,管理者应当从“风险社会”的高度,审视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如何制订公平的纠纷处理标准、削弱行业霸王条款导致的权利失衡、消弭弱势群体的焦虑、加强社会权利保护应成为题中之义。倘若继续忽视构筑公平的规则,“丛林法则”的蔓延也许只是时间的问题。

  别把文明人逼进“丛林”

  在中国,维权难、成本高并不只是航空业的“专利”,其他服务行业同样如此。2008年,曾有一名消费者因相机质量问题,跟富士公司揪扯了三年的时间,最后打官司讨了个说法。“秋菊打官司”的范本固然很励志,但耗时费力的法律维权之路很难成为人们首选,很多消费者“用脚投票”抛弃了公权力维权,“逆向选择”通过私权抗争。于是,各种稀奇古怪的过激维权在华夏大地“争奇斗艳”,维权变成了一场“斗争艺术”。

  有网友认为,“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有时不铤而走险,维权就可能沦为一句空话。”此话并非危言耸听,当“弱者的优势”被异化为“弱者的暴戾”时,维权本身也就发生了“质变”。“用驴拉”、“用锤砸”、“拉横幅”、“堵店门”、“设灵堂”……过激行为似乎成为了讨说法的“捷径”。

  记得前不久,河南有位刘先生,为了能顺利退掉购买刚一年却“百病缠身”的汽车,竟牵来两匹骡子拉着故障车到许昌闹市区“展示维权”,引起媒体强烈关注。

  相比于刘先生的“理智”,很多投诉无门的“上帝”则表露得更加疯狂。去年12月4日,西门子家用电器中国区总裁就西门子冰箱质量问题道歉,称对所有遇到“冰箱门关闭问题”的消费者,将免费提供上门服务。在这起维权事件中,最吸引眼球的并不是总裁的“示弱”,而是11月20日消费者罗永浩在西门子公司北京总部门前,在媒体闪光灯的注目下砸烂三台西门子冰箱。在很多人看来,如果没有老罗过激的维权之举,西门子也不会转变态度。老罗用“砸”的方式赢得了维权战役的胜利,他是个幸运者,但并不是所有的“自毁”都能赢得“完美的结局”,这里不乏冲冠一怒“砸奔驰”、“砸宝马”、甚至“砸兰博基尼”等更加骚动眼球的行为。

  与“自毁”相类似的极端方式还有“自残”,诸如“跳楼”、“下跪”、“爬吊塔”、甚至“开胸验肺”等等。种种过激的维权绝不是消费者的“天生选择”,而是穷尽浑身解数后,仍无法破解困局的无奈之举。当然,这种无奈并不局限于“草根阶层”,公众眼中掌握公权力的阶层有时亦如此。

  2012年3月15日,河南新乡市“3•15”活动现场,千余名警察代表拉横幅维权,起因是他们全额付款5年后,1200多套警察团购房却成了“烂尾楼”。生活中被人们冠以“强势角色”的警察群体,居然也被逼无奈走上了街头,让人唏嘘之余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在一个无规则或规则失范的环境下,没有人是真正的强者,所有人都是弱者。

  正常的维权渠道不畅——行政维权太软,司法维权太难。你不想逆来顺受,就得逼上梁山,这样的社会如何和谐?

  韩寒曾说,“追求公正变成了和追求女人一样,只要(肚子)搞大了,这事就成了。”千万别让他一语成谶。

  ●结语

  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在《弱者的武器》中的论断,时常被用于诠释国内有违常规的极端维权现象。在斯科特眼里,由于缺乏公平、基于法治的正常博弈规则,心怀不满的弱势方往往会采用怠工、偷盗、破坏等手段施加压力,通过超越底线的极端行为讨回“公道”。

  歇斯底里的“拦飞机”维权,对社会的心灵震撼是巨大的,透过事件,人们看到了维权方式的扭曲、纠纷处置的无序和法治规则的失守。如何给维权提供一条安全的“跑道”,是社会必须接住的“烫手山芋”。

  本报记者 岳雷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拦飞机 航班延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