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媒体称微博问政不是时髦游戏依然任重道远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4日17:48  法制文萃报

  微博问政:想你爱你又怕你

  《法制文萃报》 记者:渠洋

  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聊天,首开中国网络问政先河。在这一示范效应带动下,各级政府和官员开始通过不同形式在网上与公众沟通,问政解难,并渐成趋势。因此,2008年被网友称为“中国网络问政元年”。如果以此为里程碑,那么之前,网络民意在中国的社会生态中发挥作用还是偶一为之的“个案”,现在,这种力量已跃出水面,独立潮头。近日,围绕着青岛植树门和湘潭提拔“90后”女局长两起标志性事件,又让网络问政的新形式——微博问政成为舆论焦点。虽然这两起事件发酵至今,距离公众所期待的“拨乱反正”,仍是“路漫漫其修远”,但社会向前迈出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政府做好事,民众也要问

  40亿元人民币能干什么?这是近期山东省青岛市政府给公众出的一道数学题,而“标准”答案只有一个:种树。

  这项举措的官方声音最早见于2012年2月27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植树增绿大行动的通告》中。通告称,该工程计划于今年3月启动,青岛将在2014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五年再造一个新青岛”。

  其实,在此之前,有关青岛投入40亿元种树的消息2月8日已刊登在《青岛财经日报》,当日的一版标题新闻即为《绿色青岛今年再投40亿》,并在4版有详细报道,该报道称,“记者从昨日举行的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至少投入40亿元用于造林绿化……”

  在40亿种树这条新闻里,有一个基本常识是,记者采访的报道数字,不会是自己杜撰的。按照惯例,参加一个政府或相关部门大型会议或活动的采访,记者都会在与会前接到会议或活动的议程安排和主要材料,有的甚至还有主办方自己写的“通稿”,里面一般都会把相关数据罗列在“通稿”里面。新闻要用事实说话,所以这些数据是记者发布消息的重点。

  在此,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除非有证据证明这家主流媒体整体的职业素养和操守出现重大问题,否则40亿元的真实性应该被确认。

  从该工程启动至今,仅1个多月的时间,一连串如“毁草种树”、“海边种树是形象工程”、“石上种树成活率低”、“树间距过密”、“决策未征求市民意见”等的质疑从互联网上铺天盖地而来。特别是在清明前后,对青岛市政府种树提意见的微博持续发酵,但官方似乎决心以沉默来抵御。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博问政的声音里,除了质疑声之外,也不乏青岛市民尝试用理性温和的方式向政府谋求沟通。如青岛网友“潘uu”先研究涉及公民权利的相关法律,接着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先后致电该市市长热线、园林局办公室等部门进行咨询,在诉求无果之后,她把其遭到各部门“踢皮球”的详细过程,整理了近3000字的文字,并以长微博的形式发布在网上,引发强烈关注。随后,青岛网友“青岛塔下”接力“潘uu”,也把自己追问此事的经历发在网上。另一位知名青岛网友“作业本”也持续关注此事,两次就种树一事在微博上致信青岛市领导,其中4月16日发布的第二封信,被转发高达数万次。

  “植树门”发展至此,一个全国性的网络问政风暴眼已经形成。终于,被“问政”的另一方——青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坐不住了,开始陆续进行回应。其中,4月19日青岛市副市长王建祥与网友的在线互动,将这起网络问政事件推到最高峰。

  围绕着官方回应,公众并不满意。首先,这一重大市政工程决策未征求市民意见最令人诟病,但对此,王建祥在回应中仅表示,以后的重大绿化工程将提前公示。这意味着,在决策阶段,作为城市的主人,市民仍没有参与权与发言权。正是由于政府信息与决策的不公开,让若干网络传言在这一事件中推波助澜。如青岛新任市长张新起被披露此前任职烟台市委常委,莱州市委书记,潍坊市市长、市委书记期间,都开展大量植树工程,被称为“种树市长”。很多青岛市民就因此对政府决策的一言堂色彩深信不疑,而欠缺科学性的“植树游戏”也不能不让人怀疑背后潜藏着利益输送。

  此外,有关40亿这个数字的真假莫辨也让“利益说”在公众中大有市场。王建祥并未对40亿元预算是否属实正面回复,他表示40亿元这一说法来源于《青岛财经日报》的报道,这个数字如何算出他不清楚。他强调,今年该市绿化费用的市级预算资金是5亿元,另外7个区共计划投资11亿元,用于本辖区的园林绿化改善。王副市长话音刚落,紧接着在4月20日,《青岛早报》一版就以标题新闻《40亿植树费是子虚乌有》和3版《每棵树的价格都可以查询》,对40亿元的说法进行了辟谣式批驳。

  时隔不过两个月,同为官方媒体的两张报纸就同一事实的重大报道,却截然不同。这背后的博弈无疑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当地政府决策及权力运行不透明的印象。

  用不用“神女”,都应给个说法

  对未来重大城建决策无法期待,现有问题应对含混不清,青岛“植树门”事件发展至今,绝不是官方宣传口径中一句“事前与事后沟通不及时”就能解释得清的。明明是为市民办一件好事,却为何变成了千夫所指?这其中的因由值得当地政府深深思考。

  同样是公权力的运行轨迹可疑,如果说青岛“植树门”是办好事让公众挑刺了,那么近期另一起网络热点——“90后”“湘潭神女”任局长,则让公众对公权力的规制失守极为不满,于是爆发出“问政”的激情。

  14岁高中毕业,18岁大学毕业,政治面貌群众,参加工作一年即被提拔为副局长(副科级),并将派往国家发改委跟班学习。这份传奇经历让网友将湖南湘潭岳塘区拟任发展改革局副局长的“90后”女孩王茜称为“湘潭神女”,并由此引发了来自网络的广泛质疑声。

  必须指出,在这起事件中,围绕着微博问政的呼声以及新闻媒体的追问,最初湘潭有关部门似乎仍秉持着鸵鸟姿态,有质疑上门,上级可以推给下级;当推无可推时,工作人员一句“新来的,不知道”就让追问回到原点。

  这看似是传统官僚作风的手法,但在网络时代,却也大有生命力。作为舆论出口,网络是扩散最迅速、影响力生成最快的,但同时也是关注热度衰减速度最快的。有调查显示,一个热点事件,它的网络关注度,在事件曝光的一到两天内呈上升趋势,并在第二到三天达到峰值,之后,热度迅速减弱,在事件的第五天左右,关注度就仅剩30%,并很难再反弹。因此 “拖字诀”成为很多官员们在网络问政时代“老树开新花”式的应对秘诀——把你拖到花儿也谢了。

  凡事都有例外。网友们这次并没被“拖垮”。在大众的高度关注中,“湘潭神女”持续发烧,网友通过人肉搜索,发掘出了新的“猛料”——既然有“湘潭神女”,应该还有“湘潭神父”,矛头直指湖南省发改委某高官,“权力世袭”这个敏感的字眼儿似乎已不可避免地将“神父”曝光了。在网友的穷追猛打下,有关方面再也不能拖了。一天之后,微博个人说明系“湘潭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中共湘潭市岳塘区委书记”的@肖克和发布微博:“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岳塘工作的关心支持。鉴于社会各界对王茜同志拟任岳塘区发改局副局长(副科级)一事提出了质疑,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对王茜同志暂缓任用。欢迎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岳塘工作。”

  好一副“朝闻道夕死可乎”的姿态,@肖大概已经忘记,引发网友广泛质疑的“岳塘区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 正是岳塘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的。如果真是从破格提拔人才的角度,岳塘的父母官怎么也应该为这位英国大学(实际就读新加坡)的海归才女据理力争一把,再不济,也应该将选拔人才标准公之于众,以示公正。

  看来“湘潭神女”真的该走下神坛。接下来,曾对记者声称“科级干部管理权限不在手中”的湘潭市委组织部终于也加入了“拨乱反正”的行列。一份拟提拔任用“90后女副局长”确系存在违规情况的调查核实结论破空出世,王茜拟任岳塘区发改局副局长的决定被撤销,并责成岳塘区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这也许就是“湘潭神女”事件的最终结果了。整个事件被湘潭市委组织部定性为岳塘区委“工作不细、把关不严”的问题,这无疑已根本否认了“权力世袭”、幕后推手等种种可能性,意味着不会有任何人挨板子了。更何况,岳塘区委自己来追究责任,其中的奥妙你懂的。

  论起来,这起事件也是微博问政“惹的祸”。

  微博问政不是时髦游戏

  2011年,政务微博在全国以燎原之势迅猛发展。据报道,目前,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经达到近两万个,其中政府机构微博超过一万个,官员个人微博近9000个。来自腾讯的统计也显示,目前在腾讯注册的政务微博数量达到约1.85万个,全国已经没有政务微博为零的省级行政区域。由此,在“中国网络问政元年”之后,2011年成为当之无愧的“政务微博元年”。

  其实,上面的两起微博问政事件,与现阶段其他社会监督或舆论监督的性质没什么太大区别,很多处理结果与传统监督方式差不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因为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之间,还缺乏一个直接的制衡关系。于是,微博问政就成了这样一种东西:官员觉得问政内容有助于往自己脸上贴金,便会放低身段,虚心接受批评和鞭策,脸上也会露出“闻过则喜”的表情。但官员如果觉得问政内容是个烫手山芋,弄不好会影响前途的话,那他就会装聋作哑。

  但无论如何,科学技术的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工具的进步,还有随之而来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管理的前进。在互联网时代,微博问政给民意表达搭建了一个更方便、更广阔的平台,也给各级政府和官员提供了更高层次表现其执政能力的机会。问政者也好,被问者也罢,两者能处理好在博弈中的关系和策略,则可互相促进,共达目的,反之,则两败俱伤,故被问政者需要有真正平等沟通的态度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举措。

  而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微博问政依然任重道远。

  ●结语

  4月16日《求是》杂志刊登了温家宝总理标题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文章,其中“人亡政息”的“危言”基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紧要之处在公权力真正接受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框架,让所有人的行为都纳入法律监督的范围内。

  唯此,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不仅仅是一句闪烁理想主义光芒的口号。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