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大学生创业,向左?向右?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5日11:06  法律与生活

  本文背景

  2012年3月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窦硕和贝方明死刑、另一名参与者闫广睿有期徒刑10年。他们犯罪的原因是:2009年,大学生窦硕等人与张某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经历过最初创业的艰辛后,火锅店的生意日渐兴隆;但窦硕等人与张某在股权分配上却产生了分歧。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几名大学生一致通过的解决分歧的方式竟然是于2010年4月26日晚22时,将张某与其怀有身孕的女友丁某残忍杀害。

  案发至今,此案在社会上引起的余波未平。在当代大学生缺乏基本法律常识、法律意识极其淡薄的表象背后,大学生如何面对自主创业的困境与压力,值得人们深思。

  大学生创业,向左?向右?

  本刊记者/何照新 实习生/徐铮

  屡次创业的艰辛

  马勇,28岁,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几次创业受挫后,现在深圳从事IT行业。

  马勇学的专业是父母帮着选的,他说估计连父母都不清楚为什么选这个专业。大学4年,他混着日子过。终于挨到毕业时,他更加迷茫。那时的他,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

  2006年7月,马勇毕业后回到南宁的父母身边。面对所有投出的简历都石沉大海的局面,他只能再次听从家人的安排,到一所中专学校当外聘教师,教了一年的书,每月工资800元。校方对正式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区别对待,让他看不到工作的前景。马勇想,与其从事一份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不如放手一搏。他递出辞职信,两代人为此大吵了一架。2007年,马勇下狠心回到了北京,打算自己做老板。

  在亲戚的建议下,马勇选择做服装中间商。他在亦庄租了一间平房作为工作室,每月房租3000元,冬天没有暖气。有了自己的店面,马勇动力十足,开始联系供货商,在淘宝、阿里巴巴上卖货,寻找商机。可惜,干了几个月,马勇一直在赔钱。没多久,马勇意外发现“投资小、成本低”的门卡生意是条出路。

  2008年,马勇购置了制卡设备,准备大干一场;但创业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为了寻找客源,他漫无目的地给各个公司的后勤部门打电话。鉴于各种卡的制作技术要求不同,为了找到合适的供应商,他在偌大的北京一家家地跑业务。后来,他改变策略,把一些自己做不了的单子承包给卡商,小店开始有了起色。

  在与卡厂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发现北京很多卡厂因为技术、费时等原因,没有几家愿意承接卡的打印业务。于是,马勇自行购置了设备,从网上学会打印技术,让打印业务成为他工作室的优势。慢慢地,客源多了起来,马勇开始接到大公司几万张门卡的订单。马勇渐渐地收回了成本,每月有2万元的收入。

  这样的日子并不轻松,马勇白天谈业务,晚上因为业务量大,为了按期交工,晚上他还得自己给自己打工。那时,马勇一睁眼想到的就是这一天要挣到100元房费和员工的工资、伙食、水、电……每天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2009年,马勇工作室承接的生意越来越多,很多北京知名的大公司都找他做卡。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工作室的4名员工相继离开。面对大量的订单,马勇进入疯狂状态。他给仅剩的那名员工涨了一倍的工资,自己也不休息, 24小时连轴转。坚持了一个月,马勇体力严重透支,最终晕倒在工作室里。

  醒来的他开始思索:我为什么要这么活着?随后,马勇作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次选择,变卖机器,回南宁。在家休养的一年时间,对IT有兴趣的马勇一口气报了三个培训班,给自己充电。2011年,马勇去了深圳。现在,他在深圳的一家IT私企工作,虽然很辛苦,但他做得很开心,他说要从中积累经验,为二次创业作准备。

  等待只为蓄势而发

  陈彬,28岁,毕业于北京农学院法学专业,在中关村打拼多年,现在北京从事文化产业活动。

  陈彬说自己选错了专业,他读不懂法学。大学二年级的时候,由于在计算机课上获得老师的认可,激发了他对该专业的热爱。而后,他自行钻研,考下CISCO亚太网络工程师,人生自此有了新的规划。从大学二年级开始,他就在中关村做兼职。那时候,硬件价格没有透明化,组装一台电脑最低能挣到500元,给小公司做企业网构建能挣到几千元。陈彬的小事业顺风顺水。

  2006年年底,他和三位朋友在鼎好电子商城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在这个工作组里,陈彬负责技术,另外三人负责找客户、铺市场。这样的分工,时间长了难免有分歧。有的客户见陈彬技术好、态度好,就跳过朋友直接找陈彬。分成跟着绩效走,客户这样做,导致三位朋友情绪很大。为了平息利益冲突,陈彬决定利益均分。陈彬的做法让朋友们心服口服。

  有一次,工作组给一家医院做电脑采购及网络构建,由于医院给的预算太少,按理想状态安装调试,利润太低。为了保住利润,陈彬选择降低电脑档次。后来,利润虽然保住了,但电脑不断出问题,网络也不稳定。他很懊恼,认为自己的决策致使工作组少了一个潜在的大客户。

  2008年以后,计算机市场趋于饱和,利润下降。2009年,陈彬提出团队散伙。后来,陈彬靠周末给初中生讲办公自动化课赚点儿外快。

  2011年,陈彬凭借在中关村积累的人脉,在望京与朋友注册了一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目前,这家公司还处在前期运转阶段,很多事务都在磨合和探索。作为公司的股东,陈彬要谈合作、审合同,与其他股东商量各项决策,经常忙到夜晚。“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在行业起步时抢占先机,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益。”陈彬对自己的二次创业充满信心。

  最大的困难是战胜自己

  黄书民,25岁,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迈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小时候,黄书民的家境不好,父母整日在外奔波。年幼的黄书民心里逐渐萌生了一个想法,长大一定要有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时间和可以支配的资金。这样,父母就不用再辛苦谋生,而他也不用再体会离别的痛苦。

  怀揣着这个梦想,在大学里,黄书民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积累各种经验。2010年,成绩优异的黄书民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国内最大的一家前沿网络设备有限公司研究院担任要职。

  由于表现出色,黄书民仅以一个半月的时间就被破格转正。半年后,他晋升为公司最年轻的设计师,并以新锐人物形象登上网络行业渠道研发期刊杂志。然而,就在黄书民前途大好时,他却做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决定:辞职,自己开公司。

  2011年,黄书民和大学几位朋友相继辞去高薪职位,携手创办起一家新的公司——迈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刚工作一年的创业者,他们并没有积累太多的财富。维持一家公司的花费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几个大男孩儿为了节省开支,自己学习下厨煮饭。尽管这样,他们还是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

  公司开办之初,只有创意,没有开发出产品原型,不足以打动投资人。黄书民和伙伴只好先外接项目,以此挣钱研发公司独有的产品。然而,新产品的研发并不顺利,几个合作伙伴在产品路线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最终,一位合伙人离开了公司。

  为了减少对团队整体的影响,他们迅速招募新人,调整重组。用了半年的时间,他们开发出了新的产品,成功签订了第一份合同。

  为了实现梦想,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为了让公司的产品战略得到良好的运作,他们每隔一天开一次学习交流会;每周,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讲解一项新技术或新成果;周末,他们还要去图书馆积累知识、学习技术。

  为了缓解大家的压力,黄书民每月组织一次团队活动,让队员得到放松和休息。黄书民很重视企业文化,他认为,一家伟大的企业一定会有自己独有的一些东西。

  在创业的过程中,黄书民意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由于资金紧缺,他们没有资金聘请法务人员。为此,他们花了很多时间自学法律,为公司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对于未来,黄书民充满信心。他认为,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和艰苦的条件,而是自己的决心。如果战胜不了自己,轻言放弃,那不论是创业还是其他任何工作,都很难成功。

  专家观点

  视挫折为常态,不因失败而绝望

  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创业之路?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才适合选择自主创业的道路?为此,本刊专访了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马皑。

  法律与生活:2012年3月1日,北京市一中院宣判的大学生杀人案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这个案子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表明,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能承受创业期间的压力。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和能力才适合自主创业?

  马皑:每位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潜质,人的挫折耐受力和在创业中应具备的意志力都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在创业之前要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准备、能力资源储备和挫折预案,有备而来,而不是盲目创业。

  具体地说,要有挫折是必然的心理预期,特别是不能放大结果而忽略过程。无论设计的结果多么美好,理想与现实都会有差距。理想要依靠努力去实现,而努力的过程永远是跌宕起伏的甚至是漫长的,并且挫折就可能是过程本身。实际上,战胜挫折也是最好的能力训练。

  要有风险意识,建议寻求与自己资源相符的创业项目。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财力与人际关系,还包括你的社会支持系统。如果初次创业就倾注家庭的全部,不仅输不起,也会给自己和家庭造成压力,反而扰乱创业的信心。要学会适者生存之道,合作可能无法带来利益最大化,但它是规避创业风险、寻求利益相对最大化的最佳方案。许多独生子女由于缺少成长过程中与兄弟姐妹互动、分工、矛盾的社会化过程,往往无法接受与他人分享。这是妨碍他们顺利创业的性格障碍。

  多一些失败预案,允许犯错误也允许自己改正错误、及时止损。当在某个行业的创业中屡试不爽时,应该另辟蹊径,寻求其他的发展之道;而不是一味地固执,进而提升挫折感。

  法律与生活:2012年,全国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高达680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增无减。面对日益加剧的就业形势,相当多的大学生把创业视作找不到工作后的无奈之举,或者把创业幻想成迅速获取金钱的最佳途径。您如何看待?

  马皑:这样说有些简单。就业压力大,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表象;而深层的原因,还是我们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地域差距、行业差距等现实造成的中国人的身份差距。在传统“嫌贫爱富”的刻板偏见影响下,许多来自于弱势家庭的大学生承担着复合型压力,包括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赡养父母并偿还求学成本的压力、预期与现实相冲突的压力、寻求尊重而不被社会排斥的压力、期盼掌握命运并有适当自由的压力、希望寻找与大学生身份相符的职业与岗位的压力等。

  除了自主创业,我们更多地可以从大学生参加传销的案例中看到社会矛盾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刻影响。由于社会资源有限,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都是结构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强大的竞争压力也是引发个别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诱因。

  法律与生活:您认为,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就业问题?

  马皑:首先要改变观念。在国家将失业率预定在4%的现实社会中,每位大学生都应有待业、失业的心理预期,改变大学一毕业就必须有工作的思维定势。当你将挫折视为常态时,就不至于因失败而绝望。

  要尽量追求自我的心理平衡,告诉自己竞争是人生的常态,它是由社会的结构性原因导致的而并非完全是你的原因。哪怕我们都奋发努力了,仍然会有人暂时找不到工作。但是,机会永远都有。假设你今年待业一年,但并没有荒废时光,而是用各种方法提升自己,那么在毕业一年之后,你在新一轮竞争中可能就是胜出的佼佼者。在现实中,接受了高等教育就更应具有宽容的态度和情感,身体力行地尊重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无论他是贫还是富。通过创造社会和谐来建构心理和谐。

  要懂得职业不是一生不变的,善于先从能够找到的工作做起。路在脚下,迈步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12年4月上半月期)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