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中菲黄岩岛对峙的实质与中国外交新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9日15:19  《环球财经》杂志

  深海智库研究员

  ■ 马钟成

  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企图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随后发生对峙,至今已经一月有余。如何从战略上、从根本上系统认识事件的本质,采取正确而有效的战略应对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维护中国国家核心利益,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现实问题。

  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小气候”是2011年以来中菲南海矛盾的激化;“中气候”是2009年以来,美国从中东逐步抽身,战略重心东移,加大对亚太地区的军力部署和政治经济干预;“大气候”是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中美从1971年开始的近40年关系逐步缓和、合作日益加强的“甜蜜期“已经彻底结束,遏制、围堵、打压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战略意图之一。

  美国新亚太大棋局

  2011年2月8日,美国五角大楼公布了一份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团队执笔、长达24页的《美国国家军事战略报告》(The national militar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这是美国7年来首次修改《国家军事战略报告》,其中最大特点是明确地显示美国将逐步结束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作战,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该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国家的战略优先重点和利益将愈发出自于亚洲太平洋地区。这一地区财富占全球财富的份额不断增长,从而推动着区域军事能力不断增长。这引起了地区安全结构的快速变化,给我们的国家安全和领导地位带来新的挑战和机会。”

  这段话意味着:美国认为,其战略重点转向亚太的原因除了美国国家的利益愈发和亚太地区密切相关外,更重要的是该地区某个国家财富及军事力量的增长引起地区安全结构的快速变化,给美国国家安全和领导地位带来挑战。

  随后,美国展示了对亚太各国的战略态度,其遏制、围堵中国的意图昭然若揭——

  对于日本,报告称:美国“将与日本自卫队紧密合作,帮助提高他们的区域外作战能力”。

  对于韩国,报告称:“历史证明,韩国是美国坚定的盟友,支持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安全努力,我们对韩国的安全承诺不会改变,因为朝鲜仍然是地区稳定的巨大威胁”。

  对于澳大利亚,报告称:“澳大利亚是该地区安全事务上具有领导地位的国家,澳美之间有着共同的价值观,有着长期的历史联系,发展更重要的双边关系有着良好的基础。我们之间的盟友关系将是互用、透明和有意义的联合全频谱行动的典范”。

  除了以上三个战略支柱外,报告指出,“我们还必须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加大注意力和资源的投入”、“我们希望有新的方式来促进更大的地区安全合作”。在这个层次上,先谈到的是印度,“我们将就反扩散、保卫全球公共空间、反恐以及其它领域同印度扩大军事合作”;其次才是菲律宾等国家,“我们将扩大与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以及大洋洲地区其它国家的军事安全合作、交流与演习,与他们一道应对主权和安全面临的国内和共同的外部威胁。这也将确保我们保持长期和多样化的存在,保持作战进入该地区的能力”。

  中国则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除朝鲜外惟一要对抗的国家,报告称,“我们将继续严密关注中国军力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对台湾海峡军事平衡的影响。我们仍然担心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范围和战略意图,担心其在太空、赛博(网电)空间、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咄咄逼人的态势。为了保卫美国及其伙伴国家的利益,我们将随时准备展现我们的意志、投入所需资源,反对任何国家干扰我们进入及使用全球公共空间和赛博(网电)空间的权利,或者威胁我们盟国安全的行为。”

  从以上战略报告的描述我们可清晰看到,美国将亚太地区作为战略重点,加大对亚太地区的军力部署及地区事务干预力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围堵和遏制中国。在美国看来,根据国家力量大小及与美国关系密切程度,亚太地区盟友分3个层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是第一层次的重要盟友,美国在这些领土有大量驻军;印度这个地区大国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次一级的军事合作伙伴;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则是第三梯队的军事合作伙伴。

  而在这第三梯队中,菲律宾这个曾经的美国殖民地又是领头羊,具有从第三梯队直接向第一梯队跨越的潜力,能够成为拥有与韩国、澳大利亚相似地位的国家。

  菲律宾争当美国“制华急先锋”

  菲律宾也正是看到了这个机会。一方面,他致力加强与美国的各种关系尤其是军事联盟关系,另一方面,不断地挑战中国的国家利益底线和中国民众情绪底线,在南海及黄岩岛问题上制造摩擦。其意图是试图充当美国围堵遏制中国的马前卒,从美国的第三梯队盟友跃升到第一梯队,从而获得美国更大量、更核心的利益输送。

  于是我们看到,进入2011年后,中菲关系不断恶化的同时,美菲关系在不断升温。

  1,美菲军事演习不断。

  2011年6月14日,美国联合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文莱等东盟六国,在马六甲海峡、西里伯斯海和苏禄海举行联合军演,军演持续10天。6月28日到7月8日,菲律宾和美国在在普林塞萨港市以东的苏禄海水域举行联合战备训练演习。同时值得关注的是,7月美国和越南举行为期一周的海军联合行动,美越双方在医疗救援方面展开合作,其中不包括实弹训练。

  2,“防卫菲律宾”:美国屡次强调《共同防御协定》。

  美菲军事演习的同一时刻,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在美国访问,并于2011年6月23日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举行了会谈。罗萨里奥声称,此访主要目的是寻求美国支持菲律宾在 “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希拉里的反应则自相矛盾,她一方面称美国不会支持争端中任何一方,另一方面又赤裸裸地强调美方将为菲军提供现代化军备,并将根据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来“保卫菲律宾”。在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如果中国对菲方发动“进攻”,美国是否会对菲予以支援。希拉里回答说,“我不会回答这种假设性的问题,但我想强调的是,美方将致力于防卫菲律宾。”在这里,美国的表态是十分明晰的,希拉里的意图很简单,就是通过声称美国将在中菲冲突中支持菲律宾,鼓励菲律宾继续强硬地挑衅中国。

  1个月后,2011年7月23日,希拉里出席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她公开地、彻底地站在菲律宾立场上讲话,否定黄岩岛等岛屿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要求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地形地貌来确定南海诸岛的归属,这是赤裸裸地进行分裂中国领土的行为。希拉里称,美国一方认为,对该地区提出的许多领土诉求都是夸大的,许多国家更喜欢依据历史先例而不是地貌来证明自己诉求的合理性。

  4个月后,2011年11月,希拉里访问菲律宾。16日,希拉里登上停泊在马尼拉湾的美军战舰费兹杰罗号,并致词表示,美国正与盟友菲律宾合作,在菲律宾改善疆域防卫和封锁能力之际,提供海洋事务上的支援。随后,希拉里与菲律宾外交部长罗萨里奥签署《马尼拉宣言》,纪念菲美《共同防御协定》签署60周年。《马尼拉宣言》的要点有:“菲律宾与美国重申《共同防御协定》所规定的双方共同义务”;“菲美两国在海上航行自由、无阻碍合法通商及人民流动等方面,有共同的利益”;“菲美《共同防御协定》与亚太地区和平、安全及繁荣有所关联”;“《共同防御协定》将是两国未来60年及其后的关系基础。”

  2012年1月26日至27日,美菲在华盛顿举行第二届战略对话,双方发表联合声明,重申美菲《共同防御协定》是双方同盟关系的基础,同意深化海上安全的合作:美国向菲律宾海军转让“汉密尔顿”号武装快艇,以增强菲律宾海上预警能力;向菲律宾转让第二艘武装快艇事正在美国国会进行审查;菲律宾政府将对进入菲国的美军舰、军机简化外交清关程序,以增强训练和相互协调行动能力;美国向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提供先进的人员培训和通讯设备。与此同时,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27日在马尼拉宣布多项军事方案,扩大美军使用菲国海空军事基地。他表示,菲国期望未来两国增加联合军演次数,同时有更多美军轮流驻扎菲国。

  2012年4月,正当中菲黄岩岛对峙时刻,菲美“肩并肩”2012联合军事演习于4月16日至27日进行。“肩并肩”系列军演是菲美每年例行的大型联合军演,两国首次“肩并肩”军演1991年举行,1995年后曾一度中断,1999年又重新恢复。在此次演习中,共有4500名美军士兵和2300名菲律宾军人参与,地点正是距离中国礼乐滩约80公里的巴拉望岛。美国海军陆战队太平洋司令蒂森表示,美国与菲律宾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依据该协议,任何一方若有需要,另一方将会提供国防援助。

  3,美菲怂恿东盟围堵中国。

  美国及菲律宾极其希望东盟国家团结起来对抗中国。2012年4月22日,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在一份声明中,措辞强硬地宣称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声索“毫无根据”,呼吁东盟国家针对“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新一轮‘挑衅’表明立场”。他“警告”那些与中国存在南海争端的东南亚国家,“如果其他国家现在未能像菲律宾那样坦率表明立场,那么这些国家将会受到中国对南海主权声索的影响。因为南海的航海自由及畅通的贸易往来对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要,为此所有国家都应当考虑中国在黄岩岛的行为。如果我们不表明立场,不只是菲律宾,所有国家都会受到消极影响。”

  4,美国试图在菲律宾重设军事基地。

  同时,美国正在考虑把临近南海的巴拉望岛变成美军军事基地。据日本《产经新闻》2012年4月24日报道,日美两国政府开始探讨美国海军陆战队与日本自卫队共同使用菲律宾军事训练设施的问题。目前,位于菲律宾巴拉望岛的海军、空军基地是最有利的候选基地,吕宋岛基地也在备选之列。菲律宾已成为美国调整驻日美军战略的一个备选据点。眼下,美菲政府正在就此进行磋商,如果达成一致,菲政府将与日美政府共同签署联合军训的正式协议。

  5,美国反华绞尽脑汁、顾头不顾腚。

  虽然2011年7月23日希拉里曾表态要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帮助菲律宾压制中国,但是美国国会并未批准这个法律。但美国军方及政界势力为了反华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不择手段。2012年5月9日,在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和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主办的论坛上,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均敦促国会参院尽速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称,在南海等问题上,“如果美国拥有坚实的法律基础,以法律条款为依据解决这种纠纷,美国才能更好地抗衡中国以‘咄咄逼人的政策’主张海洋权利的做法。为实现这一点,参院必须要尽快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美国军方人士认为,在南海问题上,反驳中国的最佳办法就是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参与全球谈判。正在力促美国参院批准加入这一公约的共和党籍前参议员华纳称,如果批准加入公约,美国就能够在谈判桌上而不是通过一系列海上对抗来反驳中方观点。

  美国希拉里及军方人士为了反华完全是顾头不顾腚,如果他们认为黄岩岛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属于菲律宾的逻辑成立,那么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所属海域,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岂不属于俄罗斯或加拿大?

  中菲关系恶化始自苏联解体

  中国与菲律宾关于南海问题的激化,其背景是苏联解体后美国对中国展开的围堵。

  1,从1991到2001:中菲关系恶化的初始阶段。

  以黄岩岛问题为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不存在对该岛的主权之争。1991年苏联正式解体后,中美关系也结束了自1971至1991达20年的蜜月期。此后,美国显著加强了对台独、藏独、疆独的支持力度,我国台湾、新疆、西藏等问题开始激化。比如从1991年4月开始,老布什总统首开美国总统会见达赖的先河,四任总统——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无论是哪个党派,无一例外都连续不断地会见达赖,老布什会见达赖1次,克林顿会见达赖次数最多,为5次,小布什为3次,奥巴马截至目前为2次。

  也正是在1992年,菲律宾前国家安全顾问戈勒斯声称黄岩岛是菲律宾国土,此后菲律宾不断在黄岩岛问题上挑起争端,从此中菲之间关于黄岩岛问题的争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逐渐激化。从1993年起,菲律宾对该岛进行勘测、考察和巡逻。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经济区的法规颁布实施后,菲律宾政府以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为理由,宣称对黄岩岛拥有海洋管辖权,后来又改为对黄岩岛拥有主权。1997年,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主权主张开始变得强硬起来,菲律宾海军毁坏了黄岩岛上的中国主权标志。1999年5月23日和7月19日,菲律宾两次撞沉在黄岩岛附近作业的中国渔船。2000年5月26日,中国渔船因发动机出现故障漂至菲律宾巴拉望岛附近海域,船长被菲律宾海军开枪射杀。

  2001年,美国小布什总统上台,其战略重点整体上偏向中东及伊斯兰世界。而菲律宾一直存在强大的伊斯兰分离势力,是除菲律宾共产党武装新人民军之后的第二大心头大患。在这个阶段,美国大力物质援助菲律宾军队并不断试图增加在菲律宾的军事渗入,试图帮助菲律宾消灭共产党游击队及伊斯兰分离势力,但是其目的一直未达成。但总体上看,在这段时间里中菲之间关于黄岩岛问题及其他南海争议问题的矛盾趋于平静。直至2008年奥巴马上台,美国重新开始重视亚太。

  2,“美国回来了”:中菲关系恶化的发展阶段。

  2009年7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泰国普吉岛出席东盟地区论坛(ARF)部长会议并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美国成为TAC的第16个区域外成员国。日本共同社认为,由于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美国的加入“体现出了奥巴马政府对亚洲的重视及与东盟建立亲密关系的愿望”,此前美国前总统布什执政期间,国务卿赖斯曾两次缺席东盟地区论坛,被批评为“轻视亚洲”。希拉里在出席会议前就表达了“美国要重回亚洲”的意愿。美联社称,希拉里出席东盟地区论坛的举动带来一个“实际的讯号”,那就是美国已经准备好在“轻视亚洲”多年后重回亚洲,希拉里在22日早间参加泰国电视台的脱口秀节目时也表示:“我强烈地确信美国将更多地参与到这个地区的事务中去。⋯⋯美国回来了”。

  正是在2009年前后,菲律宾对黄岩岛问题突然史无前例地强硬。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国会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

  其间,中国一直试图采用传统手段使中菲关系能够得到缓和。除了加强经贸合作关系外,2010年12月7日,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里卡多·戴飞赴北京与中国签订一系列军事合作协议。菲律宾军方发言人马班塔称,“菲律宾武装力量确实缺乏资金与设备,愿意并准备接受从任何国家输送的设备与资源。这当然包括中国。”

  然而,一旦美国明确表示要重返亚太,菲律宾马上翻脸,成了帮助美国围堵中国的马前卒。

  3,2011年之后:中菲关系恶化的高潮。

  导致中菲关系降至冰点的黄岩岛对峙事件之所以发生在2012年,绝对是和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对中国的围堵密切相关。可以说,到2011年,美国围堵中国的态势已经十分明显,除了上文《美国国家军事战略报告》的直言不讳、美菲等国频频军事演习并签订《马尼拉宣言》之外,还有其他诸多明显标志。

  比如,2011年11月,美国主导TPP(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几乎要将所有的太平洋大国、小国拉入而独独排除了中国。

  再比如,2011年11月除了希拉里访问菲律宾,还有奥巴马访问澳大利亚,并宣布向澳大利亚驻军。

  菲、美、中六十年关系轮回

  以2011年11月16日菲律宾与美国签署《马尼拉宣言》并重申1951年《共同防御协定》等系列事件为标志,中菲关系正在发生大转折。为了维护中国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处理对菲关系的思路需要与时俱进,应变以对。

  1,从1951美菲《共同防御协定》到2011《马尼拉宣言》。

  从1951年美菲《共同防御协定》,到2011年美菲《马尼拉宣言》,60年一个甲子,一个轮回:菲律宾又将轮回成为美国军事基地及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支柱。

  自1975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华及中菲建交之后,中菲关系逐渐缓和,菲律宾再未在公开场合强调《共同防御协定》的存在。1991年美国失去其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自此《共同防御协定》名存实亡。而2011年美菲两国政府的《马尼拉宣言》,可以说是以两国政府共同声明的正式方式对1951年《共同防御协定》的恢复。

  2012年5月9日,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发表声明纪念美菲《共同防御协定》,他绞尽脑汁翻遍了两国历史的所有文件档案来突出该协定的存在,结果发现在1975年之后、2011年之前,美菲两国交往中提到《共同防御协定》的地方仅仅只有两封信,一个是1979年美国国务卿给菲律宾外长的一封信,一个是1999年美国驻菲律宾大使给菲律宾外长的一封信。也就是说,在2011年之前中菲建交之后,菲律宾官方从未正式公开强调《共同防御协定》的存在。而这一次,2011年《马尼拉宣言》却用极端强调的方式证明该协定的存在及效力:“《共同防御协定》将是两国未来60年及其后的关系基础。”

  再来回顾一下菲律宾的历史。菲律宾曾是美国的殖民地,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日本战败后,菲律宾在美国变相控制下独立。1951年美菲签订《共同防御协定》,1954年菲律宾加入由美国创建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后,菲律宾获得大量军援,成为美国围堵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急先锋,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军将菲律宾变成巨大的兵营。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帝在东南亚对中国形成的新月型军事包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第一代领导人积极支持东南亚人民群众和共产党左翼力量反对美帝国主义及附庸政权的斗争,同时也积极争取该地区独立自主的民族资产阶级。当时的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可喜的成就。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由于惧怕新中国像抗美援朝那样再次出兵而始终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新中国的战略威慑是美军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并彻底走向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东南亚一些一贯亲美的国家也一度出现脱离美帝控制的趋势。以菲律宾为例,1969年菲律宾共产党中的一支力量建立起武装力量“新人民军”,此后发展势头迅猛,逐步建立根据地,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人民军”总兵力发展到3万多人,建立了59个游击区,在全国73个省中的64个省内开展活动。此外,当时在菲律宾还有大量通过合法的和平方式反对大国霸权的民间力量。

  1971年11月东盟五国发表《东南亚中立宣言》(即《吉隆坡宣言》),拒绝美苏的霸权主义干预。1972年2月,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派特别代表来华,努力与中国建交。1973年,美国侵略越南的军事活动彻底失败。1975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华,中菲正式建交,马科斯加强与美国在军事基地问题上讨价还价的力度。1986年有华裔血统的阿基诺夫人上台,中菲关系可以说正式进入了蜜月期,菲律宾人民更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美军事基地的运动,直到到1991年,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终于关闭。

  可以看出,从1970年到1991年这20年里,由于中国对菲律宾产生了巨大而深入的影响力,菲律宾不断展示出远离美国靠近中国的趋势。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菲律宾共产党及其他各种左翼力量实力渐增,这股力量推动菲律宾远离美国。第二,从1981年开始,中国逐渐断绝了与东南亚各共产党游击队的联系和往来,中国开始更加注重发展与该地区执政党及上层阶级和社会精英的关系。在这双重力量的作用下,菲律宾展示出脱离美国控制的趋势。

  随着1971年中美关系破冰,此后逐渐形成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中美也出现了近20年关系逐渐缓解的蜜月期。中美关系的相对缓和取决于苏联霸权的存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对中总体战略逐渐收紧,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长,来自美国方面的遏制力量也逐步增大。对于菲律宾的上层阶级来说,美国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自然比中国更大。只要美国对华采取遏制策略,菲律宾的上层阶级仍然会天然地趋向于美国,这是由美国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位置及美国对菲律宾上层阶级巨大的传统影响力所决定的。正是这个原因,自上世纪90年代后,中菲关系逐渐降温。2009年后,美国从中东抽身转向亚太地区,在这个背景下,菲律宾自然表现出回归到1951年的状态,又要试图充当配合美国“制华急先锋”的角色。

  2,苏联解体后,中美及中菲关系为何必然走向恶化?

  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战略,并非仅仅因为意识形态,也因为中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这种遏制,并不会因中国承诺“和平崛起”而有所放松。

  看看苏联及俄罗斯的历史就很清楚。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政治文化曾经一度和西方彻底接轨,然而美国继续对俄罗斯进行遏制和肢解的战略——不仅之前承诺的经济援助丝毫没实现,西方还用经济战争的方式使俄罗斯大崩溃,甚至继续扶植车臣等分裂势力来对抗俄罗斯。至此,时任俄罗斯领导人的叶利钦才幡然悔悟。

  苏东剧变后的历史使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一个不可改变的现实,那就是与美国拥有同等潜力和资质的大国,决不可能成为美国的盟友,无论这个国家是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在今天代表美国垄断资本利益的美国地缘政治大师们看来,像中国和俄罗斯这样拥有丰富的资源、庞大的人口、广阔的地域、独立的文化传统、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国家,从长期看是美国真正的战略对手。在苏联咄咄逼人地推行霸权主义的时代,中美矛盾有缓和或进入潜伏期的客观条件。但现在这个条件已不复存在。对于中国,应理性地接受这个现实:中美之间关系,已从过去30年的战略合作期,逐渐转至战略博弈期。而这样的认识转变,也将使我们重新审视中菲之间的关系。只要美国是全球老大,只要美国需要的话,那么菲律宾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就会倾向于充当美国的代理人,必要时冲出来成为“制华马前卒”。而美国出于维护其国家利益的本性,决定它一定会强烈地拥有这种需求。

  总而言之,在菲律宾上层阶级一直深受美国控制的历史传统面前,在美国意识形态对全世界资产阶级深邃的影响力面前,在美国垄断资本那黑洞一样的强大吸引力面前,中国无需抱有幻想,除非美国放弃遏制中国的战略。

  中国应对方略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外交工作需要明确的首要问题。处理南海问题,首先要明确,美国的战略意图就是采用各种手段将南亚和东南亚拉入自己的怀抱。而中国的目的就是应该千方百计使这些国家保持中立,甚至站在中国一方。

  当前中国要想从美国的包围圈中突围,必须对新中国60年来外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重新总结。可以说,从1951至1981这头30年里,中国向菲律宾伸出了左手,这是一只砸向菲律宾上层阶级的硬手,他利用支持底层左翼民众的方式来驱逐美军力量。从1981到2011年这后30年里,中国向菲律宾伸出了柔软的右手,在与菲律宾上层阶级缓和关系基础上,以加强中菲经济交往和经济融合为主要途径,保证中菲官方关系的稳定友好,化解美军的军事压力。应该说,在两个极不相同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都正确地做出了最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选择。

  现在,到了中国做第三个选择的时候了,那就是伸出双手。

  面临美国加强围堵中国的新态势,只有中国恢复对菲律宾广大的下层阶级和强大的左翼力量的传统影响力,中国才能真正对菲律宾政府及上层阶级产生强有力的深层影响力,进而对整个菲律宾产生影响。

  以菲律宾共产党新人民军为例,上世纪80、90年代一直走下坡路,到90年代中期,新人民军约仅有2000人。但2002年却发展到1.2万人,控制了1671个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乡村。而据菲军方提供的数据,当前新人民军约有6000名正式武装成员。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民兵性质的半武装力量无法统计。80年代以后菲律宾左派基本丧失一切外部支援,此后又遇到1991年苏联解体的重大冲击,新人民军仍然继续坚持战斗、渡过难关并又逐步发展壮大,这表明,菲律宾的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之间是有深刻和尖锐的矛盾的。菲律宾实行资本主义模式多年,其内部阶级矛盾不但没有消解,反而愈演愈烈。

  菲律宾在黄岩岛对峙中的心态,可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挟美自重”,菲律宾的意图无非是在美国围堵中国中趁机分一杯羹,美进则菲进,因此它对中国表现得十分强硬。

  中国必须让菲律宾知道,乱玩火者必自焚。当前美国所处的世界局势并不利。内部的经济形势姑且不议,对外而言,令美国异常头痛的普京已经再次主导俄罗斯,拉美则几乎被反美的左翼控制,而美国对强硬的伊朗无法下嘴。在美国解决伊朗问题前,恶化与中国的关系,显然并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2011年以来,美国加强对亚太地区军事部署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希望通过威慑方式阻止中国与俄罗斯及伊朗的战略结盟。在伊朗问题解决前,美国在亚太的军事部署都是对中国的心理威慑,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试图阻止中国倒向俄罗斯及伊朗的心理战。第二,等伊朗问题解决之后,美国在亚太的军力部署将真正变成对中国赤裸裸的军事威胁。

  因此可以预计,只要中国一方面加强与俄罗斯和伊朗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不惜与美国迅速恶化关系,美国必然担心将中国逼到俄罗斯和伊朗一边,从而在亚太战略上选择退缩。中国必须让菲律宾清楚,中国当前并不惧怕与美国恶化关系甚至发生战争,而美国则十分害怕与中国恶化关系甚至发生战争。50多年前,美国已经知道与新生的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直接交战会得不偿失,今天美国更加清楚,将今天更加强大的中国推回到50多年前彻底反美的状态,美国更是得不偿失。

  综上,解决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南海争端问题,需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调整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外交方略,第二方面是极力促使“美退则东(东南亚国家)退”。

  到了考验我们外交智慧的时候了,也到了思考从战略机遇期到战略博弈期,中国整个大战略的调整时期了。

分享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关于 黄岩岛事件 黄岩岛对峙 南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