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世界第一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
“飞天时没有时间害怕”
本刊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 张晓东
6月19日上午,就在刘洋和两位同事进入“天宫一号”的第二天,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在俄罗斯杜马大楼接受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独家专访。
今年75岁的捷列什科娃,已不能再从事航天飞行了,但她仍活跃在俄罗斯政坛上,现在是统一俄罗斯党代表雅罗夫拉夫尔地区在杜马的议员。
坐在记者面前的捷列什科娃,感觉比照片上更为精神。她穿一身得体的套装,说话中气十足。采访自然从49年前的那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太空飞行说起,刚刚过去的6月16日就是纪念日。捷列什科娃告诉记者,第一次太空飞行留给她的是难以磨灭的记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经常在思考,太空飞行对于人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捷列什科娃的思维很敏捷,未等记者问起关于中国女航天员首次飞天之事,她就主动提起了这个话题,首先向正在空间站工作的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表示祝贺。她表示,希望刘洋在太空中的飞行,以及返回地面都像她当年那么成功。她坦承,因为不清楚此次中国航天员在太空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所以无法给予具体评价,不过,可能非常有趣,会有益于中国人民与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科学家所做的一切,对整个空间领域的研究,将带来非常大的贡献。
话题很快又回到捷列什科娃当年的首飞上。她认为作为世界女航天员的第一次飞行,那无疑是一种试验,是对机器的试验,也是对人的试验,为人类进入太空铺路。1961年,苏联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进入太空,这一壮举就已经证明了人类是可以在太空失重条件下生活与工作的。当时,飞船返回舱降落是硬着陆,航天员要在距地球7公里的高空从舱内弹出,像跳伞一样着陆。所以,当年苏联第一批航天员基本上都是跳伞运动员出身。后来,航天员返回地面就不用脱离返回舱了,可以人舱一起软着陆。
苏联把捷列什科娃送入太空,还有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那时美苏正在进行太空竞争,为了压对方一头,也为了创造出更有效果的宣传价值,两国正在为各种“第一次”较劲,苏联一度占据上风:第一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第一次太空漫步,将第一名女宇航员送上天……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1963年6月19日,即捷列什科娃乘“东方—6”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了71小时后,开始返回地球。由于当时着陆技术不成熟,捷列什科娃在着陆时头部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当人们打开舱门时,发现她已经昏迷过去了。捷列什科娃被紧急空运到莫斯科抢救,并很快脱离了生命危险,大家才松了一口气。第二天,捷列什科娃接到命令,要她重返着陆地点,拍摄世界上第一位女宇航员安全着陆的“正面材料”。相关人员专门给她重新化妆,再把她放进返回舱,然后补拍了一系列镜头:人们欢呼着奔向着陆点,打开舱门,看到满脸笑容的捷列什科娃安然坐在舱内……很快,她的照片传遍了全世界。
记者问捷列什科娃:“在飞船发射前你是否有怕的感觉?”
捷列什科娃笑称:“飞行员都不怕飞行,更何况是宇航员了。宇航员的培养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在地面就要对飞船的构造了如指掌,操作规程烂熟于心。宇航员的任务非常复杂而繁重,需要掌握广博的知识,所以没有时间害怕。”当然,她说自己需要好好安慰妈妈,让她不要担心,自己一定会安全回到她的身边的。
捷列什科娃说,在空中飞行时,她每天都要记日志,这是太空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当时飞船里安装有摄像头,与地面的联系是始终联通的。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信号会时不时地中断。当时,她曾与地面上的太空第一人加加林通了话,与总设计师科罗廖夫通了话,而且还与苏联另一名宇航员贝科夫斯基建立了无线电联系,当时他正在距离捷列什科娃的飞船不远的空间轨道上飞行。
如今,谈起自己的经历,捷列什科娃更强调,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要经常处于一种找寻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状态中,比如你要立志成为一名专家,就是要不断地学习,这对于年轻人是非常必要的。
捷列什科娃说,中国年轻人爱好运动,并且在奥运会中创造了许多纪录。这非常惊人,说明中国的领导人非常重视发展体育运动。她认为这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是一个榜样。
捷列什科娃还表示对现在的年轻人有“羡慕甚至嫉妒”之心。因为他们拥有向其他星球飞行的机会,比如飞向火星。捷列什科娃说她曾经多年研究这个星球,但很遗憾不能实现飞往火星之梦了。她认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能局限于近太空,还要向深空进发。她强调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并且保护好地球,因为暂时它还是独一无二的,人类至今还不知道有没有其他能取代地球的星球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