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罗援:设立三沙市系捍卫南海领土主权重要步骤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2日10:20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第25期封面 瞭望东方周刊第25期封面

  三沙消息

  三沙市如何体现国防功能

  ---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

  随着三沙市的设立,在行政存在方面已经走出了可喜的一步;随着“海洋勘探981”号的下海,我们在经济存在方面也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其他措施都要跟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吕爽报道

  2012年6月21日之后,中国领土最南端的地级市将不再是三亚,而是同属海南省的三沙市。

  这一天民政部网站上刊登了《民政部关于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的公告》,宣布“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

  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来说,这是个令他振奋的消息。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罗援的提案建议在南海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同时在东沙、西沙、南沙设县,任命行政官员。而三沙市的设立,在他看来,超完美地实现了他关于南海行政管辖的“设想”。

  就新三沙市成立的决策背景、工作计划、市长素质,以及南海局势的稳定等话题,罗援近日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独家专访。

  “撤处设市”是历史的延续

  《瞭望东方周刊》:设立三沙市的决策背景如何?

  罗援: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错误的概念,好像我们是最近才在中沙、西沙、南沙(以下简称“三沙”)设立行政区划的。

  其实,早在1911年和上世纪30年代,中国已经将“四沙”先后置于广东和海南省管辖之下。新中国成立之后,1959年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了“西南中沙工作委员会、西南中沙办事处”;1969年3月,这个办事处改称为“广东省西、南、中沙群岛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又恢复为“广东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县级)”。海南建省后,该办事处划归海南省管辖。由此看来,我们最早对“三沙”实施有效管辖,而且是一脉相承的。

  最近,越南国会通过《海洋法》,从法律上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划入其版图。对此,中国政府多次谴责、抗议,宣布其无效、非法。

  中国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建议提升我们在“三沙”的行政级别,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也提出了应该设立“南海特别行政区”的提案,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由此看来,这次在“三沙”“撤处设市”是历史的延续,是对行政管理体制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是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是顺乎民心民意的举措,也是对有的国家无理举措的有力反击。

  《瞭望东方周刊》:设立三沙市意味着什么变化?对于加强南海岛礁及其海域的管理和开发有何意义?

  罗援:我认为,首先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对南海主权的实际管辖,有了一个“主权归我”的更合理的行政载体,在法理上堵死了有的国家的非分之想。

  其次,三沙市将是我们国防的南大门,我们的战略前沿将进一步前移。在一般的情况下,我国的地级市都设有师级以上的军分区、警备区或者水警区等军事单位,“三沙”设市将进一步整合国防战略资源,提升其效能。

  此外,“三沙”设市后,可以进一步加强我们对“三沙”的科学管理,因为一旦它成为一个地级的城市,就会纳入每年的政府工作计划,有预算拨款,人、财、物的支持力度都会相应地提高。

  三沙市在整体规划方面也会有一个更周到细致的全盘考虑,可以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管理南海、治理南海、经略南海。

  总之,我认为这是我们捍卫南海领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第一任市长应是一位高素质市长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三沙市有哪些工作是必须首先开展的?

  罗援:首先是要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要健全各级党政军组织,任命地方党组织和行政官员。其次,要观念到位、思想到位。要搞好顶层设计,规划好发展蓝图。

  再次,要措施到位、设施到位。要跟进各项配套措施,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措施要跟进,比如要任命具体岛礁的行政官员,明确哪个岛礁归谁管,责任到人,任命之前要张榜公示,与其他地级市一样,任期到了举行换届选举,体现我们的行政管辖。

  重要的是要做到防卫到位。提高警惕,做好应对周边南海声索国挑衅、袭扰的准备。

  《瞭望东方周刊》:新三沙市长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罗援:新的三沙市市长除了要具备一般市长执政为民、勤政廉洁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该具备多个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需要有主权意识、国防意识、大局意识和法律意识,另外还要具备危机处理能力、军政协调能力和临机决断能力。这些要求是根据这一敏感地区的特殊情况而决定的。

  这个刚刚成立的年轻城市有非常重要的特殊性:位于中国的最南端,虽然辖区面积很大,但人口很少,而且不断面临南海周边少数国家的无端挑衅,在这样的背景下,它的第一任市长应该是一位高素质市长。

  《瞭望东方周刊》:三沙市怎样体现国防功能?

  罗援:三沙市有国防功能。有国必有防,设市必设防。

  一般情况下,中国的地级市都设有相应的军事单位,市委书记兼军事单位的第一书记,军事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兼市委常委。前一段时间,西沙、南沙、中沙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一度由海军西沙水警区的政治委员兼任中共海南省委驻西南中沙工作委员会第一书记,副书记由海南省西南中沙办事处主任兼任。

  军政一体,守土有责。从某种意义上说,三沙市的国防重任大于它的经济重任,它首先是祖国的大门,是海防重镇。

  中方应在三沙市的空域设立“空中识别区”、“空中警示区”和“领空防卫区”;同时在周边海域区分出外国舰船可以自由航行的国际海上航道、只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无害通过”的中国的专属经济区,以及任何人都不能侵犯的中国领海。

  除了设立三沙市外,还应该有“四大平台”

  《瞭望东方周刊》:从长远来看,稳定南海局势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开始和准备?

  罗援:我多次提出,为了在南海地区实现“主权属我”,必须凸显六个“存在”,即行政存在、法律存在、国防存在、执法存在、经济存在和舆论存在。可以考虑组建国家海岸警备队,整合海上执法战略资源。

  另外,发表《南海白皮书》,将我们在历史和法律上的依据都公之于众,把少数国家出尔反尔的劣迹大白于天下,占领舆论制高点、法律制高点,夺回话语权。随着三沙市的设立,在行政存在方面已经走出了可喜的一步;随着“海洋勘探981”号的下海,我们在经济存在方面也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其他措施都要跟上。

  我认为,除了设立三沙市外,还应该有“四大平台”,即大型海上勘探钻井,海上大型浮动或固定的码头,海上大型巡逻舰,海上大型渔业生产基地。这四大平台就是我们在南海的四大战略支撑点。

  谁在开发南海

  “南海是世界油气资源富集地区之一,是第二个波斯湾。”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网站这样评价南海蕴藏的丰富资源。近两年来,南海周边一些国家掀起新一轮“主权主张”浪潮,美国等西方媒体也不断热炒所谓“中国强硬引发南海问题”。在这一轮“南海问题热”的背后,则是一些国家在南海大肆加紧石油开采活动:南海油气产值占越南国内生产总值的24%;马来西亚在南海开采的油气使其国内95号汽油价格长期保持每升约4元人民币;石油工业落后的菲律宾近来加紧对南海石油开采的招标。日前我国海监船在南海管辖海域内巡查时,发现30多座进行非法油气开采的外国平台。记者近一年来在南海周边一些国家深入调查,发现几乎所有西方大石油公司均涉足其中,所建油气井超过千口。而中国的勘探与开采仅在北部湾和珠江出海口的浅海,迄今在资源最密集的南沙海域没有一口井。

  周边国家加紧南海探采油气

  在南海究竟谁是现在的最大获益者?有多少西方公司在这片“争议海域”开采石油获利?当许多西方媒体不断提出所谓“中国强硬引发了南海争端”论调时,这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却很少被提及。

  2011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高调宣称南海问题涉及美国利益,需通过国际机制解决,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也趁此机会掀起新一轮“南海主权宣示”热潮,除了加强行政管辖、法律宣示以及与美国举行海上联合军演外,最具有实质意义的就是加紧对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网站援引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一份报告称,南海海域的石油资源总量可能达280亿桶。美国“全球安全”网站的一篇文章也称,南海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至少为75亿桶。文章称,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均在南海有相当规模的勘探和开采,石油开采量每年超过5000万吨,许多国家正在加紧对外招标进行勘探开发。越南已经划定185个区块,与50多个外国石油公司签订石油勘探和开发合同,很大一部分区块属我国的西沙、南沙海域;马来西亚近年来也划出多个深海油气区块招标,有13个区块的油气勘探和开采合同完全或部分进入我南海海域;在文莱,该国与壳牌公司合资建设的海上石油平台就超过240座。根据文莱官方文件上的声明,其经济区包括我国的南通礁及南沙3000平方公里的海域。目前,菲律宾正在招标的15个油气区块,有3个伸入我南沙海域。

  在东南亚,菲律宾石油工业非常落后,近来菲加紧对南海石油的勘探开采招标。菲律宾能源部日前表示,菲正推出15个油气区块的能源勘探承包项目招标,且“不会有任何延迟”,他还称“没有中国公司参与投标”。记者致电菲能源部,菲能源部部长办公室助理莎拉·旦尼娅称,包括这15个区块的第四轮能源承包项目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启动,菲政府即将开始向投标公司发放勘探协议。但她拒绝透露有关区块和油气开发公司的具体信息。

  据记者得到的一份菲招标区块分布图显示,第3号、第4号区块明显位于中国领海之内。“位于巴拉望岛西北部”的第5号区块相当一部分从地图上看也与我国南海的“九段线”重叠。据透露,这次参与菲方招标的共有38家外国公司,包括法国道达尔、美国埃索和荷兰皇家壳牌等都已提交申请。菲媒称,中国外交部已就第3号、4号和5号油气区块提出抗议。记者在菲能源部网站查到,第3、第4和第5区块的协议发放截止日期为7月31日,属于15个区块中最晚的。根据菲律宾能源部的规划,菲石油天然气开采要在未来20年增加40%。

  多国财富来自南海

  在南海周边诸国中,马来西亚显得十分低调。实际上,马来西亚是从南海油气开采中获益最多的国家之一。记者2011年底专门赴马采访南海石油开采问题。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乘车几个小时,就来到西马东海岸。夜晚站在海岸边,远处海面漆黑一片,但依稀能看到几处火光闪烁,当地渔民告诉记者,那是一处处石油平台上喷的火。渔民说,出海没多久就可以看到很多钻井平台,“几十年来,平台管子喷出的大火没有停止过,大型油轮也穿梭往来于平台和油港之间”。

  “最近的油气田距离东马沙捞越的米里仅12公里,最远的距离陆地几百公里,乘坐直升机要几个小时。”当地最大石油公司---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对外合作部公共关系主管威尔逊接待记者时曾非常热情,但当记者询问最远油气平台是否位于南海中国传统海疆线之内时,他却沉默以对⋯⋯

  在马来西亚,石油来源几乎全部取自海上。马来西亚已在南海海域打出近百口油气井,年产石油3000万吨。马国从南海获益之丰从其国内随处可见的外国和本国石油公司加油站就能看出端倪。记者在加油站看到,这里95号汽油的价格仅1.9林吉特/升(约合4元人民币)。低油价使仅2800万人口的马来西亚竟有1000多万辆机动车。

  2010年马来西亚油气出口总额高达230亿美元,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1%。记者从马石油公司内部拿到了一份详细的年度财务报表,数据显示,在2011年财政年度,马石油净利润高达201亿美元。据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利润巨额增长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在南海的油气开采。威尔逊告诉记者,截至2010年年底,马石油已与多个国际石油公司签署了70多份开采共享合同。威尔逊表示,每个合同都会具体谈判,一般为六四分成,或者七三分成。马来西亚石油开采技术成熟以前,大部分交由外国公司承包开采,目前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已开始承包国内、国际业务。

  不仅在马来西亚,南海油气的开采也成为越南的最大经济支柱,并且使越南从一个贫油国变成石油出口国。越南是在南海最早进行油气开采的国家。1975年美孚石油公司在越南南部海域发现了石油。上世纪80年代,越南国家油气公司和苏联石油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开发白虎油田。白虎油田至今仍是越南第一大油田,一度占越原油产量一半。越南石油日产量约40万桶,出口量为每日5.3万桶,其中一半出口美国。南海石油是越南第一大经济支柱,2010年越南国家油气集团总收入为478.4万亿越南盾(1美元约合2.1万越南盾),约占当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的24%。

  拉西方“入伙”

  在马来西亚,所有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由马来西亚石油公司主管,该公司直属总理府,与国家部委平行,不受能源部管理,其总裁直接对总理负责。

  “以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的形式而非国家部委统管马来西亚石油产业,是为了使石油产业远离政治、不受政局影响,保持石油开采正常运转和持续性发展,避免因政府官员更迭影响国家石油产业。”马石油一位主管这样向记者解释道。而一名马国内学者告诉记者,马石油公司的原始账目只有公司总裁、政府总理、巫统主席等几位核心人物掌握。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的收入是政府运作和马执政党竞选的重要经费来源。

  在越南,南海石油开采早就成为国家战略。为加大开采力度,越南曾专门修订《石油法》,使国际石油公司参与竞标的条件非常优惠,合资公司里外方股份可占80%。埃克森美孚、BP、道达尔等西方巨头都在越有大量投资。

  另一方面,由于海上石油开采是一项高投入、高技术的行业,出于政治和现实两方面的考虑,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一开始就走上一条拉西方“入伙”的道路,通过直接或间接合资的方式,邀西方大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南海油气资源。据了解,目前西方200多家能源公司在南海海域钻井总量达上千口,几乎囊括美欧日所有大的石油公司。近些年,美国和日本对南海油气资源开采的投入在不断加大。身为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的康菲石油,在越南的资产规模达15亿美元,其在越南海岸拥有3个油气项目的股权,这3个项目均处于南海争议区。除了美欧,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涉足南海的资源开发。最近几年,日本陷入经济萧条,却没有阻挡日本石油公司进军南海的步伐。日本石油公司持有越南东方油田64.5%的股份。

  (摘自《环球时报》)

分享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南海 南沙 三沙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