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记者 王巧捧
权力,总是披着风光的外衣,但风光的背后,风险也如影随形。
对于权力,如同江河,疏导得好,福泽百姓;控制不当,衍生祸害。
6月,林木蓊郁的季节,四川省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宣布初步建成。
在整个庞大的惩防体系建设中,一个有力的抓手——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让人看到了对权力进行风险管理的努力。
信息公开、风险查找、建立防范设施、创新科技预防手段等等,一项项风险防控机制,为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建设搭桥架梯,为权力所到之处铺轨设防,为保障权力真正为民所用,进行着千方百计的努力。
权力晒在阳光下
说起村务公开,王谊村支部书记饶明全感触良多,其中有些故事让他哭笑不得,至今难忘。
两年前,王谊村专门找广告公司制作公示牌,公布特殊党费使用情况。公布不久,一名村民怒气冲冲地找到饶明,口口声声让补钱,还说村里肯定贪了他的钱。饶明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细问之下才知道,这名村民在公示牌上看到,他家特殊党费补助栏上标注的是1万元,而他只领到3000元。
事关重大,饶明全找来了村监督委员会一同核查,查完了村里的账目,又到镇上对账,账目都显示,这名村民应该得到3000元。但这1万元又怎么来的呢?最后查明,是制作公示牌的广告公司错打成了1万元,一场误会至此化解。
虽是一场虚惊,但警醒人心,村务公开的意义也尽在其中。
村级事务公开,王谊村不是个例。早在2009年11月1日,四川省施行了《四川省村务公开条例》。村务公开在全省范围内推开。
成都市蒲江县成佳镇同心村的“三务”公开栏,一张收支明细表将全村上季度收入、支出发生时间、事由、数额及经手人逐一列出,村民争相查看。“镇纪委每季度都要对公开情况进行督查,我们一点也不敢马虎。”一名村干部向记者介绍。
公开是公平的基础,公平让一切问题似乎更容易迎刃而解。
两个多月前,在绵阳市涪城区石塘镇,古井小区安置点进行了安置房分配,镇纪委进行了全程监督,并安装了监控设备,分配结果在公示栏上张贴。仅仅4天,涉及694户、共1402套房的选房工作顺利完成。
为强化村务公开,不少村级组织不断创新举措,主动引入村民监督,将村务在网上公开,创办村广播站、村报等。
2006年9月1日起,《四川省政务公开规定》施行。如今,信息公开成本低、成效高,已经成为各级各部门预防腐败风险的共识,省、市(州)、县、乡(镇)、村,从上至下,同步运行。
今年2月份,四川省纪委推出扶贫资金项目五级公示制度。不久的将来,四川省涉及扶贫开发资金项目的地方,从省、市(州)、县、乡(镇),直到村里,人们都会定期看到扶贫资金项目公告。
为保证住房分配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四川省建立保障房社区、街道、县(区)三级审核和街道、社区二级公示的“三审两公示”的基本审批制度,尽可能通过社会公众的监督防止骗购骗租行为。
风险,从头防到尾
7月4日,记者采访赵连全时,他所在的泸州市人社局考试中心,正在进行紧张的备战:六、七、八号3天,考试中心将组织960个考生的面试,涉及333个职位。
近几年,经过动态性的风险梳理,泸州市人社局考试中心,对面试和体检的整个流程,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6年来,无一起投诉、举报。
面试之前,考生抽签,无可厚非,但考官也抽签可不多见。泸州市就施行了这样的面试“双抽签制”。
面试的前一天,由市纪委人员从考官库中抽取考官,临到晚上再逐个通知,第二天一早进行相关培训后,考官抽签分组,随即由工作人员带到考场。
这样,直到进入考场,考官都不知道自己将面试哪些人。
面试时,当场统计分数,告知考生,并由考生签字确认。如果考生对评分有疑议,可以留下来旁听下一个考生的面试。
每个面试场上,都有纪委人员全程监督,并在结束后对每个考官的表现进行考核。
体检阶段的设计,更是如临大敌。
体检前一天晚上,公务员考录培训与监督科科长负责联系几家备选医院,体检当天早晨,由纪委人员抽签选定医院。统一带考生去体检的车启动后,司机才会被告知去哪个医院。
体检时,考生体检表都作了编号。在等待体检结果出来的空档,万一有考生回去“勾兑”医生怎么办?体检后,还要对考生体检表重新编号。
所有编号信息,只有纪委人员单独掌握。所谓“一人做事一人当”,落实了责任人,就有了防范性。
对人事考试设计流程化的风险防控,赵连全的话很实在:“不能让自己部门的工作有纰漏,不能让考试失了公平公正,不能让工作人员为了别人的饭碗打了自己的饭碗。”
大多数事项,总要经过多个关节,才能圆满完成。所有关节同步防范,才能杜绝“决一口而溃千里”的风险。
记者采访中发现,所有已经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地方,无不强调“全员全域”。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员的职责定位、法定权限和工作流程,采取种种办法,排查梳理。
内江市采取“3+1”(针对职责自己找、职工大会互相查、征求意见群众提和单位设立风险点审核小组)模式查找廉政风险点,全市5个县区、77个市级部门共11000多名党员干部参与,共查出风险点11373个。
既然是全员查找,那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一把手。广安、泸州等地,规定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项目、物资采购等工作的制度,直接对一把手进行了分权。
风险既知,如何早防?
“三早预警”机制,“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已经在不少市州进行了多年探索。对于如何发现、如何提醒,也有系统性的总结。遂宁市船山区“廉政风险迹象管理办法”,就被称为三位一体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明确了廉政风险迹象的表现形式、收集途径,以及三层预警机制等内容,便于操作。
科技手段大显身手
2月15日,成都市蒲江县寿安片区国土资源所接到举报,称董口村有人在耕地上违法修建房屋,执法人员将相关信息输入“电子政务与监察系统”,立即赶赴现场。得益于执法车上的GPS系统,此时,在80公里外的成都市国土局监测指挥中心的电子显示屏上,该执法车的路线清楚地显示出来。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通过调查取证,给被执行人下达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成都的监测指挥中心也同步获取了现场执法的实时信息。
“有了这套系统,执法人员的执法流程被晾在了阳光下,权力运行的过程可追溯,结果可追踪。执法者自由裁量的空间少了,谁也不敢乱来了。”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土地储备中心主任张康林对记者说。
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动态防控,用“无情”的电脑管住“有情”的人脑。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开发了“岗位风险防控管理平台”,将岗位风险防控管理机制的各个环节,全部嵌入信息化的系统平台。
该平台试点三年来,集纳岗位风险点5万多个,发出提醒、预警信息10万多条,诫勉谈话516人,对125名党员干部实施了追责。环环相扣的信息化风险防控,恰似为权力运行装上了“GPS”,使“隐性”权力变得“可视”、“可查”、“可纠”。
近年来,科技手段不断在风险防控领域大显身手。电子招投标、电子监察、网上办公、远程视频监控办案等等,确保了灾后重建工程、重大民生项目、干部作风等方面的风险控制。
年初,省纪委监察厅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拓展行政效能电子监察范围,从行政许可行为向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等方面延伸,从省、市、县向乡(镇)延伸。电子监察系统运行近4年来,532个单位、792人被问责,按时办结率达到了99.9%,群众满意率99.9%。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利用科技手段防范风险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通过自主开发的采购软件,6年来,长虹公司网上采购物资62亿元,降低成本6.47亿元,每年平均降幅10.7%。一名采购员对记者说,以前,采购员与供货商之间的关系,对于采购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如今,网上采购,让商业贿赂无处容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