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记者 焦东雨 北京报道
去年11月,认定了可以就PM2.5做点事情之后,张斌和王均下决定辞职自主创业了。
两名前百度工程师的第一款产品叫“北京空气污染指数”,是一款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移动客户端,可向用户提供美国使馆发布的北京PM2.5监测数据。
半年多后的今天,他们的产品已升级、更名为“全国空气污染指数”,不仅提供美国使领馆在驻华几个城市发布的PM2.5,还提供国家环保部发布的全国120个城市的空气监测数据以及陆续加入的各地PM2.5数据。
小试身手
离职是潜藏于心很久的想法了。“离开之前,我们就有做移动互联网的想法,等时机成熟就可以出来单干”。去年11月前后,众多名人和媒体开始集中关注一个此前并未被大众所熟知的“新名词”——PM2.5。人们对PM2.5监测数据的关切,成为张斌和王均辞职创业的一个契机。
辞职之时,张斌刚刚做父亲,“这个决定还是很大胆的,最开始还是会有一些经济压力的担忧。”
“当时也没想那么成熟,可能更想做一些工具类、社交类的产品,这些我们其实是有计划的。空气这个,因为可以做的比较轻量级一些,我们就试一下。先做的是北京范围的,考虑看数据和用户需求情况,再做全国的。”
两个年轻人没有想到,这个纯当练手的客户端,竟然有那么大反响。
当时还未离职,两人只是用下班时间做,每天两三个小时,一周之后完成产品制作;提交苹果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审核又用一周时间。
苹果App Store开发门槛并不低,而且需要经过很多的审核,新上架的产品,都会在新品推荐里介绍。两人注意到,这款兼职做出来的“北京空气污染指数”,上架第一天就有人下载。
由于当时国内并没有官方公布的PM2.5监测数据,他们引用的只是美国驻华大使馆自行监测并发布在推特上的数据。
2011年12月初,北京空气污染爆表,“下午基本就全黑了,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很多名人和媒体报道这件事时,用的都是我们的软件截图,使用量马上就上来了”。上架几周内,各个手机系统版本共计下载量就达到8万左右。
随后,很多用户开始问,可不可以加入广州、上海等地的数据。他们很快升级了产品,在今年2月做了一个空气污染指数全国版,即2.0版。
为了增加界面的直观和美观,他们还找到了摄影师朋友,要来照片版权,于是就有了广受好评的软件背景图。数据好时,背景图清新明亮,数据差时,背景图则阴云密布。
名人的免费广告,也成了这款产品迅速爆红的原因。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不仅是“全国空气污染指数”的忠实用户,而且堪称是义务的形象大使。大约从今年3月份持续至今,潘石屹非常勤奋地坚持每天截图发微博报告北京、上海等地的空气污染指数,甚至在去朝鲜体验和在法国普罗旺斯度假期间也不间断。据记者粗略统计,截至7月17日,在潘石屹总计565张的微博配图中,有约106张是“全国空气污染指数”的截图。潘石屹每一次的空气报告,多则引来上千条的转发,少则也有几百条。
产品的成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做的事情的价值。“比如数据公开这样的事情,在国内做得很不好,如果数据能更公开、更透明一些,对环保部门也是一种推动。”
数据背后的“暗战”
他们的所有数据,都来自环保部门。国家环保部网站数据中心提供了12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和实时监测数据,但最初,并不包含最受公众关注的PM2.5。
今年1月21日,北京才开始公布PM2.5研究性监测小时浓度数据,随后全国各主要城市陆续开始或计划公布当地PM2.5数据。与此同时,美国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的领馆也开始公布监测到的当地PM2.5数据。
由此,在2.0的版本中,他们不仅开始加入各地环保部门陆续公布的PM2.5数据,也加入美国驻几大城市领馆的数据。只要有美国使领馆在的城市,均是两个数据上下排列,形成鲜明对比。
王均表示,在使用环保部的数据时,“首先会根据环保部的计算公式算出各个城市小时级的空气污染指数,如果这个城市的环保局提供PM2.5,我们也会将其纳入到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中”,但要获得各个地方环保局提供的 PM 2.5 数据, 他们就必须自己去相应网页上抓取数据。
他们也没想到,这个原本简单的技术问题,会变得那么复杂。
据王均描述,很多地方环保局发布PM2.5的实验性监测数据时,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使用网页来发布,而是用flash或者silverlight等更为复杂的前端技术。两者的差异是“抓取数据时会增加一些麻烦。如果是网页,很容易就可以解析数据出来;如果是后者,我们必须通过他们的网络请求,来分析他们的数据”。
王均说,地方环保部门还对数据加密,“我们必须发现他们的加密规则,进行解密”。这样的加密、解密、再加密、再解密,进行了多次之后,终于爆发了一个问题。
江苏一城市的环境监测中心网站不仅用flash公布数据,做了加密,而且加密的频率非常高。甚至到后来,干脆把所有的数据发布变成了图片形式。
加密还不是最复杂的情形。
6月15日中午12:36,他们的客户端抓取的信息显示,南方某沿海城市当天指数是500。后来才发现,是当地更换了提供数据的地址,张斌他们一直抓取数据的网页数据很高,而新的地址上数据是正常的。
当天13:40他们的客服邮箱收到一封来自该市环保局办公室的邮件,留下了联系人、电话,说想与负责人进行沟通联系。看到邮件后,王均打了过去,对方说,你们没有经过我们授权,为什么要使用我们的数据?为什么向公众提供虚假的信息?
王均反驳说,明明是你们提供的虚假信息,我现在就可以把网址发给你。王均随即把新旧两个网页截屏取证,并把两个地址发给对方。
虽然,对方没再有过联系,但“假数据”事件对他们影响非常大,他们决定不再使用该市环保局发布的PM2.5数据,只保留用环保部数据计算出的空气污染指数。
此外,南方某内陆城市环保局也曾与他们取得联系。对方在电话上说,我作为环保局的人提醒你们,这样做是不合适的;你看环保部和美国大使馆还在吵,美国大使馆那么做是不合法的;王均反问,是哪条法律;对方说,反正是不合法的,我得提醒你们一下,你们这样要小心……
其实,天天接触这些数据,王均和张斌知道,除北京的污染最为严重外,国内其他城市的PM2.5数据其实都还好。大多数地方环保局并未向他们提出质疑。
对于一些地方的反应,王均表示很无奈,“明明空气好,你不好意思说,多么愚蠢啊,逼着大家相信美使馆。”
做点不丢人的事情
在个别地方环保部门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提出质疑的同时,也有福建一名环保局工作人员,以个人身份发来邮件,非常热心地与他们探讨如何呈现数据等这样技术层面的话题。这也让张斌和王均稍感安慰。
根据王均提供给记者的数据,目前他们共两个版本的“空气污染指数”手机软件用户已累计达50万,用户日均启动次数10万左右,日新增用户数千;苹果App Store上给他们打分的用户总计已超过7800个,总分5分,他们4.5分。
张斌说,最初他们也觉得自己的产品会受欢迎,但没想到会这么火,这么多人关注。
创业,自然不是免费服务,虽然软件下载是免费的。
苹果App Store本身有开放的第三方平台,专门负责找广告、计费等,软件开发者只用嵌入广告代码即可。用户下载软件是免费的,必须用户使用,并点到了广告,才产生收入。“软件刚上线时,算下来一个月的收入,只相当于我们两人以前工资的 1/20。”王均说。
那种情形没有持续多久,在“微博女王”姚晨转发别人发的软件截图之后,收入开始有明显上涨。“姚晨转发的当天,广告收入有一个猛增。但这个状态也就持续了两三天。”
“要么是爆表,要么名人转发,广告收入也随之曲线式的上升,然后回落。”同时,他们发现,在周末、节假日,人们可能选择外出时,流量会明显高于平时。
对不想被广告打扰的人,他们还设计了没有广告的付费版,费用为6元。他们说,目前,付费下载的用户,占约1%。50万的装机量,相当于有5千人选择付费下载。这6块钱,苹果分30%,剩下的才是他们的。
虽然只有5000人付费下载,但“我觉得比一些公司十几亿的用户量爽很多啊。感觉很不一样,很有成就感”。张斌说,“我们做点不丢人的事情,也能养活自己。”
目前,他们即将推出“全国空气污染指数”3.0版,在新版本中,将有全世界各主要城市的PM2.5数据。
“我们看到的十几个国家中,只有韩国和法国是用flash来展示数据的。其他国家的数据,就是直接公布在网页上。”
对比国内外的数据,差距更大。张斌说,即使是环保部的一个网页的制作,就能从中看到国内外政府在专业性方面的差距。王均最大的感受是,国内外信息公开透明方面差距太大,“像美国有些地区,他们的污染也挺严重的,但人家不回避这个事情,想到的都是怎么来解决吧。”
张斌和王均透露,他们计划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继续专注于空气、健康领域。他们也畅想着未来,两人都远离北京的污染,天南海北,工作生活两不误。
“也许有一天我们就不用在北京呆着了。我在草原上,是吧。”王均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