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却不空心的王奶奶
(本周《对话》节目“明天我们如何养老”将于2012年9月2日晚21:40在CCTV2财经频道播出)
我国从1999年迈入人口老龄型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到2011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2050年前后,将达到4.8亿左右,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给我们创新养老模式,改变体制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话》栏目将和最权威的全国老龄委的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展开大讨论:明天我们如何养老?我们将选取空巢老人典型,民营养老院的典型以及社区养老机构的典型等,从个案来剖析宏观形势以及对策,探讨政府、企业、社会和家庭应该如何分担,共同突围养老的困境,如何共同发展“银发产业”。9月2日21:55《对话》“明天我们如何养老”,欢迎关注。
【空巢却不空心的王奶奶 】
照片中的王奶奶现在几乎成为了网络红人。在央视《对话》的节目,王奶奶的刚强、乐观,感染和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王博文老人,今年84岁, 已经一个人生活二十多年了。一小张发面饼裹一个咸鸭蛋、再就上小尖椒就是王奶奶日常的饭菜。王奶奶有一个女儿,但是被疾病缠身,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现在根本顾不上她。王奶奶没有退休金,每个月女儿会给她300元生活费,再加上政府给80岁以上老人的300生活补贴和100元养老券。不看病、不住院,奶奶的日常生活还可以维持,但眼下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王奶奶想找一家养老院。为了满足奶奶的心愿,我们带着王奶奶来到了一家离她家不远的养老院。4000元的费用包括了床位费、餐费和护理费,比许多豪华老年公寓实惠很多,但一听到这个费用,奶奶礼貌性地听了一会介绍,就想回家……
在奶奶的桌子上我们无意间看了这样一个纸片,“我没工资,八十四岁,残、痴、老,空巢”,纸片上寥寥13个字,是奶奶对自己的概括,我们无法想象奶奶是在多么无助、无望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写下这些字。
在《对话》节目的现场,王奶奶对我们说,写下这些字的时候是生气了。
王奶奶:“生气了,我动不了,起不来,我坐在那儿就写,写过去就完,扔一边。”“名人、大文学家,说了,我要微笑着拥抱着死亡,我就是。”
全国有像王奶奶这样的空巢老人很多,面对生活的磨难他们有自己不同的方式在应对着。王奶奶说,自己很乐观,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鼓励像她这样的人。
王奶奶:就得是这样,您老了,您什么都干不了,以后就光给孩子们添麻烦,我是能帮就帮点,帮不了别给人家添麻烦,年轻不了了,怎么办?能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咱还会垃圾分类,做得了吗?这做得了。”
按照现在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在未来大约每20个人当中就会出现一个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目前全国城乡的比例是50%,大中城市超过70%,空巢老人面对的除了生活的艰辛,除了孤独无助之外,可能还有很多身体上的这些疾病的折磨等等。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老龄问题有三大问题,第一是贫困,第二是疾病,第三是失能,这三大问题都是困惑我们老年人未来生活的主要的问题,空巢呢也是其中之一。”
吴主任认为空巢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也有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了,有独立的居住条件,老年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独立居住,从这个意义上讲,空巢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方面的表现。但是对于这些老人,当他们的生活当中出现困难的时候,可能一对一方式帮扶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如果是大量的空巢老人肯定不能靠这样方式解决,政府保障制度怎么替这些老年人考虑呢?
吴玉韶:“最重要的就是养老保障制度,使老年人老了以后,有基本的养老金,能够老有所养,再一个就是解决疾病问题的,就是养老保险制度,疾病保险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依,还有一些就是老年福利制度、老年救济制度,这些制度大部分是针对贫困阶层,所以像王奶奶这样的空巢的,又是低收入的,又是有病的,应该说是空巢里面比较典型的,空巢里边的健康的和低龄的问题不是太大,主要是高龄的、独居的和有病的,这个是最需要社会的关爱。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解决这些困难问题也好、贫困问题也好、空巢问题也好,它是整个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策,当然政策是最最重要的,另外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的来支持,包括刚才王奶奶也说了一句话,这个社会还是好心人很多,比如说邻里的互助,家庭之间的关爱,老年人之间互助也很广泛,低龄老年人照顾高龄老年人,健康的老年人照顾有病的老年人,这些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措施。”
央视财经评论员张鸿:“我们的保障层次不高,水平不高,所以碰到她这样的相对来说比较特别的人时候,你显得捉襟见肘了,所以其实我们这里有老年80岁以上补助三百块钱,然后有一百块钱的老年券,其实也可以当钱花的,但是远远不够,远远不够在哪儿,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其它的保障,比如说医疗保障,能不能这样的人群,专门针对她,给她一个相对来说保障层次高一点的,他其实是附加的累计,她身上同时具有好几种人的特征,最好给她更多的一些累积,不是单纯的80岁以上的三百块钱,然后给一张老人券就完了。”
在节目中,大家看到,对于多数空巢老人来说除了在经济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慰藉其实来得更加珍贵。在现场看到王奶奶的乐观态度,让大家很感慨。
央视财经评论员张鸿:“当时给我妈打了电话,我妈在安徽,她有退休金的,然后她也跟我姐生活在一起,应该说很好,我就想,王奶奶她是一个人,缺少这种亲情,不说物质上,缺少这种交流,看今天现场,王奶奶特别愿意跟人说话,我不是特别知道,王奶奶多久没有年轻人跟她说话,所以下次去她家吃拨鱼儿的时候,希望带着我。”
【民营养老院如何才能活下去、活得好? 】
在制作“明天我们如何养老”节目时,我们注意到,现在不少的养老机构,尤其是民营养老机构,他们在运营过程当中遇到不少困难。节目中有这样一家民营养院。
江西赣州市添立养老院,它的院长叫李玲玲。记者前往赣州进行了10天左右的采访。在添立养老院,记者发现养老院的经营的确很艰难。月薪三千招不来护理人员,民营养老院遭遇用人荒。 李玲玲当年600多万元投入养老院,三年来只有20%入住率。而李玲玲表示养老院建立8年了,她和会计测算过,养老院即便住满也没有盈利。
政府相关政策扶持
李玲玲:“我希望政府能否给这些护理员有一些工种,叫特殊工种的职业,能够给他们有特殊的待遇,因为护理员比其它的服务行业,相对来说更难的。”
李玲玲的希望在《对话》节目的现场得到了答复,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最近民政部出台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领域的意见,而且这个意见应该是养老服务领域全方位对民间资本开放,而且是全方位的扶持和鼓励,包括刚才讲的护理员问题,也在鼓励当中。”
到底政府应该为民营养老院做些什么呢?吴玉韶:“政府今后直接补贴,比如说建设补贴,按照建设的床位补贴的,还有运营补贴,根据收住老年人人数给的,这些都是直接补贴,而且现在制定扶持民办养老事业的规划也好、政策也好,力度会更大。包括刚才她讲的养老服务员的问题,也是重点未来扶持的方向,直接的话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员的培训,政府把养老服务员作为公益性的岗位来扶持,这个都是未来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何文炯建言养老院应该和幼儿园挨着。何文炯:“从地段上说的,现在我们因为城市土地比较紧张,现在新盖的敬老院放到比较边远的地方去,这样变得不方便,其实养老人的养老院第一地段不能太偏远,要方便一点、热闹一点,最好跟幼儿园放到一起,这是最好了。像李院长这样碰到困难,在哪里?因为它的经营成本比较高,相对公办成本比较低,不计成本,土地、运营补贴,民办土地自给,房子造很困难,造不起房子租,租带来很多问题,所以它的成本比较高,但是现在我们在一个同市场当中,有公办、民办,价格上不去,所以经营成本很高,工资上不去,工资劳动力成本待遇上不去,劳动力招不到,素质比较低,专业化程度比较低,影响服务质量。概括起来,定位不清,规定不明,知识不够。”
张鸿:为民营养老院要钱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万万不能,在《对话》节目中,央视财经评论员张鸿认为对于民营养老机构来说钱最重要。
张鸿:“因为要活下去,活下去需要钱,这个钱不是今天给他多少钱,帮助他活下去,而是政府要一些杠杆化的手段,来让它更好地降低成本。”
张鸿分析说民营养老院大的成本里面,人力成本非常高,然后就是房租、水电等等。张鸿:“很多地方在出具体的优惠的政策的时候,专门要在后面写上,幼儿园、养老院、敬老院等等事业单位可以享受污水处理的减免。但是民营不享受这个东西。然后有的养老院负责人跟我说,他跟收电费的说,我们享受电的减免,收电费的说,我们是归发改委管的,您那是民政部门的文件和我没关系,所以这都是钱,所以如果这些都能落实到的话,对他们来说成本降低了,收入就增加了,而为什么刚才何院长说,我们现在的养老院都在往城市周边走,为什么?从地方政府的政绩来讲,不愿意把市中心那一块地划给养老院。招拍挂建商品房多好,为什么建养老院,这个时候需要政府让利,政府让利让的什么?就是让钱。”
【央视《对话》养老节目记者手记:怀揣一颗慈善的心 】
央视财经频道《对话》制作的养老节目,9月2日即将播出第二期“明天我们如何养老”。这一期的主编导演宿琪,给大家讲述了这样一个嘉宾的故事:
一个妈妈,拖着沉重的行李,和一个十岁的女孩在录像结束后引起了我的关注。她就是我们录制《明天我们如何养老》节目中从江西赣州请来的民营养老院的李玲玲院长。之前我了解了她的故事:2010年倾注了600多万元在赣州建起了一座民营养老院。但以我天然的想法,有600万的人应该是阔绰有余,但我听到的第一句话彻底打击了我的想法。
“现在还能有公交车坐到清华吗?”
“啊?公交车?早就没有了”
“我们昨天住在那里,想今晚也住过去,那里便宜,50元一个晚上”
“什么?”无语 停留了几秒钟
“走!那么晚了,你们第一次来北京别跑那么远了,我向领导申请补助,我带你们找住的地方去!”
在走的过程中,她十岁的孩子在快乐地啃着一块面包,说“阿姨我都饿死了”
“太对不起了,你们还没有吃饭?”
录像已经到了晚上十点,我突然有些内疚,录像之前的忙碌让我们没有好好照顾每一个来的嘉宾。
“那你们昨天从上海来到北京,顺利吗?”我转移了一下情绪,我记得在邀请李玲玲来到北京的时候,特别嘱咐她可以坐一下高铁
“嗨,买的一百多块钱无座的票,火车上好心人真多,还给我家孩子让座呢!“
我再次无语,这是我心里原来设想的有600多万的李院长吗?
鼻子有些发酸,脑海里快速浮现出刚才录像的好多个她的画面,想起了李玲玲的发言
她在现场说:“老人家像易碎的花瓶,我们专门请了法律顾问,相处半年之后,他说不赚我们的钱了,说一句话,真有神经病,拿六百多万出来养别人的老人。因为我的父母,就是我的妈妈去年因为胰腺癌去世,我的爸爸在前年发现了肺癌。当一个老人有病在家里的话,一个家庭都不得安宁的,我觉得应该有一部分人来照顾老人,把这个家庭安定下来,让其他的子女,他们的老人家子女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安定工作,在本职工作上能做好,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支持。”
她说了这样一个场景让我记忆深刻,她们养老院有很多失能老人,一些老人的离开她都会陪在身边,但让她最折磨最心碎的就是最后老人抢救的那个时刻,当他们叫了120,疯狂似的冲向医院的时候,医院的一些医务人员睡眼惺忪,慢吞吞地走了过来,她说那每一分钟对他们都是揪着心的,一个院长,如果不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用得着陪着别人的老人度过最后的时刻吗?
终于把她们安置到了一个安全的酒店,我在出租车上发了一条微博:“看到嘉宾的背影,我很心酸,很多人哪里知道她为了办养老院受的苦和受的累,养老产业最重要的怀揣一颗慈善的心。”
《对话》主持人:陈伟鸿
主嘉宾:
吴玉韶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
对话嘉宾:
王博文 空巢老人
何文炯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张 鸿 央视财经评论员
曹 源 苏州沧浪区民政局局长
路 忠 苏州市沧浪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副主任
李玲玲 江西赣州市添立养老院院长
王燕妮 北京青松老年看护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陆 敏 苏州沧浪区民政局副局长
刘 莹 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记者
智投·资讯 | 行业专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