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记者 马 静
加强社会管理能力:硬办法要用好、软办法要有效
典型语录
现年49岁的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离不开坚持不懈、富有成效的群众工作。然而,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绝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推倒重来、另搞一套,而是要根据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总结经验规律、加强实践探索,做到硬办法要用好、软办法要有效;老办法不能丢、新办法要跟上。
当前挑战
在中国的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各种类型的社会风险,从一定范围上来说中国社会存在着一种“风险并发症”。尽管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风险都会引发“社会危机”,但是,社会的高风险必然会引发“社会危机”。这意味着预防和应对“社会危机”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现实问题。
专家解析
胡冶岩教授: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要看经济总量,还要看社会是否和谐;评价执政党的执政业绩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还要看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公共服务之所以在新世纪大行其道,其原因在于服务本身和政府的社会管理血脉相连,因此从本质上讲管理就是服务,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社会活动首先是服务精神的体现。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确实高屋建瓴,他用最精确的语言阐述了公共服务的深刻含义。他说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共服务的新概括。所以领导的路线、政策必须接受人民的检验。
领导就是普通人,是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是服务者、是工具,既是领导人,又能被人领导。领导是一个集体,个人的作用只有通过集体才能得到正确的发挥,而不是个人说了算。与此同时,领导就是服务,领导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责任观。权力首先是责任,权力的唯一价值是为人民服务,权力必须服从真理。要树立正确的权力制衡观,就要依法授权,依法用权,不揽权、不侵权、不滥用权力,更不能将公权私有化。
那么公共服务能力究竟为谁服务?服务什么?第一是为公民服务。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于公民的委托,政府应该保护公民的权利,否则公民有权收回,选举出新的政府。政府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他们的运转和活动是靠公民所缴纳的税负支持,公职人员靠公民纳税来供养。政府要为公民服务,反映公民的意愿,为公民利益尽心尽力,这完全是应有之义,而非政府单方面的恩赐。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为公民服务,否则政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第二,要为社会服务,行政领导则代表国家、政府执行这种公共服务职能。这种服务具体体现为培育市场体系,为市场服务,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进行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缺陷等。既要为企业服务,还要维护社会良性行为,比如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制订法律和制度、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公民服务提供公共产品,保障公民权益等。
最后一点,要为国家服务。行政领导是国家发展的产物,它的职能就是执行国家的职能,实现国家的意志,所以任何行政领导都是代表政府为国家的利益开展活动。当然这种服务也是多样的,包括改善福利、协调缓解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保证国家内部的安全稳定、代表国家通过外交、战争等方式实现国家的安全需要等,同时要通过执行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为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繁荣服务。
应急管理能力: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新情况
典型语录
现年52岁的湖南省委书记周强: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各种安全事故等,不仅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有的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为经济社会提供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当前挑战
今年7月,一场六十年不遇的大雨突袭北京,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在大雨来临之前,北京市气象台已经进行了相关预报,各部门也都相应启动了各自的防汛应急预案。但从当天的实际应急效果来看,这些措施没能有效地防止城市积水和降雨对交通等带来的灾难。由此,人们不免要问为何应急预案应不了“急”?执掌一方的政府官员又应如何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专家解析
李雪峰教授:领导工作很务实、很实际,其中一项就是应急管理。遇到突发事件就需要应急预案,所以应急预案现在已经被摆到了风口浪尖。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的确跟领导者的行为、方法、艺术、观念非常有关系。
预案制订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力?我认为领导者要做到两个字,一个是“刚”,一个是“柔”。“刚”就是要坚持制度,把预案制订的制度建设好。“柔”就是在预案制订过程当中把领导者的经验、知识、领导艺术渗透进去,刚柔并济。
要通过演练有效地检验预案。“5·12”大地震四周年时,四川省搞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全省大演练,最后一场有一万多人参加,演练场景非常好,但也非常昂贵,比如一个油罐车爆炸,一炸就是好几十万进去了。中国有一个特点,就是重“演”,演练得非常好,这是重“虚”的方面。其实还更应该注重“实”的方面,就是通过演练找问题,然后改进问题、改进预案,所以我认为在预案检验的环节上我们应该虚实结合。
那么,出现了突发事件我们怎么用好预案,这是预案有效性的最终的检验。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我认为领导者要处理好一个正、一个奇的关系。“正”就是但凡突发事件能够用现有的预案处理,我们就认认真真、中规中矩地用现有的预案来处理。你认真地用,它才有效。“奇”是突发事件千差万别,你没法预计到所有的情况。在一些非常规突发事件面前、在没有预料到的场景面前,领导者要发挥创造性,所以要用奇招。
一句话,要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从领导行为的角度,我们应该做到刚柔相济、虚实平衡、奇正结合。
邱霈恩教授: 解决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问题,重点在于预案本身的机制性设计上。这就需要我们以专业原则和科学精神,采取打通官方与专家、政府与社会、书面与实践等方式,赋予预案更加充分到位的科学性、技术性、前瞻性、预设性、预应性和操作性。
同时,要深扣预案制订环节所涉诸因素,做好领导工作。一,确保预案制订者具有优良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二,确保依据科学分类来确定对象、依据和条件。科学分类是前提。眼下科学分类不到位,所以影响整个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三,确定联动的治理导向和思路,弘扬科学,发展民主。四,同心共为,最大限度地扩大公共参与范围。五,建立高度专业化的预案评估机制和常设组织。
此外,要从战略上全面加强内在一体化的应急管理。第一点是全面提高预案制订工作与整个应急管理的精细性和相互协调性。第二点是全面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者的危机意识与危机应对能力。第三点,全面加强专业化和大众化的应急演练。第四点,按照中等偏重的程度,准备好预案所需的基础设施、工作条件、人员等。
善用网络能力:应对网民非理智声音
典型语录
现年51岁的深圳市市长许勤:我们要大声疾呼互联网立法,大声疾呼网络文明!互联网创造了虚拟环境,加快互联网领域立法已经刻不容缓。在国家法律框架下,探索推动虚拟社会法制化,进一步加大互联网治理力度,为互联网产业发展创造最好的法制环境,保障互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当前挑战
当前,网络上的民众声音有监督行政权利、助推公民正义的积极功能,但是它还具有消解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政府权威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当公共议题涉及到社会精英、先富阶层等敏感议题的时候,网民往往非理智地展开暴风骤雨般的批判。比如我们现在涉及到的富二代、官二代、干爹等热门词汇的时候,往往带来网民非理智的围剿。
专家解析
朱谐汉教授:所谓的网络暴民、网络民粹,它的构成究竟来自哪儿?需要有更深的分析,而不能仅仅是一个粗放的概念。显然,百姓缺乏有效的制度表达,是主要的原因。既然这是主要的原因,我们在制度的设计层面上就应该有所体现和反映,这是相对应的。
当前,网络空间的传播模式,为少数怀有不道德意图的人提供了控制传播内容及信息的条件,以致产生网络群体信息操控行为。这种操控行为空间有多大?影响有多深?可能我们的认识还是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有专家提及,之前的CSDN密码泄露事件和公布的四千万个账户当中,有73万个账户使用的是同一个密码。这说明73万个账号的使用者可能是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群体,如果说让73万个人同时参与到一些活动当中去,很可能就给我们的判断产生误导。这样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再如凤姐事件,目前被网络界认为是炒作最成功的案例。网络推手共投资了五千块钱,却产生了66万的收入回报。这说明在网络世界,网络暴力的出现,一方面是道德失范的罪过,另一方面也有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
对网络的治理引导需要站在新领导观和新领导力的角度进行顶层的设计。如果领导力缺乏道德层面的价值引导,那么这个领导力可能也未必有效。因此一方面我们要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特别是私权,这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保障私权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的公平、有序、和谐。
王彬彬博士:实体社会的深层矛盾冲突是网络参与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因为网络是对现实社会的映射,公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时候,人们就会选择到网上表达或者宣泄。多数网民在参与网络过程中所表达的是与国家大政方针相关、自身利益相关的议题。
我们国家目前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双重驱动下,实现跨越式发展,但社会的矛盾比发达国家要更加地尖锐和急剧,所以对网络参与道德风险作出行动的回应,是领导者提高行政能力的必要举措。
一方面,要引导网民以理智、独立、文明的态度参与公共活动,领导者、政府应该发挥意见领袖这一群体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构建网络参与道德风险应急机制。目前网络空间的大量道德风险事件已经成为了引发网络突发事件的导火索。政府要在专业团队的协助下提升风险评估和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