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永生
012年伊始,日本就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不断制造摩擦,包括为钓鱼岛附属岛屿起名,允许国会议员登岛,允许地方议员登岛,在附近海域举行钓鱼大赛等;夏秋以来,又强行拦截和逮捕中国保钓人士,放纵日本右翼团体和人士登岛宣誓主权,允许东京都政府沿钓鱼岛周边进行测量和地理资源调查等。
9月10日,日本政府召开会议,决定由政府出资20.5亿日元(约合1.66亿元人民币),从所谓的“岛主”手中“购买”钓鱼岛。
野田佳彦政府借着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购买”钓鱼岛的谋划,在2012年秋季积极并强力地推动钓鱼岛的所谓“国有化”进程,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已经严重地损害了中国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开创了实际控制钓鱼岛的新的法理案例。那么,日本制造钓鱼岛摩擦的原因何在?
转移国内视线,
提升执政党民意支持率
野田内阁执政以来,在内政上没有任何建树,反而因为通过了提高消费税的法案引发国内政治危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2011年经济机构预测认为,日本2012年因为救灾建设的全面展开,可以刺激日本经济增长率提升到3%。但是,2012年8月,日本方面预测只能达到2%左右的增长,比去年的预期有所降低。野田内阁主导恢复大饭核电站的运营也激起民众的广泛抗议和反对。
在外交上,因为对俄、对韩领土争端处处被动,居于下风,只能通过有关于钓鱼岛的强硬行动来吸引日本国内公众的眼球,转移选民的注意力。
为了提高自身和民主党执政民意支持率的中短期利益,野田内阁加快了“购岛”进程,期待能因此获得一些选票,起码不至于让支持率更进一步下降。
配合美国战略东移,制约中国
美国战略东移的目标之一是遏制中国的崛起,以便减少美国在国际问题上的阻力,维持美国一国独大的霸权地位。野田内阁摸透了美国的战略意图,多次利用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表态,利用《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来制约中国。有了美国的支持,日本有恃无恐,期待通过所谓“国有化钓鱼岛私人土地”的政策,进一步加强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从而使从日本九州向南延伸的第一岛链在钓鱼岛海域地区保持连贯和延续,以便严密封堵中国进出西太平洋的通道,妄图使中国海军没有太大发挥余地。
创造实际控制钓鱼岛的法理案例
日本国内对中国经济和军事的增长,在政治家和舆论的鼓噪之下,几乎是处于惊恐状态。他们最怕中国出兵占领钓鱼岛,更想通过国家购买钓鱼岛“私人土地”的方式,尽快将钓鱼岛完全控制在国家手里。
钓鱼岛土地“在私人手里”对日本来说有很多不便,因为公权力不能随意干涉私权利,这就影响了日本政府对钓鱼岛政策的实施。因此,尽快完全控制在政府手里,是野田内阁急切“购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为日本的国家利益考虑而“购岛”,始终是野田内阁考虑的长远目标和根本指针。同时,“购岛”行为中的买卖和交易程序,等于创造了一个所谓日本实际有效控制钓鱼岛的重大法理案例,妄图将来若通过国际法院或者国际仲裁机构判决时,能够按照实际控制原则将钓鱼岛判给日本。
但是,“购岛”改变不了“窃取”钓鱼岛的前提,大前提不对,再创造法理依据也没有意义。
利用中国内政需要安定的时机
中国“十八大”召开在即,需要国内保持稳定。野田选准这样的时机,认为中国忙于内政、无暇他顾,不会对日本采取强力的反制措施。因此,日本在8月下旬以后就加快了和所谓“岛主”的谈判,同时,也和石原慎太郎秘密勾结、磋商,以便形成对中国的合力。
日本民族性中一贯有一致对外的传统。无论石原慎太郎多么想出尽风头,所谓的“岛主”多么拿捏作态地以不愿意卖给政府的表态来提高要价,但是,一旦涉及到其国家利益,他们又会很快消弭分歧,勾结在一起,采取互相配合的态度,以便赶在中国“十八大”召开前这个有利时机,快速实现“交易”,希望将中国反制的力度降至最低。
野田内阁和民主党
借机大捞政治资本
无论野田内阁和民主党如何施政,日本国内外的政策都难以出现大的起色。野田内阁急于实现钓鱼岛所谓的“私人土地国有化”,目的是要为野田、为本届内阁和民主党执政青史留名。这样,野田即使被迫下台,也等于没有白干一场。对于民主党来说,也积累了对自民党的政治资本,即便在新的选举中失去政权,因为有这样的资本也会在日本民众中留下口碑,对以后重新夺回政权有利。
对华惯用两面派手段
野田一方面信誓旦旦,要坚持推进中日两国关系,一方面却通过加快钓鱼岛的所谓“国有化”进程,加强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害。
8月底,野田派出特使到中国转交自己的亲笔信,竭力表示要缓和中日关系,建立冷静理性的对话渠道,并再次确认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性。
但就在特使滞留中国期间,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了《海上保安厅法》及《外国船舶航行法》修正案,赋予了海上保安官调查离岛上发生的犯罪并逮捕犯人等权力。目的是为了强化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将海上保安官的执法范围由海上扩大到了岛屿,可代为履行警察职权,实施搜查和逮捕。
野田内阁的这种做法,充分表现了其对中国政策以及日本外交的两面性。以两面派手法示好,施放烟幕弹,表面上缓和对立,暗地里加快“购岛”进程,企图使中方来不及反对和反应,将负面效果和受制约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野田内阁成立以来,对中国外交的惯用手法,就是一方面极力表示重视中日关系,诚心促进两国关系改善,并且可以在礼节方面给中国以极高规格的礼遇。
如在递交首相亲笔信时,对中国则派其外务省次官作为特使,专程来华送信,而对韩国则由其外务省召见韩国驻日本使馆公使到日本外务省取信。礼节规格差别之大,令人惊愕。
甚至,还可以动用日本紧张的资金100亿美元左右,带头大宗购买中国的人民币国债,以表达对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当然,此举主要是为日本外汇储备找到一个新的安全出路。
但与此同时,野田毫不含糊地号召自卫队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准备,还引用中国古代经典,提出“忘战必危”(编者注:出自中国古代兵书《司马法》)的耸人听闻的说法,对于涉及到日本国家利益核心内容的地方,该强硬的强硬,绝不吝惜,绝不手软。
中日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外交学院战略与冲突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苏浩
9月10日,中国政府宣布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这是中国针对日本“购岛”行为所采取的“行动对行动,法律对法律”的回应。
海基线成为中国管理钓鱼岛的
法律依据
所谓海基线就是一个国家量算领海宽度的起点线和基本线,海基线以内为属于一个国家的内海(或称内水),内海的主权地位相当于国家的湖泊;海基线以外12海里被称为领海,领海的地位和功能跟领土一样,对一个国家领海的侵犯相当于对其领土的侵犯。领海以外依次是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国家划定海基线,是真正体现对国家领土领海主权进行有效管辖的行为。
此次,中国划定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基线,从司法上强化了对中国固有领土的管辖。这是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法理体现。
事实上,早在1996年中国就颁布了部分海基线。当时之所以是“部分海基线”,是因为钓鱼岛和南沙群岛地区海基线是空白的。这次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基线,使得中国海基线更加完整(只剩下南沙群岛海基线未宣布),海洋管理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与日本所谓的“国有化”钓鱼岛针锋相对,我国在司法上再次强化了对钓鱼岛的管理。今后,海基线就成为中国管理钓鱼岛的法律依据,在主张钓鱼岛主权时,我们可以采取更多的法律行动。
今后日本人登岛,
就是对我领土的侵犯
从日本国内法的角度看,把钓鱼岛从“私人拥有”变成“国家拥有”,这是日本控制钓鱼岛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但是,日本在对钓鱼岛实施所谓的“国有化”之后,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就完全变成了官方层面、中央政府层面的问题。
之前,日本有人登岛,政府可以说是“个人行为,不代表政府”,但是今后,如果再有日本人登岛,那肯定是日本的政府行为,“个人行为,不代表政府”的借口就会没有意义。一旦有日本人登岛,那就是日本政府对中国钓鱼岛,对中国领土的侵犯,中国就完全可以在国家层面作出回应,动用中国的执法船只,对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予以回击,中国完全可以将其视为对中国领土的侵略,可以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任何手段,保护钓鱼岛主权,保障我们的领土不受侵占。
中国需要将钓鱼岛问题显性化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在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中日因为钓鱼岛问题再生龃龉,矛盾升级,是不正常的。
本来,中国想借中日邦交40周年为契机,推动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然而,中国政府和人民良好的愿望却变成了日本实现其钓鱼岛战略的“机遇”。显然,日本认为,在中日邦交40周年之时,如果在钓鱼岛问题上占些便宜,中国肯定会忍耐,因此它才敢这么肆无忌惮。日本的做法严重伤害了13亿中国人民的感情,日本也低估了中国保护自己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
今年年初,在日本对钓鱼岛及周边附属岛屿进行所谓的“命名”活动后,中国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和位置。在今年4月份石原“购岛”闹剧一开始上演,中国政府就表达了严重抗议。
这次中国宣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是对日方不负责的态度和行为作出的连续的、有节奏、有针对性的回应。
中国海监46船、中国海监49船,9月11日上午已抵达中国神圣领土钓鱼岛外围海域,海监部门将视情况开展维权行动,宣示主权。这是对日本企图将钓鱼岛主权问题固化的重大打击,体现了中国政府维护领土和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过去,我们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作为中日处理钓鱼岛问题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了这一原则,但日本并未信守承诺,反而做了很多小动作。一直以来,中国本着维护中日关系的大局考虑,未让矛盾升级,基本上以“维持现状”的原则来处理。但是,日本不仅丝毫没有意识到中国的良好初衷和自身的错误,反而变本加厉更加肆无忌惮侵犯中国主权,挑战中国忍耐的极限。
最近举行的APEC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同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进行了交谈,并就当前中日关系和钓鱼岛问题表明了中方立场,他强调,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先后就钓鱼岛问题表态。
中央政治局常委对钓鱼岛问题如此密集的表态,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日本咄咄逼人的“窃岛”行径正在突破中方的忍受极限,中方不得不重新审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把中日之间存在的问题显性化和紧迫化。可以说,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的做法有所转变——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中国的态度变得更加坚决和明确。
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就在日本钓鱼岛“闹剧”进入高潮的时候,日本内阁决定,撤换丹羽宇一郎驻华大使一职。
事实上,在日本“购岛”问题上,丹羽宇一郎曾经发出了相对比较理性的声音,但是他因此受到了日本政府的批评。就目前来看,丹羽宇一郎大使卸任,可能意味着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将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对付中国。如此一来,中日之间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紧张状态会长期维持下去。
从中国方面来看,我们通过宣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完善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法律体系。未来,在保卫钓鱼岛方面,中国有法可依,有了一个可操作性的管理范围。虽然目前钓鱼岛还是在日本的控制之下,但有了法律依据后,中国船只就会依法前往钓鱼岛执法。这意味着,未来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目前的情况是,我国海监船一旦进入钓鱼岛200海里海域,日本就会进行监视。如果进入到12海里海域,日本就要采取驱赶等措施。即便如此,我国海监船多次进入我们的钓鱼岛周边海域,甚至曾经一度突破了12海里的界限。
此次,中国海监46船、中国海监49船抵达钓鱼岛外围海域,视情况开展维权行动,宣誓主权。未来,中国必然加大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力度,海监船不仅仅要进入我们钓鱼岛专属经济区的海域,还要常态化地进入我们钓鱼岛领海范围,最好是能在钓鱼岛海域定期巡逻。虽然登岛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海监船至少要进入我们的钓鱼岛12海里以内的领海。因为这是我们国家的领海,而领海相当于领土。
对美国要进行相应的约束
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一直以来,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了偏袒甚至纵容日本的态度。比如近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对钓鱼岛的称谓都一直是采用日本方面“尖阁诸岛”的称谓,而不是“钓鱼岛”。
未来,中国要对美国的一些行为进行约束,防止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进一步行动。
虽然美国表示要把钓鱼岛纳入《美日安保条约》范围之内,但美国是否会在钓鱼岛问题上进行军事干涉,现在看来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该条约真正实施起来,还有某些条件的限制,比方说,美国国会是否批准,美国如何界定钓鱼岛的法理地位等。
中国维护钓鱼岛主权的
步骤不能减缓
虽然钓鱼岛危机在上升,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在增大,但是从目前来看,钓鱼岛危机还在控制的范围之内。
尽管如此,中国维护钓鱼岛主权的步骤不能减缓。在有了更完善的法律依据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把法律付诸实施,依法采取行动管理钓鱼岛海域。
首先我们国家的渔民、渔船要经常到钓鱼岛海域进行经济生产活动。与此同时,中国的渔政船要护渔护航,切实保护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渔民受到威胁,渔政船要及时为渔民提供安全保障。此外,如果发现日本方面侵犯钓鱼岛12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中国的海监船就要进行阻止,甚至对侵犯中国领海的人员依法抓扣。如果日本胆敢在钓鱼岛上建造港口等设施,中国要依法给予有力回击。最后,由于摩擦升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日本自卫队不排除在钓鱼岛问题上介入的可能,因此,我们的军队,尤其是海军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日本“购岛”始末
2012年
4月16日
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作出有关政府出面“购买”钓鱼岛的提议。
7月7日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称,政府正就购买有关岛屿并实现“国有化”进行综合研究。
7月24日
野田在日本参议院接受质询时称,政府已着手筹措预算,正式启动钓鱼岛“国有化”程序。
9月2日
日本东京都调查团25人,以为实施“购买钓鱼岛”计划作准备为由,乘船在钓鱼岛海域展开非法调查。
9月3日
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岛主”展开正式“购岛”谈判,日本政府拟出价20.5亿日元。
9月10日
日本政府决定,由政府“购买”钓鱼岛、北小岛和南小岛,“收归国有”。
9月11日
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岛主”签订了“购岛”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