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苏丹维和部队见闻:真的可能有人对你开枪

2012年10月08日13:17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第380期封面 瞭望东方周刊第380期封面

  行走达尔富尔

  刚下飞机,来接我们的车队很“豪华”--- 两辆轮式装甲车,还有两辆架着高射机枪的皮卡和一辆防弹车。护送的警卫穿着蓝色防弹衣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黎云 | 苏丹达尔富尔报道

  还是先从1860年说起吧。

  那一年,一个叫戈登的英国人,指挥英法联军,一把火烧掉了圆明园,也给中国近代史烙下一块疮疤。是谁烧掉了圆明园,在中学历史考试中,经常会成为一道试题。

  后来,这个被载入中国历史书的戈登,又带领侵略军打到了非洲的苏丹。只不过这一次他没那么幸运,在苏丹的反抗运动中,戈登被苏丹民众用长矛戳死在总督府的走廊里。

  来到苏丹的中国人,大都会被带到戈登被戳死的地方参观。苏丹朋友也会开玩笑说,看,你们欠我们一个人情。

  讲完这个故事,你会不会觉得,苏丹其实离我们不算太远?

  事实上,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还部署着中国的一支多功能工兵连。作为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一员,他们在这里担负着营地建设、给水、道路修建与维护等多项任务。中国的多家公司也在这里开采石油,或者援助苏丹经济建设。

  目前,中国向联合国在非洲的5个任务区派出了维和部队,分别为工兵、运输和医疗分队,没有承担作战任务。

  2012年7月,《望东方周刊》记者有幸亲历了中国维和部队轮换交接,也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苏丹,走进达尔富尔。

  这里真的可能有人对你开枪

  刚下飞机,来接我们的车队很“豪华”---两辆轮式装甲车,还有两辆架着高射机枪的皮卡和一辆防弹车。护送的警卫穿着蓝色防弹衣。

  经过17个小时的飞行,联合国包机降落在苏丹北达尔富尔州首府尼亚拉---这也是苏丹第二大城市。如此接机场面让大家有些诧异。中国多功能工兵连连长王雷告诉大家,在从机场通往营地的15公里路上,3年来已经有30多名联合国维和人员丧生,平均每月一人。

  达尔富尔,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位于原苏丹的西南部。原苏丹被分为苏丹和南苏丹后,达尔富尔地区也被切割分属于两个国家。这里生活着80多个部落,分别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非洲的原始宗教。由于宗教和地缘原因,达尔富尔100人以上的武装派别就有30多个,这还不包括拿着枪到处游荡的散兵游勇,因此冲突不断升级。

  在中国的装甲车和孟加拉的武装皮卡护送下,一行人向营地进发。沿途能看到政府军的哨所和兵营。这种哨所其实很简单,一座茅草盖成的房子,一挺机枪,一具火箭筒,加上用轮胎堆成的路障,就构成了检查站和火力点。

  联合国的装甲车停在道路两旁的树下。苏丹是典型的热带荒漠气候,旱季气温一般都维持在40摄氏度以上,中午时分,本来就不多的绿色植物被晒得奄奄一息。联合国的装甲车停在少得可怜的树阴里,护卫着来往的车队。

  与黎巴嫩、利比里亚等局势已趋于平稳的维和任务区比,苏丹的气氛显得有些肃杀。用百度搜索达尔富尔,得到的几乎全是战乱与死亡的消息。就在中国维和部队轮换前的一天,一架政府军直升机又被打了下来。而在8月,达尔富尔新一轮的武装冲突再次爆发,2.5万名难民不得不转移。

  联合国营地就在机场通往市区的道路中段。沿途还能看到联合国难民署的帐篷仓库区。一大片白色帐篷,已经披上了厚厚的黄土,离他们不到3公里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难民营。在这里,很多来自联合国的工作人员在为了维持难民生存的最低需求穿梭忙碌着,但即便如此,难民营的情况仍不乐观,儿童营养不良是普遍现象,饥饿引起的死亡也不罕见。

  由于集中驻扎着来自多个国家的数千名维和军人,联合国营地被取名为“超级营地”。根据国家不同,大家喜欢用“中国营地”、“孟加拉营地”、“尼日利亚营地”来区分各个部队。营地位于两座山头之间,山头之上,设置了政府军的哨所和机枪,据说是为维和部队提供护卫。

  为了确保安全,“超级营地”用沙土和钢筋筑起了厚厚的围墙,顶部挂满铁丝网,架设了 望楼。每个国家的营地再如此这般地加固一遍,并设有机枪射孔,形成第二道防线。

  猛一看,颇有《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羊村的感觉。

  联合国的军营完全按照野战条件建设,简单却足以满足军队长期驻扎的基本条件。营房全部为简易材质的板房,安装了空调,独立的集装箱卫生间里有抽水马桶和淋浴,非常卫生。

  由于战乱,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物资供应仍然很紧张。后勤计划要提前三个月下订单,补给要从北非的后勤基地或欧洲空运,因此在当地很难吃到新鲜蔬菜。当然,当地人也没有吃蔬菜的习惯,这可苦了喜欢荤素搭配的中国人。

  中国维和部队带来一些菜种,在营地里开挖出一片菜地,种出了丝瓜、黄瓜。为了避免强烈的紫外线,菜地还用黑色的丝网笼罩。跟国内的黄瓜相比,在非洲种出来的黄瓜又瘦又细,而且产量很低,只能供逢年过节关键的时候解个馋。更多的时候,只能与土豆、洋葱和胡萝卜为伴,绿色的叶菜几乎看不到。苏丹90%以上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全国都不允许出售酒,更买不到猪肉。

  在“超级营地”一间不到30平米的小型超市里,出售的茄子、卷心菜已经有些腐烂。

  中国多功能工兵连有355人,以济南军区为主组建。由于苏丹干旱少雨,中国工兵中专门有一支打井分队,负责联合国人员的给水保障。这也是中国派出的唯一一支打井部队,任务就是找水,可见水在当地的重要。

  战乱给维和人员带来的威胁时刻存在。联合国的情况通报中,经常会出现联合国人员遭袭或被劫持的消息。这使得包括中国人在内的维和人员轻易不能外出。所有的外出必须由警卫人员全副武装护送。蓝色的防弹背心裹在身上,只需5分钟就把迷彩服湿透。

  即便是40摄氏度的高温,执行任务的维和人员还是要按规定穿戴整齐,头上戴着厚厚的头盔,心里时刻提醒自己,这不是演习,这里是达尔富尔,这里真的可能有人对你开枪。

  贫困的现实沉重而坚硬

  经常有人会问,战争的本质是追逐利益。那么,这里如此贫穷,他们还打什么?

  而在苏丹,特别是达尔富尔地区,信仰的冲突,会被更直接地理解成为战乱的原因。有时候部落之间的血拼,不是因为石油和面包,而是为了各自心中的教义。

  在苏丹分裂之前,北部大多数地区信仰伊斯兰教,人种除了黑人,也有比例不小的棕色人种。而在南部,即达尔富尔地区,基督教和一些原始的当地宗教盛行,99%的居民为当地土著黑人。

  两种不同信仰的人群在达尔富尔地区犬牙交错,形成错综复杂的态势。连新华社派驻苏丹的记者,也归属于中东总分社,而不是隶属于非洲总分社。因为至少从意识形态上来说,苏丹的大部分地区都更像中东而不是非洲。

  原本在苏丹境内的达尔富尔和瓦乌地区,共有来自中国的两支维和部队。2011年7月,南苏丹正式独立后,瓦乌地区被划入南苏丹,两支中国部队也分别驻扎两国属地。行政区分的隔离,似乎让宗教带来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无论南北,无论宗教,贫困的现实同样沉重而坚硬。而在两国边境上的一些争议地区,战争和冲突始终未停歇。

  在达尔富尔,甚至部落与部落之间,对某一派的宗教教义都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矛盾由此而生。即便在南苏丹独立以后,也并不能完全消弭信仰的交锋。

  北达尔富尔州的首府尼亚拉,是苏丹第二大城市。这里的民众信仰伊斯兰教,讲阿拉伯语。男人们穿着白色长袍,女人们则戴着头巾。7月下旬,正值伊斯兰教斋月,达尔富尔的人们在白天是不吃饭不喝水的,一到祷告时间,他们会用舍不得喝的水洗干净手和脚,然后在街道边的地毯上向真主祈祷。

  酒精类饮料被绝对禁止销售,如果外国人在酒店里喝酒被举报,将受到严厉处罚,罚款5000苏丹磅(苏丹磅对人民币的汇率大体上是1:1)。据说在黑市上有走私过来的红酒和白酒,主要是以很高的价格卖给在苏丹工作且不信仰伊斯兰教的外国人。

  同样由于宗教的原因,拍照受到严格的限制。如果事先未经允许,拍照会招来麻烦,即便是在相对开放的首都喀土穆也是如此。对着女性拍照更是一种禁忌,想随意跟当地女性合影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达尔富尔,上学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显得有些奢侈。在达尔富尔的一所学校里,中国维和工兵部队利用休息时间,帮孩子们建起了几间板房学校,还平整出一块操场。每年部队轮换,都会带来一些学习用品和足球、篮球,这些都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礼物。而在这所分为男校和女校教学的学校里,来念书的都被视为当地的有钱人。

  距离这所学校不到3公里的地方,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居住区。南北交战毁灭了他们的家园,大约有8万甚至更多的人已经在这里的帐篷和窝棚中居住了好几年。难民营的孩子们,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奶粉和维生素缺乏,水稀缺,联合国提供的大米、面粉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需求。至于糖果,很多孩子都没见过。

  在中国维和给水部队打井的工地上,经常有孩子们眼巴巴地守望着。打出水后,还没有沉淀泥沙,孩子们就趴在水坑旁贪婪地喝着混着泥浆的水。此情此景,让中国军人们心痛。

  如果有机会接近苏丹民众,他们的友好会给中国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很多人都会冲着路过的中国人点头,释放善意,如果有乞丐上前向中国人乞讨,马上会有人上前来制止。这里的基础设施虽然落后,但居民的茅草屋里都非常整洁,穿着也干净。

  街道上会看见大量淘汰的二手韩国汽车,形似奥拓却挂着韩国现代的标志。达尔富尔地区虽然产油,但加油站里的成品油却很稀缺,加油站外往往排着几百米的长队,加一次油需要等待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幸运的是,这里的油非常便宜,每升不到2元人民币,据说即便如此低的定价仍然有利润。

  当地小伙子会用东北话说“钢钢的”

  到了苏丹,一定要去看一看“大象的鼻子”。

  在首都喀土穆郊区,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在这里交汇,成为尼罗河的起点,向北流入地中海,并孕育了灿烂的尼罗河文明。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的交汇处,被称为“大象的鼻子”。

  对于拥有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中国人来说,看到同样古老的尼罗河,会有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随着中国和非洲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在首都喀土穆和达尔富尔地区,都能看到熟悉的中国元素。街头除了大量韩国车,偶尔也能看到一两辆中国生产的奇瑞或东风小康,在首都甚至还能看到王宝强为东风做的广告,露着雪白的牙齿憨笑。

  在小商品领域,中国商品遥遥领先。地摊上摆满来自浙江的各种插座、电线和小五金件。刮胡刀、电饭锅、电熨斗则主要来自深圳和东莞。T恤衫、书包、太阳镜、行李箱,球鞋⋯⋯甚至还有山寨手机,上面印着中文的“双卡双待”、“超长待机”等字样。

  由于当地局势紧张,在达尔富尔地区没有散居的中国人。不过在首都喀土穆中国人就不罕见了。红色灯笼成为显眼的标志,只要有中国人居住的地方,一般都挂有大大小小的灯笼。江苏人在喀土穆开了一家叫“东土”的酒店,条件虽然一般,但因为能做出比较地道的中国菜而颇受欢迎。在这里基本上看不到中文的电视和报纸,能吃上家乡风味,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享受了。

  随着中国维和部队的到来,中国元素和军事文化结合在一起。虽然都是在联合国框架内行动,但维和行动必然也会处处渗透出本国文化的色彩。

  在中国军队有句老话,叫“伙食好顶得上半个指导员”,意思是只要吃好了战士们就会更安心工作。虽然联合国补给的食品种类比较少,而且为了尊重驻在国的宗教习惯不提供猪肉,但中国维和部队总是想办法改善伙食,做出家乡的味道。

  在轮换部队的行李箱里,大家都喜欢带上干辣椒、花椒和各种各样的调味品,炊事班自己可以磨豆腐、种豆芽,没有猪肉,就用牛肉代替做回锅肉。济南军区的部队有不少河南兵,还能做出家乡的胡辣汤。

  种菜可能是中国维和部队的特色。在国内,种菜是部队的一种传统,在达尔富尔,种菜更是一种现实需要。菜地被分到了每一个排和独立单位,受到精心照顾。看着青青的菜苗发芽长大,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中国菜也受到了其他国家维和部队的广泛欢迎。在国庆日、建军节等重大节日,中国维和部队会向附近的其他国家部队发出邀请,中国菜总是能受到外国军官的热捧,能到中国军营吃一顿饭,会被津津乐道很长时间。

  中国的维和部队,一般是8个月一轮换,生活相当枯燥。为了让维和生活更丰富,每批部队都会带来一些有中国特色的乐器。在选拔维和队员的时候,一些有文艺特长的战士会更容易被选中。工作闲暇拉拉二胡,说段相声,打打快板,生活显得充实很多。

  除了灯笼,中国结也是中国营地的标识。这种在十多年前并不流行的中国标签,在外国人眼中似乎更能代表中国。而中国的文化,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标签四处传播。

  中国军队甚至把国内“双拥”和做群众工作的好传统也带到了非洲。工兵分队会为当地民众修一些他们急需的简易道路,为被困车辆提供救援;运输分队会帮当地政府运输一些物资;医疗分队会到学校和村庄里去,为妇女和孩子们看病,送出药品。

  有时候,一盒板蓝根冲剂,就能救活一条人命。

  对于中国人来说,与外界交流的最大障碍是语言,但随着中国更多地参与维和行动,不少外国人也会一些简单的汉语。在“超级营地”里,有一家当地人开的小小杂货铺。20多岁的小伙子能清楚地用汉语区分“火柴”和“火机”,为夸耀自己的小店货真价实,甚至能学东北话说“钢钢的”。

  喀土穆的小贩们也会主动向外国人炫耀他们的汉语天赋,他们甚至知道中国人一般在还价后会假装离开,实际上在等着店主叫他们回来。

  巴基斯坦军营的宴会

  在中国有很多来自巴基斯坦的军事留学生,在联合国的若干个任务区,都驻扎着巴基斯坦维和部队。本刊记者曾到访利比里亚,在那里亲眼目睹巴基斯坦快反营把中国客人迎进作战室,介绍他们的装备、人员等情况。

  在达尔富尔,一个巴基斯坦的三级医院部署在这里。对于来访的中国客人,巴基斯坦人一如既往地热情。

  按照联合国标准,野战医院分成四级,一级医院相当于社区卫生室,一般设置在维和部队营地内,实行伴随式的医疗保障,可以实施简单的战场救护和清创;二级医院相当于国内乡镇卫生院的水平,有心电图、X光机,并被分成内科、外科、牙科等专业诊室,开展简单的手术,一般设置在战区的指挥部附近;三级医院是较大的综合性医院,可以进行开颅等复杂手术,一般设置在人数10000人以上的任务区;四级医院为后方医院,层次更高。中国维和医疗分队一般承担的是二级医院的职责。

  每次中国维和部队轮换,必会到巴基斯坦营地进行访问并吃上一顿饭,这也是两国互相表达友好的主要方式。

  巴基斯坦三级医院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他们首先是军人,其次才是医生。

  军医们列着整齐的队列,站得笔直,军装挺拔,敬礼标准。他们中有的是医学博士。一名拿着权杖的军士长,监督着每个细节的执行情况,他将在例会中对不符合条令的地方进行讲评。

  除了悬挂着足有两米长的中国国旗,巴基斯坦军人们还在候诊大厅里挂着一个中文牌匾,上面写着“巴基斯坦人民热爱中国人民”。

  在野战医院的运行方面,巴基斯坦人显示出非常强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准。仅就担架而言就分成若干种,有轻便折叠的战场救护担架,有可以固定头部、适合直升机运输的飞行担架,还有适合汽车转运和接诊的担架,不同的担架摆放在不同的位置。

  在达尔富尔的雨季里,巴基斯坦的药房仍然显得干燥而有序。达尔富尔任务区建立已有将近8年时间,很多营区的板房都在漏水,但药房却格外安全。

  一名同样戴着头巾的女军医非常显眼,这是考虑到驻在国的宗教习惯,巴基斯坦特别安排的女军人。在巴基斯坦的军装中,头巾是女军人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的穆斯林国家来说,巴基斯坦的女军人显得略为开放一点,也可能是因为两个国家的友好关系,她同意中国人为她拍一张照片,但婉拒了合影的要求。

  参访巴基斯坦军营,一定要吃一顿地道的巴基斯坦饭。虽然不像中国菜种类丰富,倒也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在非常讲究等级的巴基斯坦军营里,欢迎中国人的宴会安排在军官俱乐部内。牛肉胡椒汤、炸鸡块、咖喱牛肉、土豆饼,加上现磨咖啡,再来一道原味冰淇淋。

  真正的亮点是吃饭时的背景音乐。大屏幕上,打出了“兄弟”两个大大的汉字,播放着《歌唱祖国》、《为了谁》、《自豪吧,中国蓝盔》等中国军人耳熟能详的歌曲。虽然巴基斯坦军人也不能喝酒,但他们总是能找到兴奋点,把氛围烘托得热烈而喜庆。

  就算前面是一架牛车也不能超车

  即便代表正义,就算为了和平,联合国维和部队在很多任务区也会面临尴尬。

  尽管每次出兵必须是所在国请求,尽管联合国在绝大多数国家的维和工作卓有成效,尽管绝大多数联合国人员严守联合国宪章,但如何才能不引起所在国民众的反感,仍是联合国维和部队面临的重大课题。联合国因此也制订了详细的工作细则和规范,并衍生出很多有趣的行为准则。

  中国军队在国内的伙食标准用支出金额来衡量,联合国的供给制与国内不同,是按每个人每天消耗的热量来配给。折算过来,每名维和军人每天的伙食标准是4.8美元左右,经费较充足。在上报的统计表中,如果订购的食品超过或低于人体需求,这个采购计划将不被批准。但事实上,这个热量标准可能更适合西方人,中国人按这个标准采购来的牛羊肉,往往有些过剩,对蔬菜的要求却得不到满足,这也是中国维和部队要自己种点菜的原因。

  吃过联合国供给的牛羊肉的人都有一种很深的感受:这里的牛肉真的像牛肉,羊肉真的像羊肉,味道纯正。按照规定,联合国的所有食品都有严格的采购程序,并不从驻在国当地购买,以避免抬高当地物价。

  联合国的给养中是没有酒这一项的,只是在基地里那个小小的超市才有酒出售。即便这样,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买酒。这里的酒只对文职人员和需要自己做饭的参谋军官、军事观察员出售,集体开伙的作战部队和保障分队出多少钱也不卖。买酒的人需要刷一下ID身份卡进行登记,相当于国内的实名制,以确保这些酒只是用来喝而不是倒卖到外面的黑市去。

  联合国对军事观察员和维和警察的要求也很有意思。按照联合国在很多任务区的资源和条件,完全可以为军事观察员和维和警察安排住宿。但是联合国不安排,而是要求军事观察员和警察自己租房子住,自己解决伙食问题。就算是有本国的维和部队驻扎在这里,也不允许军事观察员住进部队营房,他们必须和当地居民打成一片。

  联合国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观察员、警察们深入当地民众,和普通民众生活在一起,掌握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为避免与当地人发生交通事故,联合国要求所有汽车时速要在50公里以下,一般以30到50公里的时速匀速通过,在交叉路口要鸣笛、停车观察然后通过。而且联合国的运输分队是不允许超过前面的交通工具的,就算前面走的是一架牛车,也必须老老实实跟在后面,超车就是违规。

  联合国还要求驾驶员开车时要戴着联合国的蓝色帽子,这才能从车窗外清楚地识别出身份。

  由于驻在地一般来说都是物资匮乏地区,联合国的各种物资都是当地人羡慕的对象。联合国不惜采取极端做法,严禁物资流入当地市场或黑市。比如不能在保质期内消耗的食品,宁愿深埋,更不允许拿联合国的物资去支援地方的经济建设或送礼。联合国的油料、药品、服装、食品与当地完全隔绝,互不流通,全部实行全球的采购配送,垃圾污水自己回收处理。除了地皮是当地的,别的全是自己的。

  在很多中国人看来,联合国的效率并不算高,因为他们的工作人员总是按时上下班而没有加班习惯。即便发生了重大事件,该休假也照样休假。

  而事实上,联合国完整而详细的规则制度,使联合国的各个机构在世界各地高效运转,为维护地区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在非洲,在达尔富尔,如果没有联合国,没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大批蓝盔军人,其后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不堪设想。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 新闻郑州超期收费黄河大桥明起终止收费
  • 体育西甲-梅西C罗梅开二度 巴萨2-2皇马超8分
  • 娱乐梁博回应身份质疑:我爸卖汽配 我妈卖酒
  • 财经黄金周54城市住宅签约量环比大降7成
  • 科技美国会称华为中兴威胁国家通信安全
  • 博客幸福调查为何引发议论 大学无需上排行榜
  • 读书中华军威:解放军境外十大歼灭战(组图)
  • 教育教育培训行业整治难的真正原因
  • 育儿专家PK牛奶能否补钙 2成小学生承认早恋
  • 健康上班首日迎寒露 节后怎样清理肠胃
  • 女性女星爱上逆龄妆容 初秋大牌明星格子控
  • 尚品阿根廷豪气牛肉盛宴 世界最小的住宅
  • 星座10月运十一假期运势 今生有几次情劫
  • 收藏开国大典邮票升值9999倍 紫砂泥比黄金贵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1. 1日本抗议我海监船再巡钓鱼岛 称不会让步
    2. 2美媒称美两航母战斗群现身西太平洋
    3. 3外交部称中国海监船将继续巡航钓鱼岛
    4. 43艘中国海监船驶入钓鱼岛近海
    5. 5日右翼再进钓海域 我海监船编队巡航
    6. 6外交部证实有日右翼分子进入钓鱼岛领海
    7. 7中国在巴基斯坦登报宣示钓鱼岛主权
    8. 8中国海监编队再入钓鱼岛领海维权巡航
    9. 9日新文部科学大臣称日本历史教育有缺陷
    10. 10京沪高速车祸客车起火现场 惨叫连连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