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变了味的EMBA
从17年前的独此一家,到如今的遍地开花,中国的EMBA在短短17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而这究竟是一种可需度极高的发展
法治周末记者 武杰
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临出门前换了款运动型手表,又仔细检查了衣领、袖扣、皮鞋等小细节,王明此番精心打扮,并不是要去参加商务活动,而是为了去上EMBA的课。
EMBA的学员,大多有不俗的身价,不平凡的头衔,和多年的工作经验。也因而,开学的第一堂课,对于学员们来说,不亚于一次重要的商务活动。
EMBA,英文Executive Master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缩写,直译为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从1995年第一个EMBA教育项目以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进入中国,到2002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30家著名大学开办,EMBA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
许多优秀的企业家、成功的商人和政府官员通过EMBA重新回到了大学的校园,从不同行业、不同经历的同学身上,获取资讯,也收获了宝贵的人际网络。而通过攻读EMBA,建立关系网也成为很多人重要的目的之一。
舶来品EMBA
最初没生源,一家家公司去拜访
如今风头正盛的EMBA,乃舶来品。17年前,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中国创办。当时,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EMBA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即使在教育界,也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实际上,彼时的EMBA教育,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旅程。
1942年,芝加哥大学的会计学教授,威拉德•J•格雷厄姆提出,学院应该为管理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提供获得MBA学位的机会,但同时又能不中断他们的职业生涯。1943年,一个为期两年,每周五、周六两天上课的新型教育形式从芝加哥大学推广开来。这便是EMBA。
与MBA教育培养是为了培养毕业生,使其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不同的是,EMBA教育的成功是凝聚了一批真正的企业家和管理者。
17年过去,目前,中国已有64家教育机构开设了EMBA班。一到开课期间,咨询和报名的学员便络绎不绝,虽然高达五六十万元的学费让人一度犹豫,但北大、清华、中欧等国内顶尖商学院的竞争仍十分激烈,录取比例在1:3到1:8之间。
此情此景,在17年前创办之初,恐怕是难于想象得到的。
最初,鲜有人了解EMBA是什么,第一个吃螃蟹的中欧商学院,在1995年第一次招生时,生源是个很大的问题。而在当时,中国有资历给这些高端学员上课的老师也屈指可数。
中欧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对法治周末记者回忆说,为了推广EMBA,当时中欧的创始人之一,张国华院长(2006年1月去世,57岁),就像一个推销员,带着一帮同事,一家公司一家公司的去拜访,向他们介绍EMBA,解释为什么要花10多万元去学。
张国华还请上海市外经委的领导吃饭,希望对方给予帮助。但是外经委的通知发下去,却没有人来报名。为了扩大影响,张国华甚至表示可以不要学费,请人家先来听课。
后来,中欧商学院在当地媒体刊登了四分之一版面的招生广告。正是这则广告,一下子拨动了很多人的心弦。中欧商学院的EMBA是中国和欧盟合作的项目,不用出国门就能留学。不必辞职,在职攻读,也吸引了很多人。
中欧商学院第一个EMBA班共招收了42名学员,那时候的学费是10.5万元人民币。
对于EMBA两年的授课期、每个月4天集中学习的时间来说,各高校商学院在EMBA项目上的收费始终让教育界难以望其项背。
1995年5月8日,中国第一个EMBA课程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了开学典礼。张维炯称他们是思想活跃,敢于尝鲜的人。
与国外大多数EMBA学员都是前景光明的大企业中层不同,在中国参加该项目的往往是企业高层,他们的头衔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挂着“董”或者“总”的头衔。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注定要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等世界主流财经媒体上,“中国商学院迎来富豪学员”之类的报道层出不穷。
奢侈品EMBA
作为身份象征,越来越受追捧
在这个学历不断贬值的时代,EMBA却越来越受追捧,名校的学费更是每年以两到三成的速度增长。明年3月份开学的春季班,许多高校的EMBA招生人员却不能给出准确的学费,“因为价格可能会有调整”。
如今,EMBA已被看作身份的象征,就像一个皮包上打上了奢侈品的商标就身价倍增一样。学位对于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当然不是必须的,但一个名校的EMBA学位,代表了一种知识身份,对提高社交形象和信誉度都有很大帮助。
一个参加EMBA的学员说,周围的人一听到你在读EMBA,无形之中还是多多少少有些许景仰之情。而且,如今的管理层,很多人都读了MBA或EMBA,大家一说,马上就有身份的认同感,交流、沟通起来更加容易。
EMBA是MBA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入学笔试、面试均由培养单位自行组织,这就为那些管理经验丰富但离开应试环境多年的企业高层降低了入学门槛。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只要是老板、老总就可以读EMBA。国家规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8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才可报名。
符合了这些条件,相当于高中水平的语文、数学、逻辑考试,就无需担心了。多所名校的商学院均表示,在笔试前会发难度相当的模拟资料;其实,决定能否录取的关键是面试成绩,占到8成左右。企业够大,职位够高,名气够响才是能够通过考试的关键。
这也让EMBA是富豪俱乐部、人际关系建立网的说法更加突出。从台湾和大陆的EMBA价格对比来看,EMBA作为一个高端平台,其所聚拢的“圈子”价值显得更清晰。
台湾大学2012年EMBA的学费仅合人民币约18万元,大陆名校则是其价格的3倍。台大在师资、课程、学校品牌、硬件条件等方面都丝毫不逊于大陆名校,最大的劣势就是“圈子”,换言之,“圈子”的价值占到了整个EMBA价格的三分之二。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也曾表示,读EMBA,一是学知识,二是交朋友。中国的商学院学员来自五湖四海,有政府官员、有企业高级管理者,不同类型的人在一个班里学习在国外很难见到。这些朋友之间酝酿着大量的商机。
对于学校和EMBA的学员来说,这都是一桩生意。
招生的市场化,培养的市场化,对于学校来说,EMBA学员是客户,是需要提供教学服务的客户。在很多商学院,EMBA学员配备的是最好的设备,最好的教师,最好的上课环境和服务。
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对EMBA教育的定位是,“我们的培养首先要满足用户的需要,用户的满意是我们办学的主要标准”。
学员越多,学校的收益就越多,学员越高端,成就越大,学校的牌子就越响亮。校友风采是每个学校必不可少的展示内容。
而在这些校友中,政府核心经济部门、大型国企的领导学员更是各家学校和同期学员争夺的资源。为了吸引这些学员,学校会提供几万元到全额不等的奖学金。张维炯说,中欧商学院每年奖学金方面的支出就高达一两千万元。
与在学校学到的管理经验和结识的圈子来说,名校五六十万元的学费可称得上是一笔超额回报的投入。
走样的EMBA
为抢名人生源,自降门槛
从17年前独此一家,到如今的遍地开花,中国的EMBA在短短17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而这究竟是一种可需度极高的发展,还是已开始异化,目前尚无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招揽名人学员,EMBA的门槛已经越来越低。
今年4月,央视女主播张泉灵在微博中爆料称:“有人邀我参加一所知名大学的EMBA班。许诺不用经常上课,不用认真考试,就能拿学历。随后举出一批如雷贯耳的名字都在那儿上过。”
EMBA入学门槛之低和学费之高形成了鲜明对比,有人将EMBA中的E戏称为容易(easy)和昂贵(expensive)。在人们的印象中,“圈子”文化的泛滥让一些EMBA沦为了富人的VIP俱乐部。
潘石屹等一些公司老总曾在微博上表示有过类似经历。这些知名度颇高的人如果能作为学员,不仅是一笔收入,他们的名人效应带来的宣传效果更是不可小觑。
为了吸引学生,在报名初期,招生工作人员就会给出几个本期报名学员中知名企业家或政府官员的名字。为了结识他们,很多人选择成为EMBA的学生,有的同时参加两个甚至更多的学习班。
对于这些工作繁忙的学生来说,如何完成学业让人担心。他们自行解决的方式,“代上课、代写作业、代考试”。
陈璐就是这么一个代上课的秘书。陈璐的大老板报了上海交大的EMBA,但上课、写作业和考试都是陈璐负责。陈璐在网上爆料说,上课的时候大多是秘书们在听课。“我认识的一位老板在复旦学的EMBA,也是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去交换下名片,认识认识,然后就不亲自去上课了,这些老板都靠私下联络感情了。”
无论是60多万元的天价学费,还是与明星企业家做同学的营销噱头,都在揭示这么一个混乱的事实:即作为正规学位教育的一种,EMBA教育依然在国内蒙上了过度商品化的色彩。
而在EMBA班之外,许多号称依托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培训班也层出不穷。同时推出数十种管理培训项目,节选部分EMBA课程,学费少则3万至4万元,多则二三十万元。这些培训班不需要入学考试,也没有学位证,毕业后会颁发学校盖章的“结业证书”。
开办此类课程的名校往往在招生广告中号称邀请了各类著名人士讲授当前最高端、最时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价值不菲的学费绝对“物有所值”。
虽然名头响亮,但这些研修班都是非学历教育,不用经过任何考试就可入学,毕业后的证书也不被国家学历部门认可。按几所大学培训班招生工作人员的话说,花钱就能上。
曾经也有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如果实在没有人来,我们就给安排别的人,证也给发。只要当事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照片拿来就行。”
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办EMBA教育项目,随着门槛的一次次被降低,到了只剩标价牌的时候,不知道EMBA在中国的路还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