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上课讲什么
“更加开放的中国、更加自信的中国共产党,不能有一个封闭的中央党校,更不能有一支封闭的、缺乏世界眼光的干部队伍”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芦垚 | 北京报道
“领导干部肩负领导责任,知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工作水平、领导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习不只是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一般性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问题。”
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出席中央党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时,再次强调了领导干部学习的重要性。
他说,“领导干部集中一段时间到党校学习,很有必要,很有好处”。
对于领导干部的培养,中央一贯极度重视。而作为干部培训的最重要机构,中央党校的作用不言而喻。
随着中央对干部培训不断提出新要求,这些年来,中央党校的课程设置经历了怎样的变革?
党校教育正规化
中央党校原教育长李兴山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央党校的课程改革经历过两次比较大的调整: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蒋南翔担任第一副校长,主持党校工作期间;另一次则是上世纪90年代,郑必坚担任常务副校长期间。
1982年8月,蒋南翔调至中央党校。这位曾经担任过清华大学校长、教育部长的学者,在党校提出了教育正规化的意见。这成为中央党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在此之前两年,1980年,中宣部、中组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分析了当时干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强调重视教育干部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这是文革之后重新启动干部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文件。
再往前追溯3年,1977年10月,中共中央已经发布《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各级党校陆续复校招生。几乎同时发生的另一件事是,中国决定恢复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党政干部并不像今天这样较为普遍地拥有高等学历。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曾撰文分析当时的培训情况:针对干部队伍学历低、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干部教育培训主要以加强干部学历教育和提升干部专业知识能力为主。
《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文化程度低的干部,主要应当学习文化,包括语文、数学、史地和自然常识,凡有条件的都应争取在1982年达到初中或高中水平。1984年《中共中央转批 关于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的报告 》要求,“对于45岁以下、不到中专文化程度的干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培训速度。”1985年,全国45岁以下干部参加高中、中专学习的136万人,毕业结业47万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校正规化被提上日程。
1983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对党校班次设置、招生工作、课程设置、教学原则、教材编审以及教职工编制、经费等作了相应规定。冯俊认为,“这些文件启动了全国党校教育正规化的进程,奠定了党校教育新的发展基础”。
仅从课程内容,也可看出中央党校改革的时代足迹。
在蒋南翔系统地提出党校教育正规化之前,党校的课程主要是“老五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党史、党建。正规化教育改革后,党校课程开始根据学员需要和形势发展添加新内容。
“以经济课程为例,80年代以后,中央党校不光有政治经济学,还有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李兴山说。
从“老五门”到“三基本、五当代”
1997年,郑必坚由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的职位调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同时,他还在1998年3月至2001年1月兼任中共中央党校培训部主任。
郑必坚上任后,推动了党校历史上另一次重要的课程改革。
这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重新编写党校的基本教材,把“老五门”改为“三基本、五当代”。
“三基本”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五当代”是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制、当代世界军事和中国国防、当代世界思潮。
这一改革,既有继承又有转变。
“经典著作的教学在中央党校一直没有中断过。”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感到要研究回答、解决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的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至关重要。”
中央党校的教学布局大体上叫做“一个中心、四个方面”:“一个中心”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为中心;“四个方面”就是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
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主任王东京接受采访时特别强调“理论基础”的重要性:“中央党校培养的是治党治国的政治家。理论课程对培养学员的理想信念至关重要,这些理论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绝不能丢。”
与理论基础一样,党性修养同样是党校教学坚持多年的重点。为此,在课程设置上,中央党校始终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个重点。
重要的转变是培养干部们的国际化眼光。这被认为是改革开放的自然结果。
“更加开放的中国、更加自信的中国共产党,不能有一个封闭的中央党校,更不能有一支封闭的、缺乏世界眼光的干部队伍。”陈宝生说。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每周,党校会请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知名学者就当代世界的一些问题来学校做报告、办讲座。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占恒曾专门撰文回忆在中央党校听讲座的情况:到中央党校作报告的部长们,几乎都曾是中央党校的学员,来时轻车简从,作报告也没有人陪坐,课前校领导或有关教授简单介绍几句,作完报告部长自己宣布下课。他说这是中央党校的规矩。
为了提高学员的国际视野,党校从提高教员的世界眼光做起。
“以前中央党校的教师出国很少,于是就有西方的机构讽刺说我们没有出过国的给出过国的讲国外的情况。现在,党校加强了国际交流,很多教员都可以出国交流,隔一两年至少可以出去一次。”李兴山说。
和当代世界有关的重大课题也会列入党校科研内容。2011年,陈宝生曾专门去调研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情况,而这些内容最终都会进入课堂。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近年来国外政要访华亦多将中央党校作为到访之地和演讲场所。这一名单颇为耀眼: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德国总理默克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资政李光耀,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等。
教员要挂职
中央党校的干部培训分为培训班和进修班,分别由培训部和进修部负责。班级不同,培训对象和内容也有区别。其中,进修部负责省部级、地厅级干部、县(市)委书记的轮训,培训部则负责中青年后备干部以及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
“2000年以后,进修班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学校把课程时间缩短,并提高针对性。后备干部的培训班要上半年到一年,课程比较系统,还会结合形势任务配备其他课程。进修班则是一两个月,以专题培训的形式为主。”李兴山说。
专题培训的主题均直接链接当下重大问题,如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等。
陈宝生说,过去上课大体上都是灌输式、讲授式的教学,现在注重综合运用讲授式、讨论式、研讨式、模拟式、案例式、情景式、体验式等方法。
这也对授课者提出了新挑战。李兴山说:“现在的学员不一样了,他们的学历至少是本科,博士和硕士也占很大比重。而且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对教员提出了很多新要求。”
“教员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引导作用,党校要求教员要挂职,到各省各地调查研究。在经济学方面,我们先后搞了几个重大调查研究,比如到山东进行国企改革的调研,到浙江进行民营经济的发展的调研。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这样的调研就比较多了。”
尽管如此,也不能完全满足党政干部们的学习需求。相比国民教育,更新教学内容对党校来说非常重要。党校每学期都要根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根据干部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
并且,“因为学员来自各个方面,各自需求不同,各方面工作对党校教育提出的需求也不同,我们尽可能兼顾各方需求,设计教学和科研,以便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尽可能搞一些个性化的教学。”陈宝生说。
郭占恒回忆道,除了4个单元、20门必修理论课,每周五上午的“形势与任务”报告、每周三下午的“当代世界”报告等必修课程,还有五类选修课,包括“时事热点问题”讲座、全校选听讲座、电视选修课、校园网网上选修课、体育课等。
与时俱进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对于培训干部愈发重视。
十六大之后,中央确定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十七大时,这一点又被重申。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专门为全国干部培训科学发展主题案例教材作序。他强调,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
随着新的转型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党校培训也与时俱进。
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迅速普及,媒体应对和网络应用成为干部培训的新课题。
在这方面,中央党校步伐较快。2011年,学校专门举办《微博影响力及其应用》专题讲座,邀请新浪微博出品人、新浪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曹国伟和多名典型用户,以访谈方式参与讲解。
陈宝生说,中央党校帮助学员,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学员学习电脑操作、上网技巧,很多学员在党校期间就开设了微博、博客。但是,问题面前也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党校课程多方尝试从更高层面提高领导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中央党校开设了战略思维的课程,这成为学校颇受欢迎的一门课。
郭占恒介绍,中央党校高度重视“战略思维与领导能力”专题的教学组织工作,首次实行项目组制。经过竞争,由哲学教研部组成教学组,但主讲教授又不限于哲学教研部,还选调了经济学教研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政法教研部、党建教研部、党史教研部、战略研究所等著名教授讲课。
与此相对应的是,《学习时报》新近也开设了战略管理的版面。《学习时报》常务副总编钟国兴说:“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战略管理问题太重要了。国际上对于战略管理的研究很有一套,我们目前还缺乏。”
这是对中央决策的具体实践。十六大报告中提到,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都要“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在十七大报告中,这一要求被再次重申: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
随着改革的进展,中央党校的研究机构设置也在进行配套的变更。
如今,中央党校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哲学教研部、经济学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政法教研部、中共党史教研部、党建教研部、文史教研部和国际战略研究所等“八部一所”的格局。
这其中,政法教研部、文史教研部,国际战略研究所等部门都是改革过程中的产物。与之相对应的是,《学习时报》近年来也增加了民主法治、战略管理等版面。而这,也反映了中央党校改革的时代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