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推动“三化”
革故鼎新的探索勇气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 王延辉
“我也是家里人呀!”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参加河南团审议时深情地说。河南曾是李克强主政地方的第一站,他在这个当时处于经济“锅底”的省份干了近7年,成功扭转了农耕意识根深蒂固的农业大省的行进方向,河南由此“开眼看世界”。
有人说人口多、农业重、底子薄的河南,就相当于一个“微缩的中国”,而那句“河南,河南,何其难矣!”也长期成为这个老大难省份的真实写照。
对于畏难者来说,难,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而对于勇敢者而言,难,不过是一块砥砺前行的磨刀石。在困难面前,李克强给中原留下一个勇敢者的形象。
让时间倒回1998年夏天,李克强出任河南省代省长,时年43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省长,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博士省长。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棘手问题,具有超强战略眼光的李克强上任后对河南的发展却充满信心:多干事、不张扬,低调少说,避免浮躁,踏踏实实干几年,河南就会变样。
推工业化遭质疑
提到河南,很多人会自然地想到农业,想到“全国粮仓”,想到“河南熟,天下足”。这无形之中也为河南的发展画了一个框,一直以来主政者自然把农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这是省情。
刚到河南时,就有官员好心建议李克强在河南要先抓农业,以显示“了解省情”。但他坚定地回应:“我就是要改变这种就农业论农业的思路。”
不久,李克强便提出,在继续巩固“三农”优势、建好全国“粮仓”的基础上,河南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工业化。
李克强那篇曾获得中国内地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主要论述的便是一个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首先必须实行工业化。
李克强在河南的为政之道,正是他早年经济兴国理念在中原大地的实践和深化。然而,这些全新的发展思路,在“农本意识”深厚的河南,无疑是一场革命。
后来,河南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
面对这样的全新表述和施政理念,一时间,纷争四起。据当时参与决策的人士透露,在确定“三化”路径的过程中,包括很多专家学者和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在内,对将“工业化”放在首位有很多争议。有媒体曾报道,一位持异见的领导曾当面向李克强质疑:中央把“三农”放在重中之重,河南又是个农业大省,历来就把“三农”放在首位,现在我们放到第三位,“上不符合中央精神,下不符合河南省情!”这样的质疑冲击力很强,代表了河南一些“农字号”官员的普遍看法。
李克强不愠不火地回应:“我们把工业化、城镇化放在前面,不等于削弱农业、忽视农民和农村,恰恰相反,是要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这和中央重视‘三农’问题是一致的。”
“用工业带动农业”,李克强开始了改变河南的第一步。从研究小麦产业链入手,发展速冻食品、肉食品等食品加工企业,推动小麦深加工及高附加值产品,这被河南人戏称为“小麦经济”。
目前,河南已成为中国大陆粮食、肉类加工能力最强和食品品牌最多的省份。有人为河南食品在国人厨房里的分量开列了一张“明细表”:每10个汤圆有6个、每10袋方便面有3袋、每10根火腿肠有5根、每10个速冻水饺有5个……这些都是“河南牌”。
当过河南农业厅厅长的张广智曾感叹说,把与农业关联极为密切的食品产业作为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真是太准了”。
在“工业化为主导”的理念下,李克强还系统谋划了河南工业发展布局,提出了建设郑(郑州)汴(开封)洛(洛阳)工业走廊和“东引西进”战略,优化了经济布局,拓宽了发展空间。
城镇化不再是“童话”
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一度成为热词。“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媒体不断援引着已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话。
如今的“新型城镇化”是李克强“2.0版”的城镇化,河南是李克强最早推进城镇化的始发地,他的理念在那里预演并初步成形。
“在他手上来推进城镇化,或许是最合适的,因为他当过知青,了解农村,了解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一位与李克强共过事的官员说。
李克强初到河南,全省的城镇化率只有20.8%,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西藏。他认识到,城镇化的落后,导致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现代农业发展困难重重。李克强果断地提出加快河南的城镇化水平。
而这一观点,又一次在河南政坛引起轩然大波。当时,一些官员对城镇化思路提出异议:“农业省不需要城市化”、“城市大了不好解决就业和公共服务”。
李克强回应说:要先弄清是市长提供了就业、给了市民饭碗,还是就业繁荣了城市、养活了市长的问题。
李克强是一个干事业执着的人,只要符合规律、看准的就一定坚持做下去。他坚信,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不可能真正实现富裕。他在不同场合反复阐述自己的思想: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农业的基础要巩固、要提升,就必须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而要做到这一切,只有靠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2000年底,李克强又提出了“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进”的城镇化发展路径。他的这一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为中共十六大明确“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方针提供了实践基础。
为解决河南中心城市规模小,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弱的突出问题,李克强于2003年提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突出城市特色和产业支撑,合理拉大城市框架,全面提高城市品位,并明确了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战略又为后来国家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提供了范本。
在河南,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郑州,向东看。”意指郑东新区,那个曾经只能养鱼耕田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为郑州的城市名片。这个占地15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城,是河南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最大亮点。
这个亮点也是被李克强“逼”出来的。早在2000年,李克强就至少3次向郑州市“喊话”,要求郑州规划新区,使郑东新区成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一个亮点、新的增长点和带动点。
2001年,郑州一个老军民合用机场搬迁,市里拿出了一份占地不足5平方公里的“港澳新城”的规划方案向省里汇报。规划还没汇报完就被李克强打断了,“不用汇报了,”李克强说,“你们思想再解放一点,高起点、大手笔,重新规划郑东新区。”据媒体报道,面对地方的犹疑,李克强甚至动手调整了郑州市的领导班子,以带动思想解放。
在新区建设过程中,李克强几十次到郑东新区现场解决问题。有人曾认为这是一个“童话”,但这个“童话”在他的推动下已然成为了现实。截至2012年11月底,42家全球500强企业和56家国内500强企业已在新区设立公司或分支机构。
提及河南,“中原崛起”是个绕不开的词,这正是李克强主政河南时所提出的概念。而在“中原崛起”过程中,像郑东新区这样的“童话”也在河南大地不断地续写和发生着。
李克强为河南发展指引了方向,并留下了珍贵的思想,“乡土河南”在向“城市河南”一步步转变。2012年,河南城镇化率达到42.4%,比1998年李克强赴任省长时的20.8%翻了一番,平均每年有100多万农民变为市民。曾一度被人担心受到“轻视”的农业,也同步发展,2012年,河南粮食实现“九连增”。
斯土斯民总关情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这是李克强在成为共和国新总理记者会上开门见山抛出的话。其实,李克强的从政经历,无不以民为本。“万事民为先”是他的一句口头禅。
河南官员回忆李克强时说,他不回避,不张扬,务实亲民,力求解决问题。
艾滋病是李克强在河南遇到的一个世界级难题。
上世纪末,受非法采血的暴利诱惑,一些血液制品企业在河南非法设立采血站,诱惑贫困农民卖血,引起交叉感染,一些卖血者感染了艾滋病毒,经过几年的潜伏期,在2000年后逐步进入发病期。
2002年夏天,艾滋病阴云笼罩河南,驻马店上蔡县文楼村成为“风暴眼”。“素位而行,不怨不尤。”面对突如其来的艾滋病疫情,李克强撂下“狠话”:“河南再穷,砸锅卖铁也要把艾滋病防治这个事情做好。”“要让艾滋病患者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有基本医疗保障,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失学。”
在此后不到1年的时间里,李克强先后3次到上蔡县多个艾滋病发病村考察防治工作。他说:“真心关心艾滋病人,改变社会歧视艾滋病人的现状,我们要首先放下心理包袱。握手、攀谈等细节,都能体现对他们的爱心。”
担任省委书记后,李克强立即把解决艾滋病问题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还与民间防艾人士高耀洁见面听取她就防治艾滋病的意见和建议。他下令组织省直部门对口帮扶38个重点村,开展全国首次省级艾滋病普查,彻底摸清底数。
“无论调查结果如何,最重要的是要将实情如实告诉群众,绝不能为一时‘形象’而危害人民长远利益。”面对官员们因普查是否会对河南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的疑问,李克强坦言。
河南对因卖血而感染艾滋病的患者进行免费治疗、免费检测、免费母婴阻断、艾滋孤儿免费上学等救助模式,成为国家现今对艾滋病患者“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前奏,河南的防艾经验在全国推广。
亲民、为民不独表现在极端的困难时刻,更表现在日常工作的点滴中。在河南,李克强与七里堡村民的情缘总被人们谈起。
鹤壁市淇县七里堡村村民杜同平深深地记着2003年6月4日那个下午。当时,他和几个村民在收麦子,一辆中巴车从旁边开过去,不一会儿又倒了回来。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身后跟着几个人,朝他们大步走来。那中年男子爽朗地笑着,热情地和大家握手打招呼。定睛细看,杜同平才缓过神来,原来是省委书记李克强。
李克强俯身抓起一把收割机刚打下的麦粒,问收成、拉家常,特别关心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的负担情况。杜同平向省委书记反映:“上头说税费改革要让每个农民得实惠,为啥俺村的负担不但没减下来,反而增加了十几块?”
李克强的表情顿时凝重起来,他显然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他双眼紧盯着当地负责同志,问这是怎么回事?乡干部被叫来了,躲躲闪闪地悄声解释着,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我们是党的干部,有什么话不敢对群众讲呢?请对群众说清楚!”李克强很生气。
一年后的6月9日,李克强又一次来到七里堡看望村民,并对当地干部说:“为群众办事来不得半点含糊,执行政策决不能打任何折扣,对群众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说到了就要认真做到。”
河南人眼里的李克强,平日里儒雅谦和,但在危害人民利益的事面前,他也会横眉冷对,并施以“铁腕”。
2003年,黄河兰考段决堤,身在北京的李克强火速赶回河南。他到现场发现情势严重后,当机立断,重新任命抢险总指挥,同时紧急协调部队参与救灾。起先,现场运来一些堵决口的麻袋,质量不合格,往决口处一倒,袋子就烂了,根本堵不住。有官员向李克强反映“有人在发国难财”,震怒非常的李克强立刻通知政法委书记、省纪委书记连夜赶到,通宵研究问题,第二天就拿出了处理意见,对违法违纪的干部现场作出处理。
实干兴邦,实干更能兴省。在李克强主政期间,河南开始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转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河南真的变样了,那个曾经封闭、守旧的农业大省开始了与全国一起共振的新时代。
2004年12月12日,李克强在中原大地留下深深的脚印后,又迎着凛冽的风奔赴祖国的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