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金改周年·企业调查
《实业感受到了雨露,但未摆脱困境》
记者首先走进了温州中小微企业。与一年前相比,温州的实体企业老板多数仍忧心忡忡。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多年来积劳成疾,要想短时间里康复是不可能的。但令人欣慰的是,记者发现金改一年以来政府所做的工作,所搭建的融资平台,作用已慢慢显现,但对于中小微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来说,还远不能满足。
一年前的今天,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当时尚在金融风波阴影笼罩下的温州,为中国拉开了金融改革的序幕。这一年来,我们看到温州出台了金改的路径图,建立温州民间借贷中心、融资服务中心、温州指数等一系列的金改举措,积极为中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促进企业生产发展,但同时也注意到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激增,六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现减产停产等消息。
当下,温州大量的中小企业需要融资,而去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744.9亿元。一方面需要钱,一方面有钱。这种供需的矛盾如何缓解?温州的金改之路走得怎么样?遇到了什么瓶颈?下一步该怎么走?最近本报记者组成采访团,走进了金改中的这座“敢为天下先”的城市。
我们期待温州在金改的路上,破茧而出,羽化成蝶,为中国的金融改革事业贡献出宝贵的经验。
[ 改变 ]
三天借到130万
民资平台助企业拿下订单
潘国忠的企业是我们走访的第一家。这家企业是做皮鞋的,厂子位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三四十亩。在这个园区里,像潘国忠这样的企业很多。
一走进潘国忠设在厂房旁边的办公楼,隆隆的机器声不断传来。潘国忠说:“我们做实业的没办法,听着这嘈杂的机器声心里才安心!”
去年4月,潘国忠从广交会上接了一个肯尼亚的订单,这个单子利润不错,但是对鞋子的工艺要求高,鞋是新款的,需要新的设备才能生产。如果要做这个单子,必须得购置新设备。
潘国忠算了一下,购置新设备要123万元。但这个时候自己正好流动资金遇到困难,厂里一个半月以后才有两笔总共100多万的货款到账,但如果一个半月以后再购置新设备,又赶不上这个订单。
潘国忠有一套自住的房子,市场价值两百万元,可以做抵押贷款,但是银行办理手续时间比较慢,潘国忠就想到了“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这个融资平台是温州在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后由政府搭建的。
一开始潘国忠只是听同行说起,对这个平台并不了解,怕和民间高利贷差不多。于是,他首先打了电话咨询,听说三个工作日就可以办下来,而且利率也不会超过银行的四倍,他问也没问银行,就跑到了这个位于鹿城区东明路的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
结果在3个工作日内,服务中心就为他办好了手续,并且将130万元抵押贷款给了他。很快,潘国忠就购置了新设备。在两个月后,他拿到了应收款,如期将贷款还清了。潘国忠说:“本来民间借贷方便是方便,就是风险很大,现在这个平台通过政府部门的统一监管,手头有钱的放心借出去了。这很不错。”
房子抵押借款三十万
他的4S店如期开业
“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而温州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对融资需求非常强烈。”潘国忠说,温州人以前借钱好借,亲戚朋友之间不用条子,一个电话一下子就能融到上百万,“那时候民间借贷相互的信任度高!但是现在不行了,自从2011年温州金融风波爆发后,很多企业借了钱还不出,出逃的出逃,跳楼的跳楼。现在谁也不敢借钱给别人了,现在有些企业生产经营都很正常,可偏偏因为资金周转一下子陷入困境,面临减产、停产,甚至倒闭。”
林华在温州瓯海区办企业,他把所有的钱投入到开汽车4S店中,等到店装修好准备开业,结果账上资金不够,无法开业。于是他通过瓯海区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找到了资金,通过将自己的房子抵押借了三十万元钱。使他的店能如期开业。
林华说:“有时候不要看数额小,就算差个10万元,都可能让企业面临生死考验。因此政府倡导并组建的这些民间融资平台,有时候确实为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解决了大问题。”
[ 困境 ]
一家投资房地产失败,拖垮三家联保企业
记者发现,金融改革一年来,政府搭建的融资平台,给大量的中小微实体企业带来了雨露,但是对整个温州中小微企业来说,仍可谓杯水车薪。温州大量的中小微企业仍然面临严峻的融资困境,记者采访中的绝大多数企业对融资问题忧心忡忡。
通过熟人介绍,不愿透露名字的郑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带记者来到了他位于温州永嘉瓯北镇的厂区,这家做泵阀的小型企业目前仍在正常生产。他说,“目前我们企业的账户已经全部被银行冻结,虽然企业本身经营没有问题,但是我们面临关停。”
三年多以前,因为缺资金,而向银行贷款,银行要求企业有担保人。于是郑先生和其他三家企业一起进行了联保,就是相互作担保。这使得郑先生和其他三家企业一起成功向银行借到了2000万元钱,每家企业500万元。
这500万元为郑先生带来了扩大再生产的资本,厂区得到了扩大,生产力也进一步提高。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麻烦也随之而来。
虽然自己的企业产值年年增长,还成为当地乡镇的纳税大户,但是和他联保的一家企业因为投资房地产失败,最终企业倒闭,还欠银行三千万没有还清,银行于是向担保人郑先生提出偿还,并进入了诉讼程序。
“实业被房地产拖下水的例子很多。”郑先生说,很多实业都是涉足房地产,结果遇到房地产调控,房子卖不掉垮掉了。当时民间借贷没有被政府监控起来,也没有“温州指数”这种风险提示措施,地下高利贷达到了疯狂程度,利息甚至高达60%至120%。
“等到2012年3月,国务院在温州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挽救金融措施后,很多企业的问题已经病入膏肓。靠金改目前的一些措施是很难立竿见影的,只希望银行能给这样的企业一点时间,而不是加紧逼债。”
银行不但没有为民企融资松绑还有所收紧
采访中,当记者向温州一名企业负责人说起,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民间资本管理中心、温州指数等这些温州新名词的时候。作为一家印刷包装厂的负责人李先生还一头雾头,他不知道政府的这些金改措施,可能在他看来,有些融资问题只有银行才能解决。
在李先生的厂区办公室里,他首先要求记者不要公布他和厂的名字。他说自己有几大原因不可能向民间借贷要钱,首先,因为现在做实业利润都不高,通过民间借贷利率太高,企业根本承受不起;其次,能向银行借肯定向银行借,民间借贷是没办法的办法,可能走向恶性循环。
可是李先生的感觉是,现在银行的钱越来越难借了,甚至在金改一年来这段时间,银行不但没有为民企融资松绑还有所收紧。
李先生企业几次扩大再生产,向银行通过厂房抵押贷款每年达到一千万元。往年的时候,银行放贷额度为抵押物的8.5折。李先生抵押的厂房价值有一千多万,实际能贷到一千万元,而且不需要另外的条件。然而去年开始,多年的惯例被打破了,同样的厂房贷款的时候银行只能给放贷7折,并且还要求有人担保。
“银行贷款一下子收紧的原因无非是坏账率太高,于是采取了措施。然而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我们这些企业来说却是致命的打击!”李先生十分无奈地说,“温州现在的金融环境要找担保人是很难的,银行贷款说收就收,太不负责任!”
虽然说目前政府为民间融资搭建的平台很多,但是他们无法代替银行的作用,李先生借款数额上千万,无法接受比银行利息高几倍的贷款,以短期、灵活、快速为特点的民间借贷管理中心也无法满足李先生的贷款需要。
□记者 周强 陈善君 李华 冯梦苓 金利 谢国林 蓝莹
温州金改周年·金改实践
金改破茧,新生物期待化蝶
温州金融危机爆发后,民间借贷一下子收紧,于是大量的资金无处可去。据统计,温州去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744.9亿元,温州在出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同时,也出现资本观望,无处投资的情况。
政府在这金改第一年里,新生了为资本与实业搭建的投融资平台、催生了为民间借贷提供利率指导的温州指数,也有为金改提供司法保障的机构,它们的出现,正在助推温州的金改顺利地向前走。记者走进这些温州金改的新生事物,探究金改一年来的生动实践。
□记者 周强 陈善君 李华 冯梦苓 金利 谢国林 蓝莹
A
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
还借贷一片阳光
去年4月26日,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东明路的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正式开业,经营范围涉及信息登记、信息咨询、信息发布、融资对接服务等。截至记者采访时,服务中心内登记要求出借资金有15亿元,“成交”资金4.5亿元。
回想近一年的运营过程,服务中心总经理徐智潜颇为满意,基本实现了最初的目标,服务中心为使温州民间资金借贷关系规范化、阳光化起了良好的规范作用。
3月20日下午4点半,从事机械制造的姜先生和李先生等一行三人一同来到登记中心。复印相关证件,填写借款合同,签名按手印,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姜先生和李先生花了半小时办理了借款登记。“我也是第一次来服务中心,虽然手续麻烦了些,但程序规范,出了事也有凭证,让人放心,”姜先生说。
“服务中心以信息登记、信息发布、融资对接为主,主要是为借贷双方提供一个平台,借贷双方的接洽交给中介机构。”徐智潜告诉记者,服务中心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温州民间借贷服务网。不仅公布了服务中心、央行的利率走势以及温州指数;同时滚动公布借贷双方的信息,如借出人的所在区域、金额、月利率区间、要求的担保方式以及期限等。
刚开业后三个月,服务中心的月交易量只有一两千万,随后月交易量上升到了五六千万。服务中心一路走来,有如今的成绩,徐智潜比较满意,但仍有一个大难题困扰着他:没有一个健全的信用系统,导致信息不对称。
“目前服务中心对于借款人的信用评估主要还是依靠中介机构,查询到的信息存在局限性,最好能建立一个健全的信用系统平台,能够查询到借款人的综合信用,这样对于贷款人的资金更加安全。”
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
动产质押,盘活存货资金
“赊销”是中小企业常用的经营模式,但是金融风波以来,不少供货方要求收款发货,于是不少企业需要通过融资来筹集这笔资金。但传统的金融机构及个人一般只接受房产、汽车等价值相对稳定、又容易出手的抵押物,而中小企业一般很难提供。
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融资中心)突破传统,采用以存货作为抵押物获得融资,解决中小企业缺乏固定资产作抵押、作担保的难题。
温州一家铜业企业,是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的首批客户之一。由于银行放贷收缩,公司又在扩建厂房,一时间出现了资金难题。
融资中心服务人员上门调查后发现,该企业库存铜的货值常年维持在6000万-7000万元,于是为其量身定做一套“货权质押”的融资方案。
在签订银行、企业、回购方三方协议之后,该企业通过库存铜质押,获得银行3000万元授信,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将货物作为抵押物,获取资金,这是个很灵活的方式,但是如果最后借款方交不出钱来,拿这笔货物抵债,怎么办?
面对记者的疑问,融资中心董事长王修治告诉记者,融资中心采取的是退出机制模式。“在刚开始签订借款合同时,我们就会找到回购方,万一贷款方到期无法偿还贷款,就将货物以9折价卖给回购方,获得的款项用来偿还贷款。”
截至2月25日,融资中心为中小企业解决的借贷款项共计21.3亿元,涉及企业及个人数量500左右。综合相关费用,利率在7%-8%之间。其业务包括动产抵押业务、市场贷、个人信用等。
年后,融资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被派往各家企业做普及。由于对工作人员个人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所以人才的缺少一直是限制融资中心扩大发展的主要因素。王修治的下一步目标,是加大员工培训,让更多的员工进入企业,同时争取转变为金融机构。
C
金融法庭:
9个月结案2321件,为金改提供司法保障
从成立至今,作为浙江省第一个金融审判庭,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上交的成绩是漂亮的:9个月内受理3084个案件,结案2321个,平均每个审判员月结案30多个,比原先的处置信贷纠纷的办案速度提高了2倍。
而如此的成绩,与工作人员的辛苦是分不开的。加班到晚上八九点,一个星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这些事对于审判员们都是再正常不过的。
据统计,按照前三个月办案数字计算,金融审判庭审判员月结案量在全院乃至全省的审判员里都是最多的。目前,审判庭有7名审判员负责审理案件(除庭长外),每个审判员手头上的未结案仍有200多件。
每天后勤组人员会将案卷分发到各名审判员的手上,“后勤人员一个月要搬500多个案卷,”庭长吴将斌告诉记者,与其他审判庭的后勤人员相比,金融审判庭的后勤人员每次搬运都要借用手推车。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将案件的审理过程流水线化,进行分段式管理,从案子的受理、调查、裁定乃至判决书的送达、扫描归档进行团队化协作,专业化分工。
每个审判员会配给一名法官助理及相关人员,帮助处理案件的前期工作,如送达、排期、卷宗的归档等等,使法官从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脱离出来。
此外,还特地成立了两个审判前组,诉讼保全组和排期送达组,一个审判后组——扫描归档组。诉讼保全组是负责查封、扣押、冻结等诉讼保全事务,配有专门的审判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审查程序,实施冻结、查封、扣押措施,有效控制被诉债务人财产。排期送达组是负责案件审理的时间安排,并将判决书送达给原被告双方。审判后,起诉状、答辩状、庭审笔录等案卷材料由扫描归档组按固定的形式进行整理装订,扫描成电子文档。
“这样大大减轻了审判员的前期工作量,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原来一个月只能办理10个案件,分段管理后一个月能完成30个案件。”吴将斌总结道。
D
温州指数:
温州民间借贷利率的“风向标”
在金改一周年所有的成果中,“温州指数”是一个时髦的词。正是这个新名词,让曾经高烧不退的温州民间融资,第一次有了温度计,也成为引导温州民间借贷利率的“风向标”。
“温州指数”全称是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作为温州金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温州指数”去年12月7日开始正式对外发布,每周发布一次。2013年1月5日,“温州指数”由每周发布,改为每日发布。
位于温州文昌路高新园区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民间融资规范重点项目办公室,就是负责温州指数的地方。记者来到这里时,四五名工作人员都在电脑前紧张地忙碌着。
“虽然只有4个人参与编制,但他们负责联系的数据监测点有近400个,就是这些监测点的借贷利率数据,最后合成了温州指数。”民间融资规范重点项目办公室的方姓负责人介绍说,这些监测点涉及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实体企业、部分民间借贷委托监测点以及典当行等其他市场主体,基本涵盖了民间融资市场各类参与主体。
而通过发布温州指数,为温州民间金融市场提供一个风向标,引导民间借贷利率形成规范化、阳光化。“实际上,就是降低了民间借贷的利率。”
除了引导民间借贷利率定价,今年,“温州指数”的功能还将扩容。
“以后,温州指数还可能用来当作法院审判和执行的参考依据。”这位负责人说,作为“温州指数”司法实践的尝试,目前相关内容还在送审阶段,一旦开始实行,将大大提高温州指数的权威性。
此外,“温州指数”今年也有望从温州走向全国。“下一步,我们还将扩大温州指数采集范围,向全国范围延伸。”这位方姓负责人说,今后,通过在全国各地设立监测点,采集当地的数据,并入温州指数中,形成更能代表全国民间融资价格水平及波动趋势的指数。
温州金改周年·高端访谈
金改一周年 重在跨出第一步
本报专访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
临近温州金改一周年,作为一系列金改措施的践行者,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的时间变得更加不由自己控制。参加各种会议、汇报金改工作进展、筹备新的金融机构之外,还有一项,就是接待媒体采访。而这几天,要采访到张震宇并不容易,以至于媒体同行间传递信息时会说:“快来,张主任终于被我逮到了。”
在经过三四家媒体记者的轮番采访之后,已是中午12点30分,本报记者拉住赶着去用餐的张震宇,进行了专访。□记者 周强 陈善君 李华 冯梦苓 金利 谢国林 蓝莹
【 成绩 】
去年主要工作
还是搭平台、建机制
问:温州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完成情况如何?
张:最近的几年,温州金融改革目标有两个,一是要金融业自身发展,二是要为小微企业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
金融业自身发展,就是要让金融业成为温州的支柱产业。通过三五年的努力,温州金融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5%,去年是10.1%,金融占服务业的比重要达到30%以上,去年是21.7%。
如何通过金融改革,使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得到缓解,融资成本要有所下降。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温州指数发布、开设金融机构、建立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等,都是为企业融资服务的。
长期来看,金改还有一大目标,就是要建立温州的信用体系。要让银行敢发放大量的信用贷款,小微企业融资不需要抵押,企业通过自身改制,融资渠道不再局限在银行贷款。完成这些目标,就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信用体系。
问:金改一周年,温州的金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张:去年,实际上温州做的主要工作还是搭平台、建机制,大量的还是在做一些基础性工作。比如建立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发布“温州指数”、建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
在民间融资规范化、阳光化方面,温州去年推出了“温州指数”,实现每天发布,及时准确反映民间融资市场资金价格趋势和波动,解决了民间借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温州民间金融市场提供了“风向标”。
组建了4家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推动民间借贷由“熟人借贷”向“市场借贷”转变。此外,拟定的《浙江省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已经上报省里,一旦通过实施,将为民间融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在破解融资难、投资难方面,设置了4种类型、4个层次的投资渠道,全年新增直接融资111亿元,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以私募方式推出的市域铁路“幸福轨道”项目,首单就募集完成15亿元。
引导金融机构推出企业信用贷款,完成382家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试点,新增信用贷款146亿元。
此外,通过温州银行增资扩股、农合行股改、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等方式,鼓励温州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问:在很多温州老百姓和企业眼中,金改的成效似乎与预期有落差,比如民间借贷服务中心设立后,真正通过该渠道的借贷量还很少。您怎么看待这种落差?
张:设立温州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不是要把温州所有的地下借贷全部纳入到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目的主要是起到示范作用,来规范民间借贷。现在温州已经开设了4家借贷服务中心,本月28日还要开设3家,这7家借贷服务中心主要起的也只是导向作用。
如果不设立这样的借贷服务中心,在借贷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如利率,到底借贷利率多少,没有准确的参照,只是靠听说,而通过借贷服务中心,可以让社会知道借贷要办什么手续,利率应该在什么水平。
在很多人看来,温州金改有落差,这和金改工作所处的背景有关系。温州金改是在经济下行时期开展的,在经济下行时,很多企业生存困难,希望金融改革能救一把。但是金融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马上惠及到所有企业,只能一步步推进。所以,怀着迫切期待的企业,可能眼前会感觉有落差。
问:听说温州当地银行不良贷款率仍在激增,很多企业还处在停产状态,为什么金改一周年之后,还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张:银行不良贷款在升高,因为它还在暴露,但是升高的势头已经慢慢降下来。现在,企业关闭倒闭的数量也在逐步下降,虽然很多企业处在停产状态,但是停产不等于倒闭。原因也不一定就是金融方面的,也可能有订单和销路等方面的原因。比如出口环境差了,大企业的订单减少,为它配套的小企业也要歇业。所以,企业减产停产,不仅仅是金融环境上的问题,肯定也和经济大环境相关。
问:在金改过程中,怎样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张:银行系统的借贷需要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负责,确保贷款进入实体领域。
金改中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中心、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等渠道的借贷资金,这些平台上的撮合人要负责任,要对借贷人的信用进行调查。我们现在也把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接入到平台上,保障借贷人的资金用途。
同时,通过平台设计,把资金引导向小微企业。比如,温州去年组建了6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5个亿的资本,投资了185个项目。为什么要投这么多项目?因为我们限定每个项目最高只能投1000万元,这样做,就是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融资不足的小微企业,真正用到实体上去。
此外,我们金融监管部门也会定期进行检查监管,确保机构平台资金流向正常。
【 问题 】 金改的成效与预期存在落差
【 突破 】 今年要在15个项目上取得突破
问:下一步工作,将怎么缩小企业眼中的金改成效落差?
张:一方面要推动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另一方面要求企业本身进行改制。这样,可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在银行方面,我们要求今年银行新增贷款的总量要超过400亿元,要支持小微企业。
去年,很多企业都说没有感觉到金融改革的好处,3月28日,我们就将推出一批让小微企业能感觉到的项目,比如,组建再担保公司、组建民间资本应急转贷中心、设立两家保理、开办两家民间票据中心、融资性租赁公司,这些机构开设以后,我想,一部分小微企业可以感受到融资方面的好处,当然,要惠及所有的企业,还要一个过程。
问:今年是金融改革的突破年,温州的总体思路如何?
张:去年是金融改革的基础年,今年是突破年。
今年,温州金改要在15个项目上取得突破,包括扩大“温州指数”影响、股份制改革加速、设立一批带温州字号的金融机构、设立真正由民间企业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等。这些项目,对金改工作的突破,将有很大的影响。
今年,将扩大温州指数的影响,发布温州·中国民间融资价格指数,扩大指数省外相关区域数据范围。
扩大民资进入金融领域,争取设立温州民资发起的专业性保险公司、全牌照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和民资发起的村镇银行等。
同时,要扩大民资投资渠道,去年四种类型的投资渠道还要继续,并启动个人境外投资工作,建立20家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专营机构。
但是,今年需要突破的这15项工作,都需要得到国家和省里的支持,如果没有上级的政策支持,突破难度将非常大。
温州金改周年·专家探讨
“今年是金改的突破之年”
专家称温州金改面临深水区,还需实体经济共同发力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瓶颈在哪里,下一步应该怎么走?记者采访了温州当地以及省内的经济专家,他们几乎一致认为,温州金改要进一步取得成效,需要大胆改革,突破制度制约。同时还需要实体产业转型升级相互配套。
[ 记者观察 ]
金改有了一些亮点
但还没有重大突破
记者在温州调查发现,温州实体经济现在仍未走出危机。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2009年国家四万亿投资,大量新增的贷款,刺激了当时经济一定程度的回暖,确实对经济有一定的提升,但时间很短。
到了2010年,企业再次陷入危机,因为原来的那些问题都没有解决,比如国际金融危机使外贸订单减少,人民币升值,贸易争端的增加。而国内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原材料的上涨等等,造成了实体经济现在的困难。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金改的目的是用金融平台、金融手段,把大量闲置的民间资本集聚起来,然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这一年来,地方政府围绕国改十二条,做了大量基础工作,也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设立民间借贷服务中心,金融广场,推出温州指数。设立了地方金融的监管机构。虽然还不能根本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但是至少迈出了一步,意义非凡,就好像拉开了一道门缝,看到了一片新天地,但是毕竟作用还太小,拿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来说,至今解决了企业4亿多的融资需求,与全温州40多万家中小企业,去年银行存款七千多亿数量来说可谓是九牛一毛。
金改到目前为止不能说有突破,只能说是有了些亮点。“我敢说,今年是金改的突破之年!”周德文说,主要是金融制度层面的束缚有望得到突破。
[ 专家建议 ]
两大制约需要打破
打破金融垄断,让民营企业成为村镇银行的主体
周德文分析,金改目前面临的主要是两大核心问题:一个是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另一个是利率市场化问题。
温州华峰集团旗下有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公司从国有银行引进了高级金融人才,但是在申请转为村镇银行的时候遇到制度门槛。因为现行法律不允许设立民营企业控股的银行。
上个世纪90年代出台的银行法,明确规定,私人资本不能参与投入金融机构。即使是村镇银行条例,也是写得很清楚,一定要有正规金融机构,就是要有国有资本来作为主发起人。民营企业只有参股权,没有话语权,那么肯定是不行的,民营银行肯定要是民营资本为发起人。自主发起,自主经营,自主管理。
“应该放手大胆试验,让民营企业来成为村镇银行的主体。”浙江省社科院产业研究所教授沙虎居说,金改的本意是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就是解决“两多两难”即“企业多而融资难,民间资金多而投资难”的问题。我们就是要解决,如何把民间资本引入实体经济的问题。
“温州90%的中小企业没办法从银行取得贷款。”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国有银行不愿意做,又不让别人去做,这个总没有道理的,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只有大量民间资本建立的小银行,才能门当户对,去为大量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
实现利率市场化,让银行充分竞争降低利率
造成现在融资难的问题,还跟利率没有市场化有关。周德文说:“现在利率市场化,大家对它的误解特别大,什么叫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本身就是由利率政府调控改为市场调控,于是有人认为:现在限定不能超过基准利率四倍还有那么多高利贷,如果你说市场自行来设定利率,那不是高利贷更加盛行了?实际上是一个误解。”
利率市场化才是真正降低利率的途径,因为利率市场化以后完全由市场调解,才会达到充分的竞争。金融机构之间就有竞争了,小银行就会和大银行竞争。“只有充分竞争才会降低利率,垄断才会产生高利,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浙江省社科院产业研究所教授沙虎居认为: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可谓是金改的深水区。利率不市场化,体现不了金融资源的调解和配置作用,这个问题可能还不是温州地方能解决得了的,涉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的问题。
“我把今年看作是金改打破垄断的突破之年!”周德文,对于打破金改目前存在的这两大瓶颈抱有信心,他说,“这个是大势所趋,我从参加中央的有关会议中感受到,今年或许会出现民营银行,可能为金改突破推出一道门缝。”
实体产业也要给力
温州需要重振实体经济
“如果金融服务的对象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主体,那再好的金改都可能功亏一篑。”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史晋川教授认为,温州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比较缓慢,发展的动力不足,也是金改成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他打了一个比喻,温州的金改就像建一个自来水的管网,管网就是金融,如果这张网已经建得很大了,但是如果来接水的锅碗瓢盆都是漏的,容器都是漏的,来接水的企业自身存在问题,这管网造得再好也起不到效果。也就是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创新的金融体系能不能结合在一起是个问题。如果创新的金融体系服务于创新的实体经济,反过来创新的实体经济又能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金改的效果就会真正达到。
沙虎居教授说:金改需要企业转型升级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否则顶层设计得再理想都不现实。
“首先我们的指导思想,不是为了金改而金改,是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克服为金改而金改的观念。”
温州金融改革要成功,需要把金融体系的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创造好的经济环境。温州金改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是整一个系统工程的建设。
企业要克服盲目投资盲目举债
作为企业家应该克服浮躁的心理。周德文说,近年来温州的企业已经出现了产业空心化,资金外流。温州近年来民间借贷很兴旺,但都没有用到实体经济上来,实业出走转而投资起了房地产、炒煤等资本运作。如果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上不来,那么金改的目标就实现不了。
周德文说:企业应该怎么实现自我发展,从自身来讲,企业要克服以前盲目投资,盲目多种经营,盲目举债。
以往温州很多企业看到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很多实业搞起了房地产,当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没有问题,可是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就不行了。企业应该扎扎实实做好主业,投资要讲究有效性。
沙虎居教授说,作为政府应该从长计议,为实体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针对性地进行包括行政体制改革,税制改革在内的改革,形成一个适应企业发展的良好的机制体制环境。帮助中小微企业整体提升,走向联合,帮助他们形成小型实力企业。这种培育实业的精神很是需要。
□记者 周强 陈善君 李华
冯梦苓 金利 谢国林 蓝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