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永城农民市民化:订单式培训破解就业难

2013年03月30日15:40  大众网-齐鲁晚报
午后,居民聚在广场一角,看业余曲艺爱好者表演。 午后,居民聚在广场一角,看业余曲艺爱好者表演。
人民广场旁建起的高楼大厦。 人民广场旁建起的高楼大厦。

  文/片 本报深度记者 寇润涛

  永城,这个河南省最东边的县级市,在20年前平淡无奇,开展城镇化后,城市建成区由1990年的17平方公里变为46平方公里,面积增长近两倍。根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研究结果,永城成为中国近20年来扩张最快的城市。

  外地人坐车初到永城,司机都会问上一句:“到新城,还是老城?”

  老城的建成区面积仅为14.2平方公里,2009年之前,这里居住着10万多居民,楼房多为上世纪建设的老宅子。然而,在老城城西大约7公里处,这里是永城的新城,面积比老城大出两倍。

  新城和老城之间隔了一条河,这成了永城过去与现在的分界线。然而,随着新城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扩大,在城郊居住的新“城里人”与城区中心居民的界限已经被打破。

  ■村民眼中的“城镇化”:

  “城里人生活

  是比农村好”

  3月22日中午11点,75岁的谢树发整理好扫帚和保洁车,准备下班。

  老谢在2012年刚应聘成为一名环卫工人,每月除去单位给交的各项保险钱,还有850元的固定工资收入。在2011年之前,老谢住在永城市侯岭乡谢酒店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后,因政府将这里划入了产业聚集区,所以村子在2011年被整体拆迁。

  虽然老谢不懂“城镇化”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他感觉:“城里人生活是比农村过得好!”

  他说,以前家里仅靠两亩地种粮食为生,卖粮食挣的钱还不够“塞牙缝”。很多农村的年轻人为了赚钱都南下广州打工,但年纪大的人只能背朝黄土脸朝天,“当时我们村的人多数都这个情况,没办法……”

  曾经家住侯岭乡侯岭村的侯国玉,是第一批被产业集聚区“征迁”的农民。

  侯国玉家里一共6口人,在他的记忆中,“过去住得确实不咋地!”在搬迁前,他们一家人挤住在一间面积仅有二十多平方米的瓦房里。

  ■重新布局面临拆迁:

  “拆我的房子,

  心里总有担心”

  2011年,侯岭乡村民的生活开始有了可变之机。

  永城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姚坤鹏告诉齐鲁晚报记者,为了做好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工作,永城必须改变当时长期依赖的煤炭和面粉加工这两个相对分隔的“黑白”经济状况。

  2009年的永城新城,在当地人眼里,仅仅是当地煤矿企业工人居住的“家属院”,整个城区不过是围绕光明路这一条路而建的居住区。但是,考虑到老城地处煤矿塌陷区,早晚要往新城搬迁。

  因此,永城当地政府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在新城南部的农村规划为产业聚集区,把城镇化的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解决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联系起来。

  永城市产业集聚区坐落在侯岭乡,占地19平方公里,涉及该乡8个行政村,其中需要大规模拆迁的村庄有4个,整个拆迁工作涉及人口2.5万。

  被划为产业聚集区后,村子面临拆迁,谢树发起初也有怨言。现在回想起来,他说:“毕竟住了大半辈子,突然说要拆我的房子,心里总有担心,即使住上楼,又担心家里没有钱,什么物业费、水费、电费……交不起啊。”起初拆迁工作的确难以进行,为了打消像老谢这样的担心,村里组建了由村民投票选出的理事会。理事会全部由不是村干部的村民组成,在村委与村民之间进行协调。

  在产业聚集区的用地规划中,永城市国土资源局也给出了意见:通过农村居民点迁并和村庄整治置换出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优先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但是这必须在留足农村公益事业、公共设施用地的前提下进行。

  ■拆迁补偿到位:

  安置社区内

  水电暖全免费

  根据永城市政府出台的政策,产业集聚区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是:耕地一亩5.3万元,瓦房一平方米赔340元,平房390元,楼房410元。

  按照每人30平方米的安置标准,侯国玉家里6口人,可以以每平方米均价660元的安置价分到180平方米的房子。然后,按照每人20平方米的标准,他还可以以每平方米均价1200元的安置价分到120平方米的门面房。

  2011年3月,侯国玉在拆迁及补偿协议上签了字,他拿到了18万元的房屋及宅基地补偿款。

  房屋拆迁后,侯国玉寄宿在亲戚家。按照每个月300元租房费用标准,他从政府那里获得半年1800元的租房费用。他说:“房屋拆迁后,政府给两个选择,自己找住处,政府每月给300元补助,或者是免费住进政府给安置的房子。”用侯国玉的话说,“大多数村民选择自己安置,300块钱在农村租房根本花不完。”

  姚坤鹏对齐鲁晚报记者说,在产业聚集区的一期拆迁,侯岭村共涉及236户,实现了户户满意。两年时间过去了,侯国玉和其他村民也搬进了集聚区内安置小区。

  姚坤鹏说,安置社区内水、电、气、暖一切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免费,一切物业费用,从集体均分商铺的租金中解决,实行以商铺养物业的管理机制。通过切合实际的安置措施,失地农民除获得征迁补偿款外,还可以用最小的成本获得安置房和门面房,既解决了失地农民买不起房的现实问题,又把因产业集聚区建设带来的商业利润让渡给村民。

  在莲花安置小区,侯国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附近的商品房价格每平方米在3500元以上,门面房价格在7000元以上,“照此计算,仅门面房的收入就很可观。”

  ■新市民转身:

  订单式培训

  破解就业难

  永城产业聚集区建成后,涉及被拆迁的侯岭乡镇的4个村庄消失。

  2012年,在加大农村低保覆盖率的同时,永城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协调相关部门,把位于集聚区中心地带的谢酒店、谢楼、十八里三个行政村近1.1万人全部办理农转非。

  1.1万人失去土地,这些人不能仅靠着补偿金过日子,得让他们有工作……在产业集聚区初步建立时,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崔振华就开始考虑这一批“新市民”的就业问题。

  2011年,产业集聚区逐渐开始有企业入驻,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崔振华回忆说:“主要就是企业用工荒和产业集聚区失地居民就业难。”

  崔振华告诉记者,失地农民虽然转变成了城镇居民,但是缺少就业技能,无法进入企业就业,这又直接导致企业无法招聘到工人。

  如何破解“用工荒”、“就业难”的问题,崔振华认为当时遇到的问题急需“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下转B04版)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乔晓阳:不许对抗中央者任香港特首
  • 体育广东4-0横扫山东夺CBA第8冠 易建联MVP
  • 娱乐独家披露:张国荣经纪人落泪追忆哥哥
  • 财经美素丽儿奶粉疑掺过期奶粉 法人被刑拘
  • 科技深圳IT制造晴转阴 大企业裁员潮来袭
  • 博客区志航:10年前帮彭丽媛与“例外”结缘
  • 读书叶永烈揭秘陈云起伏一生:他影响了中国
  • 教育逼疯老师的作文:写挫折让家人去世(图)
  • 育儿北京10所名小学幼升小面试题大汇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