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为民:渐进改革须盯紧大方向
应当明确我们的经济建设就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而不只是在社会建设领域谈改善民生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芦 | 北京报道
经过十八大和两会的宣示与强调,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思路轮廓渐清。领导人在众多场合频频为改革定调,舆论亦持续加温。
“关于深化改革,党内外有强烈期待,新一届中央坚定、鲜明地回应了期待,而且提出了很好的大思路和切实的措施步骤。”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周为民说。
阻碍改革的痼疾何在?解决病症该从何下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又开出怎样的“药方”?《瞭望东方周刊》就此专访了周为民。
“所谓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首先是方向感。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30多年,总结改革经验,有两点很关键:一是真心诚意地坚持富民目标,这是改革之初邓小平就提出来的;二是要认真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来确定我们的改革思路。这两个决定大思路的问题,在十八大报告、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总理记者会讲话中,都体现出来了。”周为民说。
真正的富强是人民富、社会强
《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前后,舆论曾热议中央文件从“国强民富”到“民富国强”的改变,并强调民生工程和财富再分配的重要性。你认为新一届中央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思路如何?
周为民:改革的顺利推进靠的就是贯彻富民目标。在改革过程中,某些具体措施之所以造成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地坚持富民目标。
十八大报告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部署,以及李克强总理关于改革的若干讲话,再次明确了按照富民目标推进改革。比如两会闭幕后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特别讲到“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具体来说,就是一定要从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的角度来考虑改革措施,通过改革为民众自主创造、积累、支配财富提供条件。
过去几年讲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样讲固然是好的,但还不够。不只是要在社会建设领域谈改善民生,经济建设首先就要突出民生目标,应当明确我们的经济建设就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经济建设,不要一讲经济建设就是不惜代价地追求GDP增长---像李克强总理讲的那种“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
过去这些年,财政收入出现超常增长。对于政府主导的改革,需要警惕的问题就是不能仅仅从政府财政目的出发,脱离富民目标来推行改革措施,那样一定不会有好的效果。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改革都提供了教训。邓小平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在这个问题上有着列宁所说的“常人见解”。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富强是人民富、社会强,民富然后国富,社会强然后国强,这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客观规律,是根本的次序。离开了民富而追求国富,离开了社会强而追求国强,这样的“富强”是没有根基的,而且是有危险的。
《瞭望东方周刊》:也就是说要更加注重初次分配对实现民富目标的重要性?那就意味着要更加重视市场的作用。
周为民:改革中有些措施值得进一步总结反思:为什么有一些对改革的不满?其中很多不满并不是反对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而恰恰是因为一些改革措施脱离或背离了这个方向,更多是从政府的财政目的出发,没有使民众获益,甚至使民众受损。
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李克强此次着重强调政府职能转变,基本精神同样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他讲政府职能存在错位的问题,“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就是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是对改革进程的经验作了总结。
过去改革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实质性的改革,由于推进阻力很大,因此试图绕开、避开,用其他“招数”替代实质性的改革,结果往往背离了市场经济的逻辑和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
富民目标和市场逻辑,二者实际是可以完全统一的。所谓市场经济无非就是老百姓的经济,是民众自主创造财富的过程。贯彻富民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为民众自主创造、支配财富提供条件和机会,而这一点也正是市场经济的逻辑所要求的。李克强总理指出,凡是市场能做的要交给市场,这个基本观点就体现了坚持富民目标和坚持市场逻辑的统一。
乱源是垄断而非过度市场化
《瞭望东方周刊》:但目前也有认为存在过度市场化的声音,包括在民众最为关注的教育、住房等领域,这种批判的声音不小。
周为民:这些领域民众为什么不满意?都与没有打破垄断有关。对这些领域的问题,流行的看法是过度的市场化,这是似是而非的。实际上,这些领域不要说什么过度市场化,甚至连最基本的市场化都没达到。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所谓市场化,首先是要打破垄断,形成足够多的市场主体,从而形成有效的竞争,这样,市场价格机制才能起作用。而这些领域基本都是垄断的局面,虽有一点民办的学校、医院,但不成规模,不成气候,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哪里说得上过度的市场化?而一些机构在垄断条件下获得了自由定价权、自由收费权,可以借垄断地位谋取垄断利润,这才是乱源。其他垄断领域的问题也是如此。
目前在教育、医疗、住房这些方面,存在着突出的民生困难。怎样解决?回想一下改革开放前的民生问题,人民群众的吃穿住用行,哪一样不难?万事皆难。怎么解决的?就是放开了市场,放开了民众自主的经济活动,结果难的都变得不难了。而现在仍然很难的这几个方面,恰恰是垄断还没有打破的地方(住房问题的症结在于土地的垄断)。
中国改革最具实质性的一个成果,就是民间经济的生长发展。但由于体制机制的障碍,目前民间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仍面临困难,特别是在市场准入、融资、税费等方面。虽然提出了不少方案,像新老三十六条,但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特别是,当下我们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问题。转型长期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一个基本原因就在于民间经济的成长缺乏良好的法律和制度条件的支持,以致难以继续充分发展,实现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我们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很重视,而事实上我们自己已经多次发生“金融危机”,即民间金融危机。这些情况尤见于东南沿海地区,导致企业破产,老板跑路。说明我们金融体制改革创新的步伐严重不适应长期、整体的经济发展的要求。
怎么深化改革?就是要在这些领域打破垄断。李克强总理已经明确指出,要“推动民营资本顺利有效地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等领域”,这是符合市场化改革方向的。
坚持市场的逻辑,一定要着力破除在若干领域仍然存在的垄断,更充分地为民间经济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法律和制度条件,包括金融、石油、电信等领域。目前的问题就是行政性的垄断没有打破,这种垄断不打破,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一定会形成阻碍,寻租和腐败都与此相关。
改革的交汇点:保障人民的财产权利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在制度建设上,改革需要推进的是什么?
周为民:改革要着重于体制的完善、制度的建设,也需要明确一个基础性的问题。从深化改革的要求看,体制方面的一项基本建设,是要尽快形成充分尊重并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条件,特别是要尊重保障人民的财产权利。经济社会领域的种种问题、矛盾、冲突,一个主要原因是公权往往任意侵犯私权,行政权往往任意侵犯财产权。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也由此而生。
这些问题直接伤害民众权益,也直接伤害执政党,伤害社会主义。
财产权是生命权的一种延伸和表现,在强征、强拆、城管执法等等过程中屡屡发生的死伤事件足以说明这一点。对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一定要看清楚,一定要认真对待,对人民的权利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所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定要推进法治建设。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建设法治政府,这尤为根本,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
应当看到,中国的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因此,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应当最忠诚于宪法和法律、最有积极性严格依法办事才对,才合乎逻辑。尊重、维护、实施宪法和法律,实行法治,依法治国,是党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共产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最根本的保证,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大道”。
关于城镇化,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一点很重要,这同样是贯彻富民目标和市场经济逻辑的体现,也是现代化规律的要求。按照这个方向推进新型城镇化,根本的一点还是要切实尊重保障民众的财产权利,特别是尊重保障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
《瞭望东方周刊》:在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特别提到,要促进社会的纵向流动,你怎么看?
周为民:改革开放之初,与市场化相联系,人在基本权利上的自由获得了增进,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空前提升,所以整个社会活力大增,生气勃勃,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真正活跃起来了”。而现在,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有所下降,少数行业、部门甚至出现“世袭化”的倾向,这个问题很严重。
我们面临的种种问题,集中起来是两大问题:发展问题和公正问题。深化改革要着眼于从体制制度上解决这两大问题。
所以,我赞成这届政府从已经说的这些方面入手。实际上,这些措施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也包含有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内容。今天的不少问题首先表现在政府权力过大、干预过多上,要突出解决这个问题。
体制上的基本建设是以良好的法律和制度来保障人民的财产权利,实际上这是各领域体制改革的交汇点,是完善的经济、政治、社会等体制制度的共同基础。要实现这一点,关键是推进法治。
渐进改革要盯紧大方向
《瞭望东方周刊》:引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过去30年成功的渐进式改革,在近些年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比如“摸着石头过河”,也出现了争议。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周为民:目前,需要重新回到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目标来思考问题。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正确途径和成功经验,必须坚持,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同时我们也要认真注意研究渐进改革本身可能具有的局限性。
因为改革是渐进的,所以有些改革措施出台的时候往往不得不与旧体制妥协。如果妥协过大,改革措施就会变形,甚至转而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障碍。此外,由于一些实质性的改革困难大阻力大,因而在渐进过程中,往往试图避开、绕过改革攻坚的任务,这就会使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而有些办法常常是治丝益棼,延宕之下又难免师老兵疲,也容易使改革的有利条件和时机流失,还使得一些特殊利益逐渐坐大。
再一点,渐进改革中,当市场经济的形式、架构初步形成以后,旧体制的那种控制方式或多或少进入其中,于是导致市场的变形扭曲。现在,一般的商品市场已经发展得比较充分,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得到了发挥,但是在要素市场上还远远不够,控制市场、支配资源的主导力量还主要是行政权力,这就造成要素市场的扭曲,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瞭望东方周刊》:那么渐进改革如何才能保持持续发展?
周为民:渐进改革特别要注意一点:大思路大方向一定要清晰,并且一定要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具体的改革方案和措施中。否则,关于方向、目标,尽管在文件上口号上是清楚的,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困难就不能贯彻落实,就会造成很多短期措施、政策实际上脱离了甚至背离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李克强总理特别谈到改善宏观调控的问题,这是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常重要。
我们要认真研究总结的一个问题是,在宏观调控中,为什么采取扩张政策的时候,客观上主要是扩张了国有部门,而一旦紧缩,受到冲击的首先是民间经济?
《瞭望东方周刊》:你如何看待目前改革的障碍?比如既得利益集团?
周为民:一些部门、群体不断膨胀的特殊利益已经导致全社会的严重不满,但这主要不是对改革的不满,而是对背离富民目标和市场逻辑的种种做法所导致的分配不公、寻租腐败、收入和财产差距扩大等等现象的不满,这种不满实际上正是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
现在,如果笼统地说改革已缺乏动力并不正确。改革动力的最深厚的源泉还是在人民群众之中,在民众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期待之中。所以,按市场化方向深化改革、打破垄断,虽然会遇到来自一些特殊利益的阻力,但更有广大人民的支持,也有强大的道义力量,是完全能够克服的。对一些过度膨胀的特殊利益,也应当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在维护社会团结与和谐的基础上,下决心作出必要的调整。
改革的阻力,除了前面提到的特殊利益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其实,不少认识问题本来早已澄清,但过去这些年,一些错误观念又再次泛起,反市场的倾向时有蔓延。
其中一个现实原因是改革仍在途中,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深层的根源还是在于中国社会相对缺乏市场经济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而政府权力一直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在一般的社会心理中,总是更多地迷信权力乃至权势的力量,而对市场充满疑虑,对民众的自主活动充满疑虑。这样的意识又与一些特殊利益结合在一起,往往成为一些人将特殊利益正当化的说辞。
因此,为深化改革,仍然需要继续正本清源。对一切怀疑、动摇、否定改革开放的错误思潮、观点和主张,不能采取乡愿式的态度,不能含糊、暧昧、迁就,更不能放任甚至企图加以利用,否则一定会误党误国,贻害中国发展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