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H7N9监护病房:高峰时护士每天睡3小时

2013年04月19日14:49  解放日报
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内,医务人员在救治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人。严晓慧 摄 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内,医务人员在救治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人。严晓慧 摄
重症监护室内,一位患者正躺在床上,仪器围满了四周,护士正为患者配药。梁建刚 摄 重症监护室内,一位患者正躺在床上,仪器围满了四周,护士正为患者配药。梁建刚 摄

  本报记者 顾泳 梁建刚

  见我们挥手,戴着氧气面罩的他,轻轻点了点头。我们的距离不到1米,他的声音很轻,不时想摘下面罩,想说得更清楚点,但没说几句人就喘得厉害,“我想家了……”

  这里,是位于金山的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集中地。

  如果将此次全国正在抗击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比作一场风暴,那么,这里无疑是风暴的中心。4月16日,本报记者首次走进这一从未有媒体涉足的“隔绝之所”,当时上海尚在各家医院中的15例患者,13例收治于此。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举国瞩目。记者直面患者与一线医护人员,记录这里的人们,记录他们的恐惧、坚持、勇气、职责与爱。

  生命在这里,脆弱而坚强。

  A3大楼里静得出奇

  下午1点20分,一辆救护车毫无停顿地快速穿过警戒线,停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A3栋楼的后门,车里下来两个全身穿着白色防护服的人,楼里出来的人也一样,迅速从车上抬下一副担架,担架上躺着的人被裹得严严实实的,丝毫看不清楚。不过5分钟,交接完毕,所有人很快消失在楼中,整栋大楼看起来空旷得仿佛空无一人。

  “又来了一个。”陪着我们的护士长査丽俊轻轻叹了口气。

  “10多天了,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转院的,都送到这来了。还有几大医院调来支援的专家、仪器,在里面24小时不断,人天天绷得紧紧的,像打仗一样。”

  经历过SARS、H5N1、甲流,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突发疫情时期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一次,自从4月5日收治第一例禽流感疑似病例,医院启动应急机制,开始全面应对,一切似乎“习以为常”。只是再次面对全新的未知病毒,人的神经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绷紧。

  时至下午,阳光并不强烈,只有一道布线拉起的警戒隔离带,让人稍稍感到医院内A3栋楼的与众不同。但只要稍一走近大楼百米范围,便有警卫拦了上来,将一切人员隔离在外,即使是家属,也只能在相距不远的另一栋楼里,与家人短暂地视频对话。

  这栋因H7N9禽流感疫情特意隔离的A3栋楼,也曾是SARS、H5N1、甲流时期,上海患者集中隔离治疗的地方。医院与外界的通行,如今也被严格限制在一扇门,一条路上。这条路与大街尚隔着数百米的距离,整座医院被一层层大树环绕封闭,仿佛一层层同心圆,圆心是隔离在此的H7N9禽流感患者,13名。

  A3大楼里静得出奇,走廊里甚至没有医院特有的消毒水味道。走廊中部还有两扇小门,那是消毒室,只有通过这里才能进入真正的隔离病区。刚刚交班完毕的医生与护士,挤在走廊尽头的一间房中吃着盒饭,相似的衣着,相似的神态,满脸疲惫,不见微笑。他们中的许多人,已10多天未离开过这栋大楼一步。

  在自己的衣裤外罩一层白制服,再加一层防护服,戴上N95口罩和脚套,“全副武装”后进入“污染区域”。二层防护带来的厚重感,还远远敌不过闷热感,汗珠顺着鼻尖滴下来。

  病房里,所有人集中在一楼硕大的病区里,重症病人一一隔离,护士的桌子就摆在病房外,排成一列;5名病情稍轻的患者集中在一侧的红线区内,除了医生向护士偶尔交代的声音,病房里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

  这个“与世隔绝”神秘之所的一切,让人不由心生敬畏。

  只有走过时,他们投来的眼神,充满了疑惑与倾诉的欲望。

  【上篇】

  病房:真实的声音 挖空的记忆

  53岁的老沈,住在病区中的2床,看上去精气神不错,只是交谈时气息有些急促。

  从4月13日确诊到今天,他的症状一直属于偏轻一类,只是一直戴着输氧管帮助呼吸,一旁的机器稳定地显示着病人的心率、氧饱和度,体温也已稳定回落至36摄氏度,“感觉还可以,就是浑身没力气,气有些喘”。

  刚50多岁的老沈来自江西,一大家子在上海浦东的城乡接合部开店做小生意。在这次被诊断人感染H7N9禽流感之前,他说自己已有十多年没生过大病,没住过院了。

  这天下午自己家人又来探望,让老沈的心情很好。“想不明白怎么得病也无所谓,我们每天都开车70公里,从浦东赶到金山来看他,就为他鼓鼓劲,让他撑下去。”老沈的弟弟说,哥哥患病后,家里人也挺紧张,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前不久有些感冒症状,后经查排除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

  日日躺在床上,老沈几乎天天想的,就是怎么得上这个病的,近几个月所有可能接触过禽类的记忆,几乎被他挖空了,“要真算的话,春节后从江西老家带回过一只老母鸡,可能有点关联?”老沈很迷惑。

  但想想也是蹊跷。今年春节后回到上海,老沈没多久就开始咳嗽,现在想来,似乎和以前不太一样,因为吃了些药,但一个月都没见好,转眼到三月底,咳嗽刚好,但没几天就又感冒了,体温一下飙升到39摄氏度。老沈一到浦东仁济医院急诊,就被要求送往发热门诊……一天后,被诊断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

  若是那只鸡的缘故,似乎的确有些说不通,据目前公布的禽流感潜伏期应在7天以内,老沈的时间不太对得上。不过经过这些天,他已经有些看开了,“老天爷让我好好活,我就好好活;老天爷安排我去了,我也看得开”。

  4月13日,老沈被转进公卫中心应急病房,由于症状较轻,他每日只需输几瓶抗病毒药物。至于像老沈这样轻症病人何时能够出院,护理部副主任汤咏军说,还不能过早下结论。

  “我在这里很好”

  成伯对自己的这些天,仿佛已在脑子里刻成了书,一件件脱口而出。

  “4号开始觉得不舒服的,全身疼,发冷,一量体温,38.8摄氏度。第二天,我买了两盒‘泰诺’,平时吃都管用,但这次好像不灵了,扛了几天觉得实在不行,我才去了医院。一量体温39摄氏度了,开始说是肺炎,后来确诊得了禽流感,就住进了这里……”成伯躺在床上,脸上罩着呼吸面罩,声音很轻。他不时想摘下面罩,想说得更清楚些,但没几句人就喘了。

  成伯快70岁了,头发花白,最令他欣慰的,是“我没有传染给家人”。反复回忆着自己的得病源,唯一让他觉得可能的是自己每天都去菜场买菜,“家里的买汏烧都是我,说不定不小心碰到了什么……”

  在医院里的每天,他都要给老伴发短信,家人来看过他几次,但他一直不想让孩子们来,“孩子都太忙了,我不想让他们来看我,外孙女要上学,还要学琴,小姑娘琴拉得特别好听。”他微微笑着,比划着拉提琴的姿势,满脸温柔。

  说话的时候,他自然地接过护士递来的一袋胶囊,7粒,合着水一口吞下。“这几天感觉好多了,也不发烧了,只是身体还没力气,我想我能活着出去。”“我想同家人和大家说的,是我在这里很好,医生护士都特别好,请放心。”成伯戴着面罩,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难以捉摸的反复

  苏老的床和成伯正对着,苏老4月6号就住进了公共卫生中心,是这里的“元老”之一,他当下的病情,也是最乐观的。

  苏老斜倚在床上,身上还贴着一片片传感器圆片,记录着人体心电图、氧饱和度等信息,他心率稳定,氧饱和度维持在90—120之间——这是正常人的数值。

  “最初怎么染上的病,我现在也想不明白。3月29日那晚睡觉时,突然觉得全身发冷,全身没力气的感觉持续了好几天,2号去了医院,医生说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挂了水,但还是没好,还开始咳嗽、发热。只能又去医院,拍了片子,医生说是左下肺炎,需要住院,6日就确诊我得了禽流感,症状一两天就加剧了,送到这来直接进了重症监护病房……”

  苏老的病情最初属于最严重一类,甚至套上了最新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机器进行体外呼吸循环,但随着治疗,他的病情已然好转,我们来的前几天,他已走出了重症病房。由此可见,H7N9重症也并非无可治愈。

  如今,他的身体状况似乎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我的胃口好像比生病前还好。”苏老打趣地说,“每天早晨一大碗粥,包子馒头,一日三餐比以前吃得都多。”

  【下篇】

  天使与“魔鬼”太多的未知

  晚上7点半,熬了两宿没睡的张志勇,终于“挡不住了”。

  这些天来,他的睡眠加在一起不足20小时,严重的睡眠不足,让他的眼睛像兔子一样,暴出缕缕血丝。作为公共卫生中心的主任,他现在的每分每秒已几乎全被这场流感占据。

  比较几年前的“抗击甲流”,张志勇教授分析了这次应对与防治的特点:“甲流”属集中暴发,这次尚无集中暴发趋势;“甲流”有明显的人传人迹象,人感染H7N9禽流感尚未发现人际传播能力。“但这次人感染禽流感的临床症状较重,病情往往反复,迅速多变,这使人无法掉以轻心。”

  更大的压力,来自于未知。从感染源头、传播、发病、进展到治愈标准,有关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信息,还少得可怜,各种无法理解的状况,更令人压力倍增。

  比如最初的感染源,“与禽类密切接触过较好让人理解接受,但还有好几位都是从未接触过禽类的,其中一位患者,清明时去上坟,回来就开始发烧,感染的源头只能猜测。”市公卫中心呼吸科主任卢水华,对每名确诊病例病情了如指掌,“还有患病前的潜伏期,人人都有差别,最初的一位疑似病例从疑似到确诊,开始前两次检测都是阴性,第4天才突然转阳性,这又怎么解释呢?”

  还有发病的过程,更是“变化大得令医生吃惊”。前日,病人的胸片显示一切尚可、只有纹理稍粗的表现;仅过一天,病情可能就会急转直下,胸片显示一片“白肺”。何为白肺?专家解释,是指重症肺炎在X光检查下的表现,肺部显影呈现一大片白色状而得名。形成白肺,一般预示着肺部约90%被炎症所浸润。“从惯例判断,那几乎已无力回天。”

  还有两位夫妻先后染病的,专家们特意赶去他们常去的地方采访,观察卖家禽类的摊头与蔬菜摊头的位置与距离。“有传言说夫妻先后染病,是人际传播,但考察后我们发现,虽然丈夫从不去菜场,但这家菜场小贩常有把鸡拿到外面马路上卖的情况,这条路又恰是丈夫每日回家的必经之路。丈夫到底是从哪里染上的,还真难以判断”。

  甚至目前看来,病毒转阴性并不意味着治愈。4月9日,安徽省确诊的一例H7N9禽流感患者,去世前体内病毒核酸检测已转为阴性,但因肺部受实质性损伤,最终未能抢救成功。

  天使与“魔鬼”

  未知仍然太多,但伤痛,是最最真实的。

  重症的病人,全身需要插气管插管、ECMO机器插管(2根)、静脉插管、动脉插管、胃管、导尿管,足足7根。说不出话,唯一的交流只能通过一块小黑板,简单地写几个字。

  重症室的每个病人,都有着不同的护理要求。最多的一例,足有21条。每小时的肺活量检测、2小时血气分析一次,2小时气囊检测一次,每天更换三通接头与延长管、病室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2次,还有不定时的吸痰,插管不能太深,以防损伤肺部,还有每日的口腔护理、翻身擦身,“一对一”的护理让每个护士几乎全天连轴转。“导管一多,护士的活儿也多。”护士长查丽俊在休息室摘下口罩和帽子,面色如菜,黑眼圈浓重……这几乎是所有医护的共同特征。

  在全部隔离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诊区,这些医生与护士,就是病人们唯一的家属。“全部隔离,意味着护士的任务加倍;除临床护理外,我们需要承担日常家属所要承担的一切。”曾被提名“南丁格尔”奖的查丽俊,长期在感染病房护理艾滋病病人,对现在的状况,并不掩饰,“20多位医生、33位护士,有‘90后’,有母亲,但几乎人人好多天没回家了,前期收治高峰时,一天一顿饭、睡3小时稀松平常。”

  病程如此难料,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时刻紧绷神经。“每一个监测的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如果我们稍有疏忽,病人病情与各种并发症便可能出现。”公卫中心党委书记、感染病专家卢洪洲说。

  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状况发生,几乎每一天,都在各种抢救中度过。查丽俊算了算,就在我们到来的前两天,每晚的各种抢救,都持续到凌晨两三点。

  其中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原本心脏状况不佳,禽流感病情虽已逐渐稳定,可前一晚突然出现心脏房颤,医生与护士连夜抢救,来回数次,几乎彻夜未眠,将她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还有心理的呵护同样重要,病情的反复、难测的康复日期,往往令患者难以接受,只能靠护士一次次的聊天和规劝。病房里的一位老人吃不下饭,唯独想吃苹果,却难以咀咽,护士特意托人从外面买了最大的苹果,用小勺一下下挖出苹果泥,喂到老人嘴边,“她们待我蛮好的,在这里,她们就像亲人一样。”老人戴着呼吸机,说话不方便,一笔一画在小黑板上写着。

  看着之前护士在黑板上一句句短问,“热吗?”“想喝水?”“哪里又不舒服了?”……一行行的白字黑底,突然让人心头一暖。

  病魔或许强大,但关怀与希望,使生命更加坚强。

  或许还会有伤痛,或许还会有死亡,但也会有希望。

  如今,病区中的病人,两人属于危重症状,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机器进行体外呼吸循环,维持生命,另有3名病人使用无创呼吸机,所幸,记者采访当天两名病人已经 “脱机”(不再使用无创呼吸机)。应急科主任刘惜年告诉记者:“脱机对病人来说是极大的利好,这预示疾病正在朝好的方向改善。”

  而他们,换班了,就在值班室中睡一觉;吃饭了,就在隔壁的茶水间里扒拉几口盒饭;上班了,重又进入那个再熟悉不过的通道,穿上两层防护,来到与禽流感病毒作战的最前线。

  这场天使与魔鬼的战役,仍在继续。

  有时,这些白衣天使也会 相 互 鼓劲——“看,昨天没有新确诊病例。”

  (文中所有患者的姓名皆为化名)

(编辑:SN010)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习近平夫妇入选时代周刊最具影响力人物
  • 体育李娜入围《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物
  • 娱乐港媒曝曾志伟和妻长期分居 20年没行房
  • 财经地方密集拜会铁老大:盼加大铁路投资
  • 科技中国雅虎邮箱之死:终生承诺变终结
  • 博客吕令子大学生活照(图) 戴旭回应南周访谈
  • 读书邓蓉详解:1968年邓小平专案组成立记
  • 教育精英入围城 在港内地生的“七年之痒”
  • 育儿5岁男童遭女幼师掌掴全身多处挫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