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报目前还是世界难题,一些国家能够做到地震预警,但预警能力也十分有限。
撰稿|袁 慧
截至4月23日,四川芦山地震共造成193人死亡,让人倍感遗憾的是,在伤亡者中,竟有身在成都、重庆等地的数人,惊慌中跳楼导致重伤甚至死亡。据媒体报道,成都有3人在强震发生时因惊吓跳楼死亡。成都大学5名学生,在地震发生时采取不当避震措施,从楼上跳下,导致受伤,其中一人重伤。重庆一男子因恐慌从三楼跳下,脑部重伤。4月21日,一次较强的余震持续了10秒左右,西南石油大学一名学生从宿舍楼跳下。
那么,如果地震预警系统真的灵光,这些被恐惧折磨的伤亡者,是否可能做出另一种选择?该不该有?有没有用?围绕地震预警,疑惑与争论从未停止。
假如地震可以预测
芦山地震前晚,微博“预报中心”发帖说,有动物异常表现并“预测”地震,就在芦山地震前不久,4月17日,云南大理州发生5.0级地震,而早在3天前,“预报中心”预测云南等区域或将于72小时内发生5.0级地震。因为这些微博,“预报中心”一举成名。
神秘的“预报中心”博主至今从未显露真容,微博上的资料显示,博主是一名出生于1995年的学生。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博主解释说,微博中所指的“异常动物”,是指自己湖北家中的动物。在雅安地震前晚7点多,博主的一只猫,一只狗,叫了一个小时,老鼠也窜了出来。
“预报中心”微博目前拥有20多万粉丝,特别是四川雅安地震以后,微博更加红火。不过,“预报中心”这种民间预报的形式,受到了官方机构的批评。云南省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张俊伟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根据我国法律,任何个人或民间机构对外发布地震预报信息都是违法行为。他还建议网友不应采信民间机构发布的地震预测消息。
芦山地震中,已经有造谣者被处理。一名自称地震局内部人员的造谣者,被成都市公安局抓获,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该名造谣者予以行政拘留。
公众总是期待地震的发生可以预测,因此,像“预报中心”这样的民间人士受到追捧。但严谨的科学家会说,地震预报目前还是世界难题,一些国家能够做到地震预警,但预警能力也十分有限。
地震预测、预报、预警是三个不同的概念,预测是通过观测手段、观测资料分析,根据规律能提前判断某地今后某个时期可能要发生什么事情;把预测结果进行发布,就是预报。而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
几秒有何用?
基于地震预报的难度与政策风险,地震预警开始在研究与实践中得到重视。
此次雅安地震发生后7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预警信息:“四川芦山6.4级地震(后来修正了震级),成都主城区烈度4.6,为成都市提供了28秒避险时间,为雅安市区提供了5秒避险时间。该预警信息实时通过微博、计算机网络、手机客户端、汶川和北川电视台和学校专用接收终端等同步发布。”
8时2分,汶川电视台提前42秒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四川芦山正发生有感地震,汶川将震感轻微,请做好避险准备。地震横波还有42秒到达。”已经安装预警接收设备的北川中学、青川乔庄中心小学等学校的地震预警信息接收服务器触发并报警。电视节目中插播的信息,就来自汶川县防震减灾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2008年汶川地震后,物理学博士王暾成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目的是“为研究、研发、试验地震预警技术”。作为中国首个民间地震预警系统,这家研究所获得了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
今年3月21日的新闻显示,研究所通过与四川各市州防震减灾局合作,并在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应急办、四川省地震局等单位的支持下,建设了覆盖四川全省的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
不过,有网友疑问,现有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过窄,当地人既没有收到短信,也无法听到警报,更不可能“随时都看着微博”。
最先实践地震预警的是墨西哥,目前应用最有成效的是日本。
在破坏性的地震来袭前提前十到几十秒发布预警的意义何在?首先,地震预警可以用于高速列车的制动、海岸防波闸关闭、人员避灾、交通管制,飞机起降管理,海啸对轮船影响预警等等,大型生命线工程可以自动触发一系列安全措施。同时,还可以通过广播和电视向居民和工作人员发出预警,包括家庭、学校、集会停止和避险、工作和高危工作停止、生命线和电梯应急管理等等。有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
但在目前,我国地震预警系统本身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四川省工程地震研究院院长周荣军此前向媒体介绍,地震预警是有盲区的,台网要达到一定的密度,一定的范围覆盖幅度。预警可以,但一定是预警30至50公里以外的地方有用。地震台网的建设不足,是目前我国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基础软肋。
敏感学科
“如果民间机构都能做地震预警,官方部门干什么去了?”芦山地震后,舆论开始追问官方地震部门的乏力,有网友指责,地震局经费大多花费在行政上,而不是科学研究。
《唐山大地震》一书作者钱钢认为中国在预警信息上的公开存在重大变化。在他看来,唐山地震后的十年间,余悸未消,地震部门最怕“漏报”,政府最担心“漏警”。而1986年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虚报”和“虚警”的担心则上升到主要地位。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中国大陆经济高速发展,地震活动却相对平静。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本地的稳定,对任何可能“影响投资环境”的负面信息都严加控制,震情信息自不例外。
官方的谨慎态度,也导致了民间观测的收紧。按照钱钢的研究,“唐山地震之后全国有群众测报点3万多个,业余测报人员20万人,其中四川省业余测报有1.4万人,堪称群测群防大省,‘文革’之后群测群防队伍被认为科学性不足,1979年开始整顿,1980年底全国测报点降到5000多个,业余测报人员降到2万,四川到了1985年,含重庆,全省不到1000人做这个工作。”
有了预警,是否就能够高枕无忧?很多专家表示,在中国建筑、基础设施抗震能力很差的现实下,与其投入大量资金研发预警系统,还不如把房子盖得更牢固。
上海防灾减灾研究所副所长罗奇峰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谈到预警系统的规律:越是接近震中,能提供预警的时间就越短;离震中越远,提供的预警时间越长,但意义也随之削弱。另外,地震预警因为求“快”,对地震大小、震源等信息的判断不一定完全准确。因此学界至今仍对地震预警持不同意见,支持方认为它能有效避免损失,反对方则认为它需要长期的人力物力投入,效果却有限。从长远看,加强房屋抗震设计,是更有效的抗震自救之道。
灾难中的媒体
媒介在拉近我们跟灾难距离的同时,也在影响重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撰稿|孙少晶
五年前的汶川在众人记忆中的震撼还没有退却,芦山地震又一次把全国人民带入了那个让人似曾熟悉却又悲伤痛苦的语境。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是一次如此近距离的地震,不管是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距离上。另一方面,这又是一场遥远的地震,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身处灾区,无法切身体会到灾难的无情、绝望的冲击、救援的紧张。通过媒体,这场地震对与那些远离灾区的人来讲遥远却又相近、间接而又直接、瞬间却又持久。
大多数人经历的是一场媒介化的芦山地震。报纸、电视、广播、门户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体都参与了对这场灾难的报道和救援。媒介在拉近我们跟灾难距离的同时,也在影响重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与五年前的汶川相比,这次地震得到的媒体关注程度,特别是国际媒体关注程度还是稍逊一筹。国际大牌媒体BBC, CNN, NEW YORK TIMES, 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灾难的发生和伤亡人数,但不管是从报道位置还是报道密度上来讲,国际媒体对雅安灾难的关注程度远不及波士顿枪击案。
面对灾难,对媒体来讲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处理好理性与感性、整体与细节、责任与伦理之间的平衡。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媒体记者曾经因为挖掘新闻过度“消费”处在死亡边缘的受难者而饱受诟病。今次,各种媒体上反复提醒媒体记者不要因为阻碍生命的通道而影响救灾。可以说,媒体在面对这次灾难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了。
汶川地震报道中的新闻娱乐化、受众狂欢化的影响让人们反思媒体在灾难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当时,媒体对“猪坚强”、“范跑跑”的追逐固然也让人们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反思,但是不得不承认,那些报道更多的是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没有触动公众的灵魂。
针对自然灾难报道,媒体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在煽情性和客观性之间的尺度的把握。日本大地震时,整个世界都目睹了日本媒体的沉着和冷静,伴随的是全体国民的沉着和有序。媒体没有破坏自己和灾民以及救援者之间的敏感距离。这种距离的存在丝毫没有降低新闻的感染力和穿透力。相反,媒体展现出的是日本国民长期的灾难救济演练的成效和社会中流淌的深层次精神。这与国内媒体长期以来的“越悲惨越感人的”创作式或宣教式做法完全不同。
媒体没有必要刻意去描绘夸大自然灾难的悲惨凄凉,但媒体有义务呈现灾难的恐怖无情,只要它的目的是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灾难,帮助众人更好地营造社会生存状态。
这是一个民众期待“快速传播”的时代,而这种期待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进一步加强。迄今,以微博为首的新媒体在这场灾难报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微博不仅是一个救援信息的快速发送平台,而且是一个有效的信息解读和观点说服平台。在地震发生的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成合力,劝服公众不要盲目奔赴灾区,防止堵塞生命救援通道。
如果说电视等传统媒体侧重于现场的呈现,那么微博等新媒体侧重于公众意见的表达。确实,微博平台上是评论和建议的交织。网民除了表达自己的情绪之外,也会把一些智慧性的建议通过这个平台扩散,从而让新媒体成为一个意见平台、建议平台、救援平台的结合体。
关于电视报道,这里需要一提的是21日晚的新闻联播。头条新闻是清华大学一个学者项目的启动仪式,而后才是李克强主持的地震救灾播报。网民纷纷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表达对这种新闻编排的不满。权威的媒体一定是彰显人性的媒体,当灾难让位给活动仪式,媒体失去的是对灾难的敬畏、灾民的关爱。媒体对灾难的报道也再一次让公众反思媒体选择新闻的标准和动机是什么。有网友评论,央视新闻联播的报道逻辑是赤裸裸的权力谄媚逻辑而不是权利尊重逻辑。这句评论提醒媒体记者,面对灾难,生命和救助是最重要的主题。媒体有责任和义务让更多的关注、资源和帮助转向最需要的地方。(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