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授课教具上天花费35万 外媒再提中国威胁论

2013年07月02日17:37  Vista看天下

  仅“教具”上天就花费35万元

  太空授课也吓出了中国威胁论

  将太空授课控制在40分钟内,

  是因为这段时间的天地通话效果是最好的,

  “这段时间神十经过我国所有的测试站,直接测控,

  其画质、声音的传输效果都是最好的。”

  “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来主讲。”随着一句来自天宫一号的自我介绍,中国首位太空“老师”王亚平轻轻一跃,向天宫一号舱内的摄像机镜头缓缓飘来。

  这是6月20日上午10时1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报告,已建立与航天员的双向通信链路。世界载人航天史上第二次,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第一次太空授课,开始了。

  “我来个悬空打坐吧。”指令长聂海胜在半空中盘起了腿。“那我来一个大力神功吧。”王亚平用手指轻轻一推,聂海胜摇晃地飘出很远,“地面课堂”响起笑声和掌声。

  随后,王亚平变起“戏法”:圆周运动的单摆、不变轴向的陀螺、晶莹剔透的水膜、红扑扑的水球……清楚的演示、到位的操作、流畅的表达,短短40分钟,这位漂亮、具有亲和力的太空老师抓住了所有观看直播的观众的心。除了王亚平与地面学生互动,她的同事聂海胜和张晓光也回答了学生有关在太空生活、工作和锻炼的提问。

  “教具”飞天成本35万

  去年6月“神九”飞天时,太空授课一度是任务之一。太空授课教案组成员金声称,“神九”升空时间较短,且其主要任务是与“天宫一号”对接,太空授课计划最终放到了“神十”上。

  于是,在一年前,太空授课计划开始筹备。太空授课备课组组长邸乃庸表示,为使太空授课呈现良好效果,国家专门成立了专家组。他们讨论的结果,是全国6000万人看到的太空实验多为物理实验——正是因为“可用眼睛直观看出来”。专家组也考虑过进行化学实验,但在太空的化学实验过程中,一些溶液变化与地面实验不同,而且需要靠航天员进一步解说才行,因此才作罢。此外,实验选择上还考虑了航天员是否容易操作及使用简单的用具,因为航天员并不是实验人员。

  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具体做哪几个物理实验。北京101中学物理老师史艺和人大附中物理老师宓奇,是太空授课专家组成员。今年春节前接到任务之初,他们便向全国中小学生征集最关心的物理问题。专家组将这些问题提炼成王亚平在太空中的课程。“经典、易懂、新颖,有观赏性和差异性”是宓奇看来,这五个实验的共同点。

  史艺则介绍说,航天员训练任务非常繁重,他们与航天员的交流都是断断续续的,有时候两周一次,有时候一个月一次。他们的任务是向航天员介绍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储备情况,也会展示一些小实验。

  “往太空带物品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克克计较’。”说到“教具”,金声不免感慨了一番。“这次带上天宫一号的‘教具’总重量是2.9公斤,也体现了国家对这次太空授课的重视。”据其介绍,1千克物质从地面发射到近地轨道的空间站约需2万美元。以此计算,这些“教具”飞天成本达到5.8万美元,即35万元人民币左右。

  授课时间也受到控制。邸乃庸解释称,将太空授课控制在40分钟内,是因为这段时间的天地通话效果是最好的,“这段时间神十经过我国所有的测试站,直接测控,其画质、声音的传输效果都是最好的。”

  史艺发现,授课内容都是曾经的“学生”王亚平独立完成,自己此前并没有告诉她需要怎么讲,应该注意哪些内容。“如果对王亚平的讲课打分的话,我打100分。”

  高投入工程的最佳公关方式

  作为中国首艘进行“应用性”飞行的飞船,神十的太空授课任务一直以来都受到外界关注。而这段时长40分钟的特殊课程,也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航空实力就此得到“柔性”体现——40分钟,飞船正好跨越半个地球,相当于一枚洲际导弹从中国发射到美国,全程控制。

  “展示了中国军事航天卫星跟踪与数据中继传输系统强大能力。中国可以对地外航天器进行至少40分钟的实时监控,还拥有了对洲际导弹进行全程的调整和监控的能力。”内地媒体评论称,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将逐步承载更多的具体科学探索任务。“太空授课也可能是这项高投入工程最佳的公关方式。”

  其影响不止于此。过去30多年的中国航天发展史表明,航天人才的衰落及兴起,与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状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上世纪90年代中,中国航天连续遭遇气象卫星地面测试起火燃烧、通信卫星定点以后燃料耗尽等挫折,航天事业跌入低谷,面临人才引进困难,员工培养机制不佳等问题。

  直到1999年底,“神一”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再次踏入黄金发展期。

  若是综合各国公开信息,可以发现2012年,全球共进行78次太空发射活动,其中俄罗斯29次,中国19次,美国13次——中国连续第二年超过美国,在世界航天发射排行榜上稳居亚军。

  而在去年上半年,中国更是以10次发射一度“领跑”群雄。值得一提的是,中国19次发射全部成功,100%的成功率好于以量取胜的俄罗斯。

  进入2013年后,中国航天计划实施16次发射,将20枚航天器送入太空。其中最大的看点,就是此次“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载人交会对接。今年下半年,中国还将实施“嫦娥三号”的发射和落月巡视勘测任务。它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地外天体上实现软着陆的航天器,对中国航天来说有里程碑意义。

  如果将目光放得再远些,中国中长期的航天计划更加庞大——到2020年,实现在轨航天器数量超过200颗,约占全球在轨航天器总数的两成;那时,中国年均航天发射数量将达到30次左右,约占全球发射数量的30%;“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投入商业运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将覆盖全球,与美国GPS的效果基本相同。

  “防范中国”的声音不小

  在报道本次太空授课内容这一事实之外,各国媒体对中国航天员操作几个简单实验做出了不同的解读。

  法新社撰文称,中国“将耗资巨大的太空项目视为其国际地位上升,技术水平提高以及共产党成功改变国家贫困落后面貌的象征”。加拿大媒体则援引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学者弗利泽的话说,中国的太空计划能带来什么物质利益尚不明确,但已经给中国带来了相当大的国际声望,刺激了对科学的兴趣,帮助军方掌握了火箭和远程制导技术,也让中国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技术大国,抛弃了“制造鞋子和手包”的国家形象。

  不过,西方媒体也就“是否应视中国为太空探索的伙伴”的话题掀起了新一波讨论,且“防范中国”的声音不小——中国航天发射的活跃程度有超越美国之势,让一些美国观察家颇有“芒刺在背”的感受。

  《华尔街日报》援引部分观察家的论调称,中国的载人登月及其他太空计划都有军事意义,中国军队可藉此获得有关远程通讯、测绘、导弹和反卫星等方面的经验。在这种逻辑下,美国成了中国太空计划的“剑锋所指”。五角大楼也猜测,中国正通过太空计划摸索美军的软肋,并断言,“一旦发生冲突,解放军能在第一时间摧毁美国卫星。”

  当然,同样有不少人相信,美国在太空领域仍保持明显优势,只不过受财政因素限制无法兼顾太多,必须有所取舍,这也正是中美在太空领域进行合作的潜力所在。

  被认为立场偏保守的美国《大西洋》月刊,对中美航天表现出积极态度。该刊发表文章提醒读者:即便在冷战最紧张的时刻,美苏这两个对手也开展过太空合作,最为大众熟知的就是1975年“阿波罗”与“联盟”号飞船在地球轨道上进行的交会对接实验。

  针对中美航天合作的现状和愿景,德国《柏林日报》以旁观者姿态进行了总结:中国已成为世界航天强国,许多美国业内人士企盼中美重启航天合作。然而,相比具体技术,外界更关注中国此后会扮演什么角色,尤其是其军事目的。同时,的确有不少人相信:双方一旦合作,中国将比美国更能从中受益,有朝一日取代美国的航天霸主地位。

  迟到21年的首次太空授课

  在神十升空一周前,实现人类第一次太空授课的美国航天员芭芭拉·摩根曾致信王亚平,表达了她对神舟十号航天员的问候和祝愿,并对王亚平担任首位中国太空授课教师给予热切期盼和鼓励。她还告诉王亚平,百忙之余,记得看看窗外美丽的地球。

  从小学教师训练为职业宇航员的芭芭拉·摩根于2007年8月乘坐“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国际空间站。在人类第一次太空授课中,她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了在太空运动、喝水等情景。截至现在,全球已经有近320万学生从国际空间站下载并分享这些课件。

  其实,人类实现第一次太空授课本可提前21年。

  1986年1月28日,教师出身的美国女宇航员克丽斯塔·麦考利夫走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按照原计划,她将在进入太空后,通过电视信号转播给几百万学生上两节15分钟的太空课。随着升空73秒后的那声爆炸巨响,“挑战者”号所载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麦考利夫也带着她的梦想逝去。

  这一灾难性事件在当天传至中国,时任中央电视台台长的杨伟光亲自拍板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发这一消息,打破了该栏目多年不变的“先国内,后国际”的惯例。两天后,另一中央级媒体《人民日报》也罕见地全文转发了时任美国总统里根的悼词,为这7名宇航员致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斯诺登向中俄法德等21国申请避难
  • 体育温网李娜3年后再进8强 中超-恒大4-1卓尔
  • 娱乐官员曾骂其包养女主播婊子:与百男上床
  • 财经统计称多数省份最低工资增幅跑赢GDP
  • 科技北京规定手机软件叫车每单收费5元
  • 博客李银河:为什么性工作为世人所不容
  • 读书上将丈夫少将妻:开国将星中的双子星座
  • 教育毕剩客之痛:没有编制没有安全感 状元
  • 育儿两车追尾16个月宝宝副驾“飞”出(图)